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李-修心之技能
阿姜李: 修心之技能
[英譯]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The Craft of the Heart——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
Translated by Ṭhānissaro Bhikkhu
原文版權所有 © 1994 美國慈林寺。免費發行。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目錄
§序 Forward
本書作為阿姜李的第一部著述,如同一本編目: 在其中,他就佛教修行之技能——從持五戒,一直到徹底解脫——給出了全面的教導。因此,不同的部分是為處於不同修行階段的不同的人而寫,建議讀者不帶偏見,賢明閱讀——吸取凡對自己修行有用的部分,把其餘部分留給別人。
本書的兩個組成部分交叉重疊,原因在於它們早先是獨立撰寫刊印的兩個冊子。第二部分原名《心的修練》,刊印於1936年; 第一部分原名《居士戒律》,刊印於一年後。1939年阿姜李對兩者作了修訂與擴展,把這兩個既自足又互補的部分合併為現今的單行本形式。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他再次修訂,本書便按照這個最後版本翻譯。
儘管阿姜李的教導在此後的年月裡繼續發展,基本要點不變。後期教導大多只是對本書諸主題的推演。不過這些後期發展當中,有一項值得特別提及: 有關初學者應如何開始修習禪定。對這個問題,阿姜李最後在他的《念住呼吸》一書方法二中給出了解決方案 [中譯註1] ,要點如下: 先培育禪那因素[禪支],方法是(1)清楚覺知每一次呼吸; (2)評估與調節呼吸,使它盡可能舒適、滿足; (3)讓此舒適覺受,帶著對當下的覺知,傳遍全身。假若個別禪修者有困難堅持第(1)步,阿姜李也許會建議本書中給出的一些方法——隨著呼吸重複“佛陀”、觀想色身的基本元素等等——但這些方法被當作念住呼吸主修法的輔助。
雖然阿姜李的後期教導對本書一些個別主題發展出新的視點,他的後期寫作無一具備本書的廣度與完整度。因此,這是迄今流傳最廣並最受尊崇的阿姜李著作之一。
不過,雖然涉及面如此之廣,它只是一部預覽——地圖或者說窺鏡——因為真正的修心技能不在書裡,而在讀者內心。
引用一段阿姜李後來的開示:“明辨從哪裡來? 我們不妨拿陶工、裁縫、編工的學藝過程作個比較。一開始,師傅教你怎樣製陶、縫褲、編籃。不過你做的產品是否勻稱美觀,有賴於你自己的觀察力。假定你編了一個籃子,接下來要仔細看它的比例,是太矮還是太高。太矮,就再編一個高一點的,接著再仔細看還有哪裡需要改進,是太瘦還是太肥。接著再編一個,比先前那個更美觀。這樣繼續編下去,直到你編出一個盡可能美觀勻稱、挑不出毛病的產品。最後這個籃子就可以作為標準,你現在可以自己開業了。你所做的,是從自己的行動[業]中學習。過去的努力,不需要再理會了,把它們扔出去。這是一種自發升起的明辨,一類創新與判斷的能力,它不來自老師所教,而來自獨立地觀察與評估你自己做成的產品。”
希望本書增益所有欲把握修心技能者。
坦尼沙羅比丘(傑弗裏-德格拉夫)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美國加州慈林寺Metta Forest MonasteryPO Box 1409Valley Center,CA 92082 USA
[中譯註1] | 指阿姜李在後來對初學禪定者傳了一套呼吸禪定的修法,它就是收錄在《念住呼吸》一書中的方法二。本書所教的初階修定法,以後被阿姜李作為輔助修法。 |
§引言 Introduction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將討論戒德,接下來在第二部分討論禪定。編寫這第一部分,是為了補救我自己的遺憾。我曾經讓佛教居家弟子們告訴我,五戒、八戒與十業道[kammapatha]究竟戒什麼,回答正誤參雜。問他們受戒多久,有的說從不曾受戒,有的說“兩年”、“五年” 等等。從未受戒者,其無知可諒; 受了戒的,又各有各樣: 有受戒三年者,戒學知識多於受戒五年者。有受殺生戒多次者,至今三年,未知戒之本意,依舊殺生。當然,比上述人等更有學識者不少,我仍不免遺憾,因為他們的作為實在與其學識不匹。此說非是批評,僅為實述。我因此纂寫本書,以彌補遺憾。我已安排將它刊印成冊,散發給實修的佛教徒作為指南,助他們以實踐世尊教導的方式,禮敬世尊,使他的教言盛傳、久傳。
總之,我請讀者邊讀邊思考。此中內容有的你也許喜歡,有的不喜歡。不管怎樣,我相信,你若按照書中敘述的種種教導實修,會發現它值得你付出的閱讀時間。
