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道有目標


這條道有目標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he Path Has a Goal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08 坦尼沙羅比丘 。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09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佛陀在教導修證時,把它比作了一條道,言下之意之一是,這條道有一個可達的目標。你走這條道,是因為它會把你領到你想去的地方。道理似乎明顯,不過我們卻讀到多少人在說,道路即是目標[the path is the goal],或者說,那是一條無目標之道[path without a goal]。那是什麼道? 它談不上是一條道。不知那些話怎麼講。

想一想佛陀追求覺醒的故事: 它不是別的,就是一個道與目標的故事。首先,他掌握了若干極其高等的禪定層次——他的 幾位早期導師 把它們當作目標教給了他。一個是無所有緯度,一個是非想非非想緯度。然而,佛陀意識到,這兩項成就都不是自己追求的目標。於是他離開了那幾位導師,去嘗試尋找另一條修練之道,那條道必須把他引向自己的目標——不死,一種恒常不變,遠離老、病、死的安樂。

於是,他一度嘗試了極端苦行之道,沒有成功——試了整整六年,可想他所寄予的成功期望有多大。一個人不會讓自己經受如此嚴酷的折磨,除非他相信這樣做將會有所回報,或者,除非他對自己的堅忍生出某種驕傲。然而,六年之後,他意識到,那條道達不到目標,給不出果報。於是他甘願放下那份投入,放下那股驕傲,另求上善。

就在那時,他憶想起兒時父親執犁耕作期間,自己坐在樹下進入初禪的情形。心裡升起一問: 這可是那條道? 他的心給出了直覺的答覆: 是的。

於是他沿著那條道行走,發現它包含的不止是禪那的修練——那只是正道要素 [道支] 之一。當他最終達到不死時,意識到這條道另有七項要素。他之所以知道,是因為這些要素共同協作,把他帶到了不死。這條道的確把他領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因此, 他所傳的第一件事便是道 ,並且餘生以之為他的教導核心。

佛陀後來有一次把自己 比作一位穿行於密林,找到一條古道的人 。這條道已經被亂草覆蓋,不過他沿道而行,發現它引向一座昔日繁華的古都。樓宇略頹,猶尚可居。仍不失為一座輝煌的都邑。於是他走出森林,告諸國王: 命手下掃清道路,它將把你帶往這座美妙、輝煌的都邑。

因此,遍布於佛陀言教的一個比喻是,如果你沿著這條道行走,將會到達某個極其殊勝的境地: 遠離老、病、死; 全然無為的安樂。

不過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佛陀早期的成就,也就是無所有緯度和非想非非想緯度,又當如何看待? 畢竟,佛陀在其它數部經中的確指出,這些境界也是可以用作修行道的。以之為基礎,可以發展趨向解脫的明辨。那麼對待佛陀早期禪定成就的正確態度是什麼?

首先要記得,佛陀的幾位早期導師把這些成就當成了目標。一旦達到,就停止了,就修完了。你可以繼續練習這些境界,不過除此無他了。你不能沿這些道去任何地方。然而,佛陀把它們視為引向某種更高遠的目標的途徑。換句話說,他用它們作為進一步作觀的基礎。他沒有把它們看成目標,而是把它們當成道。他沒有把目標與道等同。他作出了明確的區分。

這就好比某人艱難跋涉,穿過一座叢林,終於來到一條平坦大道上。可是他沒有沿著那條道去一個好地方,而是在路上躺了下來。那就是佛陀過去那幾位導師的做法。你知道躺在路上會發生什麼。你會給撞倒。老、病、死隨時會碾壓過來。

因此,當你到達那條大道時,要沿著道走下去。你發展定,同時發展所有其它聖道的道支,接著你會發現,它的確引向某種特別的東西。因此,不管你聽到什麼無目標之道、道路即目標之類的談論......就在最近,我讀到某位靜坐三十年的禪修者寫的文章。他自稱富有經驗,又說,一直以來什麼進展也沒有,然而自己覺得很好,因為禪修的整個意義就在於此: 意識到無處可去。我不知道哪個更教人氣餒: 是這麼長時間裡他修得如此糟糕,還是他做一位糟糕的禪修者感覺如此良好。

那種人,你是不能太信任的。你不能把他們當作嚮導。佛陀教導的是證果的種種技能。他說,那就是衡量任何修練的標準——它所引向的果報。在教導卡拉瑪人時,他告訴他們,當你親自看見,按照某種做法趨向一種無咎之樂時,就繼續做下去。如果你看見,某條道受到智者的讚揚,就繼續走那條道。如果某種做法引向根植於貪、嗔、癡的不善巧的行為,引向殺生等破戒的行為,引向妄見、惡意等等之任一時: 要意識到那條道會把你引向惡趣,因此不要朝那裡走。要沿著確實給出善果報的那條道行走。

因與果、業與報的這整個關係模式,就是我們的指南。它是我們檢驗什麼是善道、什麼不是善道的標準。因此,當有人吹噓他們有一條不引生果報的道路時,你知道他們不是在走一條善道。你要找一條引生果報的道、一條不看低欲得善果者的道。你聽人說:“你想要安樂?一種無緣起的安樂?真可憐。”——那種說法是很可悲的。想要一種徹底無咎的安樂、一種不從任何人那裡拿走任何東西的安樂,有什麼錯?如果你沒有那種樂,你在生命中能找到的樂,就是會從他人那裡拿走什麼的那種。

前一陣我讀到一位 [西方的佛教] 導師說,他不願意活在一個沒有苦的世界裡,因為那樣他就不能發揮同情心——那是一種十分自私的願望。你希望存在受苦的人,因此你可以享受對他們的同情?你的幸福感需要以他人的痛苦為食?最好的理想是,走一條不以任何方式或形式依賴任何人的修行道。然後你可以把那條道指點給他人。如果他們受到觸動,也可以修。那就是佛陀的教導方式,至今未有出其右者。

因此,有一個目標,並沒有錯。正如佛陀所說,來自意識到自己尚未達到目標的悲哀,遠勝於耽享感官之樂。他講到世間或家主之悲,與出離者之悲。家主之樂,與出離者之樂。家主之捨,與出離者之捨。家主之悲是意識到,自己想要愉悅的色、聲、香、味、觸,卻只得到不樂。對多數人來說,解決的辦法是去找樂,也就是家主之樂。

然而,佛陀沒有建議那樣一條道。他建議,如果你有家主之悲,要試著代之以出離者之悲。換句話說,即使外面的情形不舒適,那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還沒有在內心找到一種不死之樂。當你想到自己尚未達到不死時所來的悲哀,就要激勵自己朝正確的方向努力: 修練趨向出離者之樂的那條道。那是當你意識到自己在內心修成的素質確實引向覺醒時升起之樂。從那裡出發,你走向出離者之捨,也就是當你證得目標時心的平靜。

人們常常以不成熟的態度對待目標,那就是為什麼有些導師說,禪修時,要放下一切關於目標 [證果] 的想法。對短期禪修 [班] 來講這也許不失為一種有用的態度,不過長期下去,會導致這樣一些禪修者: 他們的禪修體驗是什麼進步也沒有,同時又對那個沒有進步產生一股反常的驕傲感。長遠角度的解決辦法是,對你的目標,培育起成熟的態度,你意識到盡管修道也許費時,但你懂得這是一條善道,它的方向是正確的,從中得到欣慰。這才是確然會引生果報的成熟態度。有一種不死之樂,藉著你的精進能夠得到。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能夠。

(根據2008年2月29日開示錄音整理,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第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