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修心之技能
阿姜李: 修心之技能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
The Craft of the Heart——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Ṭhā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1994 美国慈林寺。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目录
§序 Forward
本书作为阿姜李的第一部著述,如同一本编目: 在其中,他就佛教修行之技能——从持五戒,一直到彻底解脱——给出了全面的教导。因此,不同的部分是为处于不同修行阶段的不同的人而写,建议读者不带偏见,贤明阅读——吸取凡对自己修行有用的部分,把其余部分留给别人。
本书的两个组成部分交叉重叠,原因在于它们早先是独立撰写刊印的两个册子。第二部分原名《心的修练》,刊印于1936年; 第一部分原名《居士戒律》,刊印于一年后。1939年阿姜李对两者作了修订与扩展,把这两个既自足又互补的部分合并为现今的单行本形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他再次修订,本书便按照这个最后版本翻译。
尽管阿姜李的教导在此后的年月里继续发展,基本要点不变。后期教导大多只是对本书诸主题的推演。不过这些后期发展当中,有一项值得特别提及: 有关初学者应如何开始修习禅定。对这个问题,阿姜李最后在他的《念住呼吸》一书方法二中给出了解决方案 [中译注1] ,要点如下: 先培育禅那因素[禅支],方法是(1)清楚觉知每一次呼吸; (2)评估与调节呼吸,使它尽可能舒适、满足; (3)让此舒适觉受,带著对当下的觉知,传遍全身。假若个别禅修者有困难坚持第(1)步,阿姜李也许会建议本书中给出的一些方法——随著呼吸重复“佛陀”、观想色身的基本元素等等——但这些方法被当作念住呼吸主修法的辅助。
虽然阿姜李的后期教导对本书一些个别主题发展出新的视点,他的后期写作无一具备本书的广度与完整度。因此,这是迄今流传最广并最受尊崇的阿姜李著作之一。
不过,虽然涉及面如此之广,它只是一部预览——地图或者说窥镜——因为真正的修心技能不在书里,而在读者内心。
引用一段阿姜李后来的开示:“明辨从哪里来? 我们不妨拿陶工、裁缝、编工的学艺过程作个比较。一开始,师傅教你怎样制陶、缝裤、编篮。不过你做的产品是否匀称美观,有赖于你自己的观察力。假定你编了一个篮子,接下来要仔细看它的比例,是太矮还是太高。太矮,就再编一个高一点的,接著再仔细看还有哪里需要改进,是太瘦还是太肥。接著再编一个,比先前那个更美观。这样继续编下去,直到你编出一个尽可能美观匀称、挑不出毛病的产品。最后这个篮子就可以作为标准,你现在可以自己开业了。你所做的,是从自己的行动[业]中学习。过去的努力,不需要再理会了,把它们扔出去。这是一种自发升起的明辨,一类创新与判断的能力,它不来自老师所教,而来自独立地观察与评估你自己做成的产品。”
希望本书增益所有欲把握修心技能者。
坦尼沙罗比丘(杰弗里-德格拉夫)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美国加州慈林寺Metta Forest MonasteryPO Box 1409Valley Center,CA 92082 USA
[中译注1] | 指阿姜李在后来对初学禅定者传了一套呼吸禅定的修法,它就是收录在《念住呼吸》一书中的方法二。本书所教的初阶修定法,以后被阿姜李作为辅助修法。 |
§引言 Introduction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将讨论戒德,接下来在第二部分讨论禅定。编写这第一部分,是为了补救我自己的遗憾。我曾经让佛教居家弟子们告诉我,五戒、八戒与十业道[kammapatha]究竟戒什么,回答正误参杂。问他们受戒多久,有的说从不曾受戒,有的说“两年”、“五年” 等等。从未受戒者,其无知可谅; 受了戒的,又各有各样: 有受戒三年者,戒学知识多于受戒五年者。有受杀生戒多次者,至今三年,未知戒之本意,依旧杀生。当然,比上述人等更有学识者不少,我仍不免遗憾,因为他们的作为实在与其学识不匹。此说非是批评,仅为实述。我因此纂写本书,以弥补遗憾。我已安排将它刊印成册,散发给实修的佛教徒作为指南,助他们以实践世尊教导的方式,礼敬世尊,使他的教言盛传、久传。
