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6] 第十八
發汗偈
比丘及比丘不共住者,於此不得共食,〔而彼〕不獨住而不犯,〔為如何之時耶?〕此依善巧者之思惟而質問。
五種不可捨物、不可分物,依大仙所說,無捨,受用者不犯。此……質問。
我不言十種人,十一種人被捨,敬禮年長者有罪,此……質問。
非被擯者,又非別住者,非破僧者,又非歸外道,於同住處地而立者,如何有不共通於學者耶?此……質問。
遍問而至善巧有義理之法,〔彼〕非生,非死,非涅槃,此人諸佛如何說耶?此……質問。
由頸骨以上我不語,由臍以下捨,〔於其他處〕緣不淨法,如何有波羅夷耶?此……質問。
比丘自乞造房屋,不指示作處,過量,有難處,無行處〔而〕不犯。此……質問。
比丘自乞造房屋,指示作處,應量,無難處,有行處〔而〕犯。此……質問。
何等身業不前行,又依語而不語他,〔而〕犯重罪之斷頭事。此……質問。
亦非身業,亦非語業,又何等有意而不為惡,〔而〕彼被擯,如何是善擯耶?此……質問。
即對誰亦不以語招呼,又不對他人發一言,〔而〕犯語罪而非身罪。此……質問。
依尊佛陀所讚之學處,有四種僧殘。
依一種行而皆犯。此……質問。
[P.217] 兩人共受具,由兩人手受衣,有各別之罪。此……質問。
四人要望取重物,三人波羅夷而一人非波羅夷。此……質問。
女人在內,比丘在外,其家無孔隙,緣不淨法,如何而得波羅夷耶?此……質問。
自取油、蜜、砂糖及酥而蓄之,不過七日,有因緣而食用亦有罪。此……質問。依捨墮罪與單波逸提共犯者〔如何場合〕?此……質問。
有比丘等二十人合同,和合想而行羯磨,有一比丘〔離〕十二由旬,以別眾之理由而對其羯磨唱不平。此……質問。
依語足步量之〔間〕語,皆以同時犯六十四重大有殘罪。此……質問。
著安陀會衣,著二重僧伽梨衣,此皆有捨墮。此……質問。
非白,又非羯磨語,又勝者不言:「來!比丘。」亦不歸依彼,而確定彼受具。此……質問。
愚人殺女人,不殺母,殺男子,不殺父,殺非聖者,因此,彼觸無間〔業〕。此……質問。
殺女人之母,殺男子之父,殺父母,因此,彼不觸無間〔業〕。此……質問。無呵責,不令憶念,對非現前者行羯磨,所作羯磨善成,有行〔羯磨〕者及僧 [P.218] 伽不犯。此……質問。
呵責,令憶念,於現前者行羯磨,所作羯磨不成,行者及僧伽有犯。此……質問。
切斷者有犯,切斷者無犯;覆藏者有犯,覆藏者無犯。此……質問。
語真實而有重罪,語虛妄而有輕罪;語虛妄而有重罪,語真實而有輕罪。此……質問。
為受持染色,受用染淨者犯。此……質問。
於日沒比丘食肉,非顛狂者,非喪心者,彼又非痛惱者,彼無犯,此法依善逝所說示。此……質問。
非染心,又非盜心,彼亦不思他死〔而彼〕與籌而有斷頭罪,受取者偷蘭遮。此……質問。
非伴住有危險之阿蘭若者,又非由僧伽與認可,又彼不受持迦絺那衣,其時,以衣寄託〔民家〕而行半由旬,及日出,彼不犯。此……質問。
身業而非語業,種種事之罪無前、後,皆一時犯。此……質問。
語業而非身業,種種事之罪無前、後,皆一時犯。此……質問。
近三女人、三男子、或者三人〔兩根之〕非聖者、〔三人之〕黃門而彼不行不淨行,又於隨相不行不淨,〔而〕緣不淨法有斷頭罪。此……質問。
向母乞衣,非轉入僧伽之物,如何而彼有罪,於親戚而不犯耶?此……質問。
有怒適意者,有怒嫌呵者,然而怒之讚法實何耶?此……質問。
[P.219] 有充滿喜悅適意者,有充滿喜悅被嫌呵者,然而充滿喜悅被嫌呵之法,是何耶?此……質問。
同時犯僧殘、偷蘭遮、波逸提、提舍尼、突吉羅。此……質問。
兩人滿二十歲,兩人共為同一和尚、同一阿闍梨、同一羯磨語。〔而〕一受具、一受具不成。此……質問。
不點淨,著不染淨衣而至所欲,彼無犯,此法是善逝說。此……質問。
不與,不受取,因彼不知受取,而緣受用,犯其重罪,非輕罪。此……質問。
不與,不受取,因彼不知受取,緣受用,犯彼輕罪,非重罪。此……質問。
犯重罪之有殘罪,不恭敬故覆藏,非比丘尼,而觸罪。此由善巧者所思惟而質問。
———發汗偈終———
攝頌
不共.不捨物 十種.不被擯
法到.頸骨上 以至自乞二
非自業重罪 非身業.語業
於不招呼.學 兩人與四人
女人.油.捨墮 比丘與足步
著衣及非白 非以殺父母
非呵責.呵責 切斷者.真實
持.日沒.無欲 非阿蘭若住
乃至身語業 三人女人.母
怒為適意者 充悅.僧殘.人
不點淨.不與 不與.犯重罪
此依智者說 發汗偈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