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卷

漢譯南傳大藏經 第02冊
No.1 經分別(第5卷-第15卷) (11卷)
【通妙譯】
第 7 卷

下一卷
 

[P.185] 諸大德!今誦出此等眾學法。

爾時,佛世尊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著內衣令前後垂下。諸人……非難:「何以沙門釋子著內衣令前後……耶?宛如在家受欲者。」諸比丘聞彼諸人之……非難。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群比丘著內衣令前後……耶?」以……白世尊。時,世尊以是因緣說法集比丘僧而問六群比丘曰:「諸比丘!汝等實著內衣令前後……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何以著內衣……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著內衣當覆全圓』,應當學。」

應以內衣覆全圓,〔即〕覆臍圓、膝圓。不恭敬故,令前後垂下而著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披上衣令前後垂下……乃至……「……

『我披上衣當覆全圓』,應當學。」

[P.186] 披上衣應覆全圓,使兩方之邊緣整齊。不恭敬故,令前後垂下而披上衣者,突吉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將身露現而行於俗家間,〔於四,將〔行〕改為「坐」〕……乃至……「……

『我當披覆整齊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應披覆整齊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將身露現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於四,此加「入臥牀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手足搖動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端正威儀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應端正威儀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搖擺手足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左右顧視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以目注視下方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應以目注視下方近前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左右顧視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87] 九.一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將衣拉上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將衣拉上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將衣拉上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一面或兩面將衣拉上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於一〇,此加「入臥牀時」〕、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一全圓品———

一一.一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哄笑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哄笑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哄笑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哄笑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於可笑事而微笑、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一三.一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作高、大聲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低聲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應低聲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高、大聲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88] 一五.一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搖身、吊身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搖身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搖身而行(坐)於俗家間,應攝身行(坐)。不恭敬故,搖身、吊身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於一六,此加「入臥牀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一七.一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搖臂、吊臂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搖臂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搖臂而行(坐)於俗家間,應攝臂行(坐)。不恭敬故,搖臂、吊臂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同一五.一六〕……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一九.二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搖頭、吊頭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搖頭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參照一七.一八〕……。……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二哄笑品———

二一.二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以手叉腰張肘而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以手叉腰張肘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P.189] 不應以手叉腰張肘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以一手或二手叉腰張肘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同一五.一六〕……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二三.二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纏頭而行(坐)於俗家……乃至……「……

『我當不纏頭而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纏頭而行(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纏頭而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同一五.一六〕……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二五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以膝行往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以膝行往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以膝行往俗家間。不恭敬故,以膝行往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二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以散亂姿態而坐於俗家間……乃至……「……

『我當不以散亂姿態而坐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應以散亂姿態坐於俗家間。不恭敬故,以亂姿、亂衣而坐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臥牀時、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90] 二七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不注意而受施食〔過多〕,如欲捨掉般……乃至……「……

『我當注意受施食』,應當學。」

應注意受施食。不恭敬故,不注意而受施食〔過多〕,如欲捨掉般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二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左右顧視而受施食,將撒落或盛過多亦不知……乃至……「……

『我當注意鉢而受施食』,應當學。」

應注意鉢而受施食。不恭敬故,左右顧視而受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二九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受施食時,受多量之汁……乃至……「……

『我當受適量之汁』,應當學。」

汁有二種:綠豆汁、蠶豆汁,可以手掬之物。應受與汁同量之鉢食,不恭敬故,受汁多量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二種汁以外之〕諸汁、由親里、受請者、為他人、以己之財、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受溢鉢之施食……乃至……「……

『我當受滿鉢之施食』,應當學。」

[P.191] 應受滿鉢之施食。不恭敬故,受溢鉢之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三叉腰品———

三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如不欲食,不注意而食施食……乃至……「……

『我當注意食施食』,應當學。」

應注意食施食。不恭敬故,不注意而食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左右顧視而食施食,撒落不知,滿溢亦不知……乃至……「……

『我當注意鉢而食施食』,應當學。」

應注意鉢而食施食。不恭敬故,左右顧視而食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三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處處揉捏而食施食……乃至……「……

『我當順次食施食』,應當學。」

應順次食施食。不恭敬故,處處揉捏而食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與他時觸,盛他人之鉢時觸、於特別之副食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92] 三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施食時,食多量之湯汁……乃至……「……

『我當食與汁同量之施食』,應當學。」

汁有二種:綠豆汁及蠶豆汁,可以手掬之物。應食與汁同量之施食。不恭敬故,食汁過量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二種汁以外之〕諸汁、由親里、受請者、由己之財、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五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從中央揉捏而食施食……乃至……「……

