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灭苦手册


阿姜李: 灭苦手册

三篇短文

[作者]阿姜李-达摩达罗
[英译]坦尼沙罗尊者
[中译]良稹
Handbook for the Relief of Suffering——Three Essays by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from the Thai by Venerable Ṭhā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权所有 © 1995 美国慈林寺。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引言

阿姜李于1959年年底住院时撰写了这三篇短文,一年多后便去世了。文章以铺叙甚少的纲要形式写成,这是他后期文字的典型风格。他的写作目的,似乎是为了留给住院病人在治疗期间,作为精神食粮,细加思考。尽管他的表达方式对其它宗教有兼容性,但基本要点是不折不扣的佛教。其中第一篇短文对两类病症的解说,遵循的是佛陀觉悟之时所得的中心洞见之一, 即: 当下发生的事件,是以旧业(业指有动机的行为)与现业两者为因缘的。第二篇短文中提出的有关人类价值的四原则,对应的是佛陀曾经警戒的四不善 [agati, 错误的生命轨迹],即建立在以下四种基础上的偏见—— (1)爱欲; (2)厌嗔; (3)痴迷; (4)畏惧。

第三篇——《佛教之道》——是对佛陀教说的纲要性阐述,一是基于《教诫波罗提木叉偈》中的短句,该经是佛陀说法初期派遣1250名阿罗汉弟子往各地传法之前对他们讲述的; 二是基于对一个佛教基本概念——造作 [saṅkhāra, ]——的分析,该词的意思是造作力、塑造过程、或造成之事物。形式上,对世间层次和法的层次这两种造作的分析,系阿姜李的独到解说,它来自对两个巴利复合词 saṅkhāra-loka [行世]saṅkhāra-dhamma [行法] 的泰式解读。从巴利语法角度来看, saṅkhāra- 在两个复合词当中都作为形容词: 前者意指造作事物构成的世界,后者意指造作事物的现象本身。这两个复合词直接为泰语吸收,但因为泰语把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于是阿姜李把世与法解释为修饰造作的形容词,因此得出了两个词汇的新解。他对于第五蕴即识蕴的理解,有别于多数学者,这也颇具意味。除此之外,他的分析内容都是标准式的,他的要点则构成了巴利经典当中佛陀教导的方便概述。

英译者 坦尼沙罗比丘
美国上座部慈林寺

第一篇: 解脱苦痛

疾病在我们的体内升起,可以有两种方式:

  1. 缘于体质[dhātu-samuṭṭhāna, 元素生,界生]
  2. 缘于业[kamma-samuṭṭhāna, 业生]
  1. 缘于物质: 缘于体质的疾病是那些借由五种体质元素 [dhātu,:small:属性,界]的失调而造成的疾病。这五种体质元素是:

    (1)地: 体内的固体部分,比如骨骼、肌肉、皮肤等。

    (2)水: 液体部分,比如唾液、黏液、血液等等。

    (3)火: 体内的暖意。

    (4)风: 体内来回移动的诸种力,比如呼吸。

    (5)空间: 全身各处的种种空间,体内诸种元素借之混合、互动。这些空间包括: 耳道、鼻腔、口腔、皮肤毛孔等。

    当这些元素受到刺激或者失去平衡时,它们便为疾病的升起提供了一种缺口,故名: 缘于体质 [dhātu-samuṭṭhāna]。

  2. 缘于业: 缘于业的疾病是指那些从业心[kamma-citta]或者说心理动作当中升起的疾病,这种情形下,心被各种刺激性或干扰性的主题占据不放。随著对这些主题越想越多,我们的心力就虚弱起来,我们的心受激、失衡,最后就生起病来。

    对治的办法有两种——不过在治疗之前,我们应当首先自我检查,看看它们是怎么来的,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治它们。

    两种对治办法是:

    1.药物医疗: 由种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药物,它们可以把体内的诸种元素带回平衡,使我们的痛与病或者减轻或者消失。

