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漢譯南傳大藏經 第30冊
No.17 譬喻經(第40卷-第59卷) (20卷)
【悟醒譯】
第 59 卷

 

[P.597] 第四 剎帝利童女品

三一 雅薩瓦提為上首之一萬八千剎帝利童女比丘尼

一切有已盡,解脫諸有結,我等無諸漏,奉告大牟尼。

宿世之善業,依諸希望之所作,為此受用施卿,大牟尼!

諸佛辟支佛,及其弟子等,此受用物施卿,大牟尼!

彼諸比丘尼,高業不下劣,我等修業故,大牟尼!奉公高貴家。

善業之所促,業具足超人間,生於剎利家。

各積所作業,我等同一生,已達最後有,剎利良家生。

我等於後宮,麗容具受用,利得貴恭敬。大勇者!如天之歡喜園。

在家厭離世,出家為非家,我等經數日,寂滅皆逮得。

恭敬受供養,衣食及牀座,一切必需品,我等多齎持。

一〇

燒盡諸煩惱…………

一一

實我善來哉…………

一二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雅薩瓦提為上首之一萬八千剎帝利童女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P.598] 三二 八萬四千之婆羅門童女比丘尼

八萬四千女,生婆羅門族,童女手足美,大牟尼!彼等在卿之城。

毗舍、旃陀羅、大龍、緊那羅,四洲數多生,大牟尼!童女在卿之城。

或為出家者,見四諦者多,天、龍、緊那羅、未來亦成覺。

對卿生淨信,享受大名聲,逮得諸具足、未來亦成覺。

大勇者!我等生婆羅門族,婆羅門童女,具眼者!觀察我等者,奉禮尊之足。

破害一切有,根本渴愛除,隨眠完全斷,福行被破棄。

三昧為行境,等至成自在,我等依禪定,歡喜法而住。

大導師!導有無明之諸行,一切皆捨棄,贊同行極難見之道。

我等於長夜,為卿作助力,「多人斷疑惑,皆應歸寂滅。」

一〇

敬禮牟尼足,〔而起〕演神變,或者現光明,或者現黑闇。

一一

日月魚居海,須彌四層級,或現圓生樹。

一二

由神通而三十三天宮、夜摩天、兜率、化樂天、他化自在、大自在天。

一三

或者現梵天最佳經行處,化作梵天像,諸法說空性。

一四

種種作變身、向師現神通、示神力,敬禮大師足。

[P.599] 一五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者,大牟尼!

一六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一七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一八

往昔諸世主,會合依卿說,大牟尼!為卿我等奉事多。

一九

憶念前善業,牟尼!我等之諸福,為卿而集積。

二〇

巴多穆塔拉,等覺大牟尼,十萬劫之昔,彼住有鵞城。

二一

有鵞城門外,恒河常續流,為河常惱之比丘不得行。

二二

一日二三日,乃至七日間,一月至四月,彼等不得行。

二三

彼時有役人,薩塔薩羅名,彼見閉塞路,架橋恒河上。

二四

彼以百千金,為建恒河橋,此岸為僧伽,以建造精舍。

二五

上流與下流,男女之諸家,彼等同協力,建橋與精舍。

二六

我與他諸人,極持淨信心,城內及地方,繼承彼事業。

二七

童男童女及男女,彼等撒砂橋、精舍。

[P.600] 二八

清掃作道路,滿植芭蕉樹,幢林立、香粉、華鬘供大師。

二九

造橋與精舍,招請化導者,施大施願求等覺。

三〇

巴多穆塔拉,有情濟度者,迦尸髻髮者,牟尼為隨喜。

三一

「過此十萬劫,應於在賢劫,享諸有應得於菩提。

三二

無論為何人,男女作手業,皆於未來世,以面對〔如來〕。」

三三

思願業異熟,生於天宮為卿傭女。

三四

天樂為無數,人樂亦無數,輪迴於諸有,我等奉仕卿。

三五

百千劫之昔,所作業具足,我等生人中,優美勝天城。

三六

名聲色受用,稱讚與恭敬,我等得不絕,所作業具足。

三七

今達最後有,婆羅門家生,釋迦子之家,手足皆優美。

三八

無論於何時,皆見莊嚴地,不行於泥地,大牟尼!