『我當不從中央揉捏而食施食』,應當學。」

不應從中央揉捏而食施食。不恭敬故,從中央揉捏而食施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將少量殘食集中揉捏而食、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為得更多湯汁或加味物而以飯覆之……乃至……「……

『我當不為得更多湯汁或加味物而以飯覆之』,應當學。」

不應為得更多湯汁或加味物而以飯覆之。若不恭敬故,為得更多湯汁或加味物而以飯覆之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由施主覆與者、非欲得更多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93] 三七

(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為己乞〔指定之〕汁、飯而食。諸人譏嫌非難:「何以六群比丘為己乞汁、飯而食耶?誰不愛善調理?誰不喜美味?」諸比丘聞彼諸人之……非難。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群比丘為己乞汁、飯而食耶?……」……乃至……「諸比丘!汝等實為己乞汁、飯而食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何以……食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為己乞汁、飯而食』,應當學。」

如是,世尊為諸比丘制立學處。

(二)

其時,諸比丘患病,探病比丘如是言病比丘:「友!堪忍否?得過否?」「友!以前我等為己乞汁、飯而食,故我等安樂,今因世尊禁止,畏慎不敢乞,故我等不安樂。」……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病比丘聽許為己乞汁、飯而食。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無病,當不為己乞汁、飯而食』,應當學。」

無病不得為己乞汁、飯而食。不恭敬故,無病而為己乞汁、飯而食用者,突吉羅。

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由親里、受請者、為他人、由己之財、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194] 三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心存不滿而眺視他人之鉢……乃至……「……

『我當不心存不滿而眺視他人之鉢』,應當學。」

不應心存不滿而眺視他人之鉢。不恭敬故,心存不滿而眺視他人之鉢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我欲與」或「我欲令與」而眺視、無不滿之思、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三九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作大飯球……乃至……「……

『我當不作過大之飯球』,應當學。」

不應作過大之飯球。不恭敬故,作大飯球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硬食、諸果物、副食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作長飯球……乃至……「……

[P.195] 『我當作圓形飯球』,應當學。」

應作圓形飯球。不恭敬故,作長形飯球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硬食、諸果物、副食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四注意品———

四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未將飯球送近口邊而張口……乃至……「……

『我當不於飯球未近口邊時即張口』,應當學。」

不應於飯球未送近口邊時即張口。不恭敬故,飯球未送近口邊即張口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時,將手全部塞入口中……乃至……「……

『我於食時當不將手全部塞入口中』,應當學。」

食時不得將手全部塞入口中。不恭敬故,食時將手全部塞入口中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三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口含飯球而言談……乃至……「……

『我當不以口含飯球而言談』,應當學。」

口含飯球時,不得言談。不恭敬故,口含飯球而言談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將食物投入口中而食……乃至……「……

『我當不將食物投入口中而食』,應當學。」

不應以食物投入口中而食。不恭敬故,以食物投入口中而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硬食、諸果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五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囓飯球而食……乃至……「……

[P.196] 『我當不囓飯球而食』,應當學。」

不得囓飯球而食。不恭敬故,囓飯球而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硬食、諸果物、副食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脹滿口而食……乃至……「……

『我當不脹滿口而食』,應當學。」

食時不得脹滿口而食。不恭敬故,脹滿口而食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諸果物、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七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時搖手……乃至……「……

『我當於食時不搖手』,應當學。」

食時不得搖手。不恭敬故,食時搖手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因除塵而搖手、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時撒落飯粒……乃至……「……

『我當不於食時撒落飯粒』,應當學。」

不得於食時撒落飯粒。不恭敬故,食時撒落飯粒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 [P.197] 者、無知者、有病者、因拂塵而撒落飯粒、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四九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時吐舌……乃至……「……

『我當不於食時吐舌』,應當學。」

不得於食時吐舌……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食時喳喳作聲……乃至……「……

『我當不於食時喳喳作聲』,應當學。」

喳喳作聲……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五飯球品———

五一

爾時,佛世尊在憍賞彌國瞿師羅園。其時,一婆羅門為僧眾豫備乳汁飲料。諸比丘飲牛乳時,簌簌出聲,有〔原〕為樂師之比丘作如是言:「全僧眾皆冷而發抖!」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為何逗弄僧眾耶?」……乃至……「比丘!汝實逗弄僧眾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何以逗弄僧眾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呵責已、說法已,告比丘曰:「諸比丘!不可逗弄佛法僧,逗弄佛法僧者,突吉羅。」於是,世尊以種種方便呵責其比丘,說難教養……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作簌簌聲而食』,應當學。」