本書有任何不如法處,請讀者原諒。
我把纂寫本書用去的體力與心力,迴向給發心提供財力印刷本書的人們。其中凡有未滅盡諸苦者,願他們無論重生何界,對一切關乎其真正福利之事,擁有領悟與明辨。
§第一部分: 成就戒德 Mastering Virtue
居士戒 Precepts for Laypeople
居士戒有三類: 五戒、八戒、十業道。我們在此先說五戒與八戒,之後討論十業道。
五戒可分兩類: 一類與身業有關,一類與語業有關。正持身業,表現為三戒: 戒奪取生命; 戒偷盜; 戒不當性事。正持語業,表現為戒妄語,不僅指謊言,也指離間饞言、粗口謾罵、拉雜閒談。至於戒醉品,它與第三戒——戒不當性事——同歸一路,因其關乎不同形式的沉醉。
八戒自五戒派生——同樣分兩類。其中有七戒關乎身業: 戒奪取生命; 戒偷盜; 戒任何一切性事; 戒午後至天明進食; 戒觀聽歌舞、器樂等演藝; 戒以花環、香料、化妝品、珠寶為飾; 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
無論五戒、八戒,終其究竟,實為兩條: 身業正常,語業正常。巴利文戒德一詞 sīla,字面之意為正常[normalcy,正態]——該素質可分五種或八種戒德成分。布薩八戒所斷棄的身業雜染多於五戒或十業道。持八戒者身業輕,類似出家。 (說到出家,至少對女眾而言,持八戒者斷棄身業方面的貪、嗔、痴似多於過去的學法女[sikkhamānā,式叉摩那]。學法女作為沙彌女雖授十戒,她們在剃度前僅被要求嚴格持守前六戒 [中譯註2] 。) 因此凡持八戒者,可說是以一種純淨的方式活命——或者說是短期梵行[kāla-brahmacariya]——唯不必變換衣著。
十業道 不同於五戒、八戒,不必起誓。一經了解,只管持守。共分三類: 身業道三項、語業道四項、意業道三項。身業道為: 離奪取生命; 離偷盜; 離不當性事與離醉品(後兩離算作一項)。語業道源自妄語戒: 離謊言; 離離間饞言; 離粗言謾罵; 離拉雜閒談。
三意業道為: 離覬覦[anabhijjhā]: 無覬望他人所有之心; 離惡意[abyāpāda]: 無願他人受苦之心; 持正見 [sammā-diṭṭhi]: 堅信我們經歷的苦樂來自個人的善惡之業,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如此共有十業道,又稱善業道[kusala kammapatha]——明智之道、淨行。此十業道當遵守、奉行——越持恆越好。貪之雜染將給滅除; 嗔與痴之雜染將無緣升起。貪來自覬覦之念——即慾望之聚焦——隨後在意、語、行之中表現為貪。心意因此而不安、躁動; 言語、行為也變得不智、染垢。至於嗔怒,它源自惡意,隨後升至敵意,最後成為憤怒、狂怒、兇暴,意、語、行由此變得不智、染垢。痴迷來自妄見,來自對對錯、善惡的無明,致使意、語、行不智、染垢。
故此,你應當從根本上滅除它們。為著滅除覬覦而與他人——兒女、兄弟姐妹、親屬友人、僧尼隱者——分享所有,究竟將有益於你自己的福利: 這稱為布施[dāna]。為著滅除惡意而培育慈、悲、喜、舍之心; 為著離惡業而持戒[sīla]。為著滅除妄見而親近求學於多聞智者,藉此發展自己的內覺與明辨: 這稱為修心[bhāvanā]。
這便是貪、嗔、痴的對治法門。覬覦、惡意、妄見,乃是雜染的主根; 貪、嗔、痴為其頂冠; 表達這些惡法的意、語、行構成了樹幹與枝叉; 結生之果即是苦: 生、老、病、死之苦,憂、哀、痛、悲、慘之苦。我們平常食果肉後,若不破壞種子,它將有機會發芽,形成另一株樹。雜染亦如此: 我們若不摧毀那粒種子,它將結生更多的果。攀附與執取之心: 這就是種子。未了悟者,以為其果美味可口,不願棄絕、摧毀覬覦、惡意與妄見。果報是,他們在這三類雜染的影響之下,以種種形式輪迴。當這些雜染十足升起時,無論何等地位皆被摧毀,無論何等財富盡數散失。讚譽變成毀謗,喜樂轉為悲苦。友朋四避,家室離散——未離散者,心亦多有愁苦,如受煎熬。
[中譯註2] | 學法女受十戒兩年後剃度,嚴守前六戒意謂: 期間若破其中之一,則兩年時間必須重新開始算。其它四戒則無此規定。 |
問: 五戒、八戒、十業道應何時持守?
答: 五戒與十業道,應一貫持守——無分早晚、日夜——因其為常戒[nicca-sīla]、無時相戒[akālika-sīla]。布薩八戒,則依居士各自的所能與機緣,有既定規範; 每隔七八日,於陰曆的新月、滿月、上下弦的第八日,集體持守,每月共四次。該模式適合於時間或機緣不多者。不過,你若時間與機緣充足,則要讓信念作為你的引導。要專注其善德,而不是曆書,只管自守八戒,無分日期、季節,無論哪天持守,就把那天作為你個人的布薩日。
對此有人也許持異見:“若非布薩日,便不算持布薩戒。”
“不是布薩戒,是什麼?”
