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遊戲


趣味遊戲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Fun & Games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24 坦尼沙羅比丘。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 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24 良稹, 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 轉載時請包含本站連接,並刊登本版權聲明。


在初遇我的導師阿姜放之前,從未聽說過林居傳統,雖然當時已經在泰國生活工作將近兩年。這是 70 年代初期,在我工作的大學圈裡,這個修行傳統尚未進入人們的認知。

結果是,我對即將發生什麼事毫無準備。最初的三週,一日日過去,我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全新的現實中。一方面,阿姜放的非凡智慧和慈悲,特別是他對泰國社會的清晰洞見吸引我。我與他的交流,完全跨越了泰國人和西方人之間因價值觀差異導致往來時的慣常預期,彷彿我是在人的層次上直接面對他。我越來越信任他,直到確定,他就是我找尋已久的導師。

這個認知帶給我的困擾不是一點點。巴利聖典中的標準神通組 [譯註1] ,我是讀到的,但對我來說,那只是一串名詞,例如神遊、意念移物、天耳智、天眼智、他心智、宿住隨回智、接觸其它宇宙層次的眾生、有情生死智[屬於神變智]。那些字與我自己關注的事並無關聯,故也未曾深思。

現在我就活在這樣一群人當中,他們把那一組神通,還有許多其它神通,視作理所當然的生活事實。後來,當我回到阿姜放身邊長期修學時,我經歷了林居傳統修行者運用這些能力的數次事件,最終令我信服,我現在生活的現實中,這些能力是真實存在的。

如前所說,一開始我很受困擾。那些人擁有我沒有的能力,與他們一起生活,我感到有些無所遮蔽,又相當羨慕他們的那些能力。意識到人們可以感知我的心思,還能遠端追蹤我的行為,這種感覺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我對自己的思考和行為變得異常謹慎,這倒是一件好事。

阿姜放明確表示,這些能力不該被當作目標去追求。你若擁有它們,使用時需有智慧,因為使用不當,對你弊大於利。在沒有完全覺醒的情形下,超級能力往往有本事生出超級雜染,這是常識。你若輕信透過這些能力了解到的訊息,貪、瞋、癡總有機會搗亂,讓你開始相信一些根本不真的事。你若把錯誤的知訊與他人分享,也會誤導他們。你若宣傳自己的能力,接著失去了──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原來篤信你有那些能力的人,便不再相信你。你破壞他們的信任,這個傷害有可能擴展開來,讓他們輕視整個佛法.

在泰國某些地方,人們普遍相信──這其中不包括林居傳統──想要獲得神通,應當修色遍法(kasiṇa)──那是一種對著燭火或彩色圓盤瞪眼凝視的修定方式。不過我遇到的試過這種修法的人,他們有的失明,有的精神錯亂了。可能是因為這類原因,森林派的阿姜們力勸弟子不修此法。

阿姜們的普遍態度是,你若有便於開發出某種超能力的舊業,隨著你專心修煉,它們自然會來。若它們來了,便要學會明智謹慎地運用。不來也沒關係,因為神通力並非覺醒所必需。同時,別人擁有這類能力,也不證明他們已經覺悟。事實上,尚未覺悟但擁有這些能力的人,時時刻刻面臨被雜染侵入、神通力反噬、修為被毀的危險。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因此,如阿姜放曾經對我所說,無需對別人的財富感到興奮。你應該專注發展自己的財富。

我在阿姜放身邊,越來越注意到他運用神通時的正直感。他從未自稱擁有什麼特別智識,也從無跡象顯示他會為了個人目的用神通影響別人。他若感知你的禪修發生什麼事,會像隨口談論那樣提起它。不過,他知道我知道他會讀心術,偶爾便也會直白些。例如,我的庫第[小棚]位於離他的庫替較遠處的山坡上。有一次我在自己庫第中禪定時,進入某個高度恍惚的定境。我以為是某個新進展。但那天傍晚下坡幫他打掃庫第時,一見面他便說:「以後別再那樣禪定了,知道嗎?」寥寥幾句,足以讓我警醒。

經常,我們一群人與他一起打坐時,有人在禪定中遇到問題,他總會當即指出並給出建議:“你在禪定中若發生如此如此情形,便要如此如此做。” 此類事發生之頻繁和迅速,我們都習以為常了。不過,你若當面提起他的那些特殊能力,他會對你一瞪眼,對話也就戛然而止。

我從他的一位弟子那裡得知,阿姜放出家早期曾經跟隨阿姜曼修習。那時他曾經用一部分時間在禪定中觀察住在附近山丘上的天神,看看都有些誰。他對一位同修僧人隨口提到自己所看到的,當晚便受到阿姜曼的嚴厲呵斥:「你在禪定中看到什麼是你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你若知道什麼怪事,可以跟導師講,有障礙他會解決,助你過關,但不要對別人宣傳。

