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漢譯南傳大藏經 第14冊
No.6 相應部經典(第12卷-第21卷) (10卷)
【雲庵譯】
第 21 卷

 

[P.273] 第十 比丘相應

〔一〕第一 拘離多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大目犍連對諸比丘曰:「友,諸比丘!」

彼等諸比丘對尊者大目犍連答曰:「友!」

尊者大目犍連作是言曰:「友!於此我退至閑靜處,宴坐時,心生如是之思念:『所謂聖默然,聖默然。聖默然者,何耶?』

友,我生此念:『於此比丘,靜覺與觀,內心寂靜,心專住於一境,由無覺無觀之定,生喜樂之第二禪,入而安住,此謂之聖默然。』

友,我靜覺與觀,內心寂靜,心專注於一境,由無覺無觀之定,生喜樂之第二禪,而安住。友!我住此等之住時,顯現與覺俱生之想思惟。

友,爾時,世尊以神通近我,作如是言曰:『目犍連!目犍連!婆羅門!慎勿放逸。於聖默然心應樹立。於聖默然應一心。於聖默然心應專住。』

友,其後我於寂靜覺與觀,內心寂靜,心專注於一境,入住於無覺無觀之定, [P.274] 生喜與樂之第二禪。友!若予正說,則弟子乃依師之所護念,得大神通。此我正說弟子由師所護念,得大神通。」

〔二〕第二 優波低沙

緣,舍衛城……

爾時,尊者舍利弗言諸比丘曰:「友!諸比丘。」

彼等諸比丘對尊者舍利弗答曰:「友!」

舍利弗作如是言曰:「友!我退至閑靜處,宴坐時,心生此念:『此世間,由於變易、變化之狀態,對我生愁、悲、苦、憂、惱者、是何耶?』

友,我生此念:『世間由於變易、變化之狀態,對我生愁、悲、苦、憂、惱者,了無何物。』」

如是云耶?尊者阿難對舍利弗作如是言曰:「友,舍利弗!依師之變易、變化之狀態,不生愁、悲、苦、憂、惱耶?」

「友,阿難!依師之變易、變化之狀態,不生愁、悲、苦、憂、惱。偉大而實有大神通、大威力之師,亦思惟其示歿。若世尊永與我等俱住,其乃為多人之利益,為多人之幸福,為世間之哀憐、利益,為人天之利益、幸福。」

[P.275]

「實於長夜,尊者舍利弗對我、我之所念,善除慢使。

然則尊者舍利弗,依師之變異、變化之狀態,已不生愁、悲、苦、憂惱矣。」

〔三〕第三 甕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及尊者大目犍連,住於王舍城竹林粟鼠養餌所之一房。

時,尊者舍利弗,暮時由宴坐起,來詣尊者大目犍連之處。詣已,與尊者大目犍連相互致問,交談問訊可記憶之語,而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尊者舍利弗,對尊者大目犍連作是言曰:「友,大目犍連!汝諸根寂靜,顏色清淨悅豫。今日大目犍連乃依寂靜住而住者。」

「友!我今乃日依麤住而住,且對我已有法語。」

「尊者大目犍連,與誰共法語耶?」

「友!我與世尊共法語。」

「友!世尊今住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為遙遠。尊者大目犍連以神通至世尊之處耶?又或世尊以神通至尊者大目犍連之處耶?如何?」

[P.276]

「友,非我以神通至世尊之處,亦非世尊以神通至我之處。世尊亦得如我之清淨天眼、天耳界。我亦得如世尊之清淨天眼、天耳界。」

「尊者大目犍連,與世尊作如何之法語耶?」

「友,我於此處對世尊作如是言曰:『大德!所謂勤精進、勤精進,云何名之為勤精進耶?』

一〇

友!如是白已,世尊對我作如是言曰:『目犍連!此處有比丘住勤精進,實則皮膚與腱與骨萎縮,身體之肉與血枯萎,依人之精力,人之精進,人之努力,可達者如不能達,則不起於精進之座,目犍連!如是為勤精進。』

一一

友!我與世尊作如是之法語。

一二

友!譬如於雪山王之側置小石塊,悉予依附,如為所屬。我等依附於大目犍連,屬於大目犍連。尊者大目犍連有大神通、大勢力,如有所欲於一劫之間而住。

一三

友!譬如於大鹽甕中,少量之鹽塊,悉予依附,如為所屬。我等依附尊者舍利弗,為其所屬。」

[P.277] 一四

尊者舍利弗依世尊,為種種方便而被稱讚歎,讚歎,所歎譽者。

       慧如舍利弗
       依戒依寂靜
       到彼岸比丘
       其中最上者

一五

如是大龍象,互為善說善語,歡喜契合。

〔四〕第四 年少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一年少比丘,食後收拾鐵鉢,入房無所事,默然無力,作諸比丘之衣時,不為助力。

