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 靜坐講義

作者簡介 - 暢懷法師

釋暢懷法師一九二九年生於河南省武安縣。年十五,隨性崇和尚出家。旋參慈舟律師、圓瑛法師、倓虛法師學佛。諸大德之為法忘軀、言行合一,遂啟暢公智慧之門。

數十年來,暢公持戒精嚴,自奉儉約;好學不倦,深入經藏;慈悲喜捨而平易近人;故深受信眾之擁戴。

暢公以弘願彌深,行菩薩道,為普度缌萌,輒僕僕于中、港、美、加各地敷演正法。每作無畏布施,辦放生法會,撫慰病人。或遇緣謝娑婆者,念佛助其生西。又常法施于難民營、監獄,隨緣度生,不退而恆。

自暢公之長中華佛教圖書館也,印贈佛籍數百萬冊,為初機之士燃無盡法燈,識者咸以大士目之。

自序

十餘載前,愚任香港工商日報佛教刊版編輯,當時,雖四出懇請十方大德惠賜佳作,惟時有稿件不足之苦。為令佛刊能如期出版,故雖自愧才疏,亦勉力綴文充數。再因倉卒成篇,未遑斟酌字句,文辭粗拙,勢所必然矣。其後,佛教刊版載竣,佛青同人即擬將「靜坐講義」編輯成單行本印贈結緣,辭謝再三不果,勉應其請,遂付印5,000本,廣結善綠。

後於天台精舍舉辦靜坐班,迄今已有十載之久,每次人數平均皆超過百人之眾。其間發現香港人因生活緊張,患各種慢性疾病者甚多,如神經衰弱、體弱失眠等,故特將「靜坐講義」所載,參考儒道書籍加上近數年教授所得經驗,增入教材資料,發願將之再版問世,希以此書與諸同修共享禪悅,法喜充滿。

雖則以愚所知,僅若滄海一滴,謹乞經驗豐富之內行,惠賜南針,以便糾正,則不勝銘感矣。

佛曆二五三八年十月釋暢懷於天台精舍

概說

靜坐是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之一,它非但能治生理上的病,也能治心理上的病,可以說,對一切身心的病均能作根本的治療。

身患病者,如:神經表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血氣失調、失眠健忘、消化不良、貧血體弱、陰虛火盛、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肝火旺盛、口乾津少、頭暈眼花、傷風感冒、冬天畏冷、夏天怕熱、從小受傷、風濕骨痛、大便結滯、夜多小便、血壓高、血壓低、肺結核、胃下垂等。心患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懼退縮、提心弔膽、慳吝嫉忌、忿恨熱惱、精神緊張、性情暴躁、心神恍惚、以及種種情欲悲歡等。

中國古籍載述人體內本具治百病之潛能,若患者能有決心,放下萬緣,靜坐日久,當可根治諸等身心的病。

靜坐的好處可使人精神充沛、恢復疲勞、心平氣和、增進思考、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免疫機能,進而峄止安詳、頭腦聰慧、反應敏捷、音聲清脆、皮膚滋潤、變化氣質、減少執著。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度,形容憔悻,精神昏昧,若能靜坐半小時,精神便能恢復,面容重獲光彩。靜坐對人的利益豈是藥石所能企及。因此,不論士、農、工、商、僧、俗、道、儒,各行各業各階層,皆宜學之,恆而習之。

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一般人的生活都非常緊張,致使不少人患上了神經衰弱。此症會令患者甚為困擾,並能影響飲食和睡眠,也不是短期可以服藥治癒的。此症既是精神引發的問題,自然也不能單以外服藥石為功,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始易為力。

筆者早年也曾患此症,而且相當嚴重,食睡皆有困難,終日驚惶失措,動既怕煩,靜又覺悶,度日如年。雖求治於中西醫師,卻久未見功效。終求診於上海名醫周某,其診斷結果謂:「起因乃由於牙齒生菌所致,若要痊癒,需將全部牙齒拔除。」我向他解說:「當辛勞時,牙齒表面便生白物,然靜坐半小時,白物便會消失的。」醫師不以為然,並稱:「如果你講經,我就聽你說;現在你看病,就要聽我說。」從此以後,我不再看醫生,終日於寺內拜佛和靜坐。拜佛是動,打坐是靜,一動一靜,調養身心,所謂:「養身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經過半年,病好一半,再經一年,遂告痊癒。故我現今雖在百忙中,也要抽空於早晚靜坐兩次。以前經常患感冒,而今近十年來未見發生,可見靜坐之功實大矣。

筆者近鄰有一位楊先生,患此症多年,食欲不振,長期失眠,神經過敏,坐立不安,雖然到處求醫,藥石紛投,迄末見癒。更有醫生對楊先生說:「你根本沒有病。」楊說:「我沒有病,為甚麼花錢來求診,豈不是發瘋嗎?」後常對人說:「我已沒有甚麼希望了,就等死吧!」楊於百般無奈下,經友人介紹前來見我。當時我也在抱恙,我即教他學習靜坐,陪他一起坐,坐後和他一起拜佛。他不是佛教徒,只是想將病治好,而我亦在病中用功期間。如此兩人時而拜佛,時而靜坐,周而復始,動靜相調,約經兩小時之久,他始離去。翌日早上他便再來,對我說:「多月來,每夜只能睡一兩小時,昨晚一睡竟有四個多小時。」他相信這正是打坐之功,往後他即經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多年了,楊先生身體至今仍健康正常。

前年有位馬女士患有嚴重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睡不安蓆。四處求醫,非但無效,而且病況愈趨嚴重,其夫見其藥石無靈,帶她來見我。首先我勸他倆人皈依三寶,然後教她打坐。半年之後,其人身體已恢復健康,體重增加了十二磅,還開設了一間玉器店。

又有一位劉先生,是我家鄉鄰村的人,不知患的是甚麼病症,能吃能睡就是不能做事,身體骜如麵條,行走數步便覺疲倦,坐下來也只能支持十分鐘,就要躺下來休息。看病求醫一年多仍末見轉機,病中偶然讀了我寫的《靜坐講義》,便自習打坐,半年後漸見效果,此時適遇我回鄉省親,再教他拜佛以增功效。又復過一年,當我再回鄉時,他已可自己步行兩里路來見我。再經半年的打坐,知道他可以親自建築房屋。由此可知靜坐功效,實在不可思議。

學習靜坐,一定要有恆心,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習者必須抱持積極的態度,並以喜悅之心對之。因初學靜坐會感覺心煩意亂,腿部麻木,妄念紛起,枯燥乏味,但若靜坐日久,不單可以降伏妄想,更能發生無窮樂趣,此時便如孔子聞韶,不會輕易欣棄這種輕安快樂,一坐數小時而不願下座。這是絕非世間五欲之樂可以相比的。

有人認為打坐是消極的,是出家人的事,非世人所為。其實不然,無論那一個行業,那一個團體,那一個人,假使純是消極而無積極的話,決然無法生存下去。有如世人日間勞作,晚上休息,如果終年動而無靜,或靜而無動,決無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動靜,不知心也有動靜。身動靜者,工作是動,休息是靜:心動靜者,有思想為動,無分別為靜。一般人工作八小時,其餘時間均可休息,何況於八小時之內也會間歇休息;而心則不然,除在睡眠不思想外,餘時未嘗靜止,況於睡眠之中,仍會有顛倒夢想。由此可知,身靜多於動,心動多於靜,二者不能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欲想健康長壽,務必把身心協調平衡。除身體恰當運動外,仍要設法多靜其心。身體的運動與方法,大多數人都知其梗概;惟靜心的功夫和方法,世人多未加注意,故筆者略陳所知,供諸有緣一起分享。

體驗與功效

我們如能經常靜坐,會使心情平靜,由於心平氣和,血脈暢通,疾病便不易發生。相反,若心情時常被憤怒、恐懼、悲傷、憂鬱等情緒困擾不安的話,則必令氣血失調,久之必引致百病叢生。

如人發怒傷肝,歡喜傷心,悲觀傷肺,恐怖傷腎,思慮傷脾。又緣色多生肝病,緣聲多生腎病,緣香多生肺病,綠味多生心病,緣觸多生脾病。又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臥傷氣。總之,喜、怒、哀、懼、愛、惡、欲之七情,或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欲,無論有那一種發生,都能影響全身的機能變化。身是以心為主,心能控制各部機能。如心平靜,似水無波,七情六欲不妄生。若再能清心寡欲,六脈調和,則百病不會發生。

初學靜坐,兩腿會覺麻木,妄念也難以收攝。但靜坐日久,痠痛便會消失,妄想也可控制。而且,雙腿盤坐約五分鐘,身心便能寧靜穩結,如坐四十五分鐘,或一小時,更覺舒暢,此時下座,精神奕奕,感覺輕安愉悅。

若於靜坐中,忽因要事下座,可能發生渾身不舒服感覺,以靜坐時,血氣正在周身循環,未走至終點,忽然令其中止,故下座後有不適現象;補救辦法,可於事後,再去靜坐,至血氣暢通舒適為止。若靜坐日久,此種現象便會消失。

靜坐也比睡覺有益,常人熟睡時,消耗能量比清醒時,降低百分之十六左右。打坐如有功夫,甚至能下降百分之三十四。

書中有說:「人從生下來,腦內約有一百四十億個腦細胞,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腦細胞在工作,而靜坐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腦細胞在活動。」

若人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冬天感覺手腳寒冷,靜坐半小時,會覺全身發熱;夏天氣候炎熱,靜坐能使身體清涼。所謂:「息滅心頭火,除熱得清涼。」又說:「心靜自然涼。」因此,打坐不只禦寒,亦能去熱。更令肥人變瘦,瘦人增肥,因為過肥過瘦皆是病態。由此可知,靜坐能消萬病,且對人有百益而無一害。

儒家有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家則說:「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其義大致相同。

靜坐有功夫時,身體會發生不尋常的變化,不知內情的人,往往說是走火入魔了,其實不盡然。心念注意丹田日久,腹部會充實,覺有一股真氣,每從放穀氣(穀氣即屁)時,將腹內鬱積逼出,時有蚒肚現象,每月一至兩次,或經一至兩年始能停止,請勿恐懼,此是將多年累積的濕熱瀉出來。首先反應是滿身流汗,身體動搖,指手畫腳;或覺某部分痛癢,重如泰山,輕若鴻毛;或覺身大丈許,小如拳石;或覺身體升高,如騰雲駕霧;或覺下沈,如降落深淵等種種變化,不一而足。若遇此種現象,切勿驚怕,此乃靜坐之功效,由於氣血走動,生理會發生變化,氣血猶如車輛,脈管好似道路,若車輛有力,可將道路阻礙衝去。靜坐若久,氣血充沛,會將脈絡打通,上下運行無阻。未靜坐前,全身毛孔似有閉塞現象;靜坐數月,感覺烕身毛孔疏通無滯,呼吸也微細而慢長。

平常人之呼吸,男士每分鐘十六至十八次,女士十九次左右。習靜坐之人,可能減至七八次或三四次,甚至達到一兩次。氣息達至最微細時,幾乎不用鼻孔出入,這時感覺一切毛孔有如藕孔,也如魚網,無不疏通。

氣息長短有七種狀態。一、呼吸最短唯在喉頭。二、胸中。三、腹部。四、丹田。五、湧泉(腳心)。六、毛孔(胎息)。七、龜息(心臟停止)。

書云:「長吸長命,短吸短命。」由此可知,呼吸比飲食重要,七天不進飲食不致於死,若有五分鐘不呼吸,人便斷氣。

呼吸究竟是些甚麼?佛說是從眾緣所生之風。先由心鼓動,然後從肺邊生風,風經心、胸、咽喉至口、鼻而出;息入時又從鼻、口、咽喉、胸部、心至臍而入。息在母胎中原無,故知由身始有,四禪以上無呼吸,故知由心而有,身心和合,始有呼吸。有如風扇,眾緣和合,始有風出。息之出入,亦復如是。

息有三種。即大息,中息,微息。一、口有所言,大息即止。二、修道之時,中息即止。三、得四禪時,微息即止。

少年入息長;老年出息長;中年出入均等。生時先入,死時後出。又若人心細,其息則細。若人心粗,其息也粗。如人疲極,止息歡喜,息即細長。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其人心粗,呼吸便短。又身安心靜,出入息俱長。若身不安,心多散亂,出入息俱短。又煩惱生時,呼吸均弱且短。若自卑感生,吐氣慢且長,吸氣強而短。西藏有句說話:「呼吸急躁,思想粗暴。」是故心與呼吸,息息相關。

有人懷疑,呆坐不動,將使血氣不通,消化結滯,何能除病?當然,若身端坐,心裏胡思亂想,或閱書,或寫作,或作其他事務,則會影響血氣流通,食量也相應減少。而佛教的靜坐,不僅要身體穩如磐石的端坐,也要令心不能胡思亂想。所謂:「靜極生動。」若心靜到極點,則血液自會流動,導致橫膈膜運動增加,對於肺部交換氣體功能大有裨益。據書所載,靜坐時的活動範圍,要比平時增加三四倍。因氣脈一通,就會帶動血液環繞全身。所謂:「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意謂血能生氣,氣能帶血,氣血暢通,萬病消除。

我國醫書也曾說:「心屬於火,腎屬於水。」若人用心過度,心火上升,腎水下降,由於腎水不能上潮,引致水火不濟,便會毛病百出。若心能寧靜;或繫念下丹田;或止心於足部,心火會下降,腎水便上潮,水火既濟,則百病消除。其實人的失眠,多由水火不濟所致,心火不能經常得到腎水潤澤,便會幻想多端,思潮無法控制。若心能將萬緣放下,專心一意觀注小腹,或膝蓋,或兩足間,約二十分鐘,水火便能互相接應,此時如有兩節火車,驟然結鹇,幻想立刻停止,兩眼矇矓,約五分鐘,便可入睡。

