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
福德
[中譯]良稹中譯版權所有© 2007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譯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衆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 何謂福德? ... 巴利經文中譯
- 福德——巴利經文選讀 ... 坦尼沙羅尊者 編譯
- 福德——增支部經文選讀 ... 向智尊者 譯
- 福德與靈性成長 ... 菩提尊者 撰
- 福德的精髓 ... 阿姜李 講述
- 何處找福德 ... 阿姜查 講述
- 阿姜放說福德 ... 坦尼沙羅尊者 撰
- 行者當憶念福德 ... 年那達摩尊者 撰
- 福德可以轉移嗎? ... 坦尼沙羅尊者答問
- 福德迴向誦文 ... 巴利課誦本
何謂福德?
佛陀: 這是幸福、如意、喜樂、可親、愉悅的別語——福德業[行事,行爲]。
法護阿闍梨(六世紀巴利注疏者): 洗滌與淨化心流者。
福德這個詞在這裡的意思是,作爲善行果報的幸福與安寧。我們的善行有許多形式,不過簡單講有兩類:
- 作爲因的福德,也就是我們得做的善行;
- 作爲果的福德,也就是來自我們善行的福報。
作爲因的福德有三種: 佈施的福德[danamaya]、 守戒的福德[silamaya]、修心的福德[bhavanamaya]。
在阿毗達摩中,這三種福德又細分爲十類。
佈施擴展爲還包括了把福德迴向他人的福德[pattidanamaya] 與隨喜他人福德的福德[pattanumodanamaya]。這三類歸在一起,因爲它們都與嫉妒和慳吝相克。
持戒的福德擴展爲還包括了對值得尊敬者表示尊敬的福德[apacayanamaya],比如對長老、對該感恩的人的尊敬; 還有助人行善巧之事,分享你的力量、財富與智慧的福德[veyyavaccamaya]。這三類歸在一起,因爲它們都與人際之間的美德有關。
禪修的福德擴展爲還包括了諦聽佛法的福德[dhammassavanamaya]; 傳法的福德[dhamma-desanamaya]; 與正見的福德[ditth'ujukamma]: 這四類歸在一起,因爲它們都是明辨的來源。
這些福德,只有當它們根植於非貪、非嗔、非癡的心態之下才能産生。如巴利經中所說,alobho dana-hetu,非貪是佈施的基礎; adoso sila-hetu,非嗔是戒德的基礎; amoho bhavana-hetu,非癡是禪定的基礎。
你做的福德會給身心帶來自在。無論何時,想到自己做過的善事,總會使你喜樂。它是一件跟著你的尊貴寶藏,就好比你的影子始終跟著你一樣。即使死時,你的福德也會跟著你,給你安排一個重生的好地方。這就稱爲福行 [puññabhisankhara, 福德造作]。
心清淨,是世上最高的福德。
阿姜摩訶布瓦: 福德是福樂,善巧是找到帶給自己福樂之事物的技能。
當一個人的心靜止下來時,他將看見自己的心的虛假,也看見其中的真實。他既看見掉舉、散亂、遊走之心的錯誤,是這個心導致他煩躁受苦,也看見平靜、清涼之心的福德與善巧,也就是當心靜止時的福樂。這就叫做朝內同時看見了對與錯。
阿姜放: 心入定,你領悟時,它就趨向福德與善巧。心寂止時,你會懂得“福德”的意義,你達到他們所說的“福德”。它一點也不難。假若心不入定,就很難。因此,只管把心牢牢地固定在出入息上。
菩提尊者: 指帶來輪迴之中的善果的善業。福德引生世間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財富、美貌、成功。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緣。因此,佛陀敦促弟子培育福德,並講述自己在宿世中修習福德的例子。
坦尼沙羅尊者: 來自行爲正善並使人繼續爲善的內在安寧感。
福德的精髓
福德是你心裡升起的意向[動機],從你想做什麼好事的第一個念頭開始。比方說,今天你決定要來寺院。那個念頭本身,就是心裡升起的福德。接著你來到寺院,依照你的本意受戒、聽法。這樣,你原來的意向圓了,造出更多的福德,達到了它的目的。但如果你想去寺院受戒、聽法,碰巧別人反對你、批評你,壞了你的情緒,那麼你心裡的福德──也就是原本的意向──就消失了。即使其他人後來又邀你來到寺院,你並不情願來,坐在這裡像根樁子,心裡就沒有升起福德。這是因為,你心裡那個福德的精髓已經死了。