    2.佛法医疗: 有赖于我们自己改进自己,把心转向善良、有价值、明智的主题。例如,我们也许可以发愿做任何几种类型的善事,比如以某种方式供养僧食、以某种方式出家持戒、资助建造某一姿势的佛像、或者以某种方式诵经坐禅。在某些情形下,当心里有一种好的动机升起来,我们感到喜乐、开放的时候,它就给心赋予能量、给身体赋予内力,藉著这些力量,我们可以缓和业已升起的任何疾病。

另外几点作为精神食粮,供病人和救治他们的医生思考:

我们生病时,自己的责任是,自我检查,寻找病因。假如我们自己不能够了解,就应当去找那些了解并且愿意指点我们的人。譬如他们也许会告诉我们,我们生的这种病应当用药物治疗。我们于是应该找医生,让他或她有机会舒解我们的痛苦。

一旦得到医生的建议,我们有两个责任:

  1. 听从医嘱。
  2. 给医生完全的自由,让他或她看怎么合适就怎么治。

我们不应当担忧自己会康复还是死亡。那是医生的责任。我们有一个责任,那就是照顾自己的心——使心无病,把思想转向善良、善巧的主题,以此增强心力,来帮助照顾我们的医生。当医生与病人这样相互帮助时,谁也不给对方造成负担。医生有治疗我们身体的自由,我们在心的范畴内有自由,这样我们就会有机会减少苦痛。即使我们死去,自己和医生双方都已经尽了力,医生照顾我们的身体,我们照顾自己的心。即使我们死去,也没有损失什么; 我们将有自己的内在善德可以带著走。

因此,当我们以这种方式治疗疾病时,才可以说,我们用了两种疗法: 药物医疗,这是医生的事; 佛法医疗,这是我们自己的事。这样一来,我们与医生就能够在照顾我们生命的品质方面相互帮助。

这就是病人的责任。

至于医生的责任: 作为医生,我们应当了解疾病的来源。假如我们知道,某种病缘于体质,就应当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假如我们懂得那个疾病缘于业力,那就应当用其它的方式,改善病人的心态。例如,我们在病床边,可以用和善的态度,或者使病人对于修福德有好感,鼓励他或她供养僧食、禅定、诵经、发愿出家一段时间等等,这都是使病人的思维转到正向的手段。这就称为佛法医疗。

在某些情形下,一种病一般需要用大量的药物,结果只用少许药物就会消失。有经验的医生肯定见过这样的病例。比如,某个病人病势沉重,但假如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办法安慰他,提高他的心态,症状不仅没有照一般情形恶化下去,反而却减轻了; 本来预期今天死,但病人却可能活到下个星期或者下个月。有人踩到荆刺,以为自己给蛇咬了,这样一想,疼痛立即发作。另外有人被毒百足虫咬了,以为自己踩到了荆刺,这种想法可以使虫毒不造成剧痛。假如他们接著去看一位有经验的医生,医生说是给百足虫咬伤了,他们于是受到刺激,那个痛就会发作起来。像这样的例子都说明业力在致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业』[kamma]这个词指 两件事:

  1. 业报[kamma vipāka, 业异熟],或者说过去行为的果报,它可以影响当下的身体,刺激物质元素,引生疾病。对这些病,有时哪怕我们根据医疗原理正确地给予治疗,它们就是不退。等到该退时,那个病人也许只吞一口去邪水,它们就消失了。这在部分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心态。这种病属于旧业的果报。有时侯,旧业可以传播开来,影响心,使病人烦燥,反过来加剧身体上的疾病。有时侯病情毫无希望,病人却痊愈了。有时候明明有希望,病人却死了。像这样的情形,我们得下结论说,那个病来自旧业。如果我们想要舒解疾病的痛苦,必须同时医治身体的病因和心理、业力的病因。
  2. 有时候,疾病可以发自心的新动作。这叫做业心 [kamma-citta]。举例说,当我们感到强烈的愤怒、仇恨、爱意、或焦躁时,心受到全力的激荡,包裹著心的那些杂染就会溅泼到体内,在那里它们与身体的各种元素混合——比如在血液中,接著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造成虚弱与疲劳。假如这类血液在体内某个特定部位淤滞,疾病就会在那里升起。心变得浑浊起来,身体的元素也浑浊起来。最起码,我们会觉得自己精力不足。假如我们不赶快想办法纠正这个情形,就会生病。

