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26] 第六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之義釋
一
尊者優波私婆曰:
「釋迦〔佛〕!我獨無依止 不能度於大暴流
普眼者請語所緣 依彼可度此暴流」
(一〇六九)
「釋迦!我獨大暴流」〔之句中〕,獨大暴流者,是依止於彼人、又依止於彼法,以度大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越度、度過、超越、所離越處之人究竟唯我一而無第二。又〔斯〕法究竟唯我一而無第二。此是「獨」〔之義〕。「釋迦者」,是世尊由釋迦族出家故,是釋迦。或又是富者、大富者、具財者故是釋迦。彼有此等諸財、所謂、信財、戒財、慚財、愧財、聞財、捨財、慧財、念處財、〔神足財、根財、力財、覺支財、道財、果財〕、涅槃財。由此等多數之財寶而是富者、大富者、具財者之故亦是釋迦。或又可能者、有能者、權力者、有用者、勇者、英雄、戰士、無怖者、無懼者、無駭者、無敗走者,怖畏恐怖之捨斷者、身毛豎立之離去者故亦是釋迦。此是「釋迦!我獨大暴流」〔之義〕。
「尊者優波私婆曰」〔之句中〕,「曰」(斯)者,是句之接續。「尊者」,是敬語。優波私婆,是彼婆羅門之名……乃至(一〇頁參照)……稱呼。此是「尊者優波私婆曰」〔之義〕。
[P.127] 「無依止而不能度」〔之句中〕,「無依止」者,不為依止於人,又不依止於法。「不能」者,是力不及、不能、不堪。「度」者,是度大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越度、度過、超越、離越。此是「無依止而不能度」〔之義〕。
「普眼者!請語所緣」〔之句中〕,「請語所緣」者,請語所緣、對象、依止、近依、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請說明。此是「請語所緣」〔之義〕。「普眼者」,是言普眼一切知智。世尊具一切知智、正具、達、正達、成、正成、具備。
在彼不能見之物此世亦無何物
又無不能識之物亦(無)不可知之物
可能知之物一切皆可知通
旨此如斯之故如來是普眼者
此是「普眼者!請語所緣」〔之義〕。
「依彼可度此暴流」〔之句中〕,「依彼」者,是依止其人,又依止其法。「可度此暴流」者,可度大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可越度、度過、超越、離越。此是「依 [P.128] 彼可度此暴流」〔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優波私婆曰:
「釋迦!我獨無依止 而不能度大暴流
普眼者!請語所緣 依彼可度此暴流」
二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具念且觀無所有 依〔無所有〕而『非有』
捨欲離惑受滅盡 晝夜觀察度暴流」
(一〇七〇)
「觀無所有具正念」者,彼婆羅門原來得無所有處定,此「是我之依止」,而不知〔彼之〕依止事。世尊向彼告〔其無所有處是彼之〕依止,更告以出路、〔婆羅門由此〕入定於非想非非想處定、由此出定,且觀察於其際所生心心所法「是無常」,〔又〕「是苦、是病、是癰、是箭、是痛、是惱、是敵、是毀、是疾、是禍、是不快、是怖畏、是災患、是動、是壞、是不恒、是無救護所、是無避難所、是無歸依所、是不歸依者、是空缺、是空虛、是空、是無我、是過患、是變易法、是不堅實、是痛根、是殺戮者、是非有、是有漏、是有為、是魔食、是生法、是老法、是病法、是死法、 [P.129] 是愁、悲苦、憂惱法、是雜染法、是集、是滅沒、是不樂味、是過患、是不出離」,以且觀察、眺望、省思、普觀。「具念」〔之句中〕,「念」者,是所有念、隨念、想念……乃至(一八頁參照)……是正念。此言為念。「具」此之念、正具、達、正達、成、正成、令具備者言為具念者。此是「具念且觀無所有」〔之義〕。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句中〕,「優波私婆!」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為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義〕。
