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蔽之論修持


一言蔽之論修持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he Practice in a Word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1999-2009 坦尼沙羅比丘 。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9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佛陀本可以用幾句關於涅槃空性之樂的鼓勵性言辭,結束他的傳法生涯,但他沒有那樣做。他的臨終之言是一句告誡: “藉由 appamada [1] ,成就圓滿。”(SN6.15) “藉由 appamada ”的常見英譯—— 諸如 untiringly/不怠地、earnestly/熱忱地、with diligence/勤奮地,等等—— 轉達的涵義是持續、堅定的努力。這些譯法給人的印象是,佛陀的最後啟示為“堅持修練”。不過,這個詞在數種亞洲語言中的譯意卻另有曲折。斯里蘭卡註疏中把 appamada 譯成“不鬆弛的具念”; 泰文將之譯成審慎、警惕、謹慎、當心。聖典本身在另一場合把 appamada 定義為謹慎地守護心,不落入染垢心態,同時增強信、精進、念、定、明辨等心理素養(SN48.56)[2]。根據這些詮釋,佛陀的最後啟示並非僅是指“堅持”,他的意思是:“不可自滿。警惕危險。守護心的良善素質。不可失足於戒備鬆懈。”

這些詮釋同樣也有助於理解佛陀強調 appamada 之重要性的其它情形,譬如他曾經說, appamada 是通往涅槃之道,又說,一切善法 [善巧之心理素質] 根植於 appamada 、匯聚於 appamada 、以 appamada 為首。單以“持續的努力”作解,是不能滿足 appamada 一詞在這些段落裡的作用的,因為不智的努力有可能造成各種各樣的破壞。不過,有了警惕與審慎所提供的必要視野,則可以使努力不離正軌: 警惕與審慎令我們對自己造苦—— 對己對人造成無謂之苦—— 的潛力保持警戒; 同時又教會我們信任自己—— 假若慎微得當,我們有能力止息那些苦。

謹慎與信任的這一兼行感,乃是以堅信業力原理為基礎的—— 也就是說: 堅信我們的諸業不可輕視,造苦與不造苦的區別事關重大; 堅信善巧與非善巧業的諸原則具有充分的模式,令我們能夠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有用的教訓。同時,正是這種謹慎與信任的兼行感,使得 appamada 在修道中的功能如此重要,它既提供了踏上善巧業道的原初動力,也提供了令我們行道不偏、直趨涅槃的內在制衡。沒有對聖道的深度信任,則難以嘗試修證; 沒有對任何有為之樂的潛在危險的深刻意識,則易於退失。

這主要的危險當然在於,心有自我欺騙的創意潛能。不過,佛陀不同於眾多其他的宗教人物,他並未僅僅建議我們,若不能信賴自己,則應當置信於他。反之,他為我們提供了修練自己、長養可信度的方式,也就是審視最傾向於對自己說謊之處—— 即我們的動機,我們的業報 [行為的果報] 。佛陀在初次教誡幼子羅睺羅時曾經告訴他,在執行動機之前應當首先觀想,只有在看見欲做之事不會造成傷害時才可以實行。在行動過程之中,他應當觀想其即刻果報,假若正在導致任何意外的傷害,他應當停止。在行動之後,他應當觀想其長期果報,假若看見造成了傷害,他應當下決心不再重犯。如未見傷害,他應當以之為樂,繼續修持。

這正是有關正直 [integrity,質直] 的基本教誡: 學會看清何處可以信賴自己,何處尚不可信賴,同時—— 藉著反覆親身地檢驗業果原理—— 使自己成為可以一貫信賴自己的人。隨著你發展出這種內在的正直,你對遇到的任何教說或導師作一番評估,也就容易起來,因為在這裡,佛陀也同樣建議採取警惕的態度,用業果原理加以檢驗。評估教說的方式,是看你把它們用於實際時是否造成傷害。評估導師的方式,不是看他們是否具有特殊力量、神聖權威、或開悟傳印,而是看他們的行為 [業] 是否造成傷害。

審慎檢驗,這一模式不僅適用於粗相行為 [業] ,而且適用於心的最細微的運作: 你對感官刺激的反應,你最精深的禪定或非禪定體驗。無論你正在做什麼—— 特別是當你似乎不在做什麼時—— 不可自滿。仔細地、一次又一次地尋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的哪怕最細微的苦或擾動,學會放開導致該苦的你的現行動作 [業] 。如此繼續下去,直到不再有什麼可以放下。

你的審慎感/appamada 便是以這種方式,確保你一路走向涅槃。借用一句熟悉的比喻: 假若修持如同建房,那麼審慎/appamada 不僅是地基,也是牆與屋頂。

[1]appamada: 古漢譯不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