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事的心


說事的心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he Story-telling Mind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03 坦尼沙羅比丘。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9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我們大家都讀到過,禪定的修練――隨著對自己認同為“我”或“屬我”的那些東西作如實細致的觀察――如何可以解卸自我感。你在禪定時,本當進入當下,放下一切涉及過去、未來的主題,單只隨著事件的升起,對之作觀。不過,過去、未來之事,有些比較不容易放下。即使你可以在禪定中暫時放下,你出定時,還得回來,繼續與之共存。

我們對人生事件的那些自敘,我們自言自語的那些說詞:假如可以把它們整個放下,就此不再牽掛,我們的人生將會十分輕鬆。入定也不會有困難。不過,有些說詞比另一些說詞更粘糊。我們知道,佛陀的教導要求學會放下許多事,不過有些情形下,在你能做到把它們放下之前,必須學會善巧地造作它們。你如何給自己講你的生命故事,就是你必須學會善巧造作的事情之一。否則,你從一個美好寧靜的定境出來,又會遭遇同樣的爛故事。你會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用同樣的方式講述,受同樣的捆綁。再不然,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能入定,因為不管你如何嘗試放下那個故事[你那套說詞],它繼續粘在你的手上。

因此,禪定的相當一部分,往往不只是與氣待在一起。假如你發現有一套說詞在不斷困擾你的心,翻攪出貪、嗔、癡、畏,等等,就要學會對付它,學會給自己講新的說詞。對那些舊說詞,要學會一套糾正的話語。一個基本做法是,觀想我們剛才持誦的那段經,培養慈、悲、喜、捨的思維。為了能給自己講一些引生解脫、易於放開的新說詞,你對那些事,要嘗試發展出這樣的態度。

換句話說,你不能把舊說詞生硬地推開。你編織一套新的說詞,講到能讓自己安定下來修禪。如此,這件事就不會干擾你。等你出定時,它還在那裡,但它不是會使你激動起來的那種說詞。它已經給修改過了。

你要學會越來越善巧地在心裡給自己說事,以慈心作為開端。首先,對自己有慈心。你意識到,假如你坐在這裡一遍又一遍給自己講不良的故事,你就會受苦。你想受苦嗎?不想。你想別人受苦嗎?也許。你也許想到那些曾經待你不公的人,你多麼希望他們得到公平的報應。這種情形下,你必須問自己,你從他們的受苦當中究竟得著什麼?他們受苦,你毫不受益。你坐在這裡希望他們受苦,這件事正在傷害你自己,正在妨礙你的禪定。

因此,你要的是結局讓你幸福、同時也讓他們幸福的一套說詞。那是你的願望。它是其它幾種梵住心態的基礎。

不過,某些情形下,你看見別人正在傷害自己、傷害你、傷害他人,那裡就是你需要悲心[同情]的地方。想想看,你實在希望他們停止那樣做。當然,同樣的道理也對你適用。當你正在傷害自己時,你希望自己可以停止那種傷害。“不發生那種傷害就好了。那些人不受傷害就好了。”要提醒自己採取那樣的態度。

至於隨喜,你提醒自己,要記得自己的善德、他人的善德,記得你過去做過的使你值得為之喜樂的事、他人過去做過的令他們值得為之喜樂的事。你對他們的喜樂不嫉妒,不怨惱,你不低估他們的優點。

最後是捨離,當你意識到,有些事根本超越了你的掌控:無論你對他人有多少慈心,無論你有多少隨喜和同情,有些事完全處在你能夠改變的範疇之外。首先,過去是不可改變的。看一看為了發展捨心,佛陀要你思考的是什麼:是業力原則。舊業是舊的業,不可能改回來。重要的是你的新業,你正在做什麼。那個新業,是可以影響一些事的,不過另有一些事――主要藉著舊業的持續效應――也超過了新業的力量所及。你必須想到那一點,學會在需要捨心的地方培養捨心。

佛陀並非是說,捨心優於其它三種心態。只是你要學會什麼情形下需要什麼態度:哪些情形需要慈心,哪些情形需要悲心,哪些需要隨喜,哪些需要捨離。以這種方式,捨心不僅僅是被動的接受。它是對你行事主次順序的重排,告訴你停止在不可改變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把注意力轉向慈心、悲心、喜心可以影響到的地方。

因此,你看一看自己給自己講的那些說詞,試著把這些態度注入其中,特別是業的教導。沒有不受懲罰的惡,沒有不受酬報的善。那就是業力原理。因此,你不需要帶著賬本走來走去:誰做了這件事,誰做了那件事,生怕失了賬本,那個人就得不到他或她應得的報償。業力原則自然會關照他們。不過要記得,它也會關照你。