总之,我请读者边读边思考。此中内容有的你也许喜欢,有的不喜欢。不管怎样,我相信,你若按照书中叙述的种种教导实修,会发现它值得你付出的阅读时间。
本书有任何不如法处,请读者原谅。
我把纂写本书用去的体力与心力,回向给发心提供财力印刷本书的人们。其中凡有未灭尽诸苦者,愿他们无论重生何界,对一切关乎其真正福利之事,拥有领悟与明辨。
§第一部分: 成就戒德 Mastering Virtue
居士戒 Precepts for Laypeople
居士戒有三类: 五戒、八戒、十业道。我们在此先说五戒与八戒,之后讨论十业道。
五戒可分两类: 一类与身业有关,一类与语业有关。正持身业,表现为三戒: 戒夺取生命; 戒偷盗; 戒不当性事。正持语业,表现为戒妄语,不仅指谎言,也指离间馋言、粗口谩骂、拉杂闲谈。至于戒醉品,它与第三戒——戒不当性事——同归一路,因其关乎不同形式的沉醉。
八戒自五戒派生——同样分两类。其中有七戒关乎身业: 戒夺取生命; 戒偷盗; 戒任何一切性事; 戒午后至天明进食; 戒观听歌舞、器乐等演艺; 戒以花环、香料、化妆品、珠宝为饰; 戒高而奢侈的床与座。
无论五戒、八戒,终其究竟,实为两条: 身业正常,语业正常。巴利文戒德一词 sīla,字面之意为正常[normalcy,正态]——该素质可分五种或八种戒德成分。布萨八戒所断弃的身业杂染多于五戒或十业道。持八戒者身业轻,类似出家。 (说到出家,至少对女众而言,持八戒者断弃身业方面的贪、嗔、痴似多于过去的学法女[sikkhamānā,式叉摩那]。学法女作为沙弥女虽授十戒,她们在剃度前仅被要求严格持守前六戒 [中译注2] 。) 因此凡持八戒者,可说是以一种纯净的方式活命——或者说是短期梵行[kāla-brahmacariya]——唯不必变换衣著。
十业道 不同于五戒、八戒,不必起誓。一经了解,只管持守。共分三类: 身业道三项、语业道四项、意业道三项。身业道为: 离夺取生命; 离偷盗; 离不当性事与离醉品(后两离算作一项)。语业道源自妄语戒: 离谎言; 离离间馋言; 离粗言谩骂; 离拉杂闲谈。
三意业道为: 离觊觎[anabhijjhā]: 无觊望他人所有之心; 离恶意[abyāpāda]: 无愿他人受苦之心; 持正见 [sammā-diṭṭhi]: 坚信我们经历的苦乐来自个人的善恶之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如此共有十业道,又称善业道[kusala kammapatha]——明智之道、净行。此十业道当遵守、奉行——越持恒越好。贪之杂染将给灭除; 嗔与痴之杂染将无缘升起。贪来自觊觎之念——即欲望之聚焦——随后在意、语、行之中表现为贪。心意因此而不安、躁动; 言语、行为也变得不智、染垢。至于嗔怒,它源自恶意,随后升至敌意,最后成为愤怒、狂怒、凶暴,意、语、行由此变得不智、染垢。痴迷来自妄见,来自对对错、善恶的无明,致使意、语、行不智、染垢。
故此,你应当从根本上灭除它们。为著灭除觊觎而与他人——儿女、兄弟姐妹、亲属友人、僧尼隐者——分享所有,究竟将有益于你自己的福利: 这称为布施[dāna]。为著灭除恶意而培育慈、悲、喜、舍之心; 为著离恶业而持戒[sīla]。为著灭除妄见而亲近求学于多闻智者,借此发展自己的内觉与明辨: 这称为修心[bhāvanā]。
这便是贪、嗔、痴的对治法门。觊觎、恶意、妄见,乃是杂染的主根; 贪、嗔、痴为其顶冠; 表达这些恶法的意、语、行构成了树干与枝叉; 结生之果即是苦: 生、老、病、死之苦,忧、哀、痛、悲、惨之苦。我们平常食果肉后,若不破坏种子,它将有机会发芽,形成另一株树。杂染亦如此: 我们若不摧毁那粒种子,它将结生更多的果。攀附与执取之心: 这就是种子。未了悟者,以为其果美味可口,不愿弃绝、摧毁觊觎、恶意与妄见。果报是,他们在这三类杂染的影响之下,以种种形式轮回。当这些杂染十足升起时,无论何等地位皆被摧毁,无论何等财富尽数散失。赞誉变成毁谤,喜乐转为悲苦。友朋四避,家室离散——未离散者,心亦多有愁苦,如受煎熬。
[中译注2] | 学法女受十戒两年后剃度,严守前六戒意谓: 期间若破其中之一,则两年时间必须重新开始算。其它四戒则无此规定。 |
问: 五戒、八戒、十业道应何时持守?
答: 五戒与十业道,应一贯持守——无分早晚、日夜——因其为常戒[nicca-sīla]、无时相戒[akālika-sīla]。布萨八戒,则依居士各自的所能与机缘,有既定规范; 每隔七八日,于阴历的新月、满月、上下弦的第八日,集体持守,每月共四次。该模式适合于时间或机缘不多者。不过,你若时间与机缘充足,则要让信念作为你的引导。要专注其善德,而不是历书,只管自守八戒,无分日期、季节,无论哪天持守,就把那天作为你个人的布萨日。
对此有人也许持异见:“若非布萨日,便不算持布萨戒。”
“不是布萨戒,是什么?”