[P.198] 不應簌簌出聲……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手而食……乃至……「……

『我當不手而食』,應當學。」

不應手……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三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鉢而食……乃至……「……

『我當不鉢而食』,應當學。」

不應鉢……非故意者……乃至……有病者、將少量殘留從一方集而食、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四

爾時……〔參照五二。「手」換為「唇」〕。

五五

爾時,佛世尊在婆祇國膠魚山邑之恐怖林鹿野苑。其時,諸比丘於拘迦那達宮殿,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諸人……非難:「何以沙門釋子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耶?宛如在家受欲者。」比丘等聞彼諸人之……非難。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諸比丘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耶?」……乃至……「諸比丘!汝等實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為何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耶?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應當學。」

[P.199] 不應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不恭敬故,以被食物所污之手持水瓶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欲洗或使〔他人〕洗而持、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六

爾時,佛世尊在婆祇國膠魚山邑恐怖林鹿野苑。其時,諸比丘於拘迦那達宮殿,將混有飯粒之洗鉢水捨棄於俗家間。諸人……非難:「何以沙門釋子以混有飯粒之洗鉢水捨棄於俗家間耶?宛如在家受欲者。」諸比丘彼等之……「……〔參照五五〕……誦此學處——

『我當不以混有飯粒之洗鉢水捨棄於俗家間』,應當學。」

不得將混有飯粒之洗鉢水捨棄於俗家間。不恭敬故,將混有飯粒之洗鉢水捨棄於俗家間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取出或壞或手取或除去而棄之、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七

(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手持日傘者說法。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群比丘對手持日傘者說法耶?」……乃至……「諸比丘!汝等實對手持日傘者說法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何以……說法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對手持日傘者說法』,應當學。」

如是,世尊為諸比丘制立學處。

(二)

爾時,諸比丘畏慎對持日傘之病人說法。諸人……非難:「何以沙門釋子 [P.200] 不對手持日傘之病人說法?」諸比丘聞諸人之……非難。於是,彼諸比丘……白世尊。其時,世尊以是因緣說法而告諸比丘曰:「諸比丘!聽許對手持日傘之病人說法。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對無病而手持日傘者說法』,應當學。」

「日傘」者,有三種:白布傘、藺傘、葉傘。〔此等〕有蔓達羅拔陀作及沙羅迦拔陀作〔之傘蓋〕。

a 「〔若〕說」者,由句而說法者,句句突吉羅。由語而說法者,語語突吉羅。

a'「法」者,佛所說、聲聞所說、仙人所說、天人所說而具義、具法者。

無病而持傘者,不得為之說法,不恭敬故,對無病而手持日傘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手持杖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手持杖者說法』,應當學。」

「杖」者,常人之四肘杖。較此高(長)者非杖,較低(短)者亦非杖。不應為手持杖者說法。不恭敬故,對手持杖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五九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手持刀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手持刀者說法』,應當學。」

[P.201] 「刀」者,具有一面刃、兩面刃可傷人者。

手無持刀而無病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手持武器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手持武器者說法』,應當學。」

「武器」者,弓、弩也。非手持武器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六吸食品———

六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穿草履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穿草履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為無病而穿草履者說法。不恭敬故,對無病而〔行路來,蓋、杖已放置〕,仍穿〔草履〕而立者,或〔草履之紐〕仍結在〔足部〕,或已解〔紐〕而仍站立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二

爾時……〔參照六一。「穿草履者」換為「穿鞋者」〕。

六三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坐於乘坐物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坐於乘坐物者說法』,應當學。」

「乘坐物」者,瓦伊哈(vayhā 山轎車)、羅達(ratha 車輿)、沙迦達(sakaṭa 貨車)、山達摩尼迦(sandamānikā 戰車)、轎、椅轎也。無病而坐於乘坐物,不得為之說法。不恭敬故,為無病而坐於乘坐物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202] 六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臥牀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臥牀者說法』,應當學。」

無病而臥牀者,不得為之說法。不恭敬故,對無病而臥牀者乃至臥在地上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五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以散亂姿態而坐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且以散亂姿態而坐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為無病且以散亂姿態而坐者說法。不恭敬故,對無病且以亂姿、亂衣而坐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六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對纏頭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纏頭者說法』,應當學。」

「纏頭」者,纏頭致不見頭髮者。無病而纏頭者,不得為之說法。不恭敬故,對無病而纏頭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令露出髮端才說、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七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為覆面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對無病而覆面者說法』,應當學。」