三九

我等住家時,常時齎恭敬,依我等宿業之果報。

[P.601] 四〇

我等今捨家,出家為非家,超越輪迴道,今再無後有。

四一

衣食及牀座,一切必需品,常於無幾千,依我等齎持。

四二

燒盡諸煩惱…………

四三

實我善來哉…………

四四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八萬四千之婆羅門童女比丘尼於佛之面前唱此等之偈。

三三 優鉢羅華施者

阿魯那瓦提,剎利阿魯那,我為王之,我持一密夫。

我坐於屏處,我為如是思:「我持有密夫,所作實非善。

慘酷大地獄,激烈恐怖形,其中大焦熱,我往必無疑。」

我為如是思,心意受衝擊,詣王我敘述:

「我等女人者,王!我等應支持男人,剎帝利!我與一沙門使飲食。

時王於我與修習諸根之沙門,我取彼之鉢,施與最上食。

[P.602]

最上食物滿,千香與塗香,〔外以〕大布包,我意喜而施。

思願善作業,捨身往帝釋。

千度為天王之皇后,千度為轉輪王之皇后。

一〇

領土之廣大,算數所不及,種種數多福,其業之果報。

一一

色同優鉢羅,容貌甚美麗,一切分具足,善生持光輝。

一二

今達最後有,生於釋迦族,淨飯王之子,千人女官首。

一三

我今厭離家,出家為非家,未至第七夜,逮得四諦法。

一四

衣食與牀座,一切必需品,不能為計量,施食之果報。

一五

憶念前善業,牟尼!為卿,大勇者!我獻諸多物。

一六

三十一劫昔,彼時施其施,惡趣我不知,施食之果報。

一七

生天或生人,唯知此二趣,施食之果報。

一八

大家大財產,我生高貴家,他家我不生,施食之果報。

一九

白根之所促,輪迴於諸有,不見非可意,此為喜果報。

[P.603] 二〇

神通、天耳界自在,成為他心智自在者,大牟尼!

二一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二二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二三

燒盡諸煩惱…………

二四

實我善來哉…………

二五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優鉢羅華施者比丘尼於世尊之面前唱此等之偈。

三四 私伽羅母

巴多穆塔拉,勝者世導師,諸法究竟者,十萬劫昔出。

我於有鵞城,生於大臣家,諸寶有光輝,榮富大財產。

我與父相共,多數之人從,往聞佛之法,出家為非家。

我於出家已,除身去惡業,捨離語惡行,生活為清淨。

淨信佛法僧,尊重此,勉勵聞正法,愛好見佛陀。

彼時聞信勝解第一比丘尼,願求其地位,成滿修三學。

隨悲有意樂,善逝對我言:「若彼於如來,確立信不動。

[P.604]

彼善持戒者,聖者愛稱讚,彼於諸僧伽,正見有淨信。

使彼無貧困,信與戒之故,淨信與見法,終生彼不空。

一〇

智者當勉勵,憶念佛之教。」聞此我歡喜,而問我願。

一一

無量化導者,請為作記別:「淨信佛之善女!〔汝於未來世,〕得其善所願。

一二

十萬劫之後,出生甘蔗族,彼名為瞿曇,大師在世間。

一三

汝於彼法中,得為後繼子,私伽羅之母,大師弟子尼。」

一四

聞此我歡喜,終生侍親切諸行為,奉仕勝者世導師。

一五

思願善作業,捨身往帝釋。

一六

今達最後有,山谷最上城(王舍城),生於長者家,榮富積大寶。

一七

我子私伽羅,彼喜信邪道,邪見入稠林,熱心禮六方。

一八

入城行乞食,見彼禮諸方,佛陀立道中,對彼行教誡。

一九

佛為師子吼,說法聞近鄰,男女二俱胝,而起法現觀。

二〇

爾時我隨眾,聞善逝所說,逮得預流果,出家為非家。

[P.605] 二一

見佛起愛好,不久隨念為修習,逮得羅漢位。

二二

為欲見佛陀,我常行往,喜眼眺望,佛色身不飽。

二三

殊勝吉祥眼,波羅蜜所生,一切美滿色,住眺我不飽。

二四

勝者嘉我德,〔如是為宣說:〕「私伽羅之母,第一信勝解。」

二五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者,大牟尼!