你做的福德事本身,並不是福德的精髓。比方說,布施、持戒、聽法、坐禪,並不是福德的精髓。儘管這樣,我們還是得繼續做這些事,使我們的舊福德可以壯大、健康,而不是衰退、消亡。因此,當你決定做什麼好事時,要趕快去做。你一想要布施時,就去布施。你一想要受戒,就去受戒。你一想要聽法,就去聽法。你一想要禪定,就去禪定。這樣一來,你那些業的果報,在三個時段裡都達到圓滿。換句話說,起初想做時、正在做時、做完時,你的心,對自己的福德,都感到喜樂、歡欣、滿意。
做善事的意向[動機]──即善德的初始階段──正是福德的精髓。這就好比種樹。當你布施時,就像是在樹邊施肥。當你持戒時,就像是在揀去吃花吃葉的蠕蟲。至於禪定呢,那就像是在用清潔、清澈、清涼的水澆樹。這樣一來你的樹,必定順着你原來的心意,不停地長,直到長出可以讓你享受的葉子、果子。如果它是一株花樹,那些花必然明亮多彩、大朵芬芳。如果它是一株果樹,那些果子必然又多、又大、又甜。這樣,布施、持戒、禪定,就是對你原來那個意向的福德,加以擴展的方式。
不過,如果你的心,處在慍惱的狀態,那麼從做福德、給捐贈當中,就得不到多少果報。就像給一株死樹施肥。哪怕你想樹上只結一粒釋迦果,也不能如願,因為你施的肥全部滋養了那棵樹下的香草,對你的釋迦果什麼也沒做。同樣地,如果只是做一遍行福德的動作,你的原始目標──遣除貪、嗔、痴──就不會結出果來。布施的動作只是福德的肥料。當福德的精髓已經死去時,你不可能吃肥料,因為那只是些牛糞、雞糞等污穢。如何求那樣的髒東西來幫你什麼? 不過呢,你比那些什麼肥也沒施過的,也就是那些還沒有發展戒德、定力、明辨的人,要好一點,因為最起碼,你可以收集那些肥料滋養出的香草,煮點湯、作個菜。
因此,你做任何事時,應當查看一下,你的心裡有沒有那個福德的精髓。有的人心懷惡念時行福德。那就好比竹筒烤糯米時,上面的米熟軟了,底下的米要麼是生的,要麼焦硬。這個樣子,是沒法吃的,因為它的好處沒有透到底。多數人的行事方式,與他們的心不一致。有的人布施,可心還是貪。比如,為了想做百萬富翁而布施。有的人布施一塊錢,希望得到一萬塊、十萬塊的回報。有的人守戒,可心裡還在對這人那人生氣、嫉妒、懷恨。有的人禪定,是指望來世貌美、身段好、或者生天做神。還有人希望成這成那──總在找什麼作交換。這種福德,還是遠遠偏離了目標。
佛陀教導我們,為了遣除貪而布施、為了遣除嗔而持戒、為了遣除痴而禪定,不是為了滋養這些雜染。有的人來這裡坐禪──眼閉着、身體挺直不動,從外面看真像那麼回事──可是他們的心,卻在到處跑: 去自家的果園、去自家的田地。有的人的心,嗖地一下就到國外,找自家孩子、朋友去了,一邊在想各種各樣的事。他們的心沒有跟身體坐在一起。這就叫做身與心不一致──就像那個竹筒里的糯米,上熟下生。
如果你把福德的精髓,仔細守在心裡,那麼想做什麼善事,就去做。不要跟在你那個福德的屍體後面來寺院。換句話說,如果你原本想來寺院,但有人罵你,導致你帶著壞心情來,並不情願,這種福德行,對你根本沒有多少幫助。
何處找福德
阿姜查:
如今人們到處找福德[1]。他們似乎總把巴蓬寺當作一站。去的路上不停,回程也得停一下。巴蓬寺成了一個停靠站。有些人來去匆匆,我根本連見他們、和他們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多數人在找福德。我不見有多少人找戒惡之道。他們這麽想要福德,卻不知把它存在哪裡。像是在染一塊污穢未洗的布。
比丘們說話就是這麽直率,不過多數人難以把這樣的教誡用於實修。之所以難,是因爲他們不懂。如果他們懂,就容易多了。譬如有個洞,洞底有件東西。每一個把手伸進去夠不著洞底的人,都會說那個洞太深。一百個、一千個把手伸進去的人,都說洞太深。沒有一個說自己的胳膊太短!
有這麽多的人在找福德。早晚他們得開始找找怎樣戒惡。不過沒有多少人對這事有興趣。佛陀的教導很簡要,不過多數人只是一掠而過,就像他們在巴蓬寺一掠而過。對多數人來說,法只是一個停靠站。
只有三句話,實在不多: Sabba papassa akaranam: 諸惡莫作。那是諸佛的教導。
這就是佛教的核心。人們卻不停地跳過它,他們不要這一句。離棄一切惡行,大大小小,身業、語業、意業……這就是諸佛的教導。
如果我們想染一塊布,先得把它洗一洗。不過多數人不那麽做。看也不看,就把它放進染料。那塊布如果不乾淨,染了更難看。想一想。染一塊又髒又舊的破布,能好看麽?