[P.203] 「覆面」者,謂頭面皆以衣覆之。覆面者不得為之說法。不恭敬故,為無病而覆面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令其頭現出之後才說、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八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坐於地上,為坐於座牀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坐於地上,為無病而坐於座牀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坐於地上,為無病而坐於座牀者說法。不恭敬故,坐於地上為無病而坐於座牀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六九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坐於低座為坐於高座者說法。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群比丘坐於低座……說法耶?」……乃至……「諸比丘!汝等實坐於低座……說法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何以坐於低座為……說法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呵責已、說法已,告諸比丘曰——

「諸比丘!過去世於波羅奈國,有一旃陀羅之妻懷孕。其時,此旃陀羅女言其夫曰:『主!我有身孕,欲食菴羅果。』『無菴羅果,〔今〕非菴羅果之時〔節〕。』『若不得者,我當死!』其時,王之菴羅樹常有果。諸比丘!時,彼旃陀羅至菴羅樹處, [P.204] 登菴羅樹上隱坐。諸比丘!時,王與帝師婆羅門同至菴羅樹下坐於高座牀而學習咒文。諸比丘!時,彼旃陀羅作是思惟:『王坐於高座牀而學習咒文實是不如法,而婆羅門坐於低座牀為坐於高座牀者教咒文,〔亦〕實是不如法。我為妻偷盜王之菴羅果,實亦不如法,此皆墮於不如法,而下來彼處。』

〔旃陀羅〕

   不知聖典義     此教咒文者
   不法學習者     俱是不見法

〔婆羅門〕

   我為嗜好肉味香     來食王之美味飯
   為食不說我之法     〔但知我〕法聖者讚

〔旃陀羅〕

   如此可恥婆羅門     為彼之財與名利
   〔於是現世〕不法行     此為〔來世〕墮獄因
   離去矣大婆羅門     他有情亦以煮食
   汝之行此不法行     〔汝〕勿碎如碎石瓶

諸比丘!其時,尚有坐於低座為坐於高座者說咒文,為我所不好,今如何坐於低座却對坐於高座者說法?非為不快!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坐於低座為無病而坐於高座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坐於低座為坐於高座之無病者說法。不恭敬故,坐於低座為坐於高座之無病者說法,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〇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立為坐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立著為無病而坐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立而為無病……〔參照六九〕……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P.205] 七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行於後,對行於前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行於後為無病而行於前者說法』,應當學。」

不行於後而……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二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行於道外為行於道中者說法……乃至……「……

『我當不行於道外為無病而行於道中者說法』,應當學。」

不得行於路邊而……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三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站立大、小便……乃至……「……

『我無病時,當不站立大、小便』,應當學。」

無病者不得站立大、小便。不恭敬故,無病而站立大、小便者,突吉羅。非故意者……乃至……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四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於青草上大、小便及唾痰……乃至……「……

『我無病時,當不於青草上大、小便及唾痰』,應當學。」

無病者不得於青草上大、小便及唾痰。不恭敬故,無病而於青草上大、小便及唾痰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於無草處行〔方便〕而散延至青草處、事故時,癡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七五

(一)

爾時……給孤獨園。其時,六群比丘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諸人…… [P.206] 非難:「何以沙門釋子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耶?宛如在家受欲者。」諸比丘聞彼等諸人之……非難。諸比丘中少欲者……非難:「何以六群比丘於水上……耶?」……乃至……「汝等實於水上……耶?」「實然!世尊!」佛世尊呵責:「愚人!汝等何以於水上……耶?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當不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應當學。」

如是,世尊為諸比丘制立學處。

(二)

爾時,病比丘畏慎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白世尊。時,世尊以是因緣說法而告諸比丘曰:「比丘等!聽許病比丘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諸比丘!汝等當如是誦此學處——

『我無病當不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應當學。」

無病者不得於水上大、小便及唾痰。不恭敬故,無病而於水上大……者,突吉羅。非故意者、無念者、無知者、有病者、行於地上而散延於水中、事故時,癡狂者、心亂者、痛惱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第七草履品———

諸大德!眾學法已誦竟。於此,我今問諸大德:「於此事得清淨耶?」再問:「於此事得清淨耶?」三次問:「於此事得清淨耶?」今諸大德於此事得清淨,是故默然,我如是知解。

———眾學法終———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02 冊 No. 0001 經分別(第5卷-第15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CBETA OCR,智光法師提供,祥因法師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回上層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