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2)


認知(2)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Perception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24 坦尼沙羅比丘 。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24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今早在寺院山頂的空地上,我看到了浣熊的足跡。它們穿過前晚我曾經清掃過的一處。正因為那裡已清掃過,我才得以「認知」[perceive]浣熊的足跡。此處的「認知」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覺察[detect],二是辨識[identify]

泰國阿姜們喜歡拿此事作比喻: 打掃寺院,把一切清理乾淨,好讓你能夠覺察到,寺院中都有些誰,來過又走了。同樣地,你也試著把心打掃乾淨——即,培養自己的念和定,令心靜止——好讓你覺察到心中升起的東西。如果你貪、淫欲或是其他非善巧的情緒升起時,你要儘早覺察到,以便及時正確地對付它。

英語字詞「perceive」的兩個意思——覺察[detect]某事物,並且辨識它[identify]——在巴利語中其實是兩個分立的字。第一個意義,單只注意到某個東西的存在,是 viññāṇa [識]的動作。你察知它[cognize]

Perceiving,saññā,是那個「認知」的動作。當然,我之所以能辨識浣熊足跡,遠不止需要清掃空地。我還必須從過去經驗中,回憶出浣熊足印的特徵。記憶是這種認知[perception]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常在僧侶戒[Vinaya]中看到這一點;僧戒即是僧侶們必須遵守的規則。在許多情況下,犯戒的處罰輕重,取決於僧侶在犯戒時刻如何認知[perceive]相關的對象。例如,如果一名比丘懷著淫欲心觸摸女性,並且當時他將她認知[perceiving]為女性,那麼這個罪過是嚴重的。如果他當時將她認知[perceive]為別的東西,例如男人或人偶,罪過會輕得多。這不僅是個記憶的問題:你並非只「記得」自己觸摸的是男是女,關鍵是,當你在觸摸時,是如何「識别」[identify]自己所觸摸的東西。

隨著你持守戒律並且從戒律視角思考自己的行為,你會發現這些戒律高度重視「認知」[perception]的這個角色:即如何識別你所面對的事物,以及正確認知事物的重要性。

就拿觸摸一個你誤認作男人的女人這個例子來說,即便戒律規定的處罰並不嚴重,但如果那個女子因為被觸摸而覺得收到冒犯,現實生活中的後果可能會嚴重得多。因此,你必須仔細檢查自己的認知[perceptions],以免遇到那種麻煩。

又如,有個比丘看到椅子上有一堆衣服,他只把它當成衣服,用力坐了下去。實際上那堆衣服裡裹著一個嬰兒,由於僧侶的大意,導致嬰兒死亡。在這個案例中,佛陀說,坐下之前,一定要確定對自己要坐上去的東西有正確的認知[perceptions]

換句話說,檢視你對當下的認知[perceptions],確保它們無誤。這不僅僅是一個記住名稱的問題。你需要正確地識别[identify]所見所聞,同時思考它們的意義或價值。

識別[identity]和價值之間的這種關聯性是天然的。作為生命體,我們被進食的需求所界定。即使在幼兒時期,我們也會認同自身在生理上和情感上的飢餓感,給它們賦予價值,然後根據周圍的人和事物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這些飢餓感,來識別他[它]們。因此,我們運用種種認知[perceptions]的行為,並不是毫無利害關係的。它被我們的欲望以及那些欲望賦予事物的價值所驅動。

泰語對 “saññā” 的定義就反映了識別和價值之間的關聯:它由兩個詞組成:“cam dai” 和 “maai ruu”。「Cam dai」表示認出或記得某個東西,「maai ruu」表示給它貼上標籤並且決定它的意思。

關於空地裡的那些足跡:浣熊的足跡不是大事,只是我們需要留意,浣熊可能會偷東西,但它們不具有真正的危險性。然而這些足跡如果屬於灰熊或狼獾,那就另當別論了,因為這表明附近有更危險的動物,我們必須謹慎得多。

正是對「認知」的這個意義上的理解,或者說如何認知你所認知到的事物的價值,在修行上具有巨大的作用。如果你認知到某種欲望是值得發展的,你會以一種方式對待它;如果你認為它會導致苦,你就會以另一種方式對待它。處理方式的不同,將決定你體驗到苦果還是樂果。如此修行時,我們是在學習針對種種認知的某個特定的排序方式,即,根據它們助我們最終滅苦的效用,來判斷其重要性。

阿姜們的另一個教導是,專注五蘊──色、受、想[認知,perception]、行、識時,你可以從任何一蘊開始,它會令你對其餘諸蘊都有所領悟。例如,你可以專注身體,分析你對身體的執取,而這種分析會開始擴展到感受、認知、造作和意識。其中,如何把這種分析擴展到你的認知 [想,saññā]上,尤為重要。

