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戒的陶育
自戒的陶育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中譯]良稹
A Culture of Restraint
by Ven. Ṭhānissaro Bhikkhu (Geoffrey DeGraff)
原文版權所有 © 2006 坦尼沙羅比丘。免費發行。 本文允許在任何媒體再版、重排、重印、印發。然而,作者希望任何再版與分發以對公眾免費與無限制的形式進行,譯文與轉載也要求表明作者原衷。
中譯版權所有 © 2010 良稹,http://www.theravadacn.org, 流通條件如上。轉載時請包括本站連接,並登載本版權聲明。
佛陀曾經把感官輸入比作一頭被剝去皮的牛 [1] 。不管到那裡,一直有蟲子鑽進它的肉裡。我們的感官透過眼、耳、鼻、舌、身,在不停地吸收訊息。再加上心還有自己的感知,它吸收各種各樣的主意。問題是,處在這一切當中,怎樣才能夠找到寧靜? 答案是: 你必須有選擇性。
佛陀把感官約束作為禪修的基本成分。我們往往以為禪修就是那個坐下閉眼就開始的東西,不過實際上,它一直在進行著。禪修這個詞, bhāvanā ,意思是培養[發展]。你應當停下來想一想: 自己正在內心培養什麼?
當你跟隨某些思路時,會培養起跟隨它們的習慣。你會在心裡造出一條條溝轍。當你允許嗔怒自由橫行時,就會造起一條嗔怒的溝轍。當你培養念住時,就會造起一條念的溝轍。下一次你靠近那樣的思維模式時,心就會跌入那個溝轍,沿著它走下去。這種事我們一直在作。一項又一項的研究表明,我們的辨識過程是何等的有選擇性。它在多個層次上發生。其中有些是有意識的,有些不是,但總的結果是,在你閉眼坐禪之前,早就處在了一個培養的過程之中。
問題是,它是在培養禪修旨在培養的同樣的素質嗎? 你是在培養寧靜,還是在培養混亂? 你是在培養心定還是在培養掉舉? 要一直注意這件事。你做每件事,說每句話,都是在培養某樣東西。它是在心裡鋪下一條條溝轍。那麼,你想要什麼樣的溝轍? 我們閉眼坐在這裡,是在試圖造設那些好的溝轍,不過如果在一天的其它時間裡,你一直在造設別的溝轍,那就會發生衝突。
當你看事物時,是在找什麼? 誰在做看的動作? 是淫欲在看嗎? 是嗔怒在看嗎? 如果是這些東西在看,它們會製造出溝轍,讓更多的嗔怒或淫欲繼續來看。因此,整個一天裡,要謹慎注意自己在看什麼。
這並不意味著,美觀的東西你不能看。只是,當你看見某個美觀的東西時,你必須提醒自己,它還有另外一面。看到自己憎惡的東西時,要提醒自己它也有另外一面。正如阿姜李所說,要做一個有兩隻眼的人。對你的聽、嗅、嘗、觸,特別是你的思維,要遵循同樣的原則。
一個常見的模式是,在這裡坐禪時,你試著令心服從調御,不過一起身,它又回到老樣子——任意遊蕩。那樣你就不一致了。如果心打算去什麼地方,你得問自己: “為什麼要去那裡?” 就像二戰時期的那條老標語: “這趟出門真有必要嗎?” 你打算去哪兒? 你打算把什麼帶回來? 思考時,要有目的性。佛陀並不是說,不要思考。他只是說,要懂得為什麼思考,它要達成什麼目的。對看和聽也同樣: 要懂得自己為什麼在看某件事物,藉著看它,打算達到什麼目的。為什麼你在聽某些東西?