二六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二七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二八

燒盡諸煩惱…………

二九

實我善來哉…………

三〇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私伽羅母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三五 守迦(自淨)

九十一劫昔,名為毗婆尸,導師妙眼者,諸法觀者出。

鉢頭摩底城,我於某家生,聞牟尼之法,出家為非家。

多聞持法者,而且有辯才,成為妙說者,遵奉者勝教。

[P.606]

彼時為說法,人人常利益,我由彼處沒,生三十三天有名聲。

三十一劫昔,如火尸棄勝者,論中最勝者,聲譽輝出世。

彼時我出家,熟知佛之教,光輝勝者語,又往三十三天。

三十一劫昔,名為毗舍浮,導師大智者出,其時我同樣。

我持出家法,光輝勝者教,往生樂天城,享受大安樂。

於此賢劫,拘留孫最勝者,人虎出,其時我同樣。

一〇

出家牟尼之思想甚輝耀,我由彼處沒,往三十三天,恰如歸自宅。

一一

於此同劫中,拘那含導師,論中之勇者,一切眾生最上者出。

一二

時我亦如是,於佛教出家,多聞持法者,光輝勝者教。

一三

於此同劫中,迦葉第七牟尼、世間歸依處、無煩者,至死邊者出。

一四

又於其人勇者之教出家,得完全正法,質問無所畏。

一五

善戒有廉恥,熟知於三學,終生多說法,大牟尼!

[P.607] 一六

思願業已熟,捨身往帝釋。

一七

今達最後有,山谷最上城(王舍城),生於長者家,榮寶大蓄積。

一八

世間之導師,千比丘相從,由千眼之稱讚,來至王舍城。

一九

黃金色世尊,進入王舍城,髻髮古外道,調伏諸煩惱,已被調伏故,依解至解脫。

二〇

見佛之威力,聞彼之積德,對佛起信心,竭力供養彼。

二一

其次曇摩提那前,出家為非家。

二二

我於剃髮中,燒盡諸煩惱,我出家不久,理解一切教。

二三

我於諸人中說法,於說法前,起法之現觀。

二四

數千之有情知而甚驚異,夜叉山谷行,對我生淨信。

二五

王舍城諸人,恰如飲甜蜜,為說甘露(不死)道,不奉仕守迦。

二六

然有智慧者,純而不退轉,與精氣飲此甘露法水,恰如行旅人,旱天求雲雨。

二七

神通天耳通自在,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二八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P.608] 二九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三〇

燒盡諸煩惱…………

三一

實我善來哉…………

三二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守迦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三六 阿比魯巴難陀

九十一劫昔,名為毘婆尸、導師妙眼者、諸法具眼者出。

鉢頭摩底城,我生富榮家,貌美人人愛尊敬。

大勇者!詣毗婆尸,世間導師之處,聞法歸依人導師。

調律於戒,上人涅槃時,舍利塔之上,金傘我供養。

終生我施捨,具戒彼處沒,以捨此人身,往三十三天。

彼時依十處,而勝於他者,依色聲香味觸。

壽命與容貌,幸福與名聲,〔此等〕依支配,殊勝我光輝。

今達最後有,迦維羅衛城,生為釋種差摩女,知名為難陀。

我達成年時,容色盛裝飾,唯我一美女,事件於我生。

[P.609] 一〇

於茲為我故,釋族間生起大論爭,父為免破滅,命令我出家。

一一

出家我聞法,我不詣述色人中最上者如來處,唯自誇容色。

一二

見佛生恐怖,不往受教誡,時,勝者行方便,帶我至其處。

一三

佛以熟知道,神通現三女,美容如天女,少、老以至死。

一四

三女見感動,我身厭離有,一切離希望,導師向我言:

一五

「難陀!病身不淨身,以見腐敗身,不淨侵流出,愚人所希冀。

一六

不淨於一境,修心善得定,此者猶如彼,彼者猶如此。

一七

如是觀察中,日夜勤精進,依自己之慧,得住於厭離。」

一八

此我不放逸,如理觀察中,此身如實見內外。

一九

厭離我此身,於內離貪不放逸、無執著、寂靜成寂滅。

二〇

神通天耳界自在,其時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二一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二二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P.610] 二三

燒盡諸煩惱…………

二四

實我善來哉…………

二五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阿比魯巴難陀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三七 半迦尸