靜坐之前方便

一、靜坐前的身體準備

靜坐之前,要將萬緣放下,行動從容安詳,不可粗獷。首先將身搖動數次,使各部分血液流暢。用手按摩全身,兩腿、膝蓋、腰部、脊樑、胸部、兩臂、後腦、臉部、頭頂,再以手浴臉,猶如洗臉式樣,功用可以醒腦,降血壓,減皺紋。

二、靜坐前的情緒準備

靜坐前後,切勿發脾氣。若靜坐前動肝火,於靜坐時則難以入定。若在靜坐後生煩惱,由於氣息仍在細脈中運行,尚未散至粗脈,會引致血液突然沸騰,使人感覺煩躁不安,胸部似有物件梗塞,此種情形,有時會延續數日不散,故不可不注意。

三、靜坐的環境

靜坐需找一處清靜地方,離開熱鬧的環境。若無清幽閑靜之處,於嘈雜的地方用功,也並非不可以,不過需要置心一處,不可隨境所轉。又須注意,面對喧鬧聲音,切勿生討厭心;或生恐懼之念;或想辦法躲避,須知此心一生,便是隨境所轉,仍是分別妄想,應將一切聲音置之不理,一心照顧功夫,如是練習日久,則鬧處一樣可以入定,此時定與聲音兩不妨礙。不過,功夫未曾用到純熟,不易瞭解箇中奧妙。比如在屋內與人深談,對屋外火炮聲恍若不聞,如俗語說:「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因心不在焉也。以心繫念一處,外聲不能擾亂。古德有說:「十字路口,正好打坐。」即是這個意思。

坐時空氣要流暢,但不要受涼,尤其是後腦,膝蓋,脊樑骨。如果著了涼,仍以打坐醫治。坐墊要骜,但不可在梳化上坐,因在梳化上坐,氣不能升起。靜坐之處不可過光,過光心易浮動:也不可過於暗,過暗心易昏沈。

四、靜坐的時間

每日抽出一些時間,靜坐兩次,每次由十分鐘增至二十分鐘,再由二十分鐘加至三十分鐘,若能經常坐半小時,三個月後,必見功效。第一次靜坐最好在上午大便之後,因大便後氣虛加強,靜坐可以大補元氣。第二次靜坐可在下午沐浴之後,以洗澡後氣血暢通,靜坐加速血液運行。

子午二時(中夜十一時至零晨十二時盡及中午十一至十二時盡)不適宜坐,因氣走至病處,加重其患。也有人說,子、卯、午、酉四時打坐最好,因為天地正氣感交時刻。這兩種說法,不知誰是誰非。據我經驗,子午二時最好小睡,尤其是患病者,得益更大。西醫也曾說:「午後小睡對人有益。」密宗有說:「練功時間,上午以早晨太陽剛升時為宜,下午在傍晚,太陽下山時為宜,以免日照強烈,損害眼睛。」當然,平素練功有術之人,則無論何時都可靜坐。

五、靜坐的姿勢

靜坐時需將兩腿盤起來,盤腿可以減短血液通道,今心容易入定。每有人於公園運動之後,端坐於石上或椅上,兩腿垂下來,雙目緊閉,如是靜坐,實未得法,極難得到入定功夫,因身心有連帶關係,所謂:「四肢縮,心必寧:四肢舒,心必散。」因身體舒散,其心不易人定。佛家之靜坐,要人四肢蜷縮起來,由於身體收歛,其心容易入定。

靜坐有兩種坐式:

一、雙跏趺坐,也名結跏趺坐。 分兩種方式—

甲、不動金剛坐。 是將左腿放在右腿上,再將右腿放在左腿上。

乙、如意吉祥坐。 將右腿放在左腿上,再將左腿放在右腿上。

如此姿勢,自然端直,不致前後左右搖擺。假使初學靜坐,或年車已高,難以仿效,那就不必勉強,可改用單跏趺坐。

二、單跏趺坐,也名單盤膝坐。 分兩種方式—

甲、金剛坐。 是只將右腿置於左腿上。不需再將左腿置於右腿上。

乙、如意坐。 是只將左腿置於右腿上,不需再將右腿置於左腿上。

此兩種坐法,較雙盤有缺點,因左右膝蓋會落空,身易左右傾斜。

以上兩種是佛家和道家的靜坐法。如果單盤也做不到,可將兩小腿交叉於兩股的下面,也名交叉架坐。儒家多取此坐法。

傳說大陸有一僧人,夜在墓地結跏趺坐,眾鬼見是一座金塔,大家爭來跪拜;僧後改為單盤,眾鬼見變為銀塔,依舊跪拜;後再改為交叉坐,眾鬼見變為土堆,於是停止跪拜。因為佛家主張雙坐或單盤,故有此傳說故事。

若兩腿麻木不能忍時,可以將腿上下交換,如再無法忍耐,可伸直數分鐘,等麻木消失後,再重新盤腿坐。

學盤坐通常有三種情況:一、有些人生來骨骼柔骜,開始便能單盤或跏趺坐。二、要經三五個月或一年,始能單盤或雙盤,此是血氣衝過骨節所致。三、有些人靜坐雖經數年,仍舊無法單盤或雙盤,這是氣血不通所致。直至一旦氣血暢通,靜坐一小時亦不覺麻木,所謂:「氣血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兩手安放的位置。

先將左右手掌伸直,手背繍於手掌上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貼近小腹;置於腿上,兩大拇指輕觸,有如結彌陀印,功用可使左右血液交流。挺起胸膊,端身正坐,身不彎曲,也不高聳,頭不低垂,也不昂仰,脊骨要直。總之,不可東倒西歪,前俯後仰,身坐不正,氣血不通,氣血不通則心難入定。

六、眼耳鼻舌身心的處置

眼宜輕閉,也有主張微開,輕閉恐人昏沈,若不昏沈,還是以閉為宜。因眼對境,容易分心。

耳不外聽,以心緣念一境,不去注意外聲。

呼吸用鼻,不可以用口。用口呼吸,會引致白血球增加,氯化鈉升(鹽分升高),對身體不利。從鼻孔徐徐吸入清氣,用口吐出濁氣,觀想氣息從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五七次,然後閉口:唇齒相著。呼吸順其自然,不可用逆呼吸,或止息法,亦不可深呼吸,更不可用閉氣法。

嘴唇輕閉,舌輕舐上顎,功用可以調攝細脈。天井有水(口水),應將之慢慢咽吞。古人稱口水為「玉醴仙醬」,道家稱為「玉液還丹」,或「長生藥酒」或「煉津成精」等。其功用可以灌溉五臟六腑,增長脾胃消化,鎮定神經。

坐久若覺身體有俯仰斜曲等事發生,即應隨時矯正,否則,日久會生毛病。坐時若覺身體搖擺,此乃氣血結滯不通所致;或神經緊張;或心理作祟;或任意放縱,坐時需要精神集中,時時提高警覺,以免搖擺擴大,無法收攝。坐時不論時間長短,務要排除妄念,切勿搖動身體,四肢也避免移動,以身動故心動,心既馳散,何能入定。

若身體覺冷,用毛巾被等蓋之,若有出汗應以乾毛巾擦,用濕毛巾擦容易受涼。

心不可追求功效迅速,有追求便是妄想。既不可以無心求,亦不可以有心得。所謂:「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七、日常生活的配合

除久坐有術之人外,不可以坐代睡,疲極要休息。

食不可過飽,過飽百脈不通;也不可過饑,過饑精神不振。

平日要注意飲食,不可吃五辛,以五辛生吃生瞋,熟吃發淫。避煙酒,守五戒。

切忌情緒暴躁,遇善境不喜,遇惡境不憂。

靜坐有四字真言。所謂:「鬆、靜、守、息。」鬆,是將全身放鬆,頭部,兩肩,兩眉及口角,全身悉令放下,宜穿寬身衣褲。靜,是寧靜思想,不使七情六欲生起。守,是將意念安守丹田(小腹),令心聚精會神。息,是調和氣息,逐漸入於微、細、慢、長的狀態。

本來練功的人,於行住坐臥,出入往返,均可歷境習禪,由於初學,心粗意亂,必須以坐入定。佛住世之時,及後來佛教傳到中國,弟子修行證果,皆以打坐為首要。古德偈說:「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驚怖。」故於四威儀中,以靜坐為勝。

靜坐示範圖

得道慚愧人,安坐若龍蟠,見畫跏趺坐,魔王亦驚怖。



雙跏趺坐 - 不動金剛坐

不動金剛坐



雙跏趺坐 - 如意吉祥坐

如意吉祥坐



單跏趺坐 - 金剛坐

金剛坐



單跏趺坐 - 如意坐

如意坐



交叉架坐

交叉架坐



修身與攝心

靜坐雖有三種姿態,用心和旨趣,則各有所不同。一般人學習打坐,絕大多數是為保健,卻病延年;儒家以修心養性為其目標;道家運氣煉丹,以求飛昇;佛教則以明心見性,成佛度生為終極。廣述雖有千差萬別,總括言之,不出修身與修心。上述前三者以修身為原則,後一種則純粹是屬於修心。

佛經有說:大凡世間一切有所作為之法,既落於形跡,便不免有生有滅。身體既由父母所生,當然也是有為之法,既是有所作為,不論將它修得如何堅固,就是仙家修得壽千萬歲,也不過後死而已。

黃龍禪師曾說:「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吾人之身雖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但心靈從不隨生死而轉移。不僅今生未曾改變,即父母未生之前,及生命結束之後,心靈依舊湛然不動,可謂亙古不變,永久常恆,佛經稱此為:「常住真心。」世人若能回光返照,明其心、見其性,則可臻至不生不滅之境地。

關於修身的方法也有多途,於此簡略介紹數種如下:

假使有人能獨居靜室,將萬緣放下,無思無慮,懸心如虛空,調和氣息,安穩身心,由於心平氣和,肌肉鬆弛,肺量擴大,血液暢通,如此安坐,可以導致身體健康,無病延年。或平息妄念,專心想著自己在打坐,不令其心向外奔馳,一意貫注全身。或將心繫緣一處,安守一境,日久也可見功。或坐時用氣脈上下前後循環不息,吸氣時氣由丹田盤旋而上,直通大腦,呼氣時氣由大腦盤旋而下,再歸丹田,如此往復不停,可使全身舒暢,身體康強,但未經人指導,則此方法不可隨便運用。或運用增長呼吸方法,可以導致保健的作用,如道家所用的服氣法,養精安神,寧靜思想,能增長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

中國人的靜坐方法,分有兩派。

一、無為派。 不作任何冥想,專注一事,端身正坐。

二、有為派。 意念繫緣一境。此派又分三種方法。

甲、默念法。 不必出聲,心想默念。思想寧靜,心情舒暢,氣血流通,精神愉快,飄飄若仙,如入雲中,身輕若海綿,如騰雲駕霧。如果血壓低,念血壓升高,若血壓高,念血壓降低等詞句。若念與觀想一起併用,功效益見迅速。然不可超過七個字,字多易生雜念。若是佛教徒,可默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均可,因沒有超過七個字。

乙、意念專守外境。 用心去想身外之物。例如百花齊放,海洋無邊,晴空萬里,中夜星辰,青松柏樹,宇宙一體。或注意目前一臥牛之地。俗語有說:「笑一笑就少一少,惱一惱就老一老。」若人經常想開心事,就會健康長壽。

丙、意念繫緣內境,專心注意內身,有八種方法。

丙一、百會穴(頭頂中間)。 道家所謂:「雙眼遙思運頂門。」密宗有灌頂法,頂門若開,陽神由此而出,可以成聖成賢。佛經說:「聖頂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故有靜坐之人,專守頂門。

丙二、祖竅穴(兩眉中間)。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釋迦佛從眉間放出白毫相光,烕照東方百八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由此可知,眉間也是重要穴道。

丙三、中宮(兩乳中間)。 此處乃為人之中心點,常守亦可打通奇經八脈。普通人只通十二脈,奇經八脈非靜坐不能通。奇經八脈即陰維、陽維、陰蹻、陽蹻、沖脈、任脈、督脈、帶脈。八脈中更以督脈,任脈為重要。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而行;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若通督脈任脈,名為小週天。並通其他六脈,則名大週天。

丙四、肚臍。 人之有生,臍在最先。臍帶繫於胎根,外通母腹。在母胎時,全靠臍帶吸取元素而生長,是以臍為人生的重要部位。古德要人觀想肚臍如豆般大,首先解衣詳細審視清楚,然後閉起眼睛,令身心調和。若心向外攀緣,立即收攝令返,過後若想念不清,再解衣細看,務令清楚。如此凝神,注守不散,非但可以卻病,且能進入禪定。