懂了麽? 佛教是這麽說的,可多數人只是聽過算數。他們只想行善,卻不想棄惡。這就好比說“洞太深。”人人都說洞太深,誰也不說自己的胳膊短。我們必須轉過來看自己。要把握這個教導,你必須退一步,看自己。
有時候,一車車的人出去找福德。也許還在車上爭吵、醉酒。問他們去哪裡,說是去找福德。他們想要福德,卻不停止作惡。那樣永遠也找不到福德。
人們就是這樣。你必須仔細看,看你自己。佛陀教導說,要在任何情形下,有念住,有自覺。惡從身業、語業、意業中生起。一切善惡、利害,都來自身、語、意。今天你把身、語、意帶來了麽? 還是把它們留在家裡了? 這就是你必須看的地方,就在這裡,不必看太遠。看你自己的行爲、言語、思想。看你的操行是否有錯。
這些事人們不真正去看。好像一位正在洗碗的主婦,一臉怒意。她洗碗這麽認真,卻不曉得自己的心不乾淨! 你見過這種情形麽? 她只看見碗。看太遠了,不是麽? 我說,你們當中一些人可能有這種經歷。這是你必須看的地方。人們把心思集中在洗碗上,卻讓自己的心骯髒起來。這不好,他們把自己給忘了。
因爲看不見自己,人們造出各種各樣的惡業。他們不看自己的心。人們打算作壞事時,先得朝周圍看看,是否有人在邊上監視……“我的母親會看見麽?”“我的丈夫會看見麽?”“我的孩子會看見麽?”“我的妻子會看見麽?”沒人看見,就做了。他們這是在侮辱自己。說沒有人在看,趁機趕快做了。他們自己呢? 難道不是人麽?
懂了麽? 像這樣不看自己,人們永遠找不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他們找不到法。如果你們朝自己看,就會看見自己。任何時候你打算作什麽壞事時,如果及時看見了自己,就能夠停下來。如果你想做什麽有價值的事,也要看自己的心。如果你懂得怎麽看自己,就懂得對錯、利害、善惡。這些事,我們應當懂得。
我不說這些事,你們不會知道。你們心裡有貪有嗔,卻不自知。老是朝外看,什麽也不會知道。人們不看自己,就會有這種麻煩。朝內看,你會看見善與惡。看見善,我們可以把它帶入心裡,修持奉行。
棄惡修善……這是佛教的核心。Sabba papassa akaranam——諸惡莫作。不犯任何錯事,無論藉著身、語、或者意。那是正善修行,是諸佛的教誡。現在我們的“這塊布”就乾淨了。
接下來是 kusalassupasampada ——行善巧事[衆善奉行],使心有善德、善巧。如果心有善德、善巧,我們不需要坐車去鄉下到處找福德了。即使坐在家裡,也可以修福德。但是,多數人只會到處去鄉下找福德,卻不放棄作惡。回到家裡兩手空空,又恢復一臉慍惱的老樣子。就像在那裡洗碗,一邊在生氣。這個地方人們不看,他們離福德遠著呢。
這些事我們也許懂,但如果不是自己心裡懂,就不是真正懂。如果我們的心善良,有德,它就有喜樂。我們的心就帶著一股微笑。可我們多數人,難得找到時間笑,不是麽? 我們只能在事情順心時才笑。多數人的喜樂,有賴於事情順從自己的喜好。必須得世界上所有人都只說好聽的。你是這樣尋找喜樂的麽? 要世上人人只講好聽的,可能麽? 如果是這樣,你什麽時候才能找到喜樂?