“僅是一般的八戒。”
“持八戒是好事壞事?”
“……是好事。”
“我們為善德而持八戒,不是麼? 若是做對了善事,哪天做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此當翻譯“布薩”一詞。字面上它的意思是,“接近休止”[approaching respite]一切腐敗與不智。因此從定義上講,你的行動[業]若不休止腐敗,那一日便非是布薩日。你無從保證這日那日是布薩日還是什麼日。雖如此,按陰曆定制持八戒對機緣不多者不失為有益模式。不過你若有機會,不應自限於那幾日,因為戒德在本質上與日期無特別關係。因此,我們應當安排次第,使有志於修持者擇其所能。
- 第一組於雨季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 三個月,每月四日,共十二日。這稱為初階[mudu]。
- 中階布薩[majjhim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持守八戒,終年不輟: 十二個月,每月四日,一年共四十八日。
- 高階布薩[ukkaṭṭha uposatha]——每個陰曆布薩日及布薩日的前後日持守八戒,不論月份、季節: 十二個月,每月十二日,因此一年共144日。信念堅定者可持此戒。或者,你若願意,可以瞄準更高的目標,在任何時間、任何季節持守八戒,專注於戒德本身的質量,不管世間的常規條例——正如當今的佛教尼眾,所守持的便是這同樣的八條戒律。
因此,為了滅除這些雜染,我們應當布施財物,持守五戒、八戒、十業道,禪定修心,令心堅固、不動、寂止。這些雜染一旦滅絕,即使你從未富有,也將富有起來; 即使你從未達到過天界,也將常住,正如佛陀宣說五戒果報之偈:
戒可以兩種方式確立。 (1)持戒離[samādāna-virati],即發誓受戒,如我們隨比丘或沙彌重複戒律(此處還必須了解五戒或八戒所戒之不良惡行究竟為何); 或者(2)自然離[sampatta-virati],即自行決定戒某項不良惡行。換言之,你若想淨化品格,可自行決定戒除惡習。一旦立戒,你要以良知細心守護,不使鬆弛,這稱為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 絕對斷離,完全脫離造惡的傾向。
維持戒德的清淨,有賴於兩類因素: 毅力與四梵住(慈、悲、喜、舍)。舉一個憑毅力持戒的例子: 假定你習慣於宰殺動物。你決定持戒,於是停殺一兩日,但因毅力不強,一過自限時日,又重返舊習。這種憑毅力持戒的方式,意味著行使自制,不犯過去慣犯的惡習。
問: 如此持戒有價值麼?
答: 就那一天而言是有價值的。偶爾見到光明,強過從來不見。
不過,藉四梵住持戒,意味著內心願眾生幸福,同情眾生皆不欲受苦、願得安寧、不受傷害。一旦意識到這一點,即升起悲愍,不敢破戒。以慈悲心持戒,有大果報。
戒行圓滿者,凡有所求皆得成就: 重生人界、重生天界、涅槃。這樣的人可以求得美貌妙聲、芳香美味、精緻感覺、喜樂情緒。有戒德即是有財富: 五戒好比五十金錠,八戒好比八十金錠,十業道好比一百金錠。實際上,戒德的價值不可計量。戒德與布施,兩者共同構成了重生人界、天界的必要因素。布施、持戒、禪定修心又是涅槃的必要因素。因此,我們都應當找時間努力造那些引導我們趨向真正福利之業。
布薩日 The Service for the Lunar Sabbath
受戒前,首先禮敬三寶——佛、法(他所傳授的真理)、僧(已證道之弟子):
現在全體持誦常規早課。你若不會,則保持安靜。全體誦完後,將一齊念請求授戒文。同樣,你若不會,也保持安靜。五戒求授方式如下:
布薩八戒的求授方式如下:
接下來,重複禮敬佛陀的句子:
接下來,持誦三寶歸依文:
完畢後,主持儀式的比丘說: Ti-saraṇa-gamanaṁ niṭṭhitaṁ 三歸依儀式完畢。 你答: Āma, bhante 是,尊者。
現在,跟著他重複五戒:
- 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破壞生命。
- Adinnād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偷盜。
- Kāmesu micchācār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不當性事。 (如果你受持八戒,則以此句代之: Abrahma-cariy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一切性事。)
- Musāvād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妄語。
- Surā-meraya-majja-pamād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醉品。
(如果你受持五戒,則在此停下。如果受持八戒,則繼續)
- Vikāla-bhoja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午後至清晨之間進食。
- Nacca-gīta-vādita-visūka-dassanā mālā-gandha-vilepana-dharaṇa-maṇḍana-vibhūsanaṭṭhā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觀聽歌舞、器樂等演藝,戒以花環、香料、化裝品、珠寶裝飾身體。