我们可以在这里作个比方: 心就好比池塘里的一条鱼。假如有人拿一根棍子在水里翻搅,那条鱼就不得不快速绕圈,覆盖在身上的黏液将会脱落。水就会变得浑浊,池底的烂泥将会给翻搅上来,那条鱼就看不清了。过一阵,鱼的黏液与水里的泥粒将会黏在一起,成为水草的养料。随著水草的繁殖,水就成为腐水,不能再用了。同样地,当心的杂染全力发作时,这种心的动作 [业] 的力量可以传播开来,导致身体生病。如果体内的元素与心同时发作,这个病就很难治了——哪怕它可以治,好转也会极其缓慢。

因此,业力病在某些情形下,首先在体内升起,接著传播开来影响心: 这叫做业报。有时候,它们首先在心里升起,传播开来影响身体: 这叫做业心。当业力病升起,我们了解它是来自身体还是来自心的时候,就应当用上述两种疗法来对治,那样将会提供解除痛苦的有效法门。

我自己已经亲身经历过这些要点的真实性,不过把我的体验全部记录下来,将是一件冗长的麻烦事。因此,我就把这些留给有明辨的人士自己去思索。

arogyā paramā lābhā
无病是至上财富。

pañca-māre jine nātho
patto sambodhim-uttamaṁ
arahaṁ buddho itipi so bhagavā
namāmihaṁ
制服了五种诱惑,
我们的依止(佛陀)自证无上觉醒,
他是阿罗汉、佛陀,故为薄伽梵 [有一切福报者]
我礼敬他。

你生病卧床时,可每日持诵此偈。


第二篇: 人类价值

世上人人希求公道。为了给世界公道,我们大家——无论种族国籍——需要在自己的内心拥有人类价值。人类价值并非是一种教条或者宗教。当人们出生到这世界当中时,他们就有希求公道的本能。他们有时得到,有时得不到。这是因为有的时候,他们让非人的价值干扰了人的价值。在这种情形下,那些非人的价值就妨碍他们得到所希求的公道。

因此,我想指点一条道路,帮助全世界的人,使自己的心与人类价值保持一致。即使我们间或出现失误,只要能够尽量长时间保持不出错,我们仍然将做得很好。

  1. 于人于事的好恶,要有节制感。不要让自己耽溺到狂热的地步,导致你对人对物的行为超出界限。这种失足,在操行层次上可以损害你的名声。在心的层次上,可以导致你受到迷惑和欺骗。你得到的果报将会是伤害心的悲苦,这都是因为缺乏节制这个人类价值。

  2. 在人事交往中,不要让自己耽于嗔怒。即使人们的行为不可取,或者来你这里的东西非你所愿,你仍然应当停下来考虑一下,那些人是否至少拥有某些优点,那些东西也许至少对你有一些用处。当你能够以这种方式对自己的心有所制约时,你就能从愤怒与不快的紧攫中把自己松脱出来,使得慈心善念能够代之升起。果报将是,那些人会成为你的朋友与同盟; 你所得到的东西将会以其它方式为你所用。比方说,假定你想要一把凿子,却得到了一枚钉子。这意味著你的愿望没有实现,但即使如此,那枚钉子将来可以对你有其它的用处。

    此外,慈心善念能够培育持久的镇静和心的安宁。因此,这个人类价值应该是我们全世界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准则。

  3. 在你的一切交往之中,要保持正直与直接,对待他人时身前身后要保持一致。即使面临恐吓,仍应当使你的心有一定程度的无畏。过度的无畏会导致伤害,过度的胆小也同样有伤害性。比如说,你在商业交往中若是让自己被恐吓压倒,你的生意就会受损。如果你过于卤莽、放胆,也会使你在工作中出现疏失。因此,你应当有一种节制感和分寸感,使你与世间的人和种种事物的关系能够正当进行。只有那时你才算有了人类价值。