“仅是一般的八戒。”
“持八戒是好事坏事?”
“……是好事。”
“我们为善德而持八戒,不是么? 若是做对了善事,哪天做有什么关系?”
我们在此当翻译“布萨”一词。字面上它的意思是,“接近休止”[approaching respite]一切腐败与不智。因此从定义上讲,你的行动[业]若不休止腐败,那一日便非是布萨日。你无从保证这日那日是布萨日还是什么日。虽如此,按阴历定制持八戒对机缘不多者不失为有益模式。不过你若有机会,不应自限于那几日,因为戒德在本质上与日期无特别关系。因此,我们应当安排次第,使有志于修持者择其所能。
- 第一组于雨季每个阴历布萨日持守八戒: 三个月,每月四日,共十二日。这称为初阶[mudu]。
- 中阶布萨[majjhima uposatha]——每个阴历布萨日持守八戒,终年不辍: 十二个月,每月四日,一年共四十八日。
- 高阶布萨[ukkaṭṭha uposatha]——每个阴历布萨日及布萨日的前后日持守八戒,不论月份、季节: 十二个月,每月十二日,因此一年共144日。信念坚定者可持此戒。或者,你若愿意,可以瞄准更高的目标,在任何时间、任何季节持守八戒,专注于戒德本身的质量,不管世间的常规条例——正如当今的佛教尼众,所守持的便是这同样的八条戒律。
因此,为了灭除这些杂染,我们应当布施财物,持守五戒、八戒、十业道,禅定修心,令心坚固、不动、寂止。这些杂染一旦灭绝,即使你从未富有,也将富有起来; 即使你从未达到过天界,也将常住,正如佛陀宣说五戒果报之偈:
戒可以两种方式确立。 (1)持戒离[samādāna-virati],即发誓受戒,如我们随比丘或沙弥重复戒律(此处还必须了解五戒或八戒所戒之不良恶行究竟为何); 或者(2)自然离[sampatta-virati],即自行决定戒某项不良恶行。换言之,你若想净化品格,可自行决定戒除恶习。一旦立戒,你要以良知细心守护,不使松弛,这称为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 绝对断离,完全脱离造恶的倾向。
维持戒德的清净,有赖于两类因素: 毅力与四梵住(慈、悲、喜、舍)。举一个凭毅力持戒的例子: 假定你习惯于宰杀动物。你决定持戒,于是停杀一两日,但因毅力不强,一过自限时日,又重返旧习。这种凭毅力持戒的方式,意味著行使自制,不犯过去惯犯的恶习。
问: 如此持戒有价值么?
答: 就那一天而言是有价值的。偶尔见到光明,强过从来不见。
不过,藉四梵住持戒,意味著内心愿众生幸福,同情众生皆不欲受苦、愿得安宁、不受伤害。一旦意识到这一点,即升起悲愍,不敢破戒。以慈悲心持戒,有大果报。
戒行圆满者,凡有所求皆得成就: 重生人界、重生天界、涅槃。这样的人可以求得美貌妙声、芳香美味、精致感觉、喜乐情绪。有戒德即是有财富: 五戒好比五十金锭,八戒好比八十金锭,十业道好比一百金锭。实际上,戒德的价值不可计量。戒德与布施,两者共同构成了重生人界、天界的必要因素。布施、持戒、禅定修心又是涅槃的必要因素。因此,我们都应当找时间努力造那些引导我们趋向真正福利之业。
布萨日 The Service for the Lunar Sabbath
受戒前,首先礼敬三宝——佛、法(他所传授的真理)、僧(已证道之弟子):
现在全体持诵常规早课。你若不会,则保持安静。全体诵完后,将一齐念请求授戒文。同样,你若不会,也保持安静。五戒求授方式如下:
布萨八戒的求授方式如下:
接下来,重复礼敬佛陀的句子:
接下来,持诵三宝归依文:
完毕后,主持仪式的比丘说: Ti-saraṇa-gamanaṁ niṭṭhitaṁ 三归依仪式完毕。 你答: Āma, bhante 是,尊者。
现在,跟著他重复五戒:
- 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破坏生命。
- Adinnād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偷盗。
- Kāmesu micchācār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不当性事。 (如果你受持八戒,则以此句代之: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一切性事。)
- Musāvād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妄语。
- Surā-meraya-majja-pamād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醉品。
(如果你受持五戒,则在此停下。如果受持八戒,则继续)
- Vikāla-bhoja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午后至清晨之间进食。
- Nacca-gīta-vādita-visūka-dassanā mālā-gandha-vilepana-dharaṇa-maṇḍana-vibhūsan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观听歌舞、器乐等演艺,戒以花环、香料、化装品、珠宝装饰身体。
