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于身内


浸于身内

[作者]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Immersed in the Body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权所有 © 2006 坦尼沙罗比丘。免费发行。 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9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有些人以为佛陀描述五蕴时,他是在描述我们是什么,然而,那与他的话恰恰相反。他是说,我们不是它。不过,心的确认同这些东西——有时认同的是身体,有时是感受、辨识、思维造作,有时是感官意识[色受想行识],有时是不同的组合,有时是上面说的全部。如果可以给心的自我感拍一部电影,它的样子会是漂泊不定、擅变无常,就像水中的倒影——滑到这里、滑到那里,认同这个、认同那个,时时刻刻都在变形。在这样一刻不停地改换位置的过程中,心耗费了大量的能量。我们禅定时需要试著做的,是令它待在一个地方不动。只要你还有一个自我感,就把它沈浸在身内,保持它的坚固——如磐石般坚固。

出入息念,就是浸于身内的一种方式。巴利语是 kāyagatāsati —— 念浸住于身内[身念住]。浸住这个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你要尽可能地填满全身、占据身体、遍居全身。

现在,你的观察者在哪里?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它就像一只栖息在肩膀上的怪鸟,透过我们的双眼在注视。它看身体,是把它当成某件分立的东西来看的。不过,禅定时,我们是在尝试脱离与那个观察者的认同; 我们要做一个占满全身的观察者。你的脚占满你的脚,你的手占满你的手。你的整个自我感占满整个身体。

这就把你放到了一个有力的位置,因为如果你在身内留下大片尚未占据的区域,其它东西将会占据它——各种思维、各种杂染。不过,如果你的觉知占据了你的全身,其它东西就不那么容易进来了。圣典里的比喻形象是一扇硬木门: 朝那扇门扔过去一个线团,根本不会留下一点凹痕。哪怕其它事物的确进来,在心里制造出一个印象,你也会知道它,你也会看见它,因为你就在那里。你没有跑到身体的另一个角落,去看别的东西。

因此,随著你专注气,要试著克服你在头部某个位置看身内其它地方的气这个观念。你要占据全身,沐浴于整个气中。气和身应该包围著你的所在感。接下来,你要维持这样定在身内的那股感觉,随著你的入息,随著你的出息,把你的觉知填满全身。

为什么? 首先,这股填满全身的感觉,帮助你住于当下。当心跑去思考过去、未来时,它必须缩小它的觉知感,缩小它的自我感,变成小到一个点,才能溜到过去,溜到未来。换句话说,你攀附到体内你用来作为思考过去或未来的立足点的那个部位,与此同时,其它部位却被湮没了。不过,如果你用觉知把身体填满,并且能够维持那个遍觉知,就不可能闪入过去未来了,除非你想去。因此,这是把你自己钉在当下的一种方式。你的内在之手给钉到你的身体之手,你的内在之脚给钉到你的身体之脚。你就不能动了。

把气想像成进入全身。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参与呼吸过程,而你就坐在其中。这样就给你这个正在观察的自我,赋予了更大的坚固性,以至当诸种想法进入心里时,你不会给它们撞得失去平衡。你有一个牢固的基地。巴利文禅定对象一词, ārammaṇa [所缘],它的严格[字面]意义是“支撑”,意思是,你的心牢牢定立在某件事物上。这里你是定立在身内。这就是你的位置。这就是你确立定姿的地方。当你的定姿牢固时,没有人能把你踢倒或击倒。

