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事
不可能的事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Impossible Things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03 坦尼沙羅比丘。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10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鏡中奇緣》 [1] 一書中有一個角色說,每天早餐前他喜歡思考兩三件不可能的事,這樣做有助於給他的心透透氣。對我們禪修者來說,那也是一個不錯的策略——每天思考兩件不可能的事: 你將能掌握定,你將能嚐到不死。
當然,嚴格說來,這些事並非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心裡有不少聲音堅持說,它們是不可能的。因此,時不時想想不可能的事,改變一下對話的調子,是有好處的。
要提醒自己,你的生命並未在石碑上刻就,你既不是命運的奴隸,也不是大機器上一個無名的小齒輪。實際上你是一個作為者,一個推動者,一個塑造者。你可以把你的生命朝著你希望它發展的方向塑造。
佛陀說,世界上有四種業: 我們愛好做,又給出善果的業; 我們不好做,又給出惡果的業; 我們愛好做但給出惡果的業; 還有我們不好做但給出善果的業。前兩種不消說。無須思考,人們自然會做好做又給出善果的業。內心不會發生衝突。同樣地,自己不好做又給出惡果的業,人們是不願做的。[內心] 不存在對話討論。參會成員全體通過。
不容易做的,是那些你愛好做但給出惡果的,還有你不好做但給出善果的業。對這兩種業,佛陀有過一句有趣的評論。他說,它們是衡量一個人的智慧與明辨的尺度。他沒有說,它們是衡量一個人的意志力的尺度。人需要明辨,才會去做他不愛做但給出善果的業,才會不做自己愛做但給出惡果的業。這種明辨不僅在於能夠看見每種情形下的因果關係,而且在於能夠智勝 [內心] 那些只管想做自己愛做之事的參會成員。它學會如何看穿心給自己豎起來的種種障礙,給自己製造的種種困難,想方設法繞過它們。
我們給自己製造的最大的障礙之一就是我們的自我形象。我們注意到,對自己有益的事做起來難,對自己無益的事做起來容易,於是便以為自己的本性是懶惰,或者以為心的懶惰那一面是真正的我,因為它的另一面顯然需要付出努力。心的懶惰的那一面隨波逐流,於是它必然是真我。我們是那麼想的,但那種想法實在是有自我毀滅性。
我們也許記得自己過去行事端正的那些時刻——禪修、持戒、依法而活——但能想到的只是自己付出了多少辛苦。於是我們說: “那一定不真正是我。它一定是別人。我肯定是做容易做的事的那個人,我一定是懶惰的,我一定有薄弱的意志力。” 那種態度是一種巨大的誤解。難做的事,對每個人都是難的。不過,有智慧的人,與其圍繞它造作起一個自我形象,他們只想:“我怎樣才能智勝這個懶惰? 我怎樣才能巧勝這種負面態度?” 他們去實踐,嘗試不同方式,直到找到可行的做法。
這就是你在禪定中必須嘗試做的事。如果你發現自己迎面遭遇這種障礙,要學會把你的自我形象拆解開來。認識到,你的自我不是一成不變的,那個形象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的這個自我形象: 它是一種模式,一種習慣。假如它妨礙了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那麼無論它如何大叫 “這是你的真我,” 你必須質疑它。你必須把它拆開。不要信它。
無論心如何說它不想努力,那只是心的一個部分。還有另一個部分確實想嘗試付出努力,確實想得到力量,確實想洞穿諸法。為了破壞那個部分,懶惰的一面說:“那不是真我”。那麼,這個懶惰的一面是誰? 你為什麼要與它認同? 你是有選擇的。