- Uccāsayana-mahāsayan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ṁ samādiyāmi 我接受訓誡,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
你若持布薩戒,比丘將宣說布薩期的長短。跟著他重複:
比丘將提醒人們審慎持戒,並宣說持戒的果報:
你說: Āma bhante 是,尊者。 比丘接著說:
授戒儀式至此完畢。
戒律譯文如下:
- 我接受訓誡,戒破壞生命。
- 戒偷盜。
- 戒不當性事(此為受五戒者持守。 Abrahma-cariyā… 為受八戒者持守: 指戒一切性事。)
- 戒妄語。
- 戒醉品。
- 戒午後至清晨之間進食。
- 戒觀聽演藝(如歌舞、器樂等),戒以花環、香料、化妝品、珠寶裝飾身體。
- 戒高而奢侈的床與座。 (奢侈意為有厚墊 、床墊。高床意為高於十寸。 不過扶手椅與扶手沙發,即便高於十寸,亦不受本戒約束。)
不論五戒、八戒,都有兩個[構成]基礎。換言之,破戒須得有(1)身與心共同違越; 或者(2)語與心共同違越。假若某個無意的身體行為違反了戒律,則戒德依舊完整。舉例說,你砍樹或採花供於佛台,恰巧有生活於樹枝或花莖上的昆蟲因此死亡。你事先不知它們在那裡。此種情形下,你的戒德依然完整,因為你內心無意願它們死亡。至於語行,假若你說話匆忙,出於疏漏或無心,辭不達意。例如你本想講兩字,實際講了四字; 本欲講真話,但說錯了。既然它僅是語言動作,內心無意誤導,因此你的戒德依然完整。
破壞十業道,可隨著三因素之一而生效: 身與心共同違越; 語與心共同違越; 或者僅以心違越。換言之,意、語、行中任一的違越,須得有動機,才算是破壞了戒德,因為動機——即戒離的意志[cetanā-virati,戒離心]——構成了戒德的精髓。可查看任何一條戒律,其中必包含此要素。動機為戒德的精髓; 動機以外,戒德的其它側面,只是它的表達與應用。
堪稱戒德之動機者,乃是遵守五戒或八戒的戒離意志。至於諸戒行,它們是該動機的表達,而詳述諸戒所禁行為的細則,則是該動機的應用範圍。戒德為正常態。言語與行動的正常態與正平衡,表達為五戒與布薩八戒。意、語、行的正常態與正平衡,則表達為十業道。
動機為戒德之根本,可引經文中佛陀之語為證:
佛教徒一般所修的戒德,總結起來歸為三類: 小戒[hīna-sīla]; 牧守戒[gocara-sīla]; 非牧守戒[anagocara-sīla]。
- 小戒,指只服從戒律。譬如,第一戒要你戒殺,你求福德,因此看護其它有情的生命,不使它們死亡。第二戒要你不偷盜,你因此照料別人的財產,不使它們失蹤,希望藉此得些福德。第三戒不許行不當性事,因此你四處看護他人的配偶與兒女。第四戒不許妄語,於是你四處照顧他人的耳聞,不在其中灌輸謊言。第五戒不許飲酒,因此你為他人的酒瓶著想,不把他們的酒喝光。對其它戒律也同樣如此。這樣地修戒德,等於為他人的貨物充當看守。你把自己置於奴僕或僱傭牛倌的層次。無論是守五戒、甚至八戒,這都屬於層次最低的戒德,或者說戒禁取[sīlabbatupādāna],執取於外在的善德形式。
- 牧守戒,指確保心只住於良善的動機,譬如思考如何行動才是明智、有福德。無論你的思想涉及過去還是未來,色、聲、香、味、觸、法,你小心保持動機明智,不讓它們墮落於腐敗或不智。
- 非牧守戒,指使心住於當下,不讓它漫遊於雜念之間。你有念住與警覺,連續守護心,使它完全安住當下。這才是戒德——達到正常狀態時的戒德——這種戒德有天界與涅槃的價值。
小心謹慎不破條文的戒德,能夠對治粗相的貪。來自牧守心的思路,不讓它進入不良動機領域的戒德,能夠滅除嗔怒與厭惡。進入當下的戒德——即正態之中的戒德——能夠滅除痴迷。因此我們可以說,戒德能夠滅除粗相的雜染,即某些層次的貪、嗔、痴。
繼續說布薩日: 你現在有機會聽一段說法。請求說法的方式如下:
現在,整肅你的思想,住於吸收法的滋養。說法完畢,你可以如下方式宣告自己成為佛陀的居家弟子:
巴利文的居士一詞 upāsaka [優婆塞,近事男,女居士*upāsikā*,優婆夷,近事女],字面意義為: 靠近者。居士有十種素質: 五種當止持[禁止],五種當作持[具備]。五種止持為:
- 販售武器
- 販售人口
- 販售動物給予宰殺,販售自己所殺動物之肉
- 販售醉品
- 販售毒藥
五種作持素養為:
- 具信
- 持戒
- 堅信業力原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不欲在佛陀教導之外尋求福德
- 唯以佛陀教導的方式行福德
擁有了這些資格,依照定義,他就是一位以布施、持戒與禪定為修持目標的居家弟子。
布薩儀式完畢後,你應當利用這個機會,培育心的平靜與安止。不要把一天浪費掉。把“佛陀”作為你的禪修練習。專心默念“佛陀”是一種修定方式。明辨之意是,對一切造作緣起之事有徹底的領悟。明辨的價值在於棄絕一切形式的雜染。戒德、定力、明辨: 這些素質構成了佛陀教導的核心,我們都應當盡己所能長養它們。
現在,我們對戒德、定力提出若干問題,藉此進一步解釋這些主題。
持戒問答 Virtue: Questions & Answers
- 什麼是持戒的利益? 什麼是不持戒的過患?