- Uccāsayana-mahāsaya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训诫,戒高而奢侈的床与座。
你若持布萨戒,比丘将宣说布萨期的长短。跟著他重复:
比丘将提醒人们审慎持戒,并宣说持戒的果报:
你说: Āma bhante 是,尊者。 比丘接著说:
授戒仪式至此完毕。
戒律译文如下:
- 我接受训诫,戒破坏生命。
- 戒偷盗。
- 戒不当性事(此为受五戒者持守。 Abrahma-cariyā… 为受八戒者持守: 指戒一切性事。)
- 戒妄语。
- 戒醉品。
- 戒午后至清晨之间进食。
- 戒观听演艺(如歌舞、器乐等),戒以花环、香料、化妆品、珠宝装饰身体。
- 戒高而奢侈的床与座。 (奢侈意为有厚垫 、床垫。高床意为高于十寸。 不过扶手椅与扶手沙发,即便高于十寸,亦不受本戒约束。)
不论五戒、八戒,都有两个[构成]基础。换言之,破戒须得有(1)身与心共同违越; 或者(2)语与心共同违越。假若某个无意的身体行为违反了戒律,则戒德依旧完整。举例说,你砍树或采花供于佛台,恰巧有生活于树枝或花茎上的昆虫因此死亡。你事先不知它们在那里。此种情形下,你的戒德依然完整,因为你内心无意愿它们死亡。至于语行,假若你说话匆忙,出于疏漏或无心,辞不达意。例如你本想讲两字,实际讲了四字; 本欲讲真话,但说错了。既然它仅是语言动作,内心无意误导,因此你的戒德依然完整。
破坏十业道,可随著三因素之一而生效: 身与心共同违越; 语与心共同违越; 或者仅以心违越。换言之,意、语、行中任一的违越,须得有动机,才算是破坏了戒德,因为动机——即戒离的意志[cetanā-virati,戒离心]——构成了戒德的精髓。可查看任何一条戒律,其中必包含此要素。动机为戒德的精髓; 动机以外,戒德的其它侧面,只是它的表达与应用。
堪称戒德之动机者,乃是遵守五戒或八戒的戒离意志。至于诸戒行,它们是该动机的表达,而详述诸戒所禁行为的细则,则是该动机的应用范围。戒德为正常态。言语与行动的正常态与正平衡,表达为五戒与布萨八戒。意、语、行的正常态与正平衡,则表达为十业道。
动机为戒德之根本,可引经文中佛陀之语为证:
佛教徒一般所修的戒德,总结起来归为三类: 小戒[hīna-sīla]; 牧守戒[gocara-sīla]; 非牧守戒[anagocara-sīla]。
- 小戒,指只服从戒律。譬如,第一戒要你戒杀,你求福德,因此看护其它有情的生命,不使它们死亡。第二戒要你不偷盗,你因此照料别人的财产,不使它们失踪,希望借此得些福德。第三戒不许行不当性事,因此你四处看护他人的配偶与儿女。第四戒不许妄语,于是你四处照顾他人的耳闻,不在其中灌输谎言。第五戒不许饮酒,因此你为他人的酒瓶著想,不把他们的酒喝光。对其它戒律也同样如此。这样地修戒德,等于为他人的货物充当看守。你把自己置于奴仆或雇佣牛倌的层次。无论是守五戒、甚至八戒,这都属于层次最低的戒德,或者说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执取于外在的善德形式。
- 牧守戒,指确保心只住于良善的动机,譬如思考如何行动才是明智、有福德。无论你的思想涉及过去还是未来,色、声、香、味、触、法,你小心保持动机明智,不让它们堕落于腐败或不智。
- 非牧守戒,指使心住于当下,不让它漫游于杂念之间。你有念住与警觉,连续守护心,使它完全安住当下。这才是戒德——达到正常状态时的戒德——这种戒德有天界与涅槃的价值。
小心谨慎不破条文的戒德,能够对治粗相的贪。来自牧守心的思路,不让它进入不良动机领域的戒德,能够灭除嗔怒与厌恶。进入当下的戒德——即正态之中的戒德——能够灭除痴迷。因此我们可以说,戒德能够灭除粗相的杂染,即某些层次的贪、嗔、痴。
继续说布萨日: 你现在有机会听一段说法。请求说法的方式如下:
现在,整肃你的思想,住于吸收法的滋养。说法完毕,你可以如下方式宣告自己成为佛陀的居家弟子:
巴利文的居士一词 upāsaka [优婆塞,近事男,女居士*upāsikā*,优婆夷,近事女],字面意义为: 靠近者。居士有十种素质: 五种当止持[禁止],五种当作持[具备]。五种止持为:
- 贩售武器
- 贩售人口
- 贩售动物给予宰杀,贩售自己所杀动物之肉
- 贩售醉品
- 贩售毒药
五种作持素养为:
- 具信
- 持戒
- 坚信业力原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 不欲在佛陀教导之外寻求福德
- 唯以佛陀教导的方式行福德
拥有了这些资格,依照定义,他就是一位以布施、持戒与禅定为修持目标的居家弟子。
布萨仪式完毕后,你应当利用这个机会,培育心的平静与安止。不要把一天浪费掉。把“佛陀”作为你的禅修练习。专心默念“佛陀”是一种修定方式。明辨之意是,对一切造作缘起之事有彻底的领悟。明辨的价值在于弃绝一切形式的杂染。戒德、定力、明辨: 这些素质构成了佛陀教导的核心,我们都应当尽己所能长养它们。
现在,我们对戒德、定力提出若干问题,借此进一步解释这些主题。
持戒问答 Virtue: Questions & Answers
- 什么是持戒的利益? 什么是不持戒的过患?
