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入門有方便 --四祖寺明一的博客


《智慧的甦醒》106

功夫入門有方便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做功夫,總覺得功夫入門太困難了,甚至於放棄參禪這一法門,改去唸佛。其實,這是因為沒有發現自己的長處的原因,被外界所說的參禪方法固化所至。自己這幾年來的經驗,就是不要一上來就按照某種固化的方式用功,而是按照自己的長處,使心境安定下來以後,再慢慢地附和流行的參禪方式去用功。

所以,特別感謝師父沒有固化自己的用功方式。這讓自己想起很多祖師說的,感謝恩師不為自己說破。比如香嚴禪師(參看附錄1);洞山良價禪師(參看附錄2)等等。功夫入門也是一樣,要靠自己的實踐,要靠自己去拚搏,這樣才能契入自己的功夫之門,使得自己的功夫上路。

所以在禪七中,自己回答別人有關問題的時候總是說,你只要做到不缺香,不翻腿子,不打磕睡,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可以。而且這個方法就是你功夫入門的鑰匙,是你最佳安定自己心境的法寶。等你將來心境安定了,再使用任何法門都很容易上路。

因為,要想在這樣密集的禪修中做到不缺香,不翻腿子,不打磕睡,只有專注一法了——你用什麼辦法使得自己能夠專注起來,那就有百千法門了。因為這個時候,對於初學的人來說,功夫完全沒有,就像一張白紙,如果非要固定某一種方式來實現不缺香,不翻腿子,不打磕睡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時候,關鍵是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心境安定下來,能夠做到不缺香,不翻腿子,不打磕睡。只要自己能夠在這樣的前提下,衝出一條自己的道路(想出一個自己的辦法),那就是你最佳的辦法,那就是你的自性顯露,就是你的佛性顯現。

你完全可以應用這個方法來應急,等到你的心境安定下來後,再慢慢使用大眾流行的用功方法。因為大眾流行的用功方法被很多人使用(每一種用功方法的加持力強弱或者說好壞,是由這種方法的提出者的願力與使用的人數多少成正比的。這樣不好理解的話,從結果來看就好理解了。也就是說,很多人應用這個方法成功了,這必然是一種適合絕大部分人的辦法),你加入這個使用者的洪流中,必然會事半功倍。

比如自己當年就試過在座上默寫《心經》,當時腿子疼得死去活來,要一筆一劃地寫,真的很困難。自己當時的比喻是,寫一筆就像搬一塊大石頭一樣困難。不過正是這樣,心境安定下來了,時間就很快過去了。應用這個方法,自己做到了不缺香、不翻腿子、不打磕睡。當然,自己當年一支香一支香坐下來,常常是累得連棉襖都汗濕透了。

後來,過了大約半年時間,自己的心境開始安定下來。這個時候,數息也好數,參話頭也容易起疑情了。再後來,就固定使用「唸佛是誰」的用功方法,一直到如今。不管是腿子疼痛的妄想、還是其他堅固的妄想,因為心境已經安定下來,這些妄想都很容易對付了。

附錄1

鄧州香嚴智閒禪師,在百丈時性識聰敏,參禪不得。洎丈遷化,遂參溈山。山問:「我聞汝在百丈先師處,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此是汝聰明靈利,意解識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時,試道一句看。」師被一問,直得茫然。歸寮將平日看過底文字從頭要尋一句酬對,竟不能得,乃自嘆曰:「畫餅不可充飢。」屢乞溈山說破,山曰:「我若說似汝,汝已後罵我去。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師遂將平昔所看文字燒卻。曰:「此生不學佛法也,且作個長行粥飯僧,免役心神。」乃泣辭溈山,直過南陽睹忠國師遺蹟,遂憩止焉。

一日,芟除草木,偶拋瓦礫,擊竹作聲,忽然省悟。遽歸沐浴焚香,遙禮溈山。贊曰:「和尚大慈,恩逾父母。當時若為我說破,何有今日之事?」乃有頌曰:「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附錄2

洞山良價祖師因雲岩諱日營齋,僧問:「和尚於雲岩處得何指示?」師曰:「雖在彼中,不蒙指示。」曰:「既不蒙指示,又用設齋作甚麼?」師曰:「爭敢違背他!」曰:「和尚初見南泉,為甚麼卻與雲岩設齋?」師曰:「我不重先師道德佛法,只重他不為我說破。」曰:「和尚為先師設齋,還肯先師也無?」師曰:「半肯半不肯。」曰:「為甚麼不全肯?」師曰:「若全肯,即孤負先師也。」


轉錄來源: 功夫入门有方便 --四祖寺明一的博客--凤凰网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