- 什麼是戒德?
- 戒有多少種?
- 什麼是戒德的精髓?
- 維持戒德需要什麼?
1.答第一問: 持戒者此生可識得的利益如下: 他們不受世人猜疑、鄙視; 他們進入聖人與常人的集會時有自信。他們死後,至少可得人界的重生。因此,有德者不願自己的戒德受玷污。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在全世界受人愛戴。何以如此? 因為世上無人願受欺壓,哪怕一丁點也不願。不必說善士,即便盜賊也責怪無原則者,比如他們團伙搶劫: 盜團成員們必然因行事之苦而相互找錯。但出於無明、愚蠢、缺判斷力,他們還去做。
另一解答是: 持戒者所行之事有益於這個世界與下個世界。多數人忽視了戒德的這個側面。我們視錯誤為正常,以為持戒妨礙進步,持戒者老套、落後時代,或者認為持戒不可能謀生。這一切觀點並無實際根據。戒律究竟如何妨礙進步? 仔細考慮這一點: 世界的本質是,無一人願意受苦; 即便畜生也不欲見痛。因此戒德之本意,非是破壞世界,而是保護它、助它進步。佛陀制定戒律,非僅僅依照自己的見解,而是順應了全世界人的方式與見解。何以知此? 我們無須問佛陀本人,可以自己考慮:
例(1): 舉一簡單例子,殺生。漁人以殺生謀生,有的因此賺了大錢。他們仍抱怨自己工作之辛苦,甚至有時落海溺死。既然抱怨自己的工作,就表明他們不好此業。至於那些魚,它們也不喜歡[被捕]。甚至小蚊小蟲也不願被虐待[作餌]。我們為什麼虐待它們? 因為我們未曾親近智者。我們眼見傷害與苦痛,但出於自己的暗昧、愚癡,仍然去做。此例說明,佛陀確立戒律乃是順應了世界共見。
例(2): 偷盜,世上有人喜好此事麼? 假若世界喜好偷盜,也許就不會有禁止——哪個人類社會沒有這些法規? 既有這些法規,就說明我們並不喜好偷盜。即便被盜的物事也不願被人竊走。譬如動物,被盜賊迫之一隅時,會試圖逃避。小偷與強盜們常怨生計辛苦——老得遮掩躲藏、少食少眠。抱怨則說明不好此業。為什麼還要做?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出於自己的暗昧、愚癡,視錯誤為正確。
例(3): 通姦,世上誰喜好? 問做此事者,他們抱怨自己為之痛苦。問受害者,他們也抱怨因之痛苦,不歡迎此事,有時甚至以自殺結局。這表明世界並不喜好此事。人們為什麼做?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因此帶來世界的毀滅。他們被罰款、收監,家庭關係破壞,相互擊頭,原只為取樂。如此做錯事,將使父母哭泣、使官府煩惱。這些事給世界帶來毀滅。
例(4): 說謊,世上可有任何人喜好此事? 一個人正在說謊時,必然苦於怕被人識破。將要說謊時,他苦於盤算如何開脫。一旦說了謊,又苦於怕無人相信。被騙者怕所聞非實,得質問、對證。即便兒童也不欲受騙。譬如小孩子啼哭要娘,父親騙他說:“乖——你娘來了。”當他不見母親來時,就會大哭不止。為什麼? 因他不能信任他的父親。不必說人,連動物也不願受騙。譬如我們拿米飯引誘一隻狗。它看見米飯,以為要給牠吃,就舉臀搖尾地跳過來,我們不給它,反拿著米飯跑掉。如此三四次之後,它很可能不再走近前來,因為它知道我們在騙它。這說明眾生不喜好謊言。那麼為什麼人們說謊?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導致世界衰敗。
例(5): 飲酒。是有一種人喜好飲酒。釀酒者訴苦: 賠錢、怕被警察發現、被酒客欺騙。酒徒們抱怨,酒令他們頭暈、蝕盡薪水、潦倒貧窮。我未聞世人盛讚飲酒為趨向健康、財富、幸福之道者。酒徒若真以為善,也許不會回來照舊飲水吃飯。一旦喝醉了,鬧事出醜之態,不為世人讚賞,連遭家人厭惡。自己又訴說欠債、缺錢,表明他們也不愛好、欣賞此項癮習。
在某些地區,政府出於對民生福利的關心,立法阻止飲酒之害。 (我個人一直想知道,官家酒稅所得是否足以覆蓋酒徒造成的損失。我對此存疑,不過這只是我的觀點。你可以自己考慮。常見例子是,人們聚眾飲酒時——不論是合法還是偷稅的燒酒——便開口說話: 一瓶燒酒之後,當中一人也許就給殺死了。這種情形下,官府從一瓶酒中所得的丁點稅收,可能遠抵不上追捕兇手的費用。)
因此佛陀看見了這類行為之中的邪惡: 它敗壞世界,妨害民生。譬如,醉漢難以保持一份穩定的工作。他只會自誇。我非是批評,這是我時常所見。例如,農夫請鄰人幫忙收割稻穀時,眾人[醉酒]大聲喧嘩,不過去看他們的工作,卻發現稻穀撒得遍地都是。
有一次我見到一口井,井道驚人地傾斜,往下看,水倒是新鮮乾淨。於是我問井主:“這水是不錯。何故井道掘工不佳? 是遇上巨石還是樹根? 什麼時候掘的? 是誰掘的? 你自己還是僱人?”
