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敬定
礼敬定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Respect for Concentration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权所有 © 2003 坦尼沙罗比丘 。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10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我们刚才持诵了礼敬定[奢摩他]的经文[1]。这一重要原则必须牢记在心,因为心的静止,往往是我们践踏的。一个想法冲进脑袋里,马上跑去跟踪它。我们飞快地离开大本营,却发现难以回转。我们必须学会使定成为心的正常状态: 集中,在场,警觉身体,警觉正在发生的事。这并非是,你在定中不觉察其它事情,也并非是,你的感官根本不记录它们,只是心不挪出去追随它们。心牢牢地定住在气中,那是它的大本营,在那里,它保护定,照料定,维持定。只有这样,定才能增长,才能发展出我们需要的稳定性,不管来什么,都能够抵挡。
太多次我听人们说: “我的心现在静下来了,接著做什么?” 他们太急于跳到下一步,跑去修观。但是,心得到任何解脱洞见之前,必须克服那股想动弹一下的不耐烦。你需要使心极其坚固,极其安稳,因为等你开始修观,也就是试图理解为什么贪、嗔、痴会控制心时,你会发现自己迎面遭遇各种各样的风暴。如果你的定不真正坚固、沈稳,只会给吹走。
因此,你必须对道的这一部分怀著礼敬。毕竟,它是道的核心。佛陀曾经说过[2],正定构成了八圣道的核心,而道的其它要素,只是正定的前提和支持,保持定为正定,保持定在正轨上。
因此,对心的这一素养,要有礼敬。照料它。我们专注于令心处在恒常、安适、自我的状态时,有时仿佛是逆著佛陀关于无常、苦、非我的教导而行。我们完全被吸摄于这股合一感之中,开始与它认同,既与那股静止、也与静止的所缘认同。一切合为一体。因此,似乎我们是与洞见该告诉我们的内容逆向而行。不过实际上,我们是在检验人类努力的限度。与其对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些聚合体——与之认同,我们是在把它们用作工具。作为掌握这些工具的过程的一部分,必须有某种认同感。你认同定境,认同定中但凡存在的身感[色]、辨识[想]、思维构造[行]、和意识。那就是为什么你对它们如此投入的缘故。它们全部合为一性。
不过,与其单单与之认同,你也把它们当作道。关键的区别就在于此。
你把它们带到一起,一旦被带到一起,你可以把它们如实分捡开来。如果所有那些东西在四处摊著,就很难看清它们如何互动,很难看清相关性在哪里,相互之间的界限在哪里。不过,你把它们带到一起,那么一旦它们长久处在一起,就会开始相互分离开来。
阿姜李有一个把石块投入火中的好比喻。当石块里的各种元素达到熔点时,它们就从石中逐一熔化出来。它们就是这样分离的。你讲要试图理解,获得洞见的一切现象也是一样。一旦它们在这个合一感之下,长久地处在一起,聚集在一起,就会开始分离开来。你要做的只是问: “这是什么? 这个与那个是一样的吗?” 接著你只管看。你开始看见,这些东西之间有一个自然的分界线。但是,在你把心在定中达到合一之前,你实在是看不见的。你看见的所有分界线都是由词语和观念强加的,由种种先入之见强加的。
把那些先入之见放到一边,就只专注于令心入定。你现在坐在这里修定,要试著使定尽可能精细,尽可能稳固。当你起身离开时,不可把它丢下。试著维持它。经典中用到的一个形象是,一个人头上顶著一只碗,里面盛满了油。要试图发展出同样的平衡感、细腻感、念住感。随著你出定,不管去哪里歇夜,要试著维持那种定著感、沈稳感。不可让它溅泼掉。这就是礼敬定的一个侧面: 试著在全天维持它,不让自己被外面扰乱。再说一遍,你会觉知外在的事件: 有人得交谈、有工作得完成、鸟儿的鸣叫、林中的风声。这些东西都会对你的觉知呈现出来,但是你不会把注意力送出去追逐它们。要试著把你的注意中心维持在内部、这里。
随著你发展出这种连贯性,它就变成你的觉知的习惯中心,你的习惯参照点。其他事物相对于那个中心的移动,就十分清楚起来。换句话说,出去看看的那个冲动: 你会准确如实地看见它----它就是追著事物跑出去或流出去的身内某些部位的一股流或一种身感。如果你能逮见它,就会明白: “噢,当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外面时,就会发生那件事。” 参照点的变动,既包含了心的一面,也包含了身的一面。当你的明晰的觉知感足够寂止时,就能看见这些东西的移动。参照框架越寂止,你在心里能注意到的动态就越精细。因此,这个寂止的成分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它,洞见只不过是词语,观念,你从书里拾来的东西。但有了它,洞见就是观察事件的实际发生和实际动作。
因此,这是洞见来临的基础,它是引生解脱的洞见。你开始观察到过去习惯于骑在上面跟著走的那些动态,因为现在你不再骑了。你随时看见心的这些闪出动作,但你不会跟它们一起闪出去。关键的不同就在这里。如果你乘势跟它们出去了,那只是凡常之心的做法。但如果有一种内在的定感,你就可以看见心出去,思维出去,辨识出去,攀上事物的过程。你如实观察它们。你开始想:“为什么我竟然要与那个东西认同?”
那就是解脱可能性来临之时。不过,这只有在当你极其,极其寂止时才会发生。为了寂止,你需要在当下此处有一种安乐感。否则,心不愿意待著。为了使定保持牢固而不受强迫地待著,你要在这里感觉良好。你用但凡有效的方式练气,帮助你安定下来,保持明晰,集中。随著你用气,对付身内的痛感,你会发现,有些痛你可以消解掉,有的不能,但你只能藉著实践,才会懂得。如果有痛,你不能只用调气来驱散它,你学会与之共存。你学会不与它认同。你对它们有觉知,但在觉知和痛之间存在一种分离感。那样它就可以忍受了。
如果你打算与身体的某些部位认同,要与好的部位认同。找到身内你能够藉著调气,维持一种安乐感的部位。专注那些地方。在这个动荡的世界当中,那里会成为你的定心处,你的参照点。
(根据2001年7月某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
中译注:
[1] | AN6.32 偈语: “敬佛、敬法、诚敬僧,敬奢摩他而精勤、诚敬训练,敬审慎、敬宾客: 这样的人不会退堕,与涅槃同存。” |
[2] | MN 117: “比丘们,什么是带著支持与必要的圣正定? 任何心的单一性,配备著这七要素——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即称带著支持与前途的圣正定......这其中,正见先行.正见如何先行? 正见者,生正志。正志者,生正语。正语者,生正业。正业者,生正命。正命者,生正精进。正精进者,生正念。正念者,生正定。正定者,生正智。正智者,生正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