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友谊


可敬的友谊

Admirable friendship
kalyāṇamittatā
[编者] 约翰-布列特
[中译] 良稹

原文版权所有 © 2005 Access to Insight. 免费发行。本文允许在任何媒体再版、重排、重印、印发。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与分发以对公众免费与无限制的形式进行,译文与转载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译版权所有 © 2005-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条件如上。转载时请包括本站连接,并登载本版权声明。

定义

“何谓可敬的友谊[善知识,善友]是什么意思?有此情形,一位家主,无论住在哪个村镇,去亲近戒德高严的家主或者家主之子,长幼不拘。与他们谈话,邀他们讨论。他效仿[对力原理]信念圆满者、也达到信念圆满,效仿戒德圆满者、也达到戒德圆满,效仿布施圆满者、也达到布施圆满,效仿明辨圆满者、也达到明辨圆满。此谓可敬的友谊。”

——AN VIII 54 (增支部)

培养善巧素质之因

“有关外在因素,对一位正在训练中、尚未证得心的目标、继续追求解脱束缚这个殊胜安宁的比丘,我未见任何其它一因素,作用之大,如善知识。一位比丘与善知识亲近,得以弃绝不善巧素质、培养善巧素质。”

——Iti 17 (如是语)

仔细选择同伴

“此为耗尽财富的四种方式: 堕落于性事、堕落于饮酒、堕落于赌博、与恶人作朋友、伙伴、同伴。正如一座有四个入口、四个出口的大储水池,有人关闭入口、打开出口、又无天降阵雨,池水只会耗尽,不会上升。同样,此为耗尽财富的四种方式: 堕落于性事、堕落于饮酒、堕落于赌博、与恶人作朋友、伙伴、同伴。”

——AN VIII54(增支部)

觉醒的先决资粮

“其他教派的游方者若问你:‘朋友,何为菩提道品[觉醒之翼,三十七菩提分]的资粮?’ 你应答:‘有此情形,一位比丘有善知识作朋友、伙伴与同志: 这便是培养菩提道品的首要资粮。’”

——AN XI.1(增支部)

圣道修行的全部

阿难尊者坐在一旁时,对世尊说,“世尊,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这是圣道修行的一半。”

“不要那么说,阿难,不要那么说。实际上,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这是圣道修行的全部。当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时,他有指望发展与修习八圣道

“那么,当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时,他如何发展与修习八圣道?有此情形,一位比丘藉隐居、藉无欲、藉止息、达到舍弃、培养了正见。他依靠隐居、依靠无欲、依靠止息、达到出离、培养了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一位比丘有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志,便是这样发展与修习八圣道。”

“以这般推理,人们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如何是修行生活的全部。人们是依靠我,把我当成可敬的朋友,本来走向重生、才从重生中解脱,本来走向衰老、才从衰老中解脱,本来走向死亡、才从从死亡中解脱,本来走向忧、哀、痛、悲、惨,才从忧、哀、痛、悲、惨中解脱。以这般推理,人们可以了解,有可敬的友谊、可敬的同伴、可敬的同道,是梵行生活的全部。”

——SN XLV 2 (相应部)

善知识的益处

“弥吉耶,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同伴、同事时,他有指望有戒德,循照波罗提木叉经[戒律]约束自己、行为与活动上尽善持守,受戒后视细小过失为危险,训练自己。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在听讲时,易得、易悟、无碍; 在谈话时,讲真正清醒、有利于扩展觉知之事,即谈论谦卑、满足、退隐、无纠缠、勤奋、戒德、定力、明辨、解脱、解脱的知与见。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勤奋精进、弃绝不善巧心理素质、培养善巧心理素质。他稳步、踏实地努力,培养善巧心态时不逃避责任。

“当一位比丘与可敬的人们作朋友、伙伴、同事时,他有指望作明辨、有明辨生灭的能力——尊贵、透彻、趋向苦的正确止息。”

——Ud IV.1 (自说经)

佛法导师的素质

“阿难,向他人传法不易。法只能由一位五种素质兼备者来传。哪五种?

“[1]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一步一步讲。’

“[2]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讲解[因果]顺序。’

“[3]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要出于同情心而讲。’

“[4]传法时应这样想:‘我不为了物质报酬而讲。’

“[5]传法时应这样想:‘我讲时不伤自己与他人。’

“阿难,向他人传法不易。法只能由一位五种素质兼备者来传。”

——AN V.159(增支部)

与智者为伴

圣者善,
  伴圣者常乐。
常避愚人,
  悦意常在。

伴愚人者,
  长久悲伤。
与愚人结交之痛,
  如仇敌共居。
与觉者相伴之乐,
  如亲族团圆。

以此:
开悟者——
  明辨、多闻、
  持恒、尽责、尊贵、
  智慧、正直,
——这样的人,
  要如月随星一般
  跟随他。
——Dhp206(法句经)

永不与恶人为伴

我眼盲了,
  双目已毁。
我踯躅于
  荒野小径。
即便爬行,
  我将继续。
但我不与
  恶伴同行。
——Thag95(长老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