要試著在它的論據中找到漏洞,學會剖析它們。你必須學會拆卸內心的負面習慣。首先第一步,就是質疑它們的真實性、有效性。畢竟,佛陀說過,心是可以訓練的,喜樂來自訓練。如果人們不可改變,就沒有傳法的必要了。修練就沒有必要了。不過真相是,我們都有改變的潛力。每一時刻都是新的時刻,一個帶著自由 [選擇] 的時刻。
可是,心還有那個部分在說: “好吧,你現在可以選擇做正確的事,不過你不會堅持太久的。” 你必須質疑那句話。最好的質疑方式是,至少在下一時刻選擇做正確的事,接著下個時刻,再下個時刻,然後說: “看見了? 我可以做到。”心的那個負面會找出各種各樣的其它論據,但你必須下決心不聽它們,不信它們。試著想辦法削弱聽信負面的那部分心。
這就好比內政糾紛。有某些聲音不停地前來沖你大喊大叫,你已經習慣於妥協,有時只因為它們叫得響。不過,如果你停下來真正觀察它們,就會看見,那裡沒多少你真正願意對之妥協的東西。因此你必須在心裡造作出其它聲音。畢竟,修行道是你造作出來,是你合成起來的東西。用一個術語來說,它叫做 saṅkhāta dhamma ,造作法,就是你合成的東西。
問題不在於你是否自然地喜歡或不喜歡。那是美國佛教當前常見的主要誤解之一: 你隨便選擇哪條道都沒關係,因為所有的道結果都一樣。其實,有的道可行,有的道是不可行的。你碰巧喜歡的一條道,不一定把你引到你真正想去的地方。
因此,必須有一種奮爭的成分。必須有一種合成某種新東西的成分,一種不重蹈舊轍的成分。當你靜下來思考時 [即可知] ,當你重蹈舊轍時,存在一種造作的成分,你每次妥協,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地造作那個舊我。那是你想製造的自我嗎? 你有選擇造作別的。
對許多人來說,我們之所以不喜歡責任,是因為如果我們肯負責,就意味著得對自己的錯誤負責。因此,你必須問一句:“那又怎樣?” 每個人都會犯錯。即使佛陀成佛前,他也犯過錯。這是我們都會經歷的。
這就是為什麼僧隨念, saṅghānussati ,是如此有用的思索。有時,拿自己跟佛陀作比較太困難,不過你可以拿自己跟聖僧伽成員們作個比較。追隨佛陀教導的人有各種各樣。有痲瘋病者、窮人、富人,各色人等。其中著名的一對叫做摩訶盤陀加和周利盤陀加。他們是兄弟。摩訶盤陀加是兄,周利盤陀加是弟。摩訶盤陀加十分聰明,周利盤陀加十分愚笨,但兩個都成了阿羅漢。聖僧伽當中有各種各樣的人。其中每一個人,就其心的強弱程度來說,都曾經處在過你現在的位置。不同的是,他們最終決定,要利用自己的那些強點,克服那些弱點。首先第一步只是思考這件事是可能的。如果他們能做到,你也能。也許看上去不可能,但你可以把思考不可能的事培養成習慣。
畢竟,佛陀曾被告知,不死的理想是不可能的,存在某件好過他已有一切的事是不可能的。看看他: 富裕、多聞、容貌好、有權勢。凡是任何人能想像到的感官對象和愉樂,他都擁有。然而,他仍不滿足。親友們說: “別開玩笑了。不死是不可能的。沒有比這更好的了。”
他說: “假若沒有比這更好的,那麼生命是十分可憐的,因為有一天一切都會破壞。” 於是他出發去尋找那不可能的東西——而且他找到了。我們也許自覺不可與佛陀相比,但一定存在許多聖僧伽弟子,在某個時期覺得真樂是不可能的,改變人生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天,他們決定去做那件不可能的事。那就是他們如何最終成了聖僧伽的成員。當然,這裡的意思是,我們以為不可能的,不一定就是不可能。我們只不過允許自己被限制而已。
(根據2002年11月某日開示錄音整理,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
中譯註:
[1] | 《鏡中奇緣》:《愛麗絲漫遊奇境》的續篇,講的是愛麗絲好奇鏡子裡的世界,夢中發現自己穿過鏡子,在另一個世界遊歷一番的故事。作者路易斯-卡羅爾,真名查爾斯-道森,同時是一位數學和邏輯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