當你看一看從這些不善巧的說事方式當中得到的滿足時,你意識到,它是十分可憐的。那種滿足當中,沒有你真正想要的東西,沒有真正經得起審視的東西。當你懂得這一點時,你發現放開就不難了。你已經有了其它幾種梵住心態,它們會以一種讓你感覺良好的方式,把你帶入當下。你沒有讓自己成為受害者。同時,你也不對任何人發出惡意。你在既有的情形下,盡善而為。當心需要休息、需要安定的時刻來臨時,就應該馬上去做。如此,這套說詞就可以把你引入當下。

你應當察看一下自己正在促生的那些心態,確保它們是善巧的――因為業的問題,歸結起來就是這一句:你現在正在做的事極其重要。過去做過的事對你現在能夠做什麼也許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你現在正在做什麼,實在是太重要了。在當下善巧行事的可能性總是存在的。壞事來臨時,你把它們當作舊業的果報,接受它,但是假若你意識到,當下自己也正在造壞業,這件事是不可以以捨心處之的。你必須改變。不管什麼情形下,你都可以做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事,同時相信結果一定會好――那個意思是,如果你繼續做、繼續說、繼續想善巧的事,果報不可能不好。

因此,無論情形多壞,你的希望就在你當下做什麼。你越這麼想,就越把心帶入當下。那時候,它就準備好禪定了。

如果你看一看經典上佛陀講述過去的事――有的一直上溯到多少劫,多少宇宙的輪迴之前,這件事如何發生,那件事如何發生,這是怎麼來的,那是怎麼來的:前世輪迴的漫長故事――可是,這些經文結束時,都指向影響了這些事件並且還將影響未來事件的那個基本原則:業力原則。業在哪裡造起?就在這裡,就在當下。所以,要把注意力放在這裡。

有關宇宙觀的所有經文也一樣。佛陀在描述各個層次的眾生時,他的論述歸結為,這些層次的眾生從哪裡來。它們來自心,來自當下心正在做什麼。就在這裡,就在當下。

不管是什麼事,當你善巧地講述時,都會把你帶入當下。因此,要學會做一個好的說事人,給自己選合適的說詞,那種說詞將會引導你帶著對自身能力的自信感,帶著安寧感及對靜心之重要性的理解,進入當下。不管是些什麼事――不管他人做了什麼,不管你做了什麼――總有一種說法,可以讓心平靜下來。因此,要試著找到那種說法:業的所有教導、四梵住的所有教導,歸根到底,用處就在這裡。你在心裡編織起新的說詞,你的心在這些說詞當中發生變化,這些新說詞最後在這裡匯聚到一起,讓你能夠帶著一種對安寧、明晰、定力、念住、明辨的領悟,待在這裡。沒有什麼東西把你扯到過去、拉到未來,你能夠安住此時此地,覺知此時此地,就在此時此地療癒你的心。

正是以那種方式,你利用心的說事能力,終究把它帶到它能夠停止說事、觀察現狀的地步。你此時此地的現有情形,你要學會善巧處理。

佛陀的種種教導,歸根到底,其要旨就是這個善巧原則。為了你自己的幸福,為了你周圍人的幸福,你對付內心發生的不同事件,能有多善巧?禪定並不意味著你把一切心理功能全部切斷。心必須說事。即便阿羅漢也能說事,他們也能回顧過去、計劃未來。只是他們已經學會一種不造任何苦的做法。這不僅僅來自他們能夠把心帶入當下,而且來自把佛陀的教導用作編織善巧說詞的好工具,從而以某種特定的方式觀察事物。讓心對過去、未來、自說、自敘、世界觀、宇宙觀――你的一切見――的應對方式,變得善巧起來。讓它們不再成為苦因。

要把修持當成是對心的全面訓練。你在這裡不僅僅是為了學會“注意”、或者與氣待在一起。你要使心對它的一切活動,變得善巧起來。當我回去重新出家時 [1] ,阿姜放對我說,做一位禪修者,不僅要具備坐在這裡閉眼禪定的善巧,而且要具備做任何事的善巧。

你做任何事時,都要把它當作一項有趣的挑戰:“這件事,最善巧的做法是什麼?那件事,最善巧的做法是什麼?” 當你持那種態度時,當你發展、訓練出那種態度時,來修禪定,就容易多了。

(根據2001年6月某日開示錄音整理,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

中譯註:

[1]據筆者所知,早年坦尼沙羅尊者出家前獲得奧柏林學院某基金會資助,去泰國執教英語兩年。回國前兩個月,在阿逾陀某寺院短期出家,體驗僧侶生活,打算之後回美國攻讀佛教研究學位,進入學術界。在此期間遇見林居僧阿姜放,跟隨了一段時間,之後回國。經過一年的思考和準備,再赴泰國,正式在法宗派的阿姜放座下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