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被辱不瞋難」 - 良因法師


佛說四十二章經(三十一)

第十二章
之七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良因曰:

  第八、「被辱不瞋難」,這是對治瞋煩惱。在貪煩惱比較淡薄之後,接著會遇到的第二個問題,可能就是瞋煩惱。為什麼呢?因為少欲知足後,會逐漸生起種種功德,自我感覺也會良好。但是當遭遇別人輕慢,或非理的毀辱、乃至合理的責駡時,心中可能就會動瞋念了。

 例如一個精進的修行人,當遇到責難時,往往會想:我是一個精進的修行人,你沒有資格批評我,或者:你這樣講是不對的。立即皺起眉頭、心中不悅,甚至瞋心大動。這就是修行人,要面對的第二大煩惱─瞋心。

  一般人會認為:他污辱我的人格,所以我要生氣,生氣是合理的,甚至反駁也是合理的 …… 這只是世俗的想法。但是修行人應該知道,這是不對的,只要起煩惱、動瞋,無論是什麼理由,都是錯的。因為瞋的本質是煩惱,會引導我們到達不可樂的境界,所以要加以對治。

  如何對治瞋煩惱呢?首先從反面思惟:古人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試著想一想:修行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得到解脫?好不容易對治了貪煩惱,卻動了瞋心,過去所修的功德,將隱沒不現,整個身心再次為煩惱所籠罩,甚至可能因此業障現前,這是相當不值得的。

同時,若想得禪定,也是不能動瞋的。《阿毘曇心論經》說:「上界不行瞋」,色、無色界的眾生,或許還會貪著禪定的境界,但是絕對不會有瞋心的,所以瞋心重的人,是不能得到禪定的。所以若想得到高深的禪定,絕對不能有瞋心。這是從反面,思惟瞋煩惱的過患。

  接著從由正面思惟:如果能夠常起慈悲,永遠保持在安祥自在、寂靜心的人,一切眾生看了都會歡喜。有的人雖然也具智慧辯才,但是因為心中有瞋,所以眾生見了,都躲得遠遠的,這時即使要利益眾生,也不可能了。

  佛世的比丘尼僧團,特別喜歡請阿難尊者去為他們講法,就是因為阿難尊者的慈悲心特別強。所以有慈悲心的人,眾生見了都歡喜。如果想要利他,慈悲心是首要的。如果瞋心太強,即使有其他功德,也是無濟於事的。

所以在自利方面,慈悲心能夠增長福報,這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幫助。能夠經常保持柔軟心,也是修空觀的基礎。因為瞋心很重的話,心會相當粗重,這與智慧是完全不相應的。

  所以,面對一切境界時,應常修慈悲觀、或因緣觀,觀察這一切境界,都只是因緣假合,那有真實性可得呢!所以無論別人以合理、或非理的毀辱,來責駡我們時,應當以佛法的知見來觀察,不要以瞋心相對。

  再舉一則世間的善人的例子,與大家相互勉勵:東漢時代有一位長者,名叫劉寬。他有一個功德,就是一輩子都不發脾氣。有一次他駕著牛車出門辦事,突然有個農夫來到眼前,硬說牛車上的牛,是他搞丟的。劉寬二話不說,就對農夫說:「好吧!這牛還給你。」

  幾天之後,農夫遺失的牛回去了,農夫感到十分羞愧,就向劉寬懺悔道歉:「我實在太莽撞了,請您責罰我吧!」劉寬說:「牛都長得很相像,所以難免會誤認。你發現了錯誤,就把牛還給我,我反倒應該感謝你才對,怎麼會再責罰你呢?」

  他的夫人有一次想要試驗,劉寬是否真的不發脾氣,於是趁他要上早朝,已穿好上朝的衣服時,叫婢女端一碗湯,故意打翻弄髒劉寬的衣服。古代上早朝如果遲到的話,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劉寬雖然必須得趕緊換衣服,但他對婢女卻不生氣,只是和藹地問婢女:「你的手燙傷了沒有?」他就是這麼一位忠厚長者。

  世間的善人尚且如此,何況我們發心要求解脫,怎麼可以連這種基本素質都沒有呢!因此為什麼我們修行不成就,往往就是因為心太粗重了。就像筷子一樣硬梆梆的,一折就斷掉,這樣的心怎麼修道呢!

因為「被辱不瞋難」,所以我們應當常修慈悲觀、因緣觀等,來對治瞋煩惱。無論有千般萬般的理由,只要起了瞋心就錯了。這是修行人的概念,要經常以此自我提醒。
  

第八、「被辱不瞋難」

轉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