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的療癒力


戒律的療癒力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he Healing Power of the Precepts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07 坦尼沙羅比丘 。 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 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8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 轉載時請包含本站連接,並刊登本版權聲明。


佛陀好比是一位對治人類精神疾患的醫者。他教導的修行之道,好比是治癒心意之苦的療程。對佛陀及教說的此番解意,可上溯至最早的經典,卻又相當地應時。佛教禪修常被人們宣傳為療癒之道,如今頗有幾位心理診療師建議病人嘗試禪修,以之為療法的一部分。

然而經驗表明,禪修本身,是不足以成為一套完整療法的。尤其是,現代禪修者受大眾文明的創傷之深,以至於缺乏必要的堅韌、精進與自尊,達不到真正有療癒性的止觀境界。不少禪修導師注意到這個問題,於是斷定,佛教禪修之道不足以滿足我們的特定需求。為了彌補這項不足,他們嘗試了種種輔助形式,還添加了神話、詩歌、心理療法、社會活動、 [印第安人的] 發汗屋、哀悼儀軌、甚至鼓藝等形式,把它們與禪修結合在一起。然而,問題未必出在佛教之道有什麼缺陷,而是我們還沒有完全貫徹佛陀的整套療法。

佛陀的修行道不僅包括了念、定、內明的修練,也包括以五戒為起點的持戒。事實上,戒德構成了行道的初階。現代人往往把五戒當作 [基督教] 主日校規加以排斥,認為這些戒律來自已不適應我們現代社會的舊式傳統規範。然而,這種說法忽視了佛陀制定戒律的本意: 戒律是受傷心靈的對治療程的一部分,特別是針對自卑心理的兩種病根——悔恨與否認。

當我們的行為未能達到某些操行標準時,我們或者為之悔恨,或者作兩種形式之一的否認,一是否認該行為確實發生,二是否認該標準的有效性。這些反應,就像是心的諸種傷創。悔恨的傷創是開放性的,一碰就痛; 否認的傷創則好比是某個痛點周圍的痂疥,硬化扭曲。心以這些形式受創之後,就難以安住當下,因為它發現自己停歇之處,不是生疼外露的血肉,就是鈣化堅硬的糾結。即使強迫它住在當下,它也只能以一種緊張、扭曲、片面的方式待在那裡,那麼它得到的洞見,往往也是扭曲、片面的。心只有去除了傷創與疤痕時,才能夠指望它舒適、安適地住於當下,升起真如明辨。

這便是五戒的用處所在: 它們是為了治癒這些傷創與疤痕而設計的。健康的自尊來自於實踐一套實用、明確、合乎人性、值得敬重的準則; 五戒的制定方式,正是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套準則。

實用: 戒律所定的標準可謂簡單-不有意地殺生、偷盜、行不當性事、說謊、用醉品。遵照這套準則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儘管並不總是容易、方便,但總是可行的。我看過有人把戒律譯成聽起來越發崇高、聖善的標準──舉第二戒來說,把它讀成不濫用地球的資源──但是,就連那些如此另解戒律的人自己也承認,奉行那些標準是不可能的。凡是與心靈受創者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那種傷創常常來自被要求奉行一套不可能達成的標準。如果你能夠給予一套需要付出一些努力和念住,但有可能達到的標準,那麼當人們發現自己的確有能力達到那些標準時,他們的自尊感將會大幅度提升。接下來就能夠懷著自信,面對難度更高的任務。