阿姜放本人告訴我,他從阿姜曼那裡學到重要的一課是,如何解讀禪定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禪相和其它直覺智識。假定你觀到佛陀顯現,教你佛法。問題不在於那位佛陀是真的還是你自己的想像,關鍵是,他所教的法是否是真的。判斷方法是,先把它與你所知的佛法基本原則作對比。若不相應,就放開--無論禪相中的佛陀或那個訊息看上去何等真實,何等不凡。若它與你所知的佛法相應,則要透過實踐加以檢驗。只有當禪相能夠助你在修行中提升定力和分辨力時,才應視為有價值的教導加以接受。即便那時,你也必須認識到,有些教導在某些情形下適用,其它情形下不適用。如果不是那種可以付諸實踐的教導,就要視它為與你修行無關的東西,放到一邊。正是這個原則,使阿姜曼和其他林居阿姜們在野外獨自修行時能夠避免走火入魔。

那麼這些能力有什麼用呢?阿姜放有時會談到自己的依止師阿姜李的種種神通力,他如何運用,從中可以學到什麼。正如阿姜李曾說過,擁有宿世智的人,若是看到自己前世有權有勢便驕傲,或者看到前世投生低等域界便沮喪,是會有危險的。宿世智的最佳用途是,引生對不盡輪迴的無意義感。這有助於從長遠角度看待今生的那些事,培養超越輪迴的意願。

再者,運用這些能力的人,至少對他們自己而言,已經有了明證: 心智擁有高於並且獨立於物質現實的力量。正如佛陀在《法句經》首偈中所言,心為一切體驗的先導。它不只是肉身機制的副產品。即便在日常生活層次,心在塑造它的體驗時扮演主要角色。神通力只是將這個原則提升到更高的層次,令它直觀顯見。

阿姜放講述阿姜李的神通故事時,我注意到一件事:雖然他高度尊敬阿姜李,但在講述這些故事時總是帶著一絲幽默。這幽默若不是與阿姜李使用神通的巧妙方式有關,便是與他發動神通時偶爾產生的負面效果有關,儘管他是真心實意幫助他人。這與經典報道神通故事和遭遇天神故事時的幽默方式如出一轍,也對應阿姜放本人一天夜晚的評論:“我們修行的整個目標是為了心的淨化。其他一切只是趣味遊戲。”

不過,這些趣味遊戲也能起到嚴肅的作用。我最喜歡的阿姜李故事,講的是他受邀到曼谷一所寺院傳授禪定。那裡的住持多年來一直與森林派勢不兩立,給在他的轄區修行的森林派阿姜們製造了很多麻煩。但是住持生病後,阿姜李去探望他,坐在房間一角入定。院長顯然感受到了阿姜李身上散發出的力量,便問:「你在做什麼?」「布施定力,」阿姜李答。住持說: “不管你在做什麼,請繼續吧。它讓我感覺很好。”

隨著住持逐漸康復,阿姜李便教他禪定。那位住持最終改變了自己對森林派的看法。正因如此,他才邀請阿姜李為那所寺裡的僧侶和居士傳授禪定。

那時,「涅槃時代已經結束」的觀點,已被曼谷的宗教高層宣揚了幾十年。甚至說,修習禪那的大門也已關閉。他們認為,僧侶們應該致力於在公立學校授課和促進社會福利計畫。

按照這等思路,那所寺院裡的許多僧人批評阿姜李,說他誤導人們以為自己修得到禪那。阿姜李做了什麼改變他們的想法呢?

碰巧,寺裡有一位負責打掃廁所的老婦人。空閒時她便去跟阿姜李學禪定,結果修得他心通。她初次感知到的是寺裡幾位僧侶的心思。這讓她大吃一驚——出家人居然在想一些他們不該想的事!她立刻去找住持告狀,說這個比丘在想這些事,那個比丘在想那些事。住持對這幾位比丘很了解,覺得老婦人說的很可能是真的。便把那幾個僧人叫到一起,警告說:“你們都小心點!這些人能看穿你們的心腸。”

此後批評便終止了,一個更普遍的趨勢開始形成。森林派阿姜們以及他們的教導越來越被泰國主流社會所接受。通往禪那和涅槃的修行道再次向大眾開啟。

因此,你若擁有超能力,當如此行:不公開使用,不以名利權勢為目的使用。你當低調使用,不失幽默,牢記佛陀的功德:智慧、慈悲、清淨。智慧在於不讓這些能力放大你的雜染。慈悲在於用它們真正利益自己,利益他人。清淨在於低調行事,不為私利濫用。如此才能確保自己和周遭人的安全。

如果你在修行中沒有得到超能力,也不可輕視它們,同時也不要太覺得擁有這些能力的人了不起。你應專注培養佛陀在弟子身上看重的兩種特質:誠實和觀察力。這兩樣東西看起來很平凡,但它們可以被發展到極致,產生非凡的果報。

[完]
[譯註1]標準神通系列:例如長部2 提到,意造神通智[神遊]、神變智[例如意念移物和接觸其它宇宙層次眾生]、天耳智、宿住隨念智、天眼智[ 預見未來和他人轉生處]、漏盡智。 長部11提到神變智、讀心神變、教誡神變。

本文出自坦尼沙羅尊者《心流》 https://www.dhammatalks.org/books/HeartFlowing/title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