「謂非有〔依無所有處〕度暴流」〔之句中〕,一切「謂非有」是無所有處定。由何謂一切非有是無所有處定耶?於識無邊處定有念而入定、由此出定,彼識令無、令為非有、令消滅而觀一切非有。由此一切謂非有是無所有處定。依〔其無所有處定〕、近依、所緣、對象此而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須越度、度過、超越、離越。此是「謂非有度暴流」〔之義〕。
[P.130] 「捨斷諸欲離疑惑」〔之句中〕,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二七頁參照)……言此等為事欲……乃至(二八頁參照)……言此等為煩惱欲。「捨斷諸欲」者,是徧知事欲、捨煩惱欲、捨斷、除去、滅除、令之滅無。此是「捨斷諸欲」〔之義〕。「離惑」〔之句中〕,言疑為疑惑。〔即〕對於苦猶豫……乃至(一〇五頁參照)……為遠離疑惑、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以不限定心而住,如斯是「離惑」〔之義〕。或又離三十二之無用論、離、離去、出離、棄遣、離脫、離縛。以不限定心而住。如斯亦是離惑(論)〔之義〕。此是「捨斷諸欲離疑惑」〔之義〕。
「晝夜觀察渴愛滅」〔之句中〕,渴愛者,是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夜」者,是夜。「晝」者,是日中。觀晝夜渴愛之盡滅、輪迴之盡滅、輪轉之盡滅,觀察、見、眺、省思、普觀。此是「晝夜觀察渴愛滅」〔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具念且觀無所有 依〔無所有〕而『非有』
[P.131] 捨欲離惑愛滅盡 晝夜觀察度暴流」
三
尊者優波私婆曰:
「一切諸欲於離貪 捨他依止無所有
第一有想解脫信 彼不退住立其處」
(一〇七一)
「一切諸欲於離貪」〔之句中〕,「一切」者,是普一切、一切之一切、無殘、無餘。此是「一切」。「於諸欲」者,〔欲〕者若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二七頁參照)……言此等為事欲……乃至(二八頁參照)……言此等為煩惱欲。「一切諸欲於離貪」者,於一切諸欲離貪、棄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能鎮伏所貪。此是「一切諸欲於離貪」〔之義〕。
「尊者優波私婆曰」〔之句中〕,「曰」(斯)者是句之接續。尊者是敬語。優波私婆者是彼婆羅門之名……乃至(一〇頁參照)……稱呼。「依止無所有而捨他」、捨下之六定(四禪定及下二無色定),遣、徧捨、越、超越、離越而依止無所有處定、 [P.132] 止著、繫著、近著、縛著,信解。此是「捨他依止無所有」〔之義〕。
「信第一有想解脫」〔之句中〕,有想解脫者是七有想解脫。無所有處定解是其等有想定之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第一」,是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之〔有想解脫〕由信解脫而信解,於其處信解,信解彼、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以彼為主。此是「信第一有想解脫」〔之義〕。
「彼不退住立其處」〔之句中〕,應住立耶與否耶?「如斯耶」?「不然耶」?「如何耶」?「云何耶」?是疑之質問、疑念之質問、迷惑之質問。此是「可住立耶與否耶」〔之義〕。「於其處」者,是無所有處。「不退去」者,是不退去、不動轉、不離去、不消失。或又不染、不污、不昏迷、不染污。此是「彼不退住立其處」〔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尊者優波私婆曰:
一切諸欲於離貪 捨他依止無所有
第一有想解脫信 彼不退住立其處
[P.133] 四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一切諸欲於離貪 捨他依止無所有
信第一有想解脫 彼不退住立其處」
(一〇七二)