丙五、繫念丹田。 道家以心之靈氣為丹,如田可以植禾,意即一切成長,不出此丹田外。其云:「常伏氣於臍下,守神於身內,神氣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生,可以生身,此內丹不死之道。」此不過是其權宜之說,其實宇宙人生,森羅萬象,無一不是有生必有滅,有好必有壞,高低、長短、大小、方圓莫不皆然。要想不死,須求無生,無生則無死,方是究竟解決生死的大問題。丹田也有它的部位,在臍下邊的是下丹田,在心窩處的是中丹田,在兩眉間的是上丹田。今教人觀想的乃指下丹田。佛教顯宗說丹田在臍下二寸半,密宗說在臍下四指中脈之間,道教說在臍下三寸位置,以人之高低不等,是故各說也不一。又密宗稱此處為「生法宮」,意謂宇宙萬有一切皆由此而生,亦名「氣海」,全身之氣集聚於此,然後由此分布烕身。若心貫注丹田,心到則氣至,氣到則力至,力到則血至,有力則使血液推至全身。有說觀想臍下有一紅色明點,或想內中有火,由於身體虛弱的人,大多下冷上熱,病輕者易發覺,患重者則不知。如人透支過多,辛勞不易發覺,愈是休息,愈覺疲倦。如人健康不受補,與虛弱不受補,二者不能混為一談。意守腹部,久而感覺發熱,小腹會咕嚕咕嚕地響。如果心火不足,可藉外火相助,用艾條燃燒臍下四寸之處,每次三十分鐘,早晚各一次,如此不僅卻寒,且能大補元氣,暢通氣脈。若身體發熱,則不適宜燒,此外,餘一切時均無妨礙。

丙六、止心於足底下之「湧泉穴」。 此法能治一切病患,由於五識處於頭部,心多向上攀緣,心屬於火,火向上升,水往下降,水火不濟,諸病叢生。若心向下想,火便往下降,水則向上升,水火既濟,陰陽調合,萬病消除。

丙七、運心病處。 無論何種毛病,若能專心一意,運心病處,以心為果報之王,心至何處,病患即除。心比如王,疾病如賊:王至何處,賊便逃走。又有相匬之義,如水大之病,用緊張的觀想醫治;火大之病,用鬆弛的觀想醫治;地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頭頂醫治;風大之病,應將意念集中於足下醫治。

得病也有三種因緣。一、四大五臟得病。二、鬼神所作得病。三、宿世業報得病。

四大生病者:常止心在下,多動地大,而生地病。常止心在上,多動風大,而生風病。常止心急撮,多動火大,故生火病。常止心寬緩,多動水大,故生水病。又地大增者,腫結沈重,身體枯瘠。火大增者,煎寒壯熱,肢節皆痛。風大增者,身體虛懸,嘔逆氣急。水大增者,痰陰脹滿,食欲不振等症發生。

四大不順得病者:行役無時,強健擔負,裳觸寒熱,外熱助火,火強破水,是為增火病。外寒助水,水增害火,是為水病。外風助氣,氣吹火,火動水,是為風病。水火風三大增害於地,名等分病。或身分增,害水火風,亦是等分,屬地大病。若此四大不調,則會生四百零四種病。

五臟得病者:身體寒熱,頭痛口燥,是心病相。身體脹滿,心悶鼻塞,是肺病相。憂愁不樂,頭痛眼闇,是肝病相。膚癢疼痛,飲食失味,是脾病相。咽喉噎塞,腹脹耳聾,是腎病相。

六神發生之病:若多怕惛惛,是肝中無魂。多忘前失後,是心中無神。多恐怖癲狂,是肺中無魄。多悲觀喜笑,是腎中無志。多回旋疑惑,是脾中無意。多失意不歡,是陰中無精。

應知養生之道,眼不多見而魂在肝。耳不多聞而精在腎。鼻不多嗅而魄在肺。舌不多嚐而神在心。身不多勞而志在脾。意不多思而神守舍。老子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即此義也。

如得四大五臟之病,應求診中西醫生調治。若是鬼神作祟得病,當勇猛精進,以堅固志,加以咒力,或念《心經》,《大悲咒》,《往生咒》,或誦大乘經典,可以痊癒。若是宿業果報病,如生意失敗,家屬不和,貧病交加,一切不順利,則應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戒殺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經常跪在諸佛菩薩面前,生大慚愧,發露眾罪,求乞懺悔,可以消除一切罪業。

丙八、觀息烕身。 放鬆身體,將萬緣放下,一切順乎自然,不可過於拘束,觀想氣息周烕全身,隨諸毛孔,或出或入,無障無礙。如此用心,非但通諸氣脈,更能消除病患。

禪波羅密門有五門禪。

一、繫心頂上,久則心動於風,如得風病,自己以為得到神通,有飛的感覺,易出偏差。

二、繫心髮際,久則眼好上瞻,能見黃色,或赤色種種顏色,或見種種光明,常用會生過患。

三、繫心鼻端,出息入息,易悟無常,心若寧靜,能發禪定。

四、繫心臍間(氣海),能除萬病,內見三十六物,能發特勝等禪。

五、繫心地輪(兩足中間),氣隨心下,四大調和,能發根本不淨觀。

心如猿猴,以鎖繫於柱上,其心自然調伏,將心繫於五處也是如此。此五種觀想方法,前二久用會生過患,後三久用可生禪定,學人應知從中選用。

入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一、調伏心中亂想雜念,令其專注一境,或想丹田,或觀於心,使不亂動。

二、調伏心中昏沈,初學靜坐總覺妄念比平時多。靜坐日久,妄想就會減少,但妄想減少時,瞌睡又會相應纏擾。不過這是一般用功人之通病,行者務要提起精神,或注意鼻端,昏沈自然消失。

三、摒棄外緣,使眼耳鼻舌身之五根,不緣色聲香味觸之五塵境界。

住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行者於一坐時,始從入定,終至出定,於其中間,或長或短,必須認識身、息、心之三事,調不調之相狀。

一、調身不寬不急,寬是放縱,意即約束。過寬易生懈怠,過急易生病症。若坐久疲勞,其身有時東倒西歪,或前俯,或後仰,覺已當即糾正,不可隨它而去。

二、調息不澀不滑。澀是酸澀,滑即不凝滯。使息出入微細,似有似無。坐時,覺息出入有聲,或息雖然無聲,而結滯不通,或出入不微細,皆是不調之相。息之出人,需要無聲,不結不粗,出人綿綿,似有似無,身心和順,此是調相。

三、調心不沈不浮。沈是昏暗不清,浮則妄想紛飛。身息雖然調得適當,而心浮動或昏沈,或覺寬急不定,當安心向下,繫緣臍下丹田,制諸一切妄念。若心昏沈則觀注鼻端,其心自能調適。

出定時有三事要注意:

初入定時是從粗入細,後出定時則由細至粗。

一、行者坐禪時覺,欲出定時,於未出定前,先將心放下,由細轉粗,思維名相,逐漸攀緣六塵境界,因其最初入定,收攝諸念,如今出定,需將一心散於諸念。

二、開口吐出濁氣,令身中熱氣外散,觀想烕身毛孔,一時同出穢氣。

三、微微搖動其身,次動肩膊及手頭頸,再動二足悉令柔骜,然後以兩手烕摩毛孔,繼擦兩腿兩足等處,再用手揉兩眼後,始將雙目張開,稍歇片刻,方可離座。

坐時應放鬆褲帶,以便氣行,免腹內存氣過多,日久致疾。昏沈重時,振作自心,或思日月光明,或以冷水洗臉,或起立經行。繫心過猛,易生掉舉。緩懈寬鬆,易生昏沈。故要調適心念不昏沈、不浮動、不鬆散、不逼迫。

欲界定

「坐禪」是佛教專有名詞。六祖謂:「心念不起名為坐,自性不動名為禪。」又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梵語禪那,譯為靜慮,思維修習,功德叢林等名。以禪為因,能生智慧神通妙用為果。又名三昧,翻譯為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如蛇行路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故名正心行處。今人作事,得奧妙處,亦稱三昧。

禪有大乘禪、小乘禪、凡夫禪、外道禪、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還有如來禪、祖師禪之種種名稱。

世間禪有二種。一、根本味禪。二、根本淨禪。

一、根本味禪。

即四禪天,四無量心及四空定,名為十二門禪,是凡夫、外道和小乘共修之禪。方法是用:「厭下苦粗障,忻上靜妙離」之六行觀去修。若厭欲界的散亂心,即修四禪。欲求有大福德,則修四無量心。若厭離色身,則修四空定。因為其生出世善法的根本,又於禪定中生著愛味,故稱其為根本味禪。根本味禪,為凡夫外道以六行觀修,發有漏智,不生無漏慧。

根本味禪者,人之思想,如瀑流水,靜坐數分鐘,便覺思想更多,坐久則會凝靜。猶如濁水,若放白礬,便見沙土下沈。又如陽光透過門縫,方見微塵上下飛揚。妄想分別,正是如此。

未得初禪之前,先修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首先安坐端身攝心,由於攝心之故,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貼貼安穩,不復攀緣七情六欲等事,名粗心住。

雖不攀緣外事,心之微細流注,剎那不能停止,逐漸愈凝愈細,忽見氣息出入長短,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入不積聚,出不分散,似有似無,名細心住。

心既精細,覺心自然明淨,由於定法持身,坐不疲倦,任運不動,或經一坐無分散意。此時覺身如雲似影,爽爽空淨。雖若空淨,猶見身心之相,而未有定內之功德,是名欲界定。(欲界指色欲、情欲、食欲、淫欲。)

得欲界定,因為定心既淺,未有功德支持,很容易失去。失有六種因緣:即一、心有期望。二、疑惑不決。三、驚怖心生。四、生大歡喜。五、愛著不捨。六、憂愁悔恨。

未得欲界定有一種不正心,即希望心。

正在欲界定時,則有四種,即一、疑惑。二、恐怖。三、歡喜。四、愛著。

出定之後,則有一種,即多憂悔。若能離此六種邪心,則易入定。

而後再修未到地定,諸禪中間,均有未到地定。得欲界定後,未得初禪前,別有境界,能生初禪。於其中間,渾然一轉,身心虛豁,雖然未去欲界身相,於靜坐中不見身首,衣服床座等物,猶如虛空,是名未到地定。即是初禪的方便定,亦名未來禪,亦名忽然湛心。

得此定時,須提防邪偽。其中有十種相狀。

一、增減相。 增者,身動手起,腳也如此,外人見其身心不安,或如著鬼,身手紛動,或坐時見諸外境,如得神通,此為增相。減者,若上若下,未及烕身,即便減壞,或坐時疏曠,無法持身,此為減相。

二、定亂相。 定者,識心及身,為定所縛,不得自在,或復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能出定。亂者,心意擾亂,攀緣不止。

三、空有相。 空者,觸發之時,都不見身,謂證空定。有者,觸發之時,覺身堅卬,猶如木石。

四、明暗相。 明者,見外種種光色,乃至日月星辰,一切色相,無不悉見。暗者,即心闇暝,如入暗室,無所覺知,如熟睡人,亦如死人,無心相法。

五、憂喜相。 憂者,其心熱惱,憔悴不悅。喜者,心大慶悅,湧動不能自安。

六、苦樂相。 苦者,身心處處疼痛,煩惱不安。樂者,甚大快樂,貪著纏綿。

七、善惡相。 善者,經常念外散善覺觀,破壞三昧。惡者,即無慚無愧等,諸惡心生。

八、愚智相。 愚者,心識愚惑,迷惛顛倒。智者,利使知見,心生邪覺,破壞禪定。

九、縛脫相。 縛者,五蓋及諸煩惱覆蔽心識。脫者,謂證空無相定,得道得果,斷結解脫,生增上慢。

十、強骜相。 強者,其心剛強,出定入定,不得自在,猶如瓦石,難可迴變,不順善道。骜者,意志骜弱,易可敗壞,猶若骜泥,不堪為器。

如是等十對惡觸,擾亂坐心,破壞禪定,令心邪僻,是為邪定發相。分別邪正之相,則以三種方法驗之,真金則以燒、打、磨便能知道。定喻於磨;修治喻打;智慧觀察,譬如火燒。

於未到地定,雖不見身首床座等物,並非實無,如灰覆火、如夜噉食、如盲觸婦,不暢其情。行者見身息心,如芭蕉相,無有堅實。入定漸深,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此或經一日,乃至十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壞,應守護增長,於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結,運運而動,動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似影,動發之時,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烕身。從頭至足,多成退分,從腰發則成分,足發多是進分。總之,上發多退,下發多進,動觸發時,功德無量。

略說十種善法眷屬與動俱起。

一、定。二、空。三、明淨。四、喜悅。五、快樂。六、善心生起。七、知見明了。八、無累解脫。九、境界現前。十、心調柔骜。有此勝妙功德,莊嚴動法,如是或經一日,或經十日,或一月五月,乃至一年,此事既過,又有餘觸,次第而發,名為初禪發相。

餘觸發者而有八觸。

一、重如下沈。二、冷如冰室。三、熱如火舍。四、輕如縷煙。五、澀如樹皮。六、滑如磨脂。七、粗如糠秕。八、骜如無骨。

此八種相,是由四大變化而來。重澀是屬於地大;冷滑是屬於水大;熱粗是屬於火大;輕骜是屬於風大。

又八種觸,因息出入所致,入息順地大而重,出息順風大而輕,入息順水大而冷,出息順火大而熱,入息順地大而澀,出息順風大而骜,入息順水大而滑,出息順火大而粗。

若於中間定前,未有十種善法,先發八觸,多是病相。如重澀堅沈,是地大病生。如冷滑骜涼,是水大病生。如熱粗煖癢,是火大病生。如輕骜掉浮,是風大病生。

若從入息所得重冷澀滑等病,則用出息而去治療。如從出息所得輕熱骜粗等病,則用入息而去治療。

又因重澀堅沈等,生睡眠蓋;因冷滑骜涼等,生疑惑蓋;因熱粗煖癢等,生瞋恚蓋;因輕骜掉浮等,生掉悔蓋;又因四大合成世間諸法,會令眾生生起貪欲蓋。靜坐者不可不防。

因欲界色、受、想、行、識之五陰,轉換色界五陰,粗細有所不同,故有八觸發生。譬如世人,憂愁煩惱,內起結滯,壅塞不通,俾令四大發生變化,從心而生,乃至得病至死,此苦不從外來。今此禪中,有觸樂事,亦從心有。八觸之事,未必發盡,或發三五種,應先發何種,若論其次第,亦無定前後,強者先發,多見有人,從動而發。