我們必須用法找到喜樂。無論它是什麽,無論對錯,不要盲目地執取它。只注意它,接著把它放下。當心有自在時,你就會笑了。對什麽事一起反感,心馬上敗壞。接著就沒什麽好事了。
Sacittapariyodapanam: 自淨其心。清除了雜染的心,無憂無慮……寧靜、仁慈、具德。當心明亮、已棄絕惡行時,就常有自在。人的修證成就,真正概要地說,就是達到心的寧靜與和平。
當別人說我們愛聽的話時,我們笑。他們說我們不愛聽的話時,我們就皺眉。我們怎麽可能讓別人每天只說好話呢? 可能麽? 即使我們自己的孩子……難道他們沒說過你不愛聽的話麽? 你沒有使父母生過氣麽? 不單是別人,就連我們自己的心,也會使我們生氣。有時我們自己在想的事也不那麽愉快。你怎麽辦? 也許你走路時突然踢著一個樹樁……砰!“哎喲!”……問題在哪裡? 到底是誰踢了誰? 你打算怪誰? 是你自己的錯。即使我們自己的心也會令我們煩惱。想一想,就知道這是真的。有時我們做出的事,連自己也不喜歡。只得說:“真糟!”誰也怪不得。
佛教的福德,是棄絕惡行。當我們戒惡時,就不再繼續錯了。沒有苦時,就有平靜。平靜的心是清潔的心,無嗔、清明。
怎樣使心清明? 透過了解它。比方說,也許你想:“今天我心情真差,看什麽都厭煩,包括櫃子裡的盤子。”也許你想把它們每個都給砸了。看什麽都糟,雞、鴨、貓、狗……你都厭煩。你的丈夫說什麽都令你生氣。即使看你自己的心,你也不滿意。這種情形下,怎麽辦? 這個苦從哪裡來? 這就叫做“無福德。”如今泰國有句成語:人死福德盡。這話不對。有很多人活著時福德就已經耗盡了……那些不懂福德的人。敗壞的心,只會收集越來越多的敗壞。
像這樣旅遊做福德,就好比造一座漂亮的房子,事先卻沒有平整土地。過不了多久,那座房子就會坍塌,不是麽? 準備不良。現在你得重新來過,換一個做法。你必須看你自己,看你的身、語、意的過失。除了在你自己的身、語、意上修,還能在哪修? 人們糊塗了。他們想到巴蓬寺的森林裡,在某個真正寧靜的地方修法。巴蓬寺寧靜麽? 不,它並不真正寧靜。真正寧靜的地方是在你自己家裡。
……
如果你行了福德、善德,要把它保存在你的心裡。那是最好的儲存地方。你今天做的福德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造房子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把你自己的心造得好,是最好的方式。這樣,你無論來這裡、還是留在家裡,都會找到善德。在你的心裡找到這個殊勝。外在的東西,比如這個大廳,就好比樹皮,它們不是樹的心木。
[1] | 原注: "找福德"爲常用泰語。指泰國佛教徒拜訪寺院、頂禮高僧、佈施供養的習俗。 |
https://www.accesstoinsight.org/lib/thai/chah/living.html
行者當憶念福德
年那達摩尊者:(1955年出生,原籍澳大利亞,1979年隨阿姜查受具足戒,後遊方隱修多年,受教於多位林居導師。曾任澳大利亞菩提亞那寺副住持,現任泰國國際森林寺住持。)
佛陀不斷地強調佈施與戒德的重要性。在行禪道上,應當培育對自己的戒德與佈施的憶念。來回經行時自問:“今天,我做了什麽福德事?”
我曾經就學的一位禪定導師阿姜剛訶,曾經常常評論說,禪修者不能入定的一個原因,是他們白天未做足夠的福德。福德是止的坐墊,是寧靜的基礎。假如我們那天行過善——說過一句善語、做過一件善事、佈施、慈悲——那麽心就會體驗喜樂。那些善行與由此自然而來的喜樂,成爲定力與寧靜的因緣。善德與佈施的力量趨向喜樂,正是那種善巧的喜樂,構成了定力與明辨的基礎。
http://www.bswa.org/modules/icontent/index.php?page=67
福德可以轉移嗎?
Wondering問: 我想把我的行爲或思維的福德,轉送給另一個人,是否有可能? 如果有可能,我怎麽做? 謝謝。
坦尼沙羅尊者答: 一般來說,福德的轉移要求:
(1)行福德者把一件善業的福德迴向給另一人。
(2)而另一人,在得知前者的善行時,有贊同之意。
如果另一人不知道、或者不贊同,該福德就沒有得到轉移。不過,你可以祝福他人,不論他們知道與否,都能夠利益他們。如果你與另一人的關係,可以讓你不帶尴尬或難堪地告訴他(她): “我昨天禪修了,”或者“我上星期爲慈善事業捐了一筆款,把福德迴向給了你,”那麽盡管告訴他。如果關係不是那樣,你或者可以建議那個人同你一起行福德事,或者對那人傳佈慈心。
只有一種情形,不需要當面轉告,受者自動知道該福德的轉移: 那就是當後者已死亡並往生餓鬼界的情形。迴向給餓鬼的福德,如果他們贊同,據說可以自動收到。這是他們那個境界的食物。該教導來自一部經(增支部10:177)。其中有一位婆羅門來見佛陀,說自己一直在把福德迴向給死去的親戚,他想知道那些福德是否真的送到了他們那裡。佛陀回答說,如果他們是餓鬼,那麽就收到了。至於被供奉的親戚投生於其它域界的情形,他迴向的善意本身,導致他自己的福德的增進。那位婆羅門於是問: 如果我的親戚當中沒有餓鬼呢? 佛陀答: 每一個活人都有餓鬼親戚。因此,要注意把你所有善業的福德迴向給你已故的親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