於此賢劫中,婆羅門之裔,迦葉大名聲,論中最勝者。

爾時我於彼之教出家,波羅提木叉,以此律五根。

低座食知量,覺寤我勤習,勉勵住瑜伽,無漏比丘尼。

其時,一度有惡心,罵人是「娼婦」,依此惡業故,而受地獄煮。

依其之餘業,生於娼婦家,屢屢犯罪惡,我達最後生。

出生迦尸國之長者家,依梵行之果,美貌具足如天女。

山谷最上城,以我為最美,我因罵詈果,生為娼婦身。

前世具薰習,最勝覺者依,聞彼說正法,出家為非家。

為受具足戒,我往勝者前,見立惡道者,使者得具足戒。

[P.611] 一〇

我之罪與福,一切業果盡,超越諸輪迴,廢棄娼婦身。

一一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一二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一三

義法詞與辯,大勇者,我智於卿之處生。

一四

燒盡諸煩惱…………

一五

實我善來哉…………

一六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半迦尸比丘唱此等之偈。

三八 奔尼伽(圓滿)

毗婆尸世尊、尸棄、毗舍浮、拘留孫牟尼及拘那含弗。

於迦葉佛之教,出家為非家,受得具足戒,賢明律五根。

多聞持法者,法之理解者,法義受質問,聽者起尊敬。

我於諸人中,說示勝者教,由其多聞我輕侮溫和比丘尼。

今達最後有,舍衛最上城,給孤獨之家,生為取水婢。

我往取水行,水中見消熱惱涼爽之學者再生族,見彼作是言:

[P.612]

「我為取水女,常時入冷水,怖畏主人杖,怒言甚煩惱。

婆羅門!卿有畏怖耶?常入水五體震,不感甚酷冷。」

「嗚呼奔尼伽,貴女汝應知,我今為善業,為使淨惡業。

一〇

無論老與少,凡作惡業者,依水之離垢,惡業得離脫。」

一一

我由彼水出、說利益法義句,聞之感動我出家,而成羅漢果。

一二

我生於婢家,缺水滿百桶,故名為奔那,奴隸得解放。

一三

長者使隨喜,出家為非家,出家後不久,逮得羅漢位。

一四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一五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一六

義法詞與辯,廣大清淨智,最勝覺者依。

一七

修習有大慧,依聞具聞者,前生由慢故,滅業生賤族。

一八

燒盡諸煩惱…………

一九

實我善來哉…………

二〇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奔尼伽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P.613] 三九 菴婆波利

在世放美光,普薩大牟尼,我為彼之妹,剎帝利家生。

我聞彼之法,心持極淨信,我為施大施,願求具麗容。

三十一劫昔,尸棄世間最上導師、世間光、三界歸依處、勝者出。

時我於阿魯那城,婆羅門族生,心怒我惡罵,解脫比丘尼:

「娼婦無行跡者、勝教之冒瀆者」,依如罵詈之惡業。

往恐怖大地獄受大苦,沒後生人中,而為苦行尼。

一萬生之間,而為娼婦身,恰如食惡毒,其惡不能脫。

於迦葉勝者教,從事於梵行,我依異熟業,生三十三天。

今達最後有,而為化生者,菴婆枝間生,我名為巴莉。

一〇

於數千萬有情圍繞之勝者教出家,達到不動地,為佛之實女。

一一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一二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一三

義法詞與辯,廣大清淨智,最勝覺者依。

[P.614] 一四

燒盡諸煩惱…………

一五

實我善來哉…………

一六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菴婆波利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四〇 世羅

於此賢劫為婆羅門之裔,名迦葉論中最勝者。

舍衛最勝城之優婆塞家生,我見彼勝者,且聞其所說,歸依彼而受戒。

某時大勇者,諸多人集中,於人牛王之前,於未曾所聞苦等法,說明自己之現等覺。

法眼與智慧及學問有見識,我聞得理解,比丘等質問。

思願善作業,捨身往帝釋。

今達最後有,長者大家生,我往詣佛所,對於四諦聞佛之正法。

出家思諦義,捨棄一切漏,逮得羅漢位。

神通天耳界自在,他心智自在,大牟尼!

知宿住天眼得清淨,一切諸漏盡,今再無後有。

一〇

義法詞與辯,廣大清淨智,最勝覺者依。

一一

燒盡諸煩惱…………

[P.615] 一二

實我善來哉…………

一三

四種無礙解,我得八解脫…………

——如是世羅比丘尼唱此等之偈。

攝頌:

   剎帝利(尼)與婆羅門(尼),優婆羅華之施者,
   私伽羅母與守伽,阿比魯巴難陀尼,
   半伽尸與奔那伽,菴婆波利與世羅,
   偈數二百三十三,童女代表共十人。

譬喻經畢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30 冊 No. 0017 譬喻經(第40卷-第59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