四色界定

初禪名為離生喜樂地。

離欲界之粗濁,而生初禪得喜樂,故名離生喜樂地。

初禪有五支功德。

一、覺支。於禪定中,得大清淨,知色界細觸,非欲界粗觸,如大寐得醒,如貧得寶藏。二、觀支。即以細心分別禪中諸妙功德。三、喜支。獲得初禪,定中所得利益甚多,如是思維,歡喜無量。四、樂支。喜心既息,恬然寂靜,受禪定樂。五、一心支。證初禪時,心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散亂,若將喜樂心息,則心與定為一,故名一心支。

得初禪人,能離五蓋。

一、離貪欲蓋。欲界樂粗淺,今得初禪之樂細妙,以勝奪輕,故能離貪欲。

二、離瞋恚蓋。欲界苦緣逼迫,易生瞋心,得初禪時,無有逼迫,樂境在心,故無瞋恚。

三、離睡眠蓋。得初禪時身心明淨,定法所持,心不昏亂,觸樂自娛,故不睡眠。

四、離掉悔蓋。禪定持心,任運不動,故能離掉,由掉故有悔,無掉即無悔。

五、離疑惑蓋。未得初禪時,疑有定無定,今親證定境,疑心即除,故得離疑惑。

昔日常為欲火所燒,得初禪時,如人入清涼池,是以偈說:「如貧得寶藏,大喜覺動心。」初心粗念名為覺,後細心分別名為觀。若得初禪,即具信、戒、捨、定、聞、慧等種種善心。需知初禪覺觀二法亂心,譬如人睡眠,有呼喚聲,心大惱亂,故應遣覺觀。

初禪所生之喜樂為粗,障二禪內淨,初禪唯與身識相應,故名外淨。二禪則與心識相應,故名內淨。初禪心有覺觀,名為內垢,二禪無尋無伺,故名內淨。

既知初禪之過,障於二禪,今欲遠離,當用三種方法遣除。一、不受不著。二、呵責過失。三、觀心窮檢。由此三法,可離初禪覺觀之過。譬如世人僱傭工作,後見其有過失,心欲令去,亦用此三種方法。如是上人利智,不與顏色自動便去。二若是不去,應與數數責備始去。如果再不去,則以杖遣出。呵責初禪覺觀方法,亦是如此。

二禪名為定生喜樂地。

此定生時,與喜俱發,勇心大悅。二禪未發時,於其中間,亦有定法,從此靜坐,加功不已,其心忽然澄靜,無有分散,即是未到地定。如此經久,不失不退,定心與喜俱時而發,如人從暗室出,忽見外邊光明,其心明亮內淨,十種功德俱發,具如初禪發相。

二禪有四支功德。

一、內心清淨。既離覺觀,依內淨心發定,皎潔分明,無有垢穢。二、喜悅無量。定與喜俱時而發,行人深心自慶,內心生喜定等十種功德善法。三、甚為快樂。行者享受喜中之樂,恬澹悅怡。四、一心不動。受樂心息,既不緣定內喜樂,又不緣外念思想,是故一心不動。

三禪名為離喜妙樂地。

入此定時,離於前地之喜,而得勝妙之樂,身諸毛孔,悉皆欣悅。

欲得三禪,又當呵責二禪喜悅之過,亦如捨覺觀,由愛故有苦,失喜則生憂,如人知婦是羅剎女,棄捨不生戀著,仍用三法遣除。一、不受不著。二、呵責過失。三、觀心窮檢。喜則自謝。

三禪未生,中間有定,加功不止,一心修習,其心湛然安靜,即是三禪未到地定。而後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內外,與樂俱發,心樂美妙,不可為喻。

樂定初生,既未烕身,中間多有三過。一、樂定既淺,其心沈沒,少有智慧。二、樂定微少,心智勇發,不能安穩。三、樂定之心,與慧力等,綿綿美妙,多生貪著,心易迷醉,是故經說:「是樂聖人可以捨,餘人捨為難。」

三禪欲發,有此三過,是故樂定不得增長烕身,當用三種方法調適。一、若心昏沈,當以念精進慧策起。二、若心勇發,當念三昧定法攝持。三、若心迷醉,當念後樂及諸勝妙法門,以自醒悟,令心不著。雖對五塵,不發五識,樂與意識相應,以識內滿,故烕身而受樂。

又者,初禪之樂,從外而發,外識相應,與意識不相應,內樂不滿。二禪之樂,雖從內發,然從喜而生,與喜根相應,樂根不相應,而樂依於喜,喜尚且不烕,何況於樂乎。今三禪之樂從內發,以樂為主,內無喜動,念慧因緣,令樂增長。

三禪有二時樂。 一、快樂樂。樂定初樂,未能烕身。二、受樂樂。樂既增長,烕身受樂。譬如石中之泉,從內湧出,盈流於外,烕滿溝渠。三禪之樂,正是如此。

三禪有五支功德。 一、捨喜心不悔,並離前三種過失。二、既得三禪之樂,仍念用前三法守護,令樂增長。三、善用三法離前三過。四、快樂,樂烕身受。五、受樂心息,一心寂定。

四禪名為捨念清淨地。

此定發時,體無苦樂,與微妙捨受俱發,樂受暫滅。欲得四禪,當應深見三禪過患,初欲得樂,一心勤求,大為辛苦;既得復要守護愛著,是亦為苦;一旦失壞,益加受苦。因見三禪之樂,有大苦惱,應當一心厭離,求四禪不動定。時於三禪邊地,當修六行觀法,仍用三法遣除。一、不著。二、呵責。三、窮檢。行此三法,三禪之樂便謝。

行者精進不止,心無動散,於後忽然開發,定心安穩,出入息斷,定發之時,與捨俱生,無苦無樂,空明寂靜,此時心如明鏡不動,亦如靜水無波,絕諸亂想,正念堅固,猶如虛空,是名世間真實禪定。於此禪中,若欲轉緣,學一切事,隨意成就,轉粗形為妙質,易短壽為長年,一切神通妙用,說法自在,莫不從此定出。

四禪有四支功德。 一、不苦不樂,此禪初發,與捨受俱發,捨受心法,不與苦樂相應。二、既得不苦不樂定,捨棄勝樂,不生厭悔。三、心念清淨,禪定分明,平等智慧,照了無遺。四、定心寂靜,雖對眾緣,心無動念。

以上四禪,乃依尋伺喜樂,有具不具,分為四種差別,若具尋伺喜樂,名為初禪定。離尋伺但有喜樂,名為二禪定。離尋伺喜三種,但有樂一種,名為三禪定。具離尋伺喜樂四種,名為四禪定。

四無量心

靜坐修禪定的人,視有色相,猶如牢獄,不得自由,所以達到四禪以後,直修四種空定,期望生四空天,脫離色籠。此乃不知破色之方法,誤以為心無憶想,便證涅槃,實則當其命終,生無想外道天,唯離粗欲,並末脫出色籠。

若佛弟子的修習方法,當四禪定相應之後,便進而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方為正定。為甚麼不在欲界進修四無量心?由於欲界和未到地定皆淺,不易修習四無量心。

初禪覺觀分別欲界,則生悲易;喜支生喜易;樂支生慈易;一心支生捨易。再者,初禪以覺觀為主,深知欲界苦惱之相,此處修悲容易。二禪內有大喜,此處修喜則易。三禪內有烕身之樂,此處修慈容易。四禪妙捨莊嚴,此處修捨容易。無色界定,無有色相,修四無量心,不便於緣境,因此,唯色界定,可修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是: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捨無量心。

此四心通名為無量者,是因菩薩利益眾生之心,廣大無邊,不分怨親,不別愛惡,不僅烕及人類,即蠕動含靈,凡是有知覺者,莫不饒益。所緣眾生既無量;能緣之心也無量,利生之心既無量;培德植福也無量,所以菩薩經無量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得功圓果滿,便證無上菩提。

一、慈無量心

慈能對治自己的瞋恨心。既要想種種辦法,俾令眾生得到快樂,無論他人如何毀謗和惱害我,也不應該生起瞋恨心。視他身如自體,當自受樂時,見他人無樂,便起慈憫心,令其得快樂。行者欲入定時,先作誓願,願望一切眾生,悉得受樂。然後用清淨心,先繫念最親愛的人,如自己父母或兄弟受樂之相,一心繫緣不散,若有異念,攝之令還。若有外境現前,也皆不取,單以一心觀想得樂之相,歷歷分明,日以繼夜,相續不斷,日久三昧便發。行者以三昧力,即以定中,則能真見彼人受樂之相,身心悅愉,顏色和適,了了分明,見親人受樂之後,逐漸將範圍推廣,次見他人,乃至自己的冤家對頭,由十人至百人,千人萬人,以至十方五道一切眾生,悉得受諸快樂,能如此修慈心,便可離諸忿怒,是名慈心相應。

二、悲無量心

悲能對治自已的惱害心。既要想種種方法,拔濟眾生的痛苦,眾生無論如何欺負和凌辱我,也不應該生惱害心。若見眾生受諸苦惱時,等同身受,當應生起悲憫心,令其得大解脫。行者於慈定中,常念欲與眾生快樂,然而從慈定出,猶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於是心生憐憫,心念口言,五道眾生,受此大苦,而我不能知不能見,乃與盲人無異,應發勇猛心,加功用行,願於定中悉知悉見,拔眾生苦,與眾生樂,如是立願,而入禪定。仍如慈心之觀法,先繫念一親愛的人受苦之相,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以三昧力,得見明了,以此進修,悲心自能轉深,是名悲心相應。

三、喜無量心

喜能對治自己的妒嫉心。既要想種種方法,使令眾生離苦得樂,無論眾生得到任何利益,也不可以生妒嫉心,而且常作是想,如何能令彼等受無量樂,如何令彼受樂久住。行者於悲定中,憐憫眾生,受苦逼迫,我用甚麼方法拔濟,令彼從苦得樂,從樂生大歡喜。此時深觀眾生,雖受苦惱,此苦虛妄,本無今有,有還歸無,易可除滅,令得歡樂。行者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離苦得樂,我於定中,悉皆得見,作是願已,而入禪定,以清淨心,繫念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念念分明,見到親人,其心悅愉,欣慶無量,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諸喜樂,亦復如是。行者於三昧中,雖見外人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搖,禪定功夫逐漸增長,是名喜心相應。

四、捨無量心

捨能對治自己的怨恨心。既要想種種方法,欲拔眾生痛苦,令得安樂,並使生喜,眾生雖以怨報德,也不能生怨恨心。以上雖有慈悲喜三種心,而能三輪體空,即內無能施益之我,外無所受益之人,中間也無施益之事。行者從喜定出,心自思維,若慈與眾生樂,悲拔眾生苦,喜令眾生歡喜,假若著相,則非勝行。譬如慈父益子,不求恩德,若說我能與樂與喜,即是不德。今當捨此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令我悉見,如此入定,用清淨心,繫念最親愛之人,受不苦不樂之相,如是乃至十方五道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於此定中,見諸眾生,皆是捨相,無憎無愛,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平等無二,三昧正受,便能轉深,不取不著,堅固安穩,是名捨心相應。

若人修習四無量心,所得功德不可限量。

現世得五種功德。 一、入火不燒。二、中毒不死。三、兵刃不傷。四、終不橫死。五、善神擁護。

來生所得功德。 若生色界,多作大梵天王,以無量心,廣攝眾生,若於初禪得,即作初禪王,於二禪得,即作二禪王,於三禪得,即作三禪王,於四禪得,即作四禪王。

有人問曰:「前三種心,應有福德,捨心有何利益?」答曰:「眾生離苦得樂,失時即苦,不苦不樂,則心安穩,以捨饒益眾生得福愈甚。其次慈喜心時,愛著心生,行悲心時,憂悒心生,入是捨心,除此貪過,無諸煩惱,故知修捨可得甚大福德。」

以上初禪三天;二禪三天;三禪三天;四禪九天;總共十八重天。

四禪第四天名無想天,此天修無想定時,身心俱滅,如水魚蟄蟲,不能斷惑證入聖果,五百大劫心想不行,六識暫滅。

佛弟子修四無量心,經無量劫植福培德,以慈與眾生樂,對治自己瞋恚;以悲拔眾生苦,對治自己惱害;喜能感同身受,對治自己妒嫉;捨能三輪體空,對治自己怨恨;故修四無量心,名為菩提薩埵。

四空處定

四色界定與四無量心,皆以色法而修,只是離欲粗散,並未跳出色籠,因此稱為色界。此八門禪,悉由靜坐修得,故得禪名。無論修世間禪,或出世間禪,均以禪定為其根本,所以稱為根本禪。

若能再向前邁進,厭色趣空,滅身歸無,以入於空,則名為無色界。

一、空無邊處定

因有色身,必有障礙,心為色縛,不得自在,內則受饑渴疾病等苦,外則要受寒熱刀杖等苦。

其實地水火風四大組合,報得此身,已屬苦事。經說:「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可見此身,為痛苦之根源。老子也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行者若能脫離色籠,虛空無礙,寂然不動,何有過患?作此思維已,一心諦觀,此身九竅,一切毛孔,無不虛疏,如羅網相,內外相通;亦如芭蕉,重重無實;又如藕孔及魚網,逐漸觀至微末也盡,其心泯然,自住空緣。此後忽然與空相應,定中唯見無邊虛空,如鳥出籠無礙自在。滅三種色:一、可見有對色。二、不可見有對色。三、不可見無對色。證虛空定,名為空無邊處定。