於是井主答:“這井是我請了朋友幫忙挖的。”
“怎麼讓他們掘這麼深? 花了不少錢吧。”
“我請他們喝燒酒,直到大醉,接著下去挖井,這就是井道如此歪斜的由來。”
這說明酒精何等壞事。
我在此所舉的一切例子——雖然短小,足以引發思考——說明世界並不喜好這些事,說明它們造成傷害、損失,浪費金錢、勞力、人生。這就說明,佛陀禁止這些行為,是合乎世界之共見的。沒有哪條戒律與那些觀點背道而行。既如此,有哪條戒律妨礙進步?
那麼,人們何以不識此理? 因為他們未曾親近智者,視錯誤為正確。他們與世界作對,因此受苦。佛陀隨順世人的願望,為了人民與國家的發達而傳法。假若人們真正遵守戒律,在地球上的生活在可見的當下即有幸福。
第一問——守戒的利益與不守戒的過患——到此討論完畢。
2.第二問 “什麼是戒德?”可回答如下: 戒德的巴利語——sīla——意為正常。所謂“正常”,是指意、語、行無偏,而“無偏”是指不以行動造惡、不以口舌言惡、不以心思惡: 換言之,戒離三類有害的身業、四類有害的語業、三類有害的意業。當離的三身業是: 殺生、偷盜、醉酒與不當行事。避免這些行為,不讓身體朝那裡偏,即是讓身體住於正常狀態。當離的四語業是: 謊言、離間饞言、粗口謾罵、拉雜閒談。保持言語不朝那裡偏,即是使言語住於正常狀態。而使心住於正常狀態,意味著(1)不覬望他人所有。 (2)對行為不愉悅的人或有情無惡意。 (3)持正見: 懂得一切有情依自己的業而活——動機好的,有好報,動機惡的,有惡報——無一希望受苦。一旦你能夠如此看待事物,要維持該視角。不要讓它偏離到錯誤道上。
如此維持意、語、行於正常、平衡狀態,即為戒德。不過“平衡”在此,非是排除一切行動[業]; 它只排除導致言行朝錯誤方向偏走的行動。除了此等偏離之外,凡有精力者,無論以何謀生,儘管做,因為佛陀的戒律並非是懶惰的戒律、膽小的戒律、貧窮或呆滯的戒律——即不許你做任何事的戒律。那非是佛陀的教導。至於言語,凡無害之言,儘管講。佛陀的戒律並非是啞口禁聲的戒律; 而是讓你講適宜言語的戒律。至於心意,凡有利於謀生知識或發明的想法,儘管想。佛陀並未禁止此類思考。他只禁止有害的思考,因為戒德之要旨乃是戒離意、語、行當中的邪惡不正,培育意、語、行的正直誠實。這表明,佛陀教導我們戒當戒之事,行當行之事。此說可以八聖道的正志與正命為證。不過我們多數人相信,持戒等於把自己圈在寺院,妨礙謀生,甚至動一動指頭都不行。這種信念是錯誤的: 它違反了佛陀的教導,有害世界的進步。
持戒——有戒德——意味著使言與行住於正常狀態。具戒德者,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清淨的。作為果報,他們得到的財富殷實、長久。具戒德者,無論說什麼——無論說多少——不會令聽者有刺耳感。它可以帶來善運,使聽者感覺順耳。有戒德者無論思考什麼,假若本來是件難事,將會轉為易事; 假若是造什麼物件,會做得美觀,這都是那戒德的緣故。不過我們多數人,傾向於太輕視戒德,不在工作與活動中行持,因此沉重不堪,跟不上世界的進步。
意、語、行不受戒律統轄者,好比蓋滿細菌、煙灰: 有所觸處,盡受污染,難以實現目標。即便成功,也不長久。言語也一樣: 言語不能長久維持戒德者,常被聽者懷疑、鄙視。他若想找人要錢[商業集資等],會有困難; 一但得到錢,也不能久存。心意也一樣: 人若無戒德掌管心,他的思考是暗昧的。無論想什麼計劃,會有困難,即便成功,也不善不久。
欲使意、語、行維持正態,須有念住。換言之,一切行動之中,必須連續審視自己的業——坐、站、行、臥——才能知道自己不曾作惡。不能連續反觀自業者,好比不著衣服: 處處冒瀆他人。甚至有故事說,某男如此心不在焉,把妻子的上衣與下裙穿了出門,這說明不能反觀自業者,將會發生什麼。
不檢點自己的言語者,好比無蓋的飯鍋。水煮開時溢出,會把火熄滅。人不能時常把握自己的思想——譬如那無休止地臆想賺錢致富以至與現實脫節者——必然給自己造成傷害。有些人想得過多,以至於吃不下、睡不著,神經受傷、心理失衡,皆因思考無根基、無自制之故。
如此,缺念住者同時也正是那些不守戒者,他們會傷害自己。
第二問討論完畢。