- 什么是戒德?
- 戒有多少种?
- 什么是戒德的精髓?
- 维持戒德需要什么?
1.答第一问: 持戒者此生可识得的利益如下: 他们不受世人猜疑、鄙视; 他们进入圣人与常人的集会时有自信。他们死后,至少可得人界的重生。因此,有德者不愿自己的戒德受玷污。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在全世界受人爱戴。何以如此? 因为世上无人愿受欺压,哪怕一丁点也不愿。不必说善士,即便盗贼也责怪无原则者,比如他们团伙抢劫: 盗团成员们必然因行事之苦而相互找错。但出于无明、愚蠢、缺判断力,他们还去做。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所行之事有益于这个世界与下个世界。多数人忽视了戒德的这个侧面。我们视错误为正常,以为持戒妨碍进步,持戒者老套、落后时代,或者认为持戒不可能谋生。这一切观点并无实际根据。戒律究竟如何妨碍进步? 仔细考虑这一点: 世界的本质是,无一人愿意受苦; 即便畜生也不欲见痛。因此戒德之本意,非是破坏世界,而是保护它、助它进步。佛陀制定戒律,非仅仅依照自己的见解,而是顺应了全世界人的方式与见解。何以知此? 我们无须问佛陀本人,可以自己考虑:
例(1): 举一简单例子,杀生。渔人以杀生谋生,有的因此赚了大钱。他们仍抱怨自己工作之辛苦,甚至有时落海溺死。既然抱怨自己的工作,就表明他们不好此业。至于那些鱼,它们也不喜欢[被捕]。甚至小蚊小虫也不愿被虐待[作饵]。我们为什么虐待它们? 因为我们未曾亲近智者。我们眼见伤害与苦痛,但出于自己的暗昧、愚痴,仍然去做。此例说明,佛陀确立戒律乃是顺应了世界共见。
例(2): 偷盗,世上有人喜好此事么? 假若世界喜好偷盗,也许就不会有禁止——哪个人类社会没有这些法规? 既有这些法规,就说明我们并不喜好偷盗。即便被盗的物事也不愿被人窃走。譬如动物,被盗贼迫之一隅时,会试图逃避。小偷与强盗们常怨生计辛苦——老得遮掩躲藏、少食少眠。抱怨则说明不好此业。为什么还要做? 因为他们未曾亲近智者。出于自己的暗昧、愚痴,视错误为正确。
例(3): 通奸,世上谁喜好? 问做此事者,他们抱怨自己为之痛苦。问受害者,他们也抱怨因之痛苦,不欢迎此事,有时甚至以自杀结局。这表明世界并不喜好此事。人们为什么做? 因为他们未曾亲近智者。视错误为正确,因此带来世界的毁灭。他们被罚款、收监,家庭关系破坏,相互击头,原只为取乐。如此做错事,将使父母哭泣、使官府烦恼。这些事给世界带来毁灭。
例(4): 说谎,世上可有任何人喜好此事? 一个人正在说谎时,必然苦于怕被人识破。将要说谎时,他苦于盘算如何开脱。一旦说了谎,又苦于怕无人相信。被骗者怕所闻非实,得质问、对证。即便儿童也不欲受骗。譬如小孩子啼哭要娘,父亲骗他说:“乖——你娘来了。”当他不见母亲来时,就会大哭不止。为什么? 因他不能信任他的父亲。不必说人,连动物也不愿受骗。譬如我们拿米饭引诱一只狗。它看见米饭,以为要给牠吃,就举臀摇尾地跳过来,我们不给它,反拿著米饭跑掉。如此三四次之后,它很可能不再走近前来,因为它知道我们在骗它。这说明众生不喜好谎言。那么为什么人们说谎? 因为他们未曾亲近智者。视错误为正确,导致世界衰败。
例(5): 饮酒。是有一种人喜好饮酒。酿酒者诉苦: 赔钱、怕被警察发现、被酒客欺骗。酒徒们抱怨,酒令他们头晕、蚀尽薪水、潦倒贫穷。我未闻世人盛赞饮酒为趋向健康、财富、幸福之道者。酒徒若真以为善,也许不会回来照旧饮水吃饭。一旦喝醉了,闹事出丑之态,不为世人赞赏,连遭家人厌恶。自己又诉说欠债、缺钱,表明他们也不爱好、欣赏此项瘾习。
在某些地区,政府出于对民生福利的关心,立法阻止饮酒之害。 (我个人一直想知道,官家酒税所得是否足以覆盖酒徒造成的损失。我对此存疑,不过这只是我的观点。你可以自己考虑。常见例子是,人们聚众饮酒时——不论是合法还是偷税的烧酒——便开口说话: 一瓶烧酒之后,当中一人也许就给杀死了。这种情形下,官府从一瓶酒中所得的丁点税收,可能远抵不上追捕凶手的费用。)
因此佛陀看见了这类行为之中的邪恶: 它败坏世界,妨害民生。譬如,醉汉难以保持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只会自夸。我非是批评,这是我时常所见。例如,农夫请邻人帮忙收割稻谷时,众人[醉酒]大声喧哗,不过去看他们的工作,却发现稻谷撒得遍地都是。
有一次我见到一口井,井道惊人地倾斜,往下看,水倒是新鲜干净。于是我问井主:“这水是不错。何故井道掘工不佳? 是遇上巨石还是树根? 什么时候掘的? 是谁掘的? 你自己还是雇人?”