由於心緣虛空,緣多必散,能破於定,而且虛空是外法,緣外法入定,定從外生,則不安穩,不如識處,既是內法,緣內法入定,則多寂靜。觀空處定,乃受想行識四陰和合所成,非屬色法。

二、識無邊處定

是虛無實,應捨空定,一心緣識,此後忽然與識相應,心定不動。而於定中,不見餘事,唯見現在心識,念念不住,定心分明,識處廣大,無量無邊,也於定中,記憶過去已滅之識,無量無邊,及未來應起之識,也無量無邊,悉現定中與識法相應,因識法持心,故無分散意,此定安穩,清淨寂靜,心識明利,不可為喻,名為識無邊處定。

若於定中,心緣於識,過去、現在、末來,悉皆無量無邊,而心緣無邊,緣多必散,而能壞定。其次前緣空處入定,名為外定,而今緣識入定,名為內定,無論依內依外皆非寂靜。若依內心,以心緣心入定,此定依從三世心生,並非真實。緣識心散,反能破定。

三、無所有處定

唯有無心識處,心無所依,方名安穩。因此要捨識處,繫心無所有處。無所有者,即非空非識,無為法塵,無有分別,如是知已,靜息其心,而念無所有法,是時識定便謝,此時一心內淨,空無所依,不見一切內外境界,唯寂然安穩,心無動搖。得此定時,怡然寂絕,諸想不起,尚不見心相,何況其他諸法?以色空識三者,均無所有,故名無所有處定,由於不起分別,所以亦名無想定。

行者修至於此,可謂進入腹心之地,但仍不應以此為足,需更深一層修非有想非無想定。

由於前修無想定中,仍有過患,一切皆不可得,如癡如醉,如眠如睡,無明覆蔽,無所覺知,以是不可愛樂此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

諦觀前定受想行識之四陰,雖比色界細微,但也不免無常苦空等法,因此要捨前無所有定,而觀非有非無,我今此心,過去、現在、未來求之皆不可得,既無形相,亦無處所,當知非有,若果真無,誰知其無?無不自知,由此可見,言有言無,皆是戲論,故觀非有非無。如是觀時,不見有無想定,前修無所有處定,便即謝滅,進而其心任運住在緣中,於後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心無動搖,怡然清淨,如湼槃相,是定微妙,於世間禪,無過其上。

外道進入此域,謂是中道,實相湼槃,常樂我淨,遂愛著此法,更不前進。又入此定,不見有無,但覺有能知非有非無之心,故即計此心,為是真神不滅。若佛弟子。知是受想行識之四陰和合,而有此定,是虛誑不實,並非有真神不滅的。凡夫之人,入此定中,陰界入細微不覺,故言非想。

以佛法說,唯有細色,而無粗色,具足十種細心數法。一、受。即識之領受。二、想。即識之細想。三、行。即法之行動。四、觸。即意之觸覺。五、思。即法之思維。六、欲。即有出入定。七、解。即法之理解。八、念。即念於三昧。九、定。即心如法住。十、慧。即慧根慧身。

而無色受,無明掉慢,心不相應,諸行等苦集法,和合因緣,則有非非想定。約凡夫說,言非有想;約佛法說,言非無想。合而言之,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

如果聖者,即修滅盡定。滅盡定者,一切領受思想,一時滅盡,使六識心心所不能生起,都無見聞覺知,出入之息也盡。身證此定,能斷見思煩惱,而證阿羅漢果,超出三界,了脫生死。

又入初禪時,不緣五塵境界,五識暫滅。入二禪時,不能生起覺觀,尋伺暫滅。入三禪時,純受無分別樂,喜受暫滅。入四禪時,心念清淨不動,樂受暫滅。入無想定,六識暫滅。入四空定,色想暫滅。入滅盡定,第七識一分我執暫滅,而諸種子,實皆不滅。又四禪四空定,則第六識,微細現行,亦未全滅。無想定中,第七我執現行不滅。滅盡定中第七法執,現行不滅。以上行者修至不緣六塵境界,便妄計心識已滅。

是以如來藏識微細行相,唯有如來究竟了知,住地菩薩分證了知,二乘和外道之定慧,一切不能測量。

二、根本淨禪。

即修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等,不生愛著,故名根本淨禪。智慧多的人,修六妙法門。禪定多的人,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的人,修通明禪。根本淨禪,發無漏智,生無漏慧。

六妙法門

天台宗之六妙法門屬於「不定止觀」。法門所以通稱為「妙」,是說若人依此法門去修,不僅能超出三界輪迴,更可證得一切種智(即是成佛)。

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來,便會立刻死亡,可見呼吸對生存是如何重要了。六妙門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且分為六個階段: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一、數

數息吐出名呼,入內名吸,一呼一吸成為一息。首從第一息數起,當出息則數一,再出息竟則數二,乃至第十息畢,再回頭從第一息數起,如是終而復始。

若未數至第十,其心於中忽想他事,忘記數目,則應停止再數,應當回頭更從第一數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亂,各自分明,如是乃為正當的數法。又數第一息時,不可數第二,如數第一息未竟,隨即數第二息,名為將一數二。也不可將二數一,如息已經入於第二,始數第一,此二者均為有過。應該在一數一,在二數二。又不滿十數者,則為減數,若過十數者,則為增數,總之增減之數,皆非得定之道。又應知數入息時.則不數出息,數出息時,則不數入息。如果出入俱數,則會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葉,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數單,不可數雙。

由於心息二者,相依為命,故有心則有息,無心則無息。又隨心而有差別,心粗則息粗而短,心細則息細而長。是故數息日久,逐漸純熟,心息二者,任運相依,心隨於息,息隨於心,覺心任運,從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虛凝,心相漸細,遂覺數息為粗,此時可捨數息,當一心修隨息。

二、隨

修隨息前,首應捨掉前面數法。

息入竟時,不可數一;息出竟時,不可數二。其心時時隨息出入,息也時時隨於心,二者如影隨形,不相捨離。當息入時,從鼻、口經咽喉、胸、心至臍部,意要隨逐。當息出時,從臍、心、胸、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著,決不放鬆一步。

如此隨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靜,息也愈微,此刻忽覺出入息與尋常不同。由於我們平時心粗,不能覺察到息之有異,而今心已入精微,便知息之長短、粗細、溫寒、有無,更能感覺到呼吸從烕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魚網,風行無阻。這時身輕柔骜,心也怡然凝靜,到了這個時候,對隨息也心生厭倦,改而專心修止。

三、止

修止可以令人妄念不起,身心泯然入定,由於定法持心,自能任運令心不散。

前面修習數、隨二門,雖能令粗念寧靜,但細念仍舊波動。止則不然,能令心閑,不需謀諸事務。平時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從未有停止過,如今要將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動,如以鎖繫猿猴,牠自然不能亂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將心念繫在一處,也就不會胡思亂想。

究竟將心繫於何處呢?其一、可以止心於自身的鼻端上,兩目一直注視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專心繫於肚臍,丹田之間均可。其三、或止心於出入息上,息出時知其出,息入時知其入,如守門人,站在門側,雖身未動,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動自能停止。

理論雖是如此,但初學的人,功夫未能用至於此,實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恆心,以數、隨的方法,試用三五個月,功夫成熟了,屆時不僅能知何為修止,而且一修便能相應。靜坐一兩小時,身心不動,輕安愉快,非世間五欲可比。如若不實地去修習,光是談論定境,等於說食數寶,實在於己無益。

前面所說是繫心法,目的在於將諸妄念制於一處,令心不馳散,但這仍是一種很粗淺的功夫,實際上既有所著之處,必有能緣之心,因此,將諸妄念制伏之後,便要棄止修觀。

四、觀

我人平時兩目終日注視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當靜坐時,兩目合閉,以心眼向內看,觀察微細息出息入,如空中風,來無所從,去無所往,息既無所有,人生又從何得,以有氣息,始有人生,今觀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虛妄不實,再觀內六根對外六塵,於其中所領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樂,由於六塵境界,全是生滅法,經常有破壞,一旦境過情遷,則苦惱心油然而生。再觀平時所用之心識,也是生滅無常,剎那不住,一時想東,一時想西,猶如行客,投寄旅亭,暫住便去,若是主人,便會常住不動,而眾生迷而不知,認客為主,迷妄為真,因此,有生死輪迴,受種種痛苦。

再觀法無我,諸法雖有千差萬別,總不出於地水火風之四大種,地大種性堅,能支持萬物;水大種性濕,能收攝萬物;火大種性煖,能調熟萬物;風大種性動,能生長萬物,此四者周烕於一切色法,所以稱它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為種。

吾人於出生前,全由母體攝取氧氣和營養,靠母體的四大種,來維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後,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氣,由自己消化以攝取營養,此則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種,來長養自已的內四大種。如進食穀米菜蔬,經腸胃消化後,則變為皮肉筋骨等。如飲進湯水,則化為涕唾膿血等。假虛空之溫煖,可使身體不冷不熱。依空氣之流暢,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認四大以為我,共實,假如髮毛爪齒是我,則榖米菜蔬便為我;若涎沫痰淚是我,則河流海水便為我;若周身煖熱是我,則太虛溫煖應該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則空氣流動便是我。唯事實不然,外四大種既然非我,內四大種又何曾有我?因為人生由外四大種,轉為內四大種,人死由內四大種,變為外四大種,其實內四大種和外四大種,並無差別,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無情。有情與無情,又有何異?內四大與外四大,既然均皆無我,我又處於何方,故觀諸法無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種觀行,便可破除四種顛倒。一、人生原是幻化無常,眾生執以為常。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種種痛苦,眾生以苦為樂。三、四大本空,五蘊非我,眾生妄認假身以為真我。四、人生九孔常流不淨,眾生以為清淨。上述四種顛倒,實乃眾生生死的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

修觀雖比修止為高深,但與修還比較,則仍屬浮淺,因而當修觀相應之後,應更進一步去修還。

五、還

前修觀時,見入息覺其無所由來,觀出息也察其無所往,具見因緣和合方有,因緣別離則無。因有能觀的心智,始有所觀的息境,境智對立,不能會歸本源。此觀之心智,究從何處生?若從心生,則心與觀,應分為二,如父與子,為獨立個體,但事實不然,由於前修數和隨時,並無觀心。若說從境生,則境是色塵,色塵無知,無知色塵何能生觀?若此觀是由心境共生,則應兼心境二者,一半屬於有知,一半屬於無知,如此則無情與有情混為一談,於事實上便犯了相違過。照理能觀之心智,實從心而生,既從心生,應隨心滅,則為幻妄不實。

《楞嚴經》云:「一切浮塵,諸變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求於去來,本不可得。」

外在的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尚是虛妄,何況內在的能緣之心智,自然也如夢幻泡影,無有真實。須知心的生滅,等於水上起波,波的起落,並非水的真面目,需待風平浪靜,始見真水,是以生滅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以不滅,不有所以即空。由於空的緣故,根本無有觀心,既無觀心,豈有觀境,既知境智俱空,便與還相應,心慧開發,任運破除粗重煩惱。至此雖能達到返本還源,但仍存有一個還相,依舊是障礙,因此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捨還修淨。

六、淨

行者於靜坐修六妙門,必須要有善巧方便,否則,功夫實難進步。假加終日心猿意馬妄想紛飛,則應用數息,調伏身心。或時昏沈散慢,則用隨門,明照息之出人,對治放蕩昏沈。若覺氣粗心散,當用止門,繫緣一處,安守一境。如有貪瞋癡煩惱頻生,可用觀門照破無明,滅除諸惡。

以上諸門,能制止種種妄想,斷除粗重煩惱,但是不能稱為真淨、欲得真淨,必須了知內外諸法,皆是虛妄不實,畢竟無有自性,於一切諸法上,不生分別,即微細塵垢也不起,不僅離知覺想,也無能修所修,能淨所淨,如太虛空,也不落於有無,作是修時,心慧開發,三界垢盡,了生脫死,轉凡成聖,方為得到真淨。

以上所述的六妙法門,乃是由近至遠,從淺入深,逐漸達到不生不滅的境域。

數隨二門,為修習的前方便。

止觀二門,為修習的中心。

還淨二門,為修習的結果。

止如密室,觀如油燈。有觀無止,如風中燈,非但照物不明,恐為狂風熄滅。若入定室,離狂散風,慧燈方能燭照,破無明黑暗。又止能降伏三毒煩惱,而不能斷除其根,猶如用石壓草,石去草還生。觀能破除眾生的心中煩惱,如用利刀可以斬草除根。若心猿意馬,為妄想所擾,非止不能息。若惛惛糊糊,為沈病所縛,非觀不能明。止能放得下;觀能提得起。止如澄濁水;觀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觀能顯真。止是禪定,能令其心不搖不動;觀是智慧,能達諸法當體本空。又諸惡莫作即是止;眾善奉行即是觀。是故止觀二法,可以賅羅一切行門。無論念佛、參禪、禮佛、誦經、慈悲喜捨、利自利他,皆不離此二門。止觀二者,如鳥雙翼,車之兩輪。車有兩輪,則能遠行千里;鳥有雙翼,則能飛翔天空。故此,止觀二法,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彼此輔翼,缺一不可。若偏於定,則是枯定,若偏於慧,則是狂慧。要止觀雙修,定慧均等,始可脫離生死苦海,到達究竟涅槃彼岸。