3.第三問“戒有多少種?”可回答如下: 專義上區分有五類,指五戒、八戒、十業道、十戒與227戒。廣義上區分有兩類: 一類是居士戒,另一類是比丘與沙彌戒。
從另一個角度區分,有三類: 與身業有關的、與語業有關的、與意業有關的。
再換個角度區分,有兩類: 基本戒[ādi-brahma-cariya-sikkhā,初梵行戒],即必須首先學習與遵守的五條基本戒律,如殺生戒; 一旦掌握之後,下一個層次是儀表規範[abhisamācāra],有關個人行止,如就餐等。
再換一個角度,有兩類: 世俗[lokiya]與出世[lokuttara]。出世戒德,既可是居士戒、亦可是比丘戒。假若某人,不論僧俗,已證得心的真實正態,他的戒德便已出世。不過,尚未達到入流正態者的戒德——不論居士比丘、不論是否嚴格持戒——只是世間的。世間的戒德,本質上無常,時而清淨、時而不淨; 持這類戒者,有的生天界、有的下地獄。不過,出世戒德恒常、直趨涅槃。此類戒德排除了在四惡趣(apāya-bhūmi)重生的可能。
達到出世層次者所具有的戒德,乃是佛陀教導的真正戒德,比其它一切戒德更尊貴、更有價值。世俗戒德,即便是比丘的227戒,品質上亦不可與一位入流居士的五種戒德相比: 出世戒德貴為如此。為什麼入流者的戒德恒常,而凡夫的戒德非恆常? 因為入流者已經藉明辨之力,徹底擺脫了自我認同[sakkāya-diṭṭhi,身見]。他們的明辨來自何處? 來自修定,使心堅實,從中升起明辨,永遠洗淨了自我認同。他們已經看見了對身與心持痴見的危害,意識到這些東西不是我。他們已觀照色身,直到看見,它只是四元素,來時未帶來,去時也不帶走。因此,他們能夠放開,不帶著執取或者錯誤的先見。
(1)假若我們把身體視為屬我所有,就會對它持佔有心,不願明智善用。我們卡在了身體喜樂的層次——是那種享樂抹殺我們的福德與福利。當色身痛受升起時,是那種痛抹殺我們當行的福德。這可算是一種形式的殺生[pāṇātipāta]: 用樂與痛,滅去眾生希求的福德。這是入流者已棄絕的自我認同之一。
(2)不與而取[Adinnādāna]: 入流者不抓緊色身,以之屬我,因為他們已意識到,它只是四大之合成,這些元素是世間的一部分,不可能拿走 [中譯註4] 。結果,他們不會試圖欺詐世間,把世間元素指為屬我,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之另一側面。
(3)不當性事[Kāmesu micchācāra]: 入流者已看見來自感官攀緣——色、聲、香、味、觸、法——的危害。可以享受的,就享受; 不可耽於其中的,則不介入。這意味著他們對感官之樂,不會讓自己做錯事。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側面。
(4)妄語[Musāvāda]: 入流者已親見絕對真相,就不會說謊了。換言之,他們已看見了四聖諦,如此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側面。
(5)醉品[Surāmeraya]: 入流者不可能沉醉、失慎於色、聲、香、味、觸、法。如此他們棄絕了自我認同的另一個側面。
[中譯註4] | 指入流者已放下色身,把執取色身作為一種形式的偷竊。他更不會對其它世間物質不與而取。 |
這就是明辨[慧]層次上的戒德。一旦達到這個層次,常規形式的戒德即轉為恆常、持久,因為自我認同已藉明辨徹底擺脫。至於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對戒條與修持的“摸取”],入流者不再“摸取”自己的行為,因為已確見其正確性。至於疑[vicikicchā],他們已棄絕一切對明辨價值、活命方式、修行道的存疑: 不再臆測是否正確。一旦能做到這一步,即與世俗戒德隔離。世俗戒德是無常的,因為它缺明辨。何以缺明辨? 因為我們不在內心修定,頑固地執取色身、攀附它、誤以為是我,以至於少許的蚊蠅騷擾、日曬雨淋,都會使我們的福德枯萎、死去。
因此,出世戒德殊勝; 世俗戒德不持久。至於戒德是出世還是世俗,完全與心有關。
第三問討論完畢。