「一切諸欲於離貪」〔之句中〕,一切者,是普皆、一切之一切、無殘、無餘。此是「一切」。「於諸欲」者,〔欲〕若概言之,是事欲與煩惱欲之二欲……乃至(二七頁參照)……此等言為事欲……乃至(二八頁參照)……此等言為煩惱欲。「一切諸欲於離貪」者,於一切諸欲離貪,棄貪、唾棄貪、脫貪、捨斷貪、捨遣貪、能鎮伏所貪。此是「一切諸欲於離貪」〔之義〕。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句中〕,優波私婆!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為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義〕。
「捨他依止無所有」,捨下之六定,遣、徧捨、越、超越、離越而依止無所有處定、正著、繫著、近著、縛著、信解。此是「捨他依止無所有」〔之義〕。
[P.134] 「信第一有想解脫」〔之句中〕,「有想解脫」是七有想解脫。無所有處定解脫是其等有想定之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由信解解脫「第一」、最高、最勝、最殊勝、秀逸、最上、勝妙之〔有想解脫〕而信解、信解其處、信解彼、行彼、屢屢為彼、重彼、向於彼、傾於彼、赴於彼、以彼為主。此是「信第一有想解脫」〔之義〕。
「彼不退住立其處」〔之句中〕,「住立」者,可住立、可住立六萬劫之間。「於其處」者,是於無所有處。「不退去」,是不退去、不動轉、不離去、不消失、而不滅損。或又不染、不污、不昏迷、不染污。此是「彼不退去住立其處」〔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一切諸欲於離貪 捨他依止無所有
信第一有想解脫 彼不退住立其處」
五
若彼不退〔無所有〕 其處多年之住立
普眼者其處解脫 彼可成為清涼耶
[P.135] 又如斯者之識〔者〕 當於可為亡滅耶
(一〇七三)
「若彼不退去,其處若住立」〔之句中〕,「若彼住立」者,是若彼可住六萬劫之間。「其處」者,是無所有處。不退去者,是不退去、不動轉、不離去、不消失、不滅損。或又不染、不污、不昏迷、不染污。此是「若彼不退去,其處為住立」〔之義〕。
「普眼者!多年」〔之句中〕,「多年」者,是多年、數年、數百年、數千年、數十萬年、數百劫、數千劫、數十萬劫。「普眼者」,是言一切知智為普眼……乃至(一六二頁參照)……如來以其故是普眼者。此是「普眼者!多年」〔之義〕。
[P.136] 「彼解脫其處,可成清涼耶?〔又〕如斯者之識,可為亡滅耶」者,彼得其處清涼之狀態,是恒、常恒、不變易而可永久住立於其處耶?又彼之識亡、斷絕、滅、為非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結生識而可生起耶?問生於無所有處者之常與斷。或在其處而可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耶?又說彼之識亡而更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之結生識可生起耶?問於無所有處生者之般涅槃與結生。「如斯者」,是於無所有處生起之如斯者,如是住立彼之類、彼之部類者。此是「彼解脫其處,可為清涼耶?〔又〕如斯者之識,可為亡滅耶」〔之義〕。
故彼婆羅門言:
若彼不退〔無所有〕 其處多年之住立
普眼者其處解脫 彼可成為清涼耶
又如斯者之識〔者〕 當於可為亡滅耶
六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譬如於強風 吹飛之火焰
又如至滅沒 不入存在數
如斯之牟尼 名身〔識〕解脫
又如至滅沒 不入〔存在〕數」
(一〇七四)
[P.137] 「譬如於強風,吹飛之火焰」〔之句中〕,火焰者,是火之焰。風,是東風、西風、北風、南風、有塵風、無塵風、寒風、熱風、微風、烈風、毘嵐風(颱風)、翼風、金翅鳥風、多羅葉扇風。「譬如於強風,吹飛之火焰」者,是強風所吹飛,被吹起、斥散、除去、伏、鎮伏者。此是「譬如於強風,吹飛之火焰」〔之義〕。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句中〕,「優波私婆!」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義〕。
「至滅沒不入〔存在〕數」〔之句中〕,「至滅沒」者,是至於滅沒、赴於滅沒、行於滅沒、滅、寂滅、終熄。「不入於數」者,〔謂〕行於此方向而不入(可言)之數,不可指示、不可數、不可認。此是「至滅沒不入於數」〔之義〕。