十六特勝

六妙法門,第一是「數」。行者因修習數息之故,即能生出四禪、四無量心以及四無色定,前文已略為解釋。

第二妙門是「隨」。行者因修隨息之故,能生出十六特勝。

佛說十六特勝緣起,是初說四諦法時,弟子有不能悟者,故為他們更說九想觀、八背捨等不淨法。修不淨觀雖除貪欲,其中又有生厭患心者,因此不得無漏。故佛改變方針,教其捨不淨觀,轉為修特勝法,因特勝法中,有定有慧,具足諸禪,故稱為特勝,細分為十六。

一、知息入

息入時,知其從鼻、口、經咽喉、胸、心至臍部。

二、知息出

息出時,知其從臍、心、胸、經咽喉、至口、鼻。如是一心照息,心隨於息不亂。又能知息相粗細、輕重、澀滑、冷煖。修習隨息法比數息為勝,因數息心闇,無有觀行智慧,多生愛見過患。習隨息之時,即知此息是無常,命依於息,以息為命,如果一息不還,則命亦隨之而去,息既無常,命亦無常,愛見等病,自不易生。

三、知息長短

修隨息時,忽覺入息長,出息短。因心靜住內,息隨心入故,入則知長,心不緣外境,出則知短。又心細則息亦細,息細則入息從鼻至臍,微緩而長,出息從臍至鼻,亦復如是。如人疲極,休憩歡喜,息即隨細且長。反之,心粗則息亦粗,息粗則出入急疾而短。譬如人遇恐怖,疾走上山,或擔重疲極,此則息短。

四、知息烕身

修隨息時,忽覺其身如雲似影,又覺出入息烕身毛孔,見息入無積聚,息出亦無分散。覺身空假不實,無常生滅。亦知生滅,剎那不住。以上三事和合,方有定生,三事既空,則定亦無所依,知空亦不可得,如是了知,於定中方能不著。

五、除諸身行

行者因覺息烕身,忽發得初禪定,心眼開明,見到身中三十六物,臭穢可惡,此時方知三十六物,皆由四大而有,其中一一無我,亦無我身,此時即除心行粗受。

六、受喜

照出入息,則可除卻懈怠睡眠,而覺心輕柔骜,隨著定心而受喜。

七、受樂

樂從喜生,若心得喜,身便調適,身調適後,則得盛樂,樂是喜增長故。又初心中生悅,是名為喜,後烕身喜,故名為樂。

八、受諸心行

上既受樂在懷,必有心所法相隨,依心樂境,入一心時,知此定乃虛妄不實,而不貪著,則得三昧正受,故受諸心行。

九、心作喜

前既止心一境,但未有慧解,必為沈心所覆沒,今用喜照了,令其不沈沒,故名作喜。

十、心作攝

因喜心動散,則發愈過常,攝之令還,不使馳散,返觀喜性,畢竟空寂,可使定心不動搖。

十一、心住解脫

以上烕身之樂,凡夫得到,多生愛染,為其所縛,不得解脫。今以觀照智慧,破析烕身樂時,即知此樂,從因緣生,空無自性,虛妄不實,觀樂不著,其心便得自在。

十二、觀無常

觀諸法空,生滅亦空,生時諸法空生,滅時諸法空滅,於其中亦無男、無女、無人、無受、無作,如是觀無常法,可得自在。

十三、觀散壞

此身不久當是散壞寂滅之法,非真實有。此定亦由色受想行四陰和合而有,四陰散壞,定不可得,故心無所愛著。

十四、觀離欲

凡有愛著,皆名為欲,離外而緣內,亦未免著欲,今入此定,能觀破析,故觀離欲。

十五、觀滅

是心有生住異滅四相,多諸過患,雖修至識極少之處,也是四陰和合,無常無我之法,不可染著,故觀滅法。

十六、觀棄

以上處處烕捨一面,至此捨到極點,凡夫得到,以為涅槃,不能捨離,今得此定,能觀其法,亦是無常、苦、空、無我,非真涅槃,故觀棄捨。

此十六特勝法,其中未必盡得,或得兩三種,或得四五事,因根機不等,功夫有深淺,故所得特勝,亦因之而異。

五輪三昧

六妙門第三是「止」。行者如修習止門,則能次第生出五輪三昧。

佛教雖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進入佛的境地,但歸根究柢,不出止心一門。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若人能止心一處,五輪三昧便可任運開發,如靜水無波,則森羅萬象自然呈現了。

所謂五輪者:一、地輪。二、水輪。三、風輪。四、金沙輪。五、金剛輪。此五種法門,皆是借譬喻而立名。梵語斫羯羅,中文翻譯為輪。輪是車輪,如車輪上之轂輞輻等,諸相圓滿具足。其義乃表諸佛如來之真實功德,圓滿具足,無欠無缺,猶如車輪。

輪又是轉法輪的意思,由於世尊最初成道以至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時,初以示轉;次以勸轉;後以證轉。經過三次轉苦集滅道之四諦法輪,彼等乃得開悟,故又名轉法輪。

輪又有二義:

一、運載義。即由此處運至彼處。如眾生依法修行,則可從苦海此岸,運至涅槃彼岸。

二、摧碾義。能將路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壓之令平。如行者修得心靜功深,便可摧折一切混亂煩惱。

三昧是梵語,華言為「正定」。定是從體立名,其心專注一處,息止緣慮,離於散動,故名為定。又名「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即端直。行者端身正坐,一心修習止門,勇猛精進,能一心不亂,摧破貪瞋癡等煩惱,便可轉凡成聖。

五輪三昧者:

一、地輪三昧

地有二義:一是住持不動。由於行者修習止門,則功夫必能由淺至深,若證得初禪未到地定時,其心忽地湛然不動,自覺身首狀褥諸相皆空,泯然入定,定法能持心,故如地不動。二是生出萬物,由於至未到地定時,可以生出初禪種種功德事,猶如大地能生出一切萬物,故名地輪三昧。

二、水輪三昧

水有二義:一是潤澤生長。行者於地輪中,若證水輪三昧,即能開發諸禪種種功德事,有定水滋潤身心,其心自覺善根增長。二是體性柔骜。由於得定之故,身心柔骜,高慢心伏,其心任運隨順善根,故名水輪三昧。

三、風輪三昧

風有三義:一是遊行虛空無所障礙。行者因修止門,便能覺悟因緣無性如虛空,更能開發初果以上所得智慧,此智慧如風行於虛空,無所障礙。二是能鼓動萬物生長,既得智慧無礙方便,即能激發出世善根種種功德生長,如風可以鼓動一切萬物。三是能破壞一切萬物,即以此智慧,破除一切諸見煩惱,如風之破壞萬物。故名風輪三昧。

四、金沙輪三昧

金則譬喻真實無虛,沙喻無染無著。行者進而可以破見思迷惑,開發無漏正慧,能得三果阿那含。若是菩薩,即入三賢十聖位中,能破除一切塵沙煩惱,故名金沙輪三昧。

五、金剛輪三昧

金剛體堅銳利,能摧碎諸物。行者由於修習止門,則不為虛妄迷惑所侵擾,能斷除三界見思煩惱,永盡無餘,證四果阿羅漢。若是菩薩,即能破除無明細惑,證一切種智,也名清淨禪,依此禪定修行,可得大菩提果,故名金剛輪三昧。

此外,車輪若無牛馬拖曳,終不自轉,五輪禪定,亦復如是。雖然其中各有諸妙功德,若不假以止門為引導,無熏修之力,則處處有障礙,所謂:「修得有功,性德方顯。」今因行者善於修止,是故能得初心,由初心轉至極果,其輪大有作用。由於行者善修止門,故能具足五輪禪定,斷三界迷惑,證三乘聖果。

九種不淨觀法

六妙門之第四是「觀」。行者若修習觀門,則能生起九種不淨的觀想。

眾生從無始來,貪著世間色聲香味觸的五欲,以為美妙可愛,耽戀不捨,因而沈淪生死苦海,未能出離。假若人能勤修九種不淨觀法,想念純熟,心不分散,便能成就三昧,欲念除滅,惑業消盡,得證聖果。

行者先觀方死之人,便發現人既已死,追還無路。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凡有生必有死,乃常作此想,他人既如此,我何獨不然。古德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臨到我。」即以我所愛的人作此死想,專心一意,觀此死屍,逐漸心生驚畏,能破愛著之心。如果是利根者,用此九種假想觀法,便可成就;若是鈍根者,僅以懸心存想,恐難成就,必須親見死屍僵臥,始有所成。

九想觀法:

一、胖脹想

行者見屍體漸漸膨脹,猶如皮囊盛風,其相已經轉變,此身生時,容貌和悅,眼見耳聞,靈巧活潑,令人一見,心生愛樂,而今則變胖脹,是男是女,尚難辨別,昔之和顏悅色,今在何處?以此回觀我現在所愛之人,等於一塊冰肉,無異木石,何處可愛?又觀自己之身,遲早亦復如是,彼此莫不厭惡,我為甚麼因彼生愛,造諸惡業。如是起觀,便可除愛。

二、青瘀想

觀胖脹已;又觀死屍,皮肉漸變為黃赤瘀色,或變黑青黝色,見其形相,生大怖畏,聞其臭氣,難近難親,生時一面光澤,又如春花,今復何在?我為甚麼愚迷,誑惑彼色,汝身與我,現雖尚存,早晚與此無異。如是思維,則可斷欲。

三、壞想

觀青瘀已;又觀死屍,皮肉裂壞,六分破碎,五臟腐敗,臭穢盈流,惡露已現,我平時所愛的人,即是如此之相,屎囊臭袋,薄皮外裹,汝身與我,現雖未死,遲早與此無異。如此存觀,即可除貪。

四、血塗漫想

既觀壞已;又觀死屍,從頭至足,烕身膿血流溢,我平時所愛的人,即是如此之相,汝身及我,早晚與此無異。如是作觀,即可卻著。

五、膿爛想

觀塗漫已;又觀死屍,九孔蟲膿流出,皮肉爛壞,狼籍在地,好容美貌,今仍在否?我身及汝,皆是如此。如是觀想,則可去愛。

六、蟲噉想

觀膿爛已;又觀死屍,為鳥獸挑破,或為蟲蛆爛,皮肉脫落,骨節解散,從前之盛粧淡飾,威儀端雅,以今觀察,完全假借外飾,虛張姿態,本無有實,以此想彼所愛,及與自己,有何差別?如是思維,即可除貪。

七、散想

觀蟲瞰已;又觀死屍,為禽獸所食,身形破散,筋銷骨離,頭足交橫,平時我所愛的人相,今在何處?回顧我身與彼,不久與此無異。如是體察,則可除愛。

八、骨想

既觀散已;又觀死屍,形骸暴露,皮肉已盡,但見白骨,狼籍於地,或為膏血染污,或白如珂貝,我平時所愛的人,是柔骜溫煖,其觸可樂,今唯存髑髏,與木石並無有異,見則甚可怖畏,觸則令人嘔吐,汝之骨相,本自如此,我何愚昧,戀戀不捨?自念我身,亦復如是,有何可愛?如是觀察,則可斷愛。

九、燒想

既觀骨已;又觀死屍,為火所燒,或以埋葬,火燒薪盡,則形同灰土,埋葬則肉腐骨銷,汝之平日沐浴香熏,華粉嚴飾,令人迷惑,今皆磨滅,我及與汝,莫不如此。常作此觀,可了生死。

須知道父母未生之前既無此身,而今亦畢竟無有此體,其身不過是從妄而生,從妄而死,生滅如空花水月,求實了不可得。

永嘉大師云:「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迷則有人生世界,悟則依正二報皆空。既然一切均為幻妄,又何必於妄上起貪生愛,造諸惡業,隨其業力,墮諸惡趣。

古德說:「貪瞋愛欲,能潤其身,身為苦本。」

所以欲想脫離痛苦,必定無身;欲想無身,必求無生;欲求無生,首斷其愛;欲斷其愛,必修九想觀法。九想觀法修成,便能轉凡成聖。

八念法

行者由於修習觀門,則能生出八念法。

佛為甚麼要說八種念法?因佛弟子端身靜坐,善修九想觀後,甚覺內外不淨,而生厭患之心,並作是念:「我為甚麼負荷此不淨物,如以薄皮包屎尿之囊。」作此念已,頓生驚怖。凡事心不動,則魔無奈何,現今心生恐怖,魔便乘虛而入,即作種種恐怖事,惱亂行者,欲破其道。因此,佛於細說九想觀後,又說八種念法,令行者不生恐怖。

一、念佛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慈悲喜捨、十八不共法,神通廣大,功德無量,放大光明,烕照十方。佛是天中天,聖中聖,三界導師,四生慈父,能度十方一切眾生,是我大師,常護念我,我為甚麼生畏?一心念佛,恐怖即除。

二、念法

法有二種:一是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及八萬四千法門。二是佛所說的法義。即持戒、禪定、智慧、八聖道、解脫果、涅槃等。

若人得佛法印,便能通達無礙。

佛法印有三種:一是諸行無常印。即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先無今有,今有後無,生滅相續,如燈鬭,如水流。二是諸法無我印。諸法從因緣生,因緣生法,本無自性,無主無作,無知無見,也無造業者。三是涅槃寂靜印。了知因緣無自性,萬法當體即空,空則無我無相,無生無滅,三毒之火頓息,其法既能除諸熱惱,我修是法,有何畏懼?一心念法,恐怖則滅。

三、念僧

僧是佛的弟子,即菩薩,辟支佛及聲聞,一切聖眾,具足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應受人天恭敬供養,如世間富貴豪勢之人,為人所尊敬,佛弟子眾,亦復如是,有淨戒神通智慧財富解脫,解脫知見勢力之故,應受恭敬禮事。三乘聖眾,乃真佛子,正智無量,能救苦難眾生,彼是我的伴侶,有甚麼要害怕?一心念僧,恐怖即消。