例如,回想「觀身體」是如何進行的。它完全是一個學會把身體認知成不值得執取的過程。我們通常帶著「身體值得執取」的認知開始修行。我們正確地認知[perceive]到,它是一個身體,但是對它的意義和價值,卻有錯誤的認知。

因此,我們觀想身體的各個部分,並認識到它們並不是什麼值得認同的東西。我們從身體可能患上多種疾病的角度,觀想它的弊端;我們學會培養「身體的無常、苦、非我、不可愛」的認知:這都是為了改變對它的價值觀。畢竟,正是因為那種價值,我們才會執取它。如果我們學會認知[perceive]到,身體根本沒有太多價值──至少在我們的淫欲或驕傲所珍視的那些方面沒有多大價值──這種執著就會消失。

不過,把它用於修行,在這個意義上身體是有價值的,因此,我們適度照顧它,使它維持正常運轉,便於我們在相對良好的健康狀態下繼續修行。這才是身體正確的估價。然而,要得出這個估價,就需要剔除其它許多錯誤的認知。

同理於感受。靜坐時,難免會有痛感。只要你把那個痛,認知為等同於它所在的那個身體部位,就很難避免苦。「它侵入了屬於我的這個身體」:是你的這個認知,在身痛和心苦之間架起了橋樑。

因此,對付身痛的一個方法是問自己:「身體的痛和身體本身是一回事嗎?」身體當然是由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痛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把兩者混在一起了。那麼,如何把它們分開呢?一個方法是問自己:「現在最痛的那個點在哪裡?」不要逃避疼痛,而是走向它,積極面對,你會發現最痛點在移動。你連續跟著它移來移去,直到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是的,那個痛的確從身體上分離出去」——以至於好像它們不在同一處了。當你把它們分開時,那個痛有時還會在,有時會消失。奇怪的是,它會沿著神經滑向你的內心,並消失在那裡:這表明認知[perception,想]在你的疼痛體驗中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無論你觀五蘊中的哪一個,你的分析似乎都會歸結到認知[perception,想],尤其是對價值的認知和對意義的認知。

這就牽涉到舍利弗尊者所答的一問。問題是:「當你去異國他鄉,聰明人問你,『佛陀教導什麼?』時,你會怎麼回答他們?」舍利弗最初的回答是:「佛陀教導斷除欲和貪。」如果問者聰明,會接著問:「對什麼的欲和貪?」他答:「五蘊。」「為什麼呢?」「因為你若貪愛這些東西,當它們改變時,你就會苦。但你若不貪愛它們,無論它們如何改變,你都不會苦。

他把佛陀的教誨精簡為一個價值判斷:五蘊不值得貪愛。這當然是認知[perception,想]問題。如果你將這些行為——因為它們是行為,非是物品——視為值得追求的,你是不會放棄它們的。你會一遍遍地重複這些行為。但是,當你開始意識到,它們無法提供你想要的喜樂,尤其是當你學到放下它們時帶來的喜樂——這是第三聖諦的信息——那時你就明白它們不值得追求。你會終止這些行為,不必再從中受苦。

因此,修行就是訓練你的種種認知[想, perceptions],不僅能夠辨識出某個蘊是什麼,而且能夠辨識出它有多少價值。

這就是「無常、苦和非我」的認知[無常想、苦想、非我想]發揮其作用的地方:質疑這些事物的價值,以及你賦予它們的意義。如果你執著的一個東西不可靠,還給你帶來苦,它值得你認同[為我]嗎?不值得。把這些認知,先應用於那些明顯是不善巧的活動,掌握這些後,你將能夠把它們應用於即使是善巧的活動上。

當你能夠把這些認知[想,perceptions],運用到放下一切蘊的程度——包括放下勸你放下的那些認知[想],你會開啟某個境界,它遠遠超過你所能想像的,其中沒有認知,卻有至高的安樂,這種安樂無需依賴於對其價值的認知[想, perceptions]

因此,認知[想]在修行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既在於識別某個東西是什麼,也在於重新訓練你對其價值和意義的認知。如果你專注於認知[想]這個問題,你會發現,透過修正對事物價值和意義的錯誤認知,並且發展能夠讓你放下的那些認知,你將在解脫心的種種執取上,取得長足的進步。

去年我在加拿大帶靜修營時,有位學員提到她曾經被告知,我們無法改變自己的認知。這可能是最不符合佛法的教導之一。因為,整個學修佛法的邏輯性,正是建立在「我們能夠改變認知」這個基礎上的──即,學會用新的方式辨識世界,學會用新的方式辨識事物的價值。正因為能夠改變認知,我們才能作決定走上修行之道;正因為能夠改變認知,我們才能獲得解脫。

[完]

本文出自坦尼沙羅尊者《心流》 https://www.dhammatalks.org/books/HeartFlowing/titlepage.html


相關連結: 認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