[中譯註3] | 此處意為,人身死後無用,不如已死動物的色身尚可利用。 |
4.回答第四問:“什麼是戒德的精髓?” 我們首先必須把戒德精髓即戒離的動機[cetanā-virati,戒離心]與戒德的表達區別開來,戒德的表達有三類: 自然離、持戒離、正斷離。這三種稱為戒德的表達,因為它們隨戒德而來。
自然離[Sampatta-virati]: 指未曾作誓而自發約束自己的行為——譬如在野外或林間看見一頭動物,有機會殺死,但因畏懼罪惡,決定不殺; 或者看見他人的財物,本有機會拿走,但因畏懼惡業,決定不取。
持戒離[Samādāna-virati]: 指發了持戒的誓言——或者對自己、或者隨他人重複——此後謹持不破。
正斷離[Samuccheda-virati]: 指維持戒德清淨無染,不論是否作誓。
戒行表達的清淨與否,有賴於對意、語、行之操作中升起的若干次要因素、它們或者違反戒德的表達(因此使之玷污)、或者謹慎持守(因此保持清淨)。
至於戒德的精髓——此處“精髓”指主要成分或決定因素——乃是戒離有傷害性的意、語、行的意志[戒離心],並且牢記使心保持正常狀態。這些有害的意、語、行可以是五種、八種、十種、或其它形式的傷害。因此,戒德分兩類: 一類是清淨的戒德,即,意、語、行之絕無污染; 另一類是染垢的戒德,即撕破、穿洞的戒德。例如守兩戒,但連破三戒,即是被撕破的戒德。非連續性的破戒,則稱染垢的戒德、穿洞的戒德。
不良品性由此而來。品性不良者,有[生於人界的]戒德,但他們不守護它。他們持戒不力,於是讓邪惡透過言與行流進來。染垢的戒、撕破的戒、穿洞的戒: 即便它們算是惡,卻也強過無戒。戒德有破裂之處,強過無戒可破,好比穿破衣強過無衣可穿。人人生來俱有戒德,除非身死。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必須守戒? 守戒意味著我們把已有的戒德洗淨,而不是到比丘沙彌那裡收集他們培育的戒德。
我們已了解,戒德指動機端正之心; 染垢的戒德,指動機不端之心。這足以說明人人都有戒德,因為有誰無心? 即便瘋人也有心,唯有死屍無心。任何有呼吸的人都有戒德,唯一不同是,該戒德清淨與否。正如佛陀對弟子說:
邪惡動機玷污戒德。善巧動機維護戒德的清淨。第四問討論完畢。
5.第五問: 維持戒德需要什麼? 可作如下解答。此處戒德指的是戒德之清淨。為使此清淨穩固持久,有賴其因緣,好比初生兒有賴父母的護持方能活命成長。若得父母的充足哺育,則茁壯成長,無營養不良之虞; 餵養不足,則單薄虛弱。同樣地,戒德之維持,有賴於我們的念住、警覺: 此二法為清淨戒德之守護。同時,我們必須以資糧滋養戒德。若無資糧,戒德將枯萎、死去; 即便有正念與警覺的守護,也不能壯大,好比兒童有父母,無哺育,必然消瘦枯竭。戒德的壯大,須有資糧,戒德的資糧為:
此四梵住之心,乃是戒德的資糧。
如此行事者,戒德將壯大有力。換言之,當意、語、行中體現著慈悲喜捨之心時,戒德將堅定、持久、直趨涅槃。此謂壯大的戒德、豐盛的戒德、富足的戒德、喬達摩佛教導的戒德。不能成就這一步者,只能得到貧窮的戒德、染病的戒德、孤寡的戒德、枯萎退失的戒德。
戒德為人人可佩戴的美飾。不論老幼,以戒德裝點,皆有魅力,因為它不同於外在飾品,無論由誰佩戴,永無不協調或不適宜之感。外在飾品僅於適當場合美觀,戒德卻永久宜持。凡能維持戒德者,此生與來生將脫離危險與敵意。因此,有明辨者細心守護他們的戒德。無明辨者自尋鎖鏈,即: 束縛手腕、腳腕、脖項、耳垂的金鎖鏈。即便細心守護,仍不免受其傷害——比如盜賊搶奪金鍊時,會撕裂耳廓、擦破手足皮膚。可以藉此思考外在飾品究竟有多少善處。
至於戒德,當它包圍著我們的心意、包圍著我們的言語、包圍著我們的行為時,誰能破壞它? 哪個賊能偷它? 什麼火能燒它? 經偈保證,我們死後,能去天界享受喜樂。
因此,一切有志於清澈、清淨之福德者,當以四梵住之心,勤修、完善其戒德。既掌握後,凡有志於聖道中段之修定者,將迅速得果報。
第五問討論完畢。
§詞彙表 Glossary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