四、念戒

戒有二種:一是有漏戒。二是無漏戒。

有漏戒也有二種:一是律儀戒,律儀戒能令諸惡不起。二是定共戒。定共戒與禪共生,得四禪定,身口所作自然止惡防非。

無漏戒能拔除諸惡煩惱根本。

戒為一切善法之所住處,如百穀皆依地而生,我能持戒,心自清淨,不濁不亂,為佛所讚,我為甚麼生懼?一心念戒,恐怖便止。

五、念捨

捨有二種:一是施捨。二是捨諸煩惱。

施捨也有二種:一是財施。即將財物布施一切眾生,而布施可獲大樂果。二是法施。即將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以清淨心,為眾生說,令其離苦得樂,捨諸煩惱。煩惱是障道法,應以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念我捨財、捨法、捨諸煩惱有大功德,我為甚麼要生恐懼?一心念捨,恐怖即息。

六、念天

所以能生天者,皆由修福培德,受持禁戒,聽聞善法,喜修布施,增長智慧,我既有此五法,我欲生即得生,由於天福無常,我不欲生而已,是故歡喜言天,我為甚麼要生畏懼?一心念天,恐怖便失。

七、念數隨

數法既成,息既虛凝,心相則細。依隨修習,心息相依,意慮怡然,粗心既伏,不緣外境,其心自然不動,一心念數隨,恐怖則停。

八、念死

死有二種:一是自死。二是因他死。

常念此身,不是被人殺死,自己也必會死。於一切時皆有死的可能,或胎中死、或生時死、或幼年死、或少年死、或青年死、或壯年死、或老年死,修行人不可於須臾頃生信不死之念。佛在世時,諸比丘曾白佛:「皆言我能修死想觀,有說人生難保七年,有說不保七日,有說今日不保明日。」佛呵斥說:「皆是放逸之人。」後一比丘白佛:「我於入息不望出,於出息不望入。」佛讚:「這真是修死想觀者。」由此可見,此身既然早晚必有死,如何為它而生懼?一心念死,恐怖即歇。

十種觀想

端坐修觀門時,可以生出十種觀想。

本在乾慧地時,已經修到九想觀,至煩惱降伏後,則更進修無常、苦、無我三種觀想,以破凡夫外道的六十二見,從而步入見道位,而證初果。然後再修食不淨,不可樂,死想及不淨之四種觀想,以斷貪瞋癡之迷惑,入修道位,而證三果。進而再修斷、離、盡三種觀想,則破色界及無色界之見思煩惱,入無學道,而證四果。以是修九想觀後,更要修十種觀想。

一、無常想

行者觀一切有為之法,遷流變化,生滅不停,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去處,故名無常。

無常法有二種。一、世間無常。二、眾生無常。

世間無常。世間是人的依報,如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國土房舍,檯椅衣櫃等,無一不有壞相,如風中燈、險岸中樹、漏器盛水,終歸磨滅。

眾生無常。眾生是人的正報,乃五陰四大和合而成,古往今來一切眾生,不論男女、窮富、國王、天神,乃至羅漢、菩薩、佛陀,神通廣大,智慧無量,而今何在?古德云:「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古今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臥土泥。」人生如吹塵、如流水、如風中燈、如幻如化,不可取、不可著,一切法不可得。如吾人一念中有六十剎那,一剎那中,又有九百個生滅,既有生滅,必有異住,如是則於一念中具有五萬四千個生住異滅。但於生時,不得有住異滅;住時又無生異滅;異時則無生住滅;滅時更無生住異。由於四相,各有差別之故。若生中果無住異滅,則住異滅從無因而生。如生中有住異滅,則生即是住異滅,住異滅即是生,四相應該無有差別,以是之故,說生中有住異滅既不可,說生中無住異滅也不可,住異滅中有生無生亦復如是。若人了知一切有為之法,有生住異滅既不可得,無生住異滅也不可得,則四相皆空,四相既空,諸法無常也不可得,如是觀想,則可斷除三界見思煩惱,獲證聖果。

二、苦想

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新陳代謝,不能作主,即是苦想。

苦有二種。一、身苦。二、心苦。

小乘聖人,已斷十種根本煩惱,所以心中無有憂愁嫉妒瞋恚等苦,唯有宿業因緣四大所造之身,仍有老病饑渴寒熱等之身苦。如佛弟子舍利弗患風熱病,畢陵婆磋患眼病,只是所受之身苦也微薄。諸阿羅漢雖受最後身之微苦,但不受無常苦,因已知道真我不受生死,故諸阿羅漢得道時,即說偈言:「我等不貪生,亦復不樂死,一心及智慧,待時至而去。」因此,佛酙槃時,阿難等未證小乘聖者,均皆涕泣憂愁,唯諸阿羅漢,心若無其事。

若是真修道人,縱然未證聖果,由於定功持心,身心之苦,也能減輕。若是凡夫俗子,未曾修道,身心受苦俱重,因內受貪瞋癡等之心苦,外受饑渴寒熱鞭仗等之身苦,如遭雙箭同時射中。佛說:「身為眾苦之本。」有身則常受苦,無身則得安樂,眾生迷而不知。如坐車久而疲乏,則求經行處;旅程走多了,則欲求住立處;住立久而疲倦,又欲求坐息處;坐久困倦,更求安臥處;臥久煩極,改求去來處。由此可見,行住坐臥無一不是苦。

如說一切皆是苦,佛為甚麼說有三受?所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由於行者欲修苦想觀,故說一切皆是苦。佛在四念處中,豈不也有說「觀受是苦」?其實於苦樂憂喜捨之五受中,無一不是苦。但凡夫之人,迷惑無知,為欲所逼,以苦為樂。如人患疥瘡,時覺皮膚癢,近火則覺舒暢,此暢快並非真樂,若是真樂,未生疥之人,近火為何不樂?生疥之人喻凡夫,因有三毒煩惱之病患,喜歡追求五欲之樂。未生疥人喻聖人,貪瞋癡之病患業已斷除,觀五欲如毒蛇,是故佛說滅五種受,方能得到真快樂。由此便知,世間一切諸受,無非是苦,若知是苦,於一切法上,便不起貪著,心生厭離,是名修苦想觀。

三、無我想

四大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從眾緣生,無有主宰,故名無我。

若要一定執身為我,則身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所成,如身上的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屬於地。涕唾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屬於水。溫煖燥熱,皆屬於火。呼吸動作,皆屬於風。將此四大,各各分離,身相尚不可得,而我在於何處?如說一大是我,則餘三大何以不是?若四大均是我,則應有四個我,而寧有此理?眾生迷惑無知,定執身相為我,或以名字為我,但在父母未生以前,或死以後,既無身體,又無名字,其時以何為我?清順治皇帝云:「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可知身與諸法,皆是幻有,本無真實,智者不應執身為我。

其身非我,言之有理,但不應言其心非我,以心能知苦樂憎愛等事,若心非我,則與木石無異,何能分別苦樂等事?其實,不僅身體非我,即心也非是我,因此心不過是前塵分別影事。由於內六根與外六塵相對之時,識生其中,妄有能緣之氣分,於六根中積聚,分別好醜,而生憎愛,現前塵境如形,第六識心如影,識心隨塵起滅,塵有則有,塵無則無,其苦樂等事與心相應,緣隨心行,心有便有,心無便無。是故《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若人能知一切法中無我,則不應於境生其心,既無我心,也無我所心,我與我所兩者均離,則不被內外境所縛,無縛便是解脫,是故行者,應當修無我想。

四、食不淨想

行者觀食是從種種不淨因緣而產生的。

例如肉類,乃從精血水道而生,此處則為膿蟲所住。再如酥酪乳汁,也由血變所成,乃與爛膿無異。又炊飯之人有身汗、口唾、鼻涕、眼淚種種不淨。將食置於口中,腦有爛涎二道流下,與唾涎和在一起,然後飲食才有味,實在其狀與吐何異。入肚腹內,變為地水火風內四大,渣滓下沈,清者在上。又喻釀酒,滓濁為屎,清者為尿。腰有三孔,以風大吹其膩汁,散入百脈,先與血和合,由凝結變為肉,從新肉生脂肪,然後成骨髓。又從中生身根,再從新舊肉合生五情根,從此五情根生五識,由五識生意識,種種分別取相,籌量好醜,然後生起我執,及我所心生等諸煩惱,造諸惡業,受諸痛苦,由觀食之本來因緣種種不淨,便知內四大與外四大原本無異。

其次思維此食,經過墾植耘鋤,舂磨淘汰,炊煮乃成,計算一餐,實際係工作者流汗而來。得食少流汗多,將食入口變為不淨,數時之間成為屎尿,未食之前本是美味,經食之後變為不淨,眼不欲見,鼻不敢近,行者思維,如此弊食,一無所值,為甚要貪?而且因食此不淨食,造諸惡業,將墮地獄,噉熱鐵丸,從地獄出,要作畜生,若轉豬狗,豈非食諸糞便?如是觀食,必能生厭,因食厭故,則對五欲皆能生厭,斷此五欲,便不受欲界之苦。

佛經說一故事。有一婆羅門修持淨法,因有事故至不淨國,自思維我何能免此不淨?唯有乾糧,可得清淨。忽見一老婆婆賣白髓餅,即對其說,因我有事住此百日,請常送此餅來,我當與汝高價。老婆婆即照彼吩咐,常作此餅送去,婆羅門食之美味可口,歡喜非常。但其後逐漸無色無味,隨問老婆婆何故如此?老婆婆答道,初因我家夫人陰處生瘡,膿出以麵和合成餅,日日炕熟與汝,所以此餅味好,今夫人瘡癒,我當何處更得?此婆羅門聞後,大發雷霆,兩手打頭,搥胸乾嘔,我今已破淨法,奈何!奈何!立時棄捨事務,馳還本國。

行者修食不淨想,亦復如是。若不修食不淨想,後受苦報,悔將莫及。故應修食厭離想,是名食不淨想。

五、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世間即有為法之別名。

一切有為之法,雖有千差萬別,分類不出三種。一、五陰世間。五陰即是色受想行識之五法,因此五法能蓋覆真性,故名為陰。二、眾生世間,又名假名眾生。即於五陰法上,假立眾生之名,五陰和合,聚共而生,猶如五指無拳,因握假立拳名,眾生世間,亦復如是。三、國土世間,又名器世間。世界如器,名器世間,即為眾生所處之環境,既有能依之身體,即有所依之國土,故名國土世間。

行者應觀一切世間,無有一事可樂,如眾生有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怨憎同處、所求不得、五陰熾盛等之八種痛苦,何處有樂?

若以情愛為樂,何以到處發生因情失戀,得神經病,或因絕望,自刎懸樑。古云:「萬惡以淫為首。」正因有貪愛之欲望,則每易失去禮義廉恥,逆天悖理,殺人放火,一切罪惡,莫不由此發生。因情愛失人格,無慚無愧,為人唾棄,何樂之有?又緣情愛之故,經常生憂生怖,如未得到,便想種種方法,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既已得到,又恐失去,所以終日患失患得。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即是此理。

如以夫妻為樂,何以到處有分居與離婚之事發生?事實上,於夫妻間也無樂可尋。假如妻子生得如花似玉,人見人愛,丈夫端正莊嚴,面如蓮華,兩人感情又極其投合,因而如膠似漆,經常出雙入對。但愛情不能當飯吃,仍需衣食住行之助,故要早出晚歸,各奔東西,以謀生計。由於兩人感情親密,彼此不能無有牽掛,男恐女不安於室,女怕男有外遇,以是不論出外工作或旅行,經常心生疑懼與不安。既以夫妻為樂,何故而生恐怖,其心恐怖即是痛苦。經云:「無罣礙故,無有恐怖。」今既有罣礙,何樂之有?

以上是說彼此貌美,情投意合,其受是苦,無一可樂。於此相反,其中有一生得醜陋,又或彼此意見不投,被喜喧鬧,此欣寧靜。於閑暇時間,妳願打麻雀,我願看電影;妳要去旅行,我要讀經書。於信仰方面,妳信基督,我信佛教;妳敬穆罕默德,我奉太上老君。總之,兩人意見時常相左,因此終日爭吵打鬧,度日如年,日久無法容忍,終於邁向分居或離婚之路,分居與離婚雖可暫避目前大苦,但在精神上所受的打擊,比未婚前要大數倍。

筆者曾親見幾位友人因分居或離婚,導致神經失常,如果夫妻是樂,何以發生這麼多問題?由此可知,於夫妻間,向好的方面講既是痛苦,向壞的方面講更是痛苦。雖然終日受諸痛苦,世人仍以為是天經地義,因為古今中外莫不以結婚為人之倫常,假如有人與其相反,不與和光同塵,脫離囹圄,卻有人以為其怪。正因為少見則有多怪,如果多見則就不怪了。有云:「一人為之則為怪,峄世能之則為恆。」即是此理。

假使以眷屬為樂者,則應濟濟一堂,長期歡樂。何故俄而無常來臨,號天叩地,肝腸寸斷?於其生世,此病彼散,父母不慈,子女不孝,兄弟姊妹更相責望,小不適意,則生瞋怒。若有財物,親戚子女莫不競求,得者總覺為少,愈得愈為不足!百求百得,不以為恩,一不稱心,便懷惡念,由於心懷惡念,導致結怨結仇。以此類推,三世怨對,實非他人,皆是我等親戚眷屬,眷屬即是怨聚,何樂之有?