所有這一切,都是禪修的一部分,培養的一部分,因為你是在內心製造環境,你要確保自己造起正確的環境。要懂得什麼對自己重要,什麼次要。這樣,禪修就不那麼像在急流旋渦當中試圖造起一個寧靜的小島,更像是一個持續過程的組成部分——你意識到心需要被訓練,並且這種訓練是一個全日過程。
不僅在寺院這裡,即便你在外面世界裡,也一定要審視自己的心,看它正在往哪裡去,它正在拿起[吸收]什麼。特別要注意它正在拿起什麼,因為外面有五花八門的荒唐訊息。你一打開電視,一拿起報紙、雜誌,總要記得那個問題: “為什麼這些人要我相信這件事?”——這樣可以使你不受這些訊息,這些暗藏價值觀的僭惑。
如果這使你變成周圍環境裡的一個陌生人,那也不壞。有時,做一個陌生人,不吸收一切,是件好事。去泰國的優點之一正在這裡: 不論我多麼沈浸在那個文化,那個語言之中,有一部分的我仍是個外來人。那個外來的視角,始終十分重要。有時,它幫助你保持理智,因為那個外來人的視角,可以做你的內在指南,你的內在導師。
佛陀提到過聖者的傳統,聖者的習尚。依照這些傳統修練,意味著使你自己成為腳踏兩種不同習尚的人。聖者們看著物質事物,說: “要記得,為了提供衣、食、住,必須付出多少苦,因此不可迷戀於追求多衣、多食、豪宅。記得那些東西有其過患。” 外面的世界說: “買,買,買,”但聖者們卻說: “不。” 聆聽聖者之言,可以助你身處兩種習尚之中。當媒體把各種拜物主義價值觀朝你推過來時,你有一個部分可以說: “不。” 你不被吸入那些東西當中,結果是,心更獨立,心寧靜得多。即便在我們這樣的瘋狂社會裡,它可以使自己的的價值觀保持正直。
法句經裡有一句話說: 有的人在不應羞恥的事物中見到羞恥,在應當羞恥的事物中見不到羞恥。一部分世界,把有道德、有原則、不為了擁有許多物品而血腥爭搶,看成是可恥的、丟臉的。這就是為什麼你必須出離那種陶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聖者的陶育。那個自戒的內在聲音,將會是你的護佑。要學會聽從它,增強它,使得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戒,能夠輔助禪定中的自戒。你在試圖專注一個所緣,你能夠待在那裡,是因為你已經學會了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行使自戒: 懂得你對心的約束可以有多嚴緊,何時必須放鬆一點,不令它覺得過於受限、過於受縛,同時又懂得多少是過分了——這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必須學會的事。
因此,想一想你正在內心製造的環境,讓心安定下來的那個環境,讓心安定下來的那些價值觀,這樣,當令你散亂的思維升起來時,你不會即刻就跟著走。你可以看一看它們,然後說: “這不是我想跟著走的思路。” 當你對事物說“不”養成習慣之後,坐在這裡閉眼觀氣時,對它們說“不”,就比較容易了。反之亦然: 你睜開眼時,可以提醒自己: “這個想法我克服過。我對它說過'不',我並沒有[因此]死去。”
這樣,你就能夠維持心理健康,禪修則確實會變成一個持續的培養過程——培養你想要的善巧素質: 念住、警覺、平靜感、身與心的健全感。正如佛陀所說: “善修的心帶來福樂。” 它之所以需要善修,是因為它一直在作事,因此你要確保它正在作的事,與你希望它去的方向相一致。
(根據2005年4月11日開示錄音整理,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第三集》)
中譯註:
[1] | SN12.63《子肉經》: “比丘們,觸食當如何看? 譬如有一頭剝去皮的牛,依泥牆而處. 住在牆裡的眾生會嚙食它。如果它依樹而處,住在樹裡的眾生會嚙食它。如果它依水而處,住在水裡的眾生會嚙食它。如果它依空而處,住在空中的眾生會嚙食它。因為不管那頭被剝去皮的牛依哪裡而處,住在那裡的眾生會嚙食它。我告訴你們,看觸食當以同樣方式。比丘們,當觸食被全知[遍知]時,三種受[樂,痛,不樂不痛]就被全知了。當這三受被全知時,我告訴你們,聖弟子再無可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