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明師
一個大徹大悟的人就是一個徹底平凡的人,正因為平凡,才使他成為一個神秘莫測的人。平凡的人拋棄了所有不平凡的抱負,完全滿足於現狀,享受現有的生活;他沒有什麼想達成,做任何事都沒有動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對他來說都是一種享受;他直接進入生活,面對生活,不加分別地生活;他不想知道何謂生活,只會去經驗生活,讓生活充滿他,他完全與生活同一體。
聖人就像太陽一樣,不會在意人們對他是好是壞。有人說太陽好,必然會有人罵它壞;有人需要它,也有人不需要它。然而太陽並不會因人們的譴責或讚歎而改變自己的行軌。
一真法界:得道的人可以“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入一法中解眾多法,於眾多法中解一法,法法相融,參而不雜,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起必一切起,一落必一切落,萬事萬物皆是佛,皆是法,皆平等無二。
沒有眾生就沒有明師,明師的功德是以眾生為基地培養起來的。眾生是土壤,明師是大樹,是大樹需要土壤,不是土壤需要大樹。大樹的葉子和果子最後又落在土壤裡,眾生的福報是因供養明師而來的。
成道的人融入整體之中,我執的空間消失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整體之中;他沒有得的感受,也沒有失的感受,生死的空間早已不復存在;他雖是活在當下,但連當下的概念也沒有;他也會努力,也會發火,也會罵人,但這些又都不存留在他心裡。
開悟的明師不追求任何東西,也不會畏懼任何東西,所做的一切都是隨緣。他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在他眼裡沒有好也沒有壞。他是個善惡不分,男女不分,天堂與地獄不分,生與死不分的聖人。在他眼裡沒有一個是眾生,個個都是佛。一個超越自我的人,一個進入道裡的人,心裡哪裡還會有善惡、美醜、好壞之分呢?他證得了無分別智,他不講信用,也不會失去信用;他不會再造業障,也不會再消業障。他所做的一切既合人道,也合天道。
對於悟道者而言,愛與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會愛某個人,也不會恨某個人。然而你若來到他面前,卻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愛在散發著,那是一種單純的品質在散發,你想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應。悟道者的心始終是一種單純的存在,對他恨不值得,對他愛更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愛,他就是全部愛的化身;你若想要智慧,他就是全部的智慧……
成道以後的身體和以前還是一樣的存在,然而內在的存在已經徹底變。我還是我,但又不是以前的我,過去的我死了,又生出一個新的我——無量劫以前就有的我重新出現。因為我的頭腦——心意識——死了,無量劫以前的本我不得不出現。
不要認為修行人修到最後都像木頭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在修行的某個階段固然會像木頭,但那是因為頭腦不再向外追逐,這股力量返回來逐漸進入內在的核心。完成了這個過程後,所有的力量、所有的技巧都變成了覺知,天空中飛過一隻小鳥,猶如在你心頭飛過;別人在地上行走,猶如踩在你的心頭上。當然,這種境界是一種難受的境界,你太敏感,太容易受到影響了。從另一面講,此時的佛、菩薩、天堂、地獄都和你在一起,和你同一體,你已經到家了,再沒有什麼事可讓你做的了,你的整個旅程已經完成,你的整個結果就是一個覺知——時時刻刻地覺知,夢與非夢都成了覺知。過去的一切在你覺知的狀態下都連接上,回憶起了。所有的方法都是一個提醒,提醒你內在的覺知。
變成覺知後,也就不需要方法了,過去的方法只對後來者有用。明師什麼也不會做,只會叫醒你的“睡眠”。然而由於你頭腦的習慣勢力,明師把你叫醒後,你還不願“起床”,仍然賴在床上,頃刻間又開始做你的夢。什麼時候頭腦被明師打死了,覺知才會立即穩固。它不需要時間,瞬間的功夫就可以完成,也許努力十年就是為了那一瞬間。明師只是掌握了切斷你的頭腦——心意識的方法,讓你立即與內在的覺知連接上,讓你變成覺知。如果錯過了這個瞬間,也許一年,也許十年,也許要好幾世才會出現下一個瞬間。一旦達成一次這樣的瞬間,你將變成永恆的覺知,瞬間足以鑄永恆。
人類的痛苦幾乎大半都來自比較——將自己與周圍的人事物相比。倘若能進入內在,使靈性開花,也就不會與外在的事物比較了。諸佛菩薩能夠深入禪定,她們喜悅、寧靜、滿足、博愛,就是因為內在的靈性之花開放了。