爾時,眾多比丘,來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此處一年少比丘,食後收拾鐵鉢,入房無所事,默然無力,作諸比丘之衣時,不為助力。」

爾時,世尊言彼比丘曰:「比丘,汝來!以我之語,告彼比丘:『友!師喚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則走近彼比丘。近已,對彼比丘作如是告曰:「友!師喚汝。」

「友,唯然!」彼比丘回答此比丘後,來詣世尊座前,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P.278]

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彼比丘,作如是言曰:「比丘!汝食後收拾鐵鉢,入房無所事,默然無力,對諸比丘作衣,亦不為助力,為真實耶?」

「大德!我亦自作應作之事。」

爾時,世尊以心知彼比丘心之所念,對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勿惱此比丘。諸比丘!汝等勿惱此比丘。諸比丘!彼比丘得四禪之增上心,對現法樂住,隨心所欲,無困難事,無煩惱。而且因此,有良家之子等,正由家出家為而無家,對究竟無上梵行,於現法中自知,為入實證住者。」

一〇

世尊,如是說,善逝如是說已,師更言曰:

       精進非弛怠
       非少勇猛者
       應到於涅槃
       解脫一切苦
       此少年比丘
       此乃最上人
       以車勝魔軍
       住為最後身

〔五〕第五 善生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尊者善生近趣世尊座前。

世尊見尊者善生由遠方而來。見已,對諸比丘宣曰:

[P.279]

「諸比丘!實則此良家之子,於二者為端嚴。彼端麗可觀,具柔和之姿,具足最勝端麗之容色。因此,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而為無家,對無上究竟之梵行,於現法自知,入住實證。」

世尊說此……師更言曰:

       比丘實端嚴
       具端正之心
       離結且離軛
       離縛無執著
       以車勝魔軍
       住為最後身

〔六〕第六 拔提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尊者侏儒拔提趣近至世尊座前。

世尊見尊者侏儒由遠方來。見已,對諸比丘曰:

諸比丘!汝等見此醜陋、難看、矮小、為諸比丘輕侮之比丘前來耶?「大德!唯然。」

「諸比丘!此比丘有大神通、大勢力。此比丘,對前所未得達者,彼已得達,乃得之不易。為此目的,彼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而為無家,究竟無上梵行,於現法住於自知,入住於實證。」

世尊宣此……師更言曰:

    (一)鵞白鷺孔雀
       大象與班鹿
       悉皆畏獅子
       身無相等者

    (二)如是於人中
       年少有智慧
       是於彼為大
       非如大愚身

[P.280] 〔七〕第七 毘舍佉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住毘舍離之大林重閣講堂。

爾時,槃闍梨之子尊者毘舍佉,亦於講堂對諸比丘妙語,微妙而不枯。使知義,以適切、無執著之法語予教示、鼓勵,使令愉悅。

爾時,世尊暮時,自宴坐起,近至講堂。至已,就坐於所設之座。

就座之世尊對諸比丘曰:「諸比丘!於講堂對諸比丘出妙語,微妙不枯,使知義,以適切、無執著之法語教示、鼓勵、使愉悅之者,是誰耶?」

「大德!槃闍梨之子尊者毘舍佉,於講堂對諸比丘出妙語,微妙不枯,使知義、以適切、無執著之法語教示、鼓勵,使愉悅。」

爾時,世尊對槃闍梨之子尊者毘舍佉曰:「善哉,善哉!毘舍佉!善哉,毘舍佉!汝對諸比丘,以妙語……法語,教示、鼓勵,使令愉悅。」

世尊說此已,善逝仰此,師更言曰:

    (一)誰無所說事
       賢愚人雜知
       彼之說法時
       知說不死道

    (二)說法增光輝
       樹立聖者幢
       善說諸聖幢
       法乃聖者幢

[P.281] 〔八〕第八 難陀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世尊夷母之子尊者難陀,消光澤、以擣衣飾身、染眼端、執美鉢來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敬世尊而坐於一面。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尊者難陀,作如是言曰:

「難陀!汝消光澤,以柔輭之擣衣飾身、染眼端、執美鉢、與良家之子,由信出家為無家者不適。難陀!汝如是,住阿蘭若,行乞食,著糞掃衣,不望住欲,乃與良家子,由信出家而為無家者是相適者。」

世尊說此……師更言曰:

       何日見難陀
       糞掃衣住林
       支身依遺穗
       希見無欲事

時,尊者難陀,日後為住阿蘭若者,行乞食者,著糞掃衣者,於欲無希求者。

〔九〕第九 低沙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P.282]

爾時,世尊叔父之子低沙,來詣世尊之處,詣已,禮敬世尊,悲哀而沈默、落淚,坐於一面。

爾時,世尊對尊者低沙曰:

「低沙!汝何故悲哀、沈默、落淚坐於一面耶?」

「大德!時諸比丘對我以所有之語嘲笑、毀謗。」

「低沙!汝非如是,然汝對其語不能忍者。

低沙!汝非如是,如對其語不能忍,則良家之子由信出家為無家,於汝不適也。汝對其語忍之,則此良家之子由信出家為無家,於汝適宜者。」

世尊說此,善逝仰此,師更如言曰:

       何故忿無忿
       低沙以無忿
       汝等是最勝
       降伏忿慢慳
       低沙住梵行

〔一〇〕第十 名為長老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粟鼠養餌所。

爾時有一比丘名為長老,是獨住者,讚嘆獨住者。彼獨入村乞食,獨去、獨坐於閑靜處,獨行經行。

時眾多比丘,來詣世尊之前,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P.283]

坐於一面之彼諸比丘白世尊言:「大德!此處有一長老之比丘,是獨住者,讚嘆獨住。」

爾時世尊言一比丘曰:「比丘!汝來,以我語告長老比丘:『友長老!師喚汝』。」

「大德!唯然。」彼比丘奉答世尊,近至彼尊者長老之處。

至已,對尊者長老作如是言:「友,長老!師喚汝。」

「友,唯然。」尊者長老答彼比丘,來詣世尊之處。

詣已,禮敬世尊,坐於一面。

世尊對坐於一面之尊者長老,作如是言曰:「長老!汝為獨住者,讚嘆獨住者、為真實耶?」

「大德!唯然。」

「長老!如何汝為獨住者,以讚嘆獨住者耶?」

一〇

「大德!於此處我獨為乞食入村,獨去、獨坐閑靜處,獨行經行。大德!我為如是之獨住者,是讚嘆獨住者。」

一一

「長老!此獨住,非我所云之獨住。長老!依詳說之有勝妙之獨住,宜諦聽,善思惟,我當為說。」

「大德!敬聽。」……

一二

「長老!依詳說之勝妙之獨住者,何耶?長老!於此處,能捨過去,不希未來,於現在,對自身之所得,欲貪全亡也。長老!依如是之詳說,為勝妙之獨住也。」

[P.284] 一三

世尊說此已,善逝仰此,師言更曰:

       一切之勝者
       一切之智者
       乃至善智者
       不染一切法
       捨愛盡解脫
       此謂獨住者

〔一一〕第十一 劫賓那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尊者大劫賓那近至世尊之處。

世尊,見尊者大劫賓那由遠方而來。

見已,對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見白晳、高鼻之彼比丘耶?」

「大德!唯然。」

「諸比丘!彼比丘有大神通、大勢力。彼比丘,對達至前所未達者,而得之不易。因此,彼良家之子正由家出家為無家,究竟無上梵行,於現法住自知,實證。」

世尊說此,善逝仰此,師更言曰:

    (一)剎利重家系
       人中為最勝
       明行具足者
       人天彼殊勝

    (二)日於晝光輝
       月於夜光輝
       剎利甲冑輝
       婆羅門禪輝
       一切晝與夜
       佛陀有光輝

[P.285] 〔一二〕第十二 僚友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爾時,與尊者大劫賓那共住之僚友兩比丘,近至世尊之處。

世尊見彼等之比丘自遠方來。

見已,告諸比丘曰:「諸比丘!汝等見劫賓那共住之僚友二比丘,近前來耶?」

「大德!唯然。」

「彼等二比丘有大神通、大勢力。彼等比丘到達前所未到達者,實乃得之不易。因此良家之子等,正由家出家而為無家,究竟無上梵行,於現法住自知、是實證。」

世尊說此已,善逝仰此,師更言曰:

    (一)此等之比丘
       永交為伴侶
       正法彼等交
       佛陀所說法

    (二)聖者宣說法
       劫賓那調順
       以車勝魔軍
       彼住最後身

此頌曰:

       始自拘離多     及優婆低沙
       所謂此忿者     少年與善生
       拔提毘舍佉     難陀及低沙
       長老劫賓那     僚友為十二

此頌曰:

       因緣現觀界
       依無始迦葉
       供養羅睺羅
       相譬如比丘
       此為第二品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4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12卷-第21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