經云:「若無有親,亦無有怨,若能離親,即是離怨。」對於此理,如未深究,非僅不能領悟,恐生誹謗,故以略釋說明。如有二人,異處遠隔,從未相識,終不得生起怨恨之心,就是相識不久,仇恨也難生起,此皆由親屬相處日久,互相責望,或父母責望於子女,或子女責望於父母,兄弟姊妹,親戚朋友,莫不皆然,因而結下仇怨,今生未報,再等來世。古德云:「夫妻為緣,有善緣,有惡緣,怨緣相報。兒女是債,或還債,或要債,無債不來。」因此種種皆是痛苦,故觀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六、死想

人生未生之前,本來沒有這個軀殼,由於前生種了下品五戒十善之福,故感今世投生人中。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此身,住在母胎中,隨母呼吸,吸收營養,胎兒始可滋長。至出生後,三五歲時,便能自取外四大之物質,保育內四大之生命,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這是人生必經之過程。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行即遷流之義,意思是說,不論外四大之器界,以及內四大之根身,無一不是屬於無常變化。人生存時所稱的為內四大,死後即變為外四大。其實內四大與外四大並無兩樣,是故諸法有成住壞空,身體有生老病死。如人有生八十歲死,有生四十歲亡,有生二十歲烃,有生十歲喪,也有一生下來便夭折,此皆是無常變化之定理,任何天神與地祇也不能轉移其原則。古德說:「不哭人死,應哭其生。」是以智者不應為生來歡喜死去悲,應念生死無常迅速,人的生命不過是在呼吸間,出息不保入息,入息不保出息,一息不來便同死人,若人常存死想觀,則可頓捨貪欲瞋恚,以及人我是非之念,當下便覺海闊天空,輕鬆自在。

七、身不淨想

此身九孔常流不淨,如破皮囊,滿盛不淨。

經說有五種不淨。一、初投胎時,攬取父精母血而成己身,是為種子不淨。二、十月住於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不堪,是為住處不淨。三、至懷胎十月滿,由陰道生出,是為生處不淨。四、眼出眵淚,耳出結嚀,鼻出濃涕,口出涎唾,大小便道不淨常流,是為外相不淨。五、死後捐棄塚間,任其爛壞,或從事火化,唯剩白骨,縱令用四大海水傾洗,終不能令其香潔,是名究竟不淨。

行者若能常觀不淨,便與智慧相應,功夫日深,可以遠塵離垢,出三界,了生死。

八、斷想

因小乘人智慧膚淺,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是冤家,故欲趕快跳出三界,了脫生死,先斷見惑之八十八使,次斷思惑之八十一品,然後便可斷惑,證得阿羅漢果。

九、離想

吾人所以有生死痛苦者,皆由十種根本煩惱在作祟。

十根本煩惱,又名十大惑,分有利鈍兩種:五利使、五鈍使。

五利使。一、身見。不知吾身為五蘊假和而成,妄想計度實有我身,又不了我身外之物無主,妄計實為我所有物,合此我見與我所見,則為身見。二、邊見。既有我身起我見故,便計度死後斷絕,或計度死後常住,此二義起於身見後邊,故名邊見。三、邪見。即撥無因果,謂作善無善報,作惡無惡報。四、見取見。以自己最卑劣的知見,取其他種種最卑劣的事,及以此為最殊勝者。五、戒禁取見。以不合理的種種戒禁,認為是生天之正因,如持牛雞戒等,此即非因計因,非果計果。

以上五種見惑,其性鋒利,故稱此為五利使。

五鈍使。一、貪欲。二、瞋恚。三、愚癡。四、高慢。五、疑惑。由於其性分鈍,故稱此為五鈍使。

此十種根本煩惱,能令吾人不得自在,故須存離想。

十、盡想

小乘人修苦、集、滅、道四聖諦,斷見思二惑而證聖果。見惑是迷失真理之路。先迷苦諦之理而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心、瞋恚、愚癡、高慢、疑惑之十惑。次迷集諦之理而起七惑,於前十惑中,除身、邊、戒之三見。繼迷滅諦之理而起七惑,如集諦者。再迷道諦之理而起八惑,於前七惑中,加一戒禁取見。以上總為欲界之三十二惑。然色界與無色界,各有二十八惑,於四諦下各除一瞋,因上二界不起瞋恚,三界見惑共有八十八使。小乘思惑是迷事物而起,於欲界有貪瞋癡慢四惑,於色無色界各有貪癡慢三惑,於三界共有十惑。十惑分九品盡,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於每一地盡九品惑。

地有九地:一、欲界五趣雜居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

以上見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將其一切斷盡,方能跳出三界,故今欲存盡想。

八背捨

行者靜坐修觀,則能生出八種背捨。

何謂背捨呢?背是違背,捨即棄捨,意思是說背棄三界之五欲,捨卻諸有之著心,所以稱為背捨。

修此觀能開發無漏智慧,斷三界見思煩惱盡,即證阿羅漢果,至此,八背捨即轉名為八解脫。

八背捨為: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

此即內外俱觀。行者以不淨心先觀自己色身不淨,如觀身體腐爛,血肉塗地,臭穢難聞,無有一處可以愛樂。由於欲界貪欲煩惱不易斷,故更要觀他人色身不淨,令心生起厭惡,俾能棄捨愛樂。

二、內無色相外觀色

此時已滅內身色相,由於行者諦觀內身骨人,虛假不實,內外空疏,漸見骨人,腐爛碎壞,猶如塵粉,散滅歸空;故名內無色相。但外四大未見壞滅,故仍以不淨心觀外色相,令生厭惡,捨棄外貪。

三、淨背捨

淨即緣於淨相。此時烕身受樂,故云身作證。行者於二背捨後,已除外色不淨之相,但於定中諦觀八色光耀,入深三昧,練此地水火風及青黃赤白之八色,極令明淨,住心緣中,即能泯然入定,與樂俱生。八色光明,清淨皎潔,如妙寶光,烕滿諸方,照心明淨,樂漸增長,烕滿身中,舉體怡悅,既親證此法,故云身作證。又能背捨根本貪欲,心也不著其境,故名淨背捨,又名無漏三禪。

四、虛空背捨

行者於欲界定後,已除自身皮肉不淨之色;初背捨後,已滅內身白骨之色;二背捨後,又掃除外身一切不淨之色,此時唯餘八種淨色。至第四禪,

此色皆以心住,譬如幻色,依幻心住,若心捨色,色即謝滅,一心緣空,與空相應,即入無色虛空之處,故名虛空背捨。

五、識處背捨

行者若捨虛空之處,一心緣識,當入定時,即觀此定,依五陰起,悉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名識處背捨。

六、無所有處背捨

行者若捨識處,一心緣無所有處,當入定時,也觀此定,依五陰起,若五陰空,定不可得,均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受著,故名無所有處背捨。

七、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

行者若捨無所有處,一心緣非有想非無想,當入定時,也觀此定,依五陰起,五陰若空,定從何有,由此觀之,悉皆苦、空、無常、無我、虛誑不實、心生厭背而不愛著,故名非有想非無想處背捨。

八、滅受想背捨

受即是領納,想即是思想,即五陰中受想二心。由於行者討厭此心,常時散亂,此時雖無粗重煩惱,但未滅除諸心數法,故欲入定休息,盡滅一切心數法,而非心數法也滅,今欲背捨受想諸心,故名滅受想背捨。

八勝處

端身正坐,修八背捨之後,觀心已經成熟,這時可以運轉自如,不論淨與不淨,均能隨意破除,從而轉修八勝處了。

此八法所以均名勝處,含有二種意義:一者不論淨與不淨,或五欲之染法,得此觀時則可隨意能破。二者能善調觀心。譬如乘馬擊賊,非但可破前陣,也能善制其馬,故名勝處。

八勝處者:

一、內有色相外觀色少

行者或觀己身,或觀所愛之人,胖脹爛壞,膿血流溢,不可愛樂。觀欲界中色有二種,一者能生淫欲,二者能生瞋恚。能生淫欲是淨色名為好,能生瞋恚是不淨色故名醜。至此觀心純熟,於好色心不貪愛,於醜色心不瞋恚,但觀色相由四大因緣和合而生,如水泡不堅固,智慧能深達假實之相,住是不淨門中,可以破除貪愛與瞋恚,而由於觀想仍未能成熟,若觀多色,恐難攝持,譬如鹿遊未能調服,則不敢遠放,所以要觀色少。

二、內有色相外觀色多

行者觀心既熟,骨人未滅,爾時於定中廣觀外色,外色雖多,也不妨礙。首從一死屍觀起,乃至十百千萬一國土,乃至十百千萬一世界,皆見悉是死屍,若見一切胖脹,乃至膿血爛壞亦復如是。《摩訶衍》中廣說:「若但觀一切人,見不淨白骨是名少,若作大不淨觀是名多。」大不淨觀者,觀象馬牛羊等六畜飛禽走獸之類,悉見為死屍胖脹,觀飲食皆如蟲如糞,衣服絹布猶如爛皮爛肉,錢財寶物如毒蛇,穀米如臭死蟲,宅舍、田園、國土、城邑、大地、山川、林藪,皆悉爛壞臭處不淨,乃至見白骨狼籍,一切世間不淨,甚可厭患,行者於三昧中,隨觀即見回轉自在,能破一切世間好醜愛憎貪憂煩惱,故可外觀色多。

三、內無色相外觀色少

行者進入二禪,已滅內心色相,滅內色之理與前二背捨初開無異。今行者要破欲界煩惱,於二禪中,重修此二勝處,乃對治除滅下地結,使令無遺餘,又以觀心未能成熟,要觀多色,恐難攝持,是故仍觀色少,以自修持。

四、內無色相外觀色多

行者既入二禪,已滅內身色相,故名內無色相,但也要再轉變觀道,令純熟增明,牢固不失功力轉勝。由於觀內身色相既無,故外觀色相雖多,也不妨礙,仍由一死屍觀起,乃至擴至全世界,胖脹爛壞亦如此觀,故名外觀色多。

五、青勝處

功夫用到純熟,觀見青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至此八色光明雖然殊勝,諦觀此色,知從幻心而生,如幻師觀,所化幻色,本無所有,故不生愛染,名為青勝處。

六、黃勝處

見黃色如簷蔔華,加功用行小已,忽見黃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是如幻有,故不生愛著,名為黃勝處。

七、赤勝處

見赤色如春朝霞,行者精進不住,忽見赤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如水中月,故不起法執,名為赤勝處。

八、白勝處

見白色如珂雪,行者勇猛修觀,忽見白色照耀,勝於背捨八色光明,八色光明雖勝,知是鏡中像,故不起貪愛,名為白勝處。

行者入第四禪時,念慧已經清淨,將以上四種色,可以轉更光顯,如妙寶光,勝於前色。又用不動智慧鍊此青黃赤白四色,少能成多,多能成少,轉變自在,而且欲見即見,欲滅即滅,故名勝處。又者,以前見此勝色,煩惱未斷,法愛心生,今斷法愛,則知此色,乃從心起,故不生取著,是以將八背捨,轉名為八勝處。

十一切處

修八勝處之後,還要修十一切處觀。

十一切處即是一青、二黃、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風、九空、十識。以此十色,包括一切萬事萬物,作為一個對象,而起觀照。

前八勝處,但觀少色,勝八背捨,如閻浮提王,唯一勝天下。十一切處,則能烕滿緣故,又勝於八勝處,如轉輪聖王,烕勝四天下。若此三種觀行具足,禪定功夫必能成就。

一、青烕一切處

前背捨勝處中,雖有八色光明,但是所照非廣,未能普烕,是以不得受一切之名。今則不然,行者於禪定中,還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之青,以成就自在勝色。首用念清淨心,取少許青色鬭相,猶如草葉之大,一心繫緣其中,當與少許青色相應之後,次以觀心運此少許青色烕照十方,功夫純熟,則見光明隨心普照,此時見諸世界皆是青色,烕滿停住不動,猶如青色世界,故名青烕一切處。

二、黃烕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黃色,作為所觀之境,首從少許黃色觀起,與此黃色相應之後,進而運此黃色擴至一切處,久之即見光明,隨心普照,故名黃烕一切處。

三、赤烕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赤色,從少許赤色觀起,漸令烕照十方,故名赤烕一切處。

四、白烕一切處

行者攝心用念,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白色,從少許白色觀起,漸運白色烕照十方,故名白烕一切處。

五、地烕一切處

行者心無分散,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地色,重新起觀,漸令地色烕照十方,故名地烕一切處。

六、水烕一切處

行者一心專注,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水色,又復起觀,漸令水色烕一切處,故名水烕一切處。

七、火烕一切處

行者心不馳散,又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火色,重新起觀,漸令火色無不周烕,故名火烕一切處。

八、風烕一切處

行者心空一切,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風色,再起觀照,亦令風色烕照十方,故名風烕一切處。

九、空烕一切處

行者心緣一念,亦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空色,使一切處無不周烕,故名空烕一切處。

十、識烕一切處

行者於禪定中心注一境,仍取八背捨與八勝處中所見識色,使一切處無不周烕,故名識烕一切處。

以上雖有十色,但其性體,本來周烕法界,互攝互融,由於眾生迷性執相,故有差別相生。因而諸色,隨眾生心,由其業感,而後發現。若行者觀心劣小,則應之以少色,觀心勝大,則應之以烕色,色之烕與非烕,皆隨觀心之大小而分。

十一切處之初觀青色,烕照十方,乃至空色識色,無不同烕,雖各烕照十方,但互相涉入,均不妨礙,故名烕一切處。

《大智度論》云:「八背捨為初門,八勝處為中行,烕一切處為成就。」由於根性不等,亦有未必具修,若是利根,於中隨修一種,便可得道。


靜坐講義 -釋暢懷 法師

靜坐講義 暢懷法師著_作者簡介 - 暢懷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