这就好比在纽约市乘地铁。车厢在那里前后、上下、四周摇晃。如果你的立姿正确——你在车厢加速、减速、或者左右摇晃时不会跌到——那么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维持平衡。不过,生命的多变远甚于地铁的摇晃。周围发生的事件——色、香、味、触、人们做的事、人们说的话: 它们撞击你的心,可能会暴力得多、猛烈得多,远远超过地铁车厢的摇摆和急刹的力量。因此心需要一个极其牢固的定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练为心提供这个支撑,不仅在坐禅的这段时间内,而且终日不失。有些人抱怨说,要自己既关注日常事件,同时又关注气,太难了。当然,如果你是坐在后脑勺里,既要观身内的气,又要看外面的事物,的确是额外的负担: 任何同一时刻你要看的东西不止一件,而是两件。不过,如果你把自己想像成浸住在身内,遍居于全身,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不同的位置。你定立在气中,定立在一个坚固的位置上、一个有力的位置上。你从那个位置出发看外面,就不是作额外的事了,你只是处在一个维持定姿的更佳位置上。如果你的自我感,是住在体内某个小小的部位,外面的事物带著强力冲进来——某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惹到了你——你很容易被撞得失去平衡,因为你的定姿不牢固。心太习惯于从一个位置闪到另一个位置,它极其容易被撞翻。不过,如果你立定,把觉知填满全身——这就是你的定姿,这就是你的支撑——那么无论来的是什么,你都可以保持平衡。

因此,试著维持这股住于身内之感、浴于气中之感、被气全面包围之感,不仅在这段坐禅时间里,而且随著你度过整日。试著维持这个遍浸身内、遍觉知、遍念住、遍警醒的素质。一旦你能够在不同场合下维持这个定姿,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观察你在这里造作起来的自我感了。如果你的自我感闪来闪去——先是[认同]某一感受、然后是某个辨识、然后回到感受、接著是辨识连同和感受,就像闪动在水面上的那些古怪的阿米巴变形虫一样的形影——那么“这个自我是什么? 为什么心需要一个自我感?”的问题,是很难观察、很难弄明白的。不过,随著你维持这个遍居身内、浸于身内、周遭被气包围的单一的自我感,你就有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它: 这是由什么构成的? 这个形色是什么? 感受在哪里? 辨识在哪里? 思维构造在哪里? 意识在哪里? 它都在这里,相对寂止,足以让你真正地观察它。

有一股念浸于身内之感、“我”浸于身内之感,是有许多好处的,最终你要把那个自我感拆解开来,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要学会利用它,使你不被世间各种风潮撞倒。也不被外流的各种心流撞倒。经典中谈到以身为岛屿、以身为依止时,就是这个意思: 河水奔流而过,岛屿坚固不动,因为它的根基深厚,它由磐石构成,一如曼哈顿岛; 它不是一块沙洲。你已经把觉知深深地扎根在你的双手、你的双脚、你的身体的各个部位,而不是单单住在你的头部,不会从这里到那里乱闪。你就有了一个填满当下的扩大的觉知。

这就把你放在一个有力的位置,你要尽可能长久地维持它。它助你抵挡各种来自外在、内在的激流,它也让你以高得多的清晰度看见你的自我感,领悟它是什么——看见即使在这个有力的位置,哪里还存在苦,哪里还存在张力、不确定、无常。不过,首先你要尽量地做到使它恒常。你怎么能相信佛陀的无常教导,除非你已经在自己的觉知中找到了某种恒常? 你要力推极限。只有你真正力推极限时,才能真正懂得事情在哪里开始反推。佛陀传法时,并非是只要人们信他的话。他说,在你的内心对它们作反推、作检验。

因此,无常、苦、非我: 怎么检验它们? 是藉著在身内造就出一股恒稳的安适感,因为这个觉知必须放松下来,才能够持久。你可以认同它,遍居其中。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反推极限,才能看见即使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无常、苦、非我的原则将会在哪里反推回来。

不过,首先要修练它。记得,这是一门技能: 采取这个定姿、维持这个定姿、定在身内,然而要带著一种扩展的安适感而定,使它不至压抑。练习把你的觉知填满身体,以至于达到如果对你的自我感照一张相,它就会如同圣典中的比喻形象: 一个从头到脚被一块白布整个包裹的人。或者,如同阿姜李的那个汽灯比喻——它的每根灯芯都浸浴在明亮、色白、不动的火焰之中。试著用这股放松然而平稳的觉知,饱和你的身体,看看作为果报,将会发生什么。

(根据2004年9月19日开示录音整理,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禅定——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