「如斯之牟尼,名身之解脫」〔之句中〕,「斯」者,是譬喻與〔事實〕為照合(句)。「牟尼」者,智言為牟那……乃至(八四頁以下參照)……超著與網此為牟尼。名身之解脫,彼牟尼原來既解脫名身、解脫色身、由彼分〔捨斷〕、超越〔捨斷〕、鎮伏捨斷而捨斷,彼牟尼來於有之邊〔最終〕而獲得四聖道,獲得四聖道故,而亦徧知名身、色身,徧知名身、色身故而由究竟解脫而脫名身、色身,已解脫。此是「如斯之牟尼,名身之解脫」〔之義〕。
[P.138] 「至滅沒不入數」〔之句中〕,「至滅沒」者,是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不入於〔存在之〕數,「剎帝利、婆羅門、毘舍、首陀、在家者、出家者、天、人、有色者、無色者、有想者、無想者、非想非非想者」,無可稱計彼因,無緣、無原因、不入〔存在之〕數,不可指示、不可數、不可認。此是「至滅沒不入數」〔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譬如於強風 吹飛之火焰
又如至滅沒 不入存在數
如斯之牟尼 名身〔識〕解脫
又如至滅沒 不入〔存在〕數」
七
滅沒之彼或非有 或是常恒而無病
牟尼!願彼為解說 此法尊師如實知
(一〇七五)
「滅沒之彼或非有」者,是滅沒之彼或此非有耶?彼滅、斷絕、亡滅耶?此是「滅沒之彼或非有」〔之義〕。
「或是常恒而無病」者,或是恒、常恒、不變易者而可永久住立於其處耶?此「或 [P.139] 是常恒而無病」〔之義〕。
「牟尼!願彼為解說」〔之句中〕,「彼」者,是我問、我乞、我求、我信樂。「牟尼」者,言智為牟那……乃至(八四頁以下參照)……超著、網者是牟尼。「願彼為解說」,願請為語、言、示、施設、確立、開顯、分別、顯示、說明。此是「牟尼!願彼為解說」〔之義〕。
「此法尊師如實知」者,是尊師如實知此法、識、考量、度知、辨知、明暸。此是「此法尊師如實知」〔之義〕。故彼婆羅門言:
滅沒之彼或非有 或是常恒而無病
牟尼!願彼為解說 此法尊師如實知
八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滅沒者無〔有非有〕量 彼不言〔有非有〕
彼己無其所〔煩惱〕 一切諸法害破時
一切語路被害破」
(一〇七六)
「滅沒者無有量」者,於滅沒無餘涅槃界般涅槃者、無有色之量、無有受之量、想之量、行之量、識之量,不存在、不能得、被捨斷、正斷、寂滅、安息、不得生 [P.140] 起,以智火所燒者,此是「滅沒者無有量」〔之義〕。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句中〕,「優波私婆!」是世尊呼彼婆羅門之名。「世尊」者,是尊重之同義語……乃至(一二頁以下參照)……此謂世尊〔語〕……是與作證共同施設者。此是「世尊宣示:優波私婆!」〔之義〕。
「於彼無可所言彼」,可言「由彼貪而染」,可言「由彼瞋而怒」,可言「由彼癡而昏迷」,可言「由彼慢而結縛」,可言「由彼見而執取」,可言「由彼掉舉而散亂」,可言「由彼疑而不決定」,可言「由彼隨眠而強力」,其捨斷等諸行,於諸行之捨斷故,可言「由彼趣,〔彼〕地獄有情、畜生、餓鬼、人、天、有色者、無色者、有想者、無想者、非想非非想者」,可語、可言彼無因、無緣、無原因。此是「於彼無可所言彼」〔之義〕。
「一切諸法害破時」者,是一切諸法、一切諸蘊、一切諸處、一切諸界、一切諸趣、一切諸生起、一切諸結生、一切諸有、一切諸輪迴、一切諸輪轉,被破、害破、 [P.141] 取去、取除、壞、破壞、捨斷、正斷而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之時。此是「一切諸法害破時」〔之義〕。
「一切語路被害破」〔之句中〕,語路者,是煩惱、蘊、行,彼之語、語路、增語、增語路、辭、辭路、施設、施設路、破、害破、取去、取除、壞、破壞、捨斷、正斷而寂滅、安息、不得生起、以智火所燒之。此是「一切語路、被害破」〔之義〕。故世尊宣示。
世尊宣示:「優波私婆!
滅沒者無〔有非有〕量 彼不可言〔有非有〕
彼已無其所〔煩惱〕 一切諸法害破時
一切語路被害破」
世尊之說法終……乃至(三二頁參照)……「尊師!世尊是我師,我是弟子」而坐。
優波私婆學童所問之義釋第六〔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