  4. 在世间的人事交往之中,无论你在意、语、行中做什么,应当首先检查自己的动机。只有当它们可靠合理时,你才能听从它们、付诸行动。这将会防止你在痴迷的影响下出动。你必须拥有审慎的念住与理性的明辨这个人类价值。能够以此种方式行事的人,无论参与哪个社会团体,都会有朋友。他们将会给自己经手的事物带来增益与发展,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求的。

我们所住的世间,在我们当中任何人出生之前早就存在了。即使我们的种种教说与宗教,也都是在世间存在很久之后才逐渐产生的。人类世界的历史上,有时候世间在物质与精神层次上两者都高度发达,给大家带来福利; 有时候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如此退化,它几乎沉到了海底。有时候精神层次上高度发达,人们生活在和平与安定之中,而物质方面却未发达。

当人类内心拥有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与安乐。当人们缺乏人类价值时——当他们滥用力量与影响,践踏人类价值时——物质上的进步有可能摧毁全世界人类的和平与安乐。当人们品行不端时,哪怕好的物品也会给人们带来伤害; 当人们品行端正、公道时,即使本身有害的物品也可以有益,这是一条基本的真谛。

当世间的所有人都在人类价值中牢固地确立起来时,那就彷佛我们都是朋友与亲戚。假如人们的内心没有人类价值,哪怕家庭也会给破坏,朋友变成敌人——当小范围的关系是这种情形时,大规模的战争将不可避免。我们怎么能够逃脱得了?

因此世上每个人都应当培养人类价值,使我们都可以相互当成是朋友,在我们的行为中体现出善意与仁慈的态度,为了世界的公道与公正。

我到此为止所阐述的,是适用于全世界的共同原则。即使信守不同宗教的人,也应当相互帮助。我们应当记得我们共同的人性,在人的层次上相互帮助。佛陀赞扬那些基于共同人性而帮助他人者; 至于其它宗教,我自己曾经遇见过几位罗马天主教徒和基督教徒,当他们来到我国时,有礼貌、有教养、有很好的人类价值。例如,他们有些人捐款帮助造寺院。这使我对他们的宗教好奇,我问他们时,他们说自己是基督徒。那时我觉得他们有充足的人类价值,因此在人生当中进步得远。

至于佛教的教导,有一条佛陀的教诫是,当我们与教外人士交往时,应当考虑我们共同的人性,不要使宗教成为障碍。否则,它将造成伤害。

这种情形下,那些熟悉人类价值的人,将完全可以适应任何社会,能够在相互之间缔造牢固的友谊。

因此我请一切读了本文的人,运用自己的明辨,思考这个问题。


第三篇: 佛教之道

以下讨论的是佛教之道,这条道由一位受到众多人的崇敬、被赞为尊贵者的人所发现并为我们指明。学习他的教导时,我们可以自己判断,自由地相信或者不信; 发现它们的这个人从来没有立下任何规矩强迫我们。

当一群人懂得了某种教说能够引导他们为善,于是对那种教说敬仰、奉行时,它就被称作他们的宗教。至于佛陀的宗教或者说教义,可以总结为三点。

  1. 我们应当在意、语、行上,戒离做一切恶的、毁坏性的事,对己或对人造苦的事。即便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在做这种事,也应当努力停止。
  2. 我们应当在内心发展一切我们知道是善良、具德的素质,维护我们已有的戒德——这称为守护具足[ārakkha-sampadā]——并且把不断地发展尚未达到的戒德作为目标。
  3.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活动,应当带著纯净的心去做。我们应当使自己的心纯净、清洁。如果我们做不到一直保持纯净,假如能够间或使它纯净,也仍然是好的。

以上这三点都是佛陀教导的目的。

佛陀的教导是与世间的真正本质相一致的。他说:『 Khaya-vaya-dhammā saṅkhārā, appamādena sampādetha 』,意思是: 『一切造作,依其本质,一旦升起,必然衰败。不可失慎自满。要保持全副的念住、全然的警觉,你们将证得宁静与安稳。 』

这个意思是: 显现于世间、从业 [kamma]升起的一切事物,都称为造作 [saṅkhāra诸行]——构成的事物、塑造的事物、和合的事物。造作,依其本质,分为两类——世间层次上的造作,和法的层次上的造作。

