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漢譯南傳大藏經 第58冊
No.29 發趣論(第8卷-第9卷) (2卷)
【郭哲彰譯】
第 9 卷

 

第六 二法發趣之釋

於二法發趣,亦於一切二法之問、答及〔問〕數乃依所出本文之理趣而知。

[P.665] 然,又此處之有因、因相應二法之答是猶如因二法之答。因有因、因因相應二法之〔答〕亦然。有緣、有為二法之〔答〕亦然。「應作此之二法如有緣之二法」者,是有緣如於無緣之關係,亦於有為與無為所得之故而言。

有所緣、心相應、相雜二法其答亦全類似。漏、暴流、軛群亦然。因此等之三者互相之答全類似。

然,又世間、有漏、順結、順繫、順蓋、已執、順染二法、漏不相應有漏、結不相應順結、繫不相應順繫、蓋不相應順蓋、執不相應已執、染不相應順染、所攝、有上二法,以上是等之二法皆亦相等。

染之二法猶如結之二法。

已染、染相應、蓋相應、見所斷、有諍二法皆亦相等。染已染、蓋蓋相應、染染相應二法亦然。依此理趣而從義相等一切二法之答知是相等。

然而,復於一切發趣,所識二法不可得。

漏漏相應、結結相應、繫繫相應、蓋蓋相應、染已染,以上於如是之二法,異熟緣及異剎那業緣者不可得。

[P.666] 非因有因、非因無因是無有因緣。因因相應、漏漏相應、繫繫相應,在以上此等之二法,非因、非靜慮、非道者不可得。結結相應、蓋蓋相應、染染相應、染已染,在以上是等,復依疑、掉舉俱行之癡而得非非因。非靜慮、非道緣不可得。如是於一切之二法,觀察可得與不可得,依本文而知分〔與問〕數。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58 冊 No. 0029 發趣論(第8卷-第9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人工輸入,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