于是井主答:“这井是我请了朋友帮忙挖的。”
“怎么让他们掘这么深? 花了不少钱吧。”
“我请他们喝烧酒,直到大醉,接著下去挖井,这就是井道如此歪斜的由来。”
这说明酒精何等坏事。
我在此所举的一切例子——虽然短小,足以引发思考——说明世界并不喜好这些事,说明它们造成伤害、损失,浪费金钱、劳力、人生。这就说明,佛陀禁止这些行为,是合乎世界之共见的。没有哪条戒律与那些观点背道而行。既如此,有哪条戒律妨碍进步?
那么,人们何以不识此理? 因为他们未曾亲近智者,视错误为正确。他们与世界作对,因此受苦。佛陀随顺世人的愿望,为了人民与国家的发达而传法。假若人们真正遵守戒律,在地球上的生活在可见的当下即有幸福。
第一问——守戒的利益与不守戒的过患——到此讨论完毕。
2.第二问 “什么是戒德?”可回答如下: 戒德的巴利语——sīla——意为正常。所谓“正常”,是指意、语、行无偏,而“无偏”是指不以行动造恶、不以口舌言恶、不以心思恶: 换言之,戒离三类有害的身业、四类有害的语业、三类有害的意业。当离的三身业是: 杀生、偷盗、醉酒与不当行事。避免这些行为,不让身体朝那里偏,即是让身体住于正常状态。当离的四语业是: 谎言、离间馋言、粗口谩骂、拉杂闲谈。保持言语不朝那里偏,即是使言语住于正常状态。而使心住于正常状态,意味著(1)不觊望他人所有。 (2)对行为不愉悦的人或有情无恶意。 (3)持正见: 懂得一切有情依自己的业而活——动机好的,有好报,动机恶的,有恶报——无一希望受苦。一旦你能够如此看待事物,要维持该视角。不要让它偏离到错误道上。
如此维持意、语、行于正常、平衡状态,即为戒德。不过“平衡”在此,非是排除一切行动[业]; 它只排除导致言行朝错误方向偏走的行动。除了此等偏离之外,凡有精力者,无论以何谋生,尽管做,因为佛陀的戒律并非是懒惰的戒律、胆小的戒律、贫穷或呆滞的戒律——即不许你做任何事的戒律。那非是佛陀的教导。至于言语,凡无害之言,尽管讲。佛陀的戒律并非是哑口禁声的戒律; 而是让你讲适宜言语的戒律。至于心意,凡有利于谋生知识或发明的想法,尽管想。佛陀并未禁止此类思考。他只禁止有害的思考,因为戒德之要旨乃是戒离意、语、行当中的邪恶不正,培育意、语、行的正直诚实。这表明,佛陀教导我们戒当戒之事,行当行之事。此说可以八圣道的正志与正命为证。不过我们多数人相信,持戒等于把自己圈在寺院,妨碍谋生,甚至动一动指头都不行。这种信念是错误的: 它违反了佛陀的教导,有害世界的进步。
持戒——有戒德——意味著使言与行住于正常状态。具戒德者,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清净的。作为果报,他们得到的财富殷实、长久。具戒德者,无论说什么——无论说多少——不会令听者有刺耳感。它可以带来善运,使听者感觉顺耳。有戒德者无论思考什么,假若本来是件难事,将会转为易事; 假若是造什么物件,会做得美观,这都是那戒德的缘故。不过我们多数人,倾向于太轻视戒德,不在工作与活动中行持,因此沉重不堪,跟不上世界的进步。
意、语、行不受戒律统辖者,好比盖满细菌、烟灰: 有所触处,尽受污染,难以实现目标。即便成功,也不长久。言语也一样: 言语不能长久维持戒德者,常被听者怀疑、鄙视。他若想找人要钱[商业集资等],会有困难; 一但得到钱,也不能久存。心意也一样: 人若无戒德掌管心,他的思考是暗昧的。无论想什么计划,会有困难,即便成功,也不善不久。
欲使意、语、行维持正态,须有念住。换言之,一切行动之中,必须连续审视自己的业——坐、站、行、卧——才能知道自己不曾作恶。不能连续反观自业者,好比不著衣服: 处处冒渎他人。甚至有故事说,某男如此心不在焉,把妻子的上衣与下裙穿了出门,这说明不能反观自业者,将会发生什么。
不检点自己的言语者,好比无盖的饭锅。水煮开时溢出,会把火熄灭。人不能时常把握自己的思想——譬如那无休止地臆想赚钱致富以至与现实脱节者——必然给自己造成伤害。有些人想得过多,以至于吃不下、睡不著,神经受伤、心理失衡,皆因思考无根基、无自制之故。
如此,缺念住者同时也正是那些不守戒者,他们会伤害自己。
第二问讨论完毕。
3.第三问“戒有多少种?”可回答如下: 专义上区分有五类,指五戒、八戒、十业道、十戒与227戒。广义上区分有两类: 一类是居士戒,另一类是比丘与沙弥戒。
从另一个角度区分,有三类: 与身业有关的、与语业有关的、与意业有关的。
再换个角度区分,有两类: 基本戒[ādi-brahma-cariya-sikkhā,初梵行戒],即必须首先学习与遵守的五条基本戒律,如杀生戒; 一旦掌握之后,下一个层次是仪表规范[abhisamācāra],有关个人行止,如就餐等。
再换一个角度,有两类: 世俗[lokiya]与出世[lokuttara]。出世戒德,既可是居士戒、亦可是比丘戒。假若某人,不论僧俗,已证得心的真实正态,他的戒德便已出世。不过,尚未达到入流正态者的戒德——不论居士比丘、不论是否严格持戒——只是世间的。世间的戒德,本质上无常,时而清净、时而不净; 持这类戒者,有的生天界、有的下地狱。不过,出世戒德恒常、直趋涅槃。此类戒德排除了在四恶趣(apāya-bhūmi)重生的可能。
达到出世层次者所具有的戒德,乃是佛陀教导的真正戒德,比其它一切戒德更尊贵、更有价值。世俗戒德,即便是比丘的227戒,品质上亦不可与一位入流居士的五种戒德相比: 出世戒德贵为如此。为什么入流者的戒德恒常,而凡夫的戒德非恒常? 因为入流者已经藉明辨之力,彻底摆脱了自我认同[sakkāya-diṭṭhi,身见]。他们的明辨来自何处? 来自修定,使心坚实,从中升起明辨,永远洗净了自我认同。他们已经看见了对身与心持痴见的危害,意识到这些东西不是我。他们已观照色身,直到看见,它只是四元素,来时未带来,去时也不带走。因此,他们能够放开,不带著执取或者错误的先见。
(1)假若我们把身体视为属我所有,就会对它持占有心,不愿明智善用。我们卡在了身体喜乐的层次——是那种享乐抹杀我们的福德与福利。当色身痛受升起时,是那种痛抹杀我们当行的福德。这可算是一种形式的杀生[pāṇātipāta]: 用乐与痛,灭去众生希求的福德。这是入流者已弃绝的自我认同之一。
(2)不与而取[Adinnādāna]: 入流者不抓紧色身,以之属我,因为他们已意识到,它只是四大之合成,这些元素是世间的一部分,不可能拿走 [中译注4] 。结果,他们不会试图欺诈世间,把世间元素指为属我,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之另一侧面。
(3)不当性事[Kāmesu micchācāra]: 入流者已看见来自感官攀缘——色、声、香、味、触、法——的危害。可以享受的,就享受; 不可耽于其中的,则不介入。这意味著他们对感官之乐,不会让自己做错事。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4)妄语[Musāvāda]: 入流者已亲见绝对真相,就不会说谎了。换言之,他们已看见了四圣谛,如此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侧面。
(5)醉品[Surāmeraya]: 入流者不可能沉醉、失慎于色、声、香、味、触、法。如此他们弃绝了自我认同的另一个侧面。
[中译注4] | 指入流者已放下色身,把执取色身作为一种形式的偷窃。他更不会对其它世间物质不与而取。 |
这就是明辨[慧]层次上的戒德。一旦达到这个层次,常规形式的戒德即转为恒常、持久,因为自我认同已藉明辨彻底摆脱。至于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对戒条与修持的“摸取”],入流者不再“摸取”自己的行为,因为已确见其正确性。至于疑[vicikicchā],他们已弃绝一切对明辨价值、活命方式、修行道的存疑: 不再臆测是否正确。一旦能做到这一步,即与世俗戒德隔离。世俗戒德是无常的,因为它缺明辨。何以缺明辨? 因为我们不在内心修定,顽固地执取色身、攀附它、误以为是我,以至于少许的蚊蝇骚扰、日晒雨淋,都会使我们的福德枯萎、死去。
因此,出世戒德殊胜; 世俗戒德不持久。至于戒德是出世还是世俗,完全与心有关。
第三问讨论完毕。
[中译注3] | 此处意为,人身死后无用,不如已死动物的色身尚可利用。 |
4.回答第四问:“什么是戒德的精髓?” 我们首先必须把戒德精髓即戒离的动机[cetanā-virati,戒离心]与戒德的表达区别开来,戒德的表达有三类: 自然离、持戒离、正断离。这三种称为戒德的表达,因为它们随戒德而来。
自然离[Sampatta-virati]: 指未曾作誓而自发约束自己的行为——譬如在野外或林间看见一头动物,有机会杀死,但因畏惧罪恶,决定不杀; 或者看见他人的财物,本有机会拿走,但因畏惧恶业,决定不取。
持戒离[Samādāna-virati]: 指发了持戒的誓言——或者对自己、或者随他人重复——此后谨持不破。
正断离[Samuccheda-virati]: 指维持戒德清净无染,不论是否作誓。
戒行表达的清净与否,有赖于对意、语、行之操作中升起的若干次要因素、它们或者违反戒德的表达(因此使之玷污)、或者谨慎持守(因此保持清净)。
至于戒德的精髓——此处“精髓”指主要成分或决定因素——乃是戒离有伤害性的意、语、行的意志[戒离心],并且牢记使心保持正常状态。这些有害的意、语、行可以是五种、八种、十种、或其它形式的伤害。因此,戒德分两类: 一类是清净的戒德,即,意、语、行之绝无污染; 另一类是染垢的戒德,即撕破、穿洞的戒德。例如守两戒,但连破三戒,即是被撕破的戒德。非连续性的破戒,则称染垢的戒德、穿洞的戒德。
不良品性由此而来。品性不良者,有[生于人界的]戒德,但他们不守护它。他们持戒不力,于是让邪恶透过言与行流进来。染垢的戒、撕破的戒、穿洞的戒: 即便它们算是恶,却也强过无戒。戒德有破裂之处,强过无戒可破,好比穿破衣强过无衣可穿。人人生来俱有戒德,除非身死。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必须守戒? 守戒意味著我们把已有的戒德洗净,而不是到比丘沙弥那里收集他们培育的戒德。
我们已了解,戒德指动机端正之心; 染垢的戒德,指动机不端之心。这足以说明人人都有戒德,因为有谁无心? 即便疯人也有心,唯有死尸无心。任何有呼吸的人都有戒德,唯一不同是,该戒德清净与否。正如佛陀对弟子说:
邪恶动机玷污戒德。善巧动机维护戒德的清净。第四问讨论完毕。
5.第五问: 维持戒德需要什么? 可作如下解答。此处戒德指的是戒德之清净。为使此清净稳固持久,有赖其因缘,好比初生儿有赖父母的护持方能活命成长。若得父母的充足哺育,则茁壮成长,无营养不良之虞; 喂养不足,则单薄虚弱。同样地,戒德之维持,有赖于我们的念住、警觉: 此二法为清净戒德之守护。同时,我们必须以资粮滋养戒德。若无资粮,戒德将枯萎、死去; 即便有正念与警觉的守护,也不能壮大,好比儿童有父母,无哺育,必然消瘦枯竭。戒德的壮大,须有资粮,戒德的资粮为:
此四梵住之心,乃是戒德的资粮。
如此行事者,戒德将壮大有力。换言之,当意、语、行中体现著慈悲喜舍之心时,戒德将坚定、持久、直趋涅槃。此谓壮大的戒德、丰盛的戒德、富足的戒德、乔达摩佛教导的戒德。不能成就这一步者,只能得到贫穷的戒德、染病的戒德、孤寡的戒德、枯萎退失的戒德。
戒德为人人可佩戴的美饰。不论老幼,以戒德装点,皆有魅力,因为它不同于外在饰品,无论由谁佩戴,永无不协调或不适宜之感。外在饰品仅于适当场合美观,戒德却永久宜持。凡能维持戒德者,此生与来生将脱离危险与敌意。因此,有明辨者细心守护他们的戒德。无明辨者自寻锁链,即: 束缚手腕、脚腕、脖项、耳垂的金锁链。即便细心守护,仍不免受其伤害——比如盗贼抢夺金链时,会撕裂耳廓、擦破手足皮肤。可以借此思考外在饰品究竟有多少善处。
至于戒德,当它包围著我们的心意、包围著我们的言语、包围著我们的行为时,谁能破坏它? 哪个贼能偷它? 什么火能烧它? 经偈保证,我们死后,能去天界享受喜乐。
因此,一切有志于清澈、清净之福德者,当以四梵住之心,勤修、完善其戒德。既掌握后,凡有志于圣道中段之修定者,将迅速得果报。
第五问讨论完毕。
§词汇表 Glossary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