  1. 『世间层次上的造作』是指八种世间之道: 地位、财富、赞誉、享乐,也就是我们大家都希求的东西,然而——既然它们是造作的,不稳定、不持恒——就有可能有另一种果报的干预: 既有了地位,我们就可能失去它。既有了财富,我们就可能失去它。既有了赞誉,我们就可能被批评。既尝过了来自物质财富的快乐,我们也许就变得贫困潦倒、痛苦不堪。因此,佛陀教导我们不可失慎,而为这些事情所迷惑。如果我们不能够牢记这一点,必然就会受苦。

  2. 『法的层次上的造作』是指位于我们内在的诸种元素 [dhātu, ]、蕴 [khandha, 聚集体]、处 [āyatana, 感知媒介],它们是无明和心凑合的造作的结果,在外在层次上,便升起了法的造作。

    1. 元素[dhātu]: 在法的层次上被塑造成诸行 [saṅkhāra] 的元素有六种:

      (1)体内坚硬、密集的部分,比如骨骼、肌肉、皮肤,称为地元素。

      (2)渗透于全身各处的液体部分,比如血液,称为水元素。

      (3)在体内穿流的诸力,比如出入息,称为风元素。

      (4)给身体的所有部位赋予暖意的那个层次,称为火元素。

      (5)体内的空隙部位,其它元素可以移动、进出,让空气进出的通道,让我们移动——比如耳道、鼻腔、口腔——称为空间元素。

      (6)身体的这些层次,假如没有意识监督它们,就好比电池没了电,再也不能释放电功来发光、发动。只要有意识在掌管,它就能够致使身体的各种素质与部件有利于众生。善与恶、福德与失德,只有在意识发出指令时才能够升起。因此,善恶最终来自觉知本身。这就称为识元素。

      这六元素,都属于同一类法的层次上的造作。

    2. 蕴[khandha]: 我们所体验到的事件所分成的种类,称为五蕴:

      (1)色(form): 我们身内、身外之一切可见的感官素材,都称为色蕴。

      (2)受(feeling): 当意识与感官素材相互接触时所升起的乐、痛、不乐、不痛的觉受,称为受蕴。

      (3)想(perception): 对自己与外在的人与事物所作的标记与指认之动作,称为想蕴。

      (4)行(formations): 心中升起的念头与心理构思——好、坏、对、错,一切思维不脱此等共性——称为行蕴。

      (5)识(consciousness): 从常规设定出发的识别意识——例如,当眼看见一个视觉对象、耳听见一种声音、气息来到鼻、味道来到舌、触感来到身、或者一个想法在知性中升起时——透过那些官感之一,清楚地觉知,『那是好的、那是坏的,那是微妙的、那是精细的』: 这种形式的知识,称为识蕴。

      所有这五蕴,归结为身与心。它们是自无明升起的法的层次上的造作。

    3. 处[āyatana]: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一切善与恶的『基地』或『媒介』。感知媒介一共有六种: 视、听、嗅、味、触、思。

所有这些都是法的层次上的造作。它们之升起是无明——未穿透真实的知见——的果报。

因此,我们有世间层次的造作,也有法的层次上的造作。佛陀教导说,所有这些造作都是不可靠、瞬间即逝、不稳定的。它们出现、暂住、然后消失。接著,它们再出现,绕著圈转。这就是无常和苦。不管它们是好是坏,一切造作都是如此作为。我们不能迫使它们服从我们的意志。因此佛陀教导说,它们不是我。我们一旦培养了明辨的精准功力,就能够逐渐放松我们对这些造作的执取。一旦我们稳住心,达到正定的地步,明晰的认知技能 [明] 将会在我们内心升起。我们将明见世间和法的层次上的造作的真相,因此将会把它们从心里褪去。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就会从一切造作中得到解脱,达到如佛陀所教导的那种最尊贵的喜乐,独立于任何身心对象。

这两个主题的讨论尽管简要,却可以包容佛陀教导的各个层次。

总结起来说: 不放逸。警惕。不自满。不把自己的信任放在任何这些造作上。努力在你的内心发展那些应当获得、修得的德性。那就是不失慎 [不放逸] 的意思。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lib/thai/lee/handbo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