明確: 戒律的條文不帶假如、而且、但是之類的虛詞。這意味著所給予的指引是極為明確的,無可適從的含糊與不足誠實的強辯,在此並無餘地。一件行為要麼符合戒律,要麼違背戒律。如前所述,這類標準奉行起來是十分健康的。凡是有過教養孩童經驗的人都知道,孩子們也許會抱怨嚴格刻板的規矩,但實際上,這種規矩比起那些含糊不明、多有迴旋餘地的規矩,他們覺得更有安全感。明確的規矩不允許隱密用心的存在。舉例來說,假設殺生戒允許你在其它生靈的存在對你不便時把它們殺死,那樣就把你的方便放在了高於你對生命的慈悲的位置。方便與否即成為你的潛在標準-我們都知道,秘而不宣的潛規則為虛偽和否認的滋長提供了大片的沃土。不過,你若是堅守戒律界定的標準,那麼如佛陀所言,你就給眾生提供了無量的安穩。沒有任何條件能讓你奪取生命,無論機緣何等不便。你所持的另外幾條戒,也讓你對眾生的財物安全和性安全,提供了無量的保障,也讓你在與眾生的交流之中,為他們提供了無量的誠實和念住。當你發現,自己在這類事情上能夠信任自己時,便獲得了一種自尊感,無可否認,它是健康的。

合乎人性: 戒律即對持戒者,也對受其行為影響者來說,都是合乎人性的。你若持守戒律,就等於遵奉業力原則。根據業力原則,在影響你如何體驗世界的力量當中,最重要的是你在當下選擇的動機的思考、言語、身行。這意味著你並非是無可作為的。每作一次選擇──在家、在職、遊戲時──你都在世界的持續造作當中行使你的力量。同時,這項原則允許你,從完全由你掌控——即你的當下動機——的角度,衡量自己。換句話說,業力原則並不迫使你從相貌、氣力、腦力、商業才幹等等更多地依賴你的舊業而不是現業的角度衡量自己。再者,戒律不刺激罪惡感,也不逼你痛悔舊時失誤,而是令你把注意力放在即刻當下一直存在著的圓滿持戒的可能性上。如果你與持戒者共同生活,你會發現同這些人交往,不會是引生不信任或恐懼的因緣。他們把你對幸福的渴望視為己出。他們的個人價值不依賴那些必須分出輸贏的場合。當他們談論在禪修中發展慈心和念住時,你發現這也體現在他們的行為上。以這種方式,戒律滋養的不僅是健康的個體,也滋養著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個自尊與互敬並行不悖的社會。

值得敬重: 當你採納一套準則時,了解它們由什麼人制定、看清其出處,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效果上,等於你是在加入那些人的團體,尋求他們的讚許,接受他們的對錯標準。在這裡,沒有比佛陀和聖弟子的團體更值得加入的了。五戒被稱為「聖者讚許的準則」。根據經典對聖者的描述,他們不是那種因為某種準則普遍流行便予以接納信受的人。為了覓食真樂之道,他們投注了自己的生命。並且,對於一切妄語都是病態,穩定、負責的性關係之外的性事俱不安穩等等諸如此類的例子他們已經親眼見過。別人對你持守五戒也許不以為然,但聖者們必然會敬重此事。他們的敬重較之世上任何人的敬重,價值更高。

誠然,不少人覺得加入這麼一個抽象的團體,得到的慰勉溫暖不足,特別是當他們還沒有親自遇到一位聖者時。在周圍社會公然訌笑善心、布施等素養,推崇性能力和商業霸略的情形下,維持自己的善心和布施確不容易。佛教諸團體的價值正在於此。如果它能夠公開地與環境中的不良主調分道而行,善意地肯定對本團體成員的善心和自律的珍視,那將是十分有益的。這樣做,他們將為全面採納佛陀的療程——那就是,在行為守戒的生活之中,修習定力與明辨——提供了健康的環境。哪裡有這樣的環境,我們就會發現,禪修不需要神話或假想的輔助,因為它紮根於正善而活的現實。你可以看一看自己奉行的標準,接下來舒適地修練呼氣、吸氣——不是像一朵花或一座山那樣 [1] ,而是像一個成熟、負責的人那樣。因為你就是那樣的人。

[1]譯註: 此處意指持戒者無需前文所述的種種輔助手段,而是藉觀想自身的戒德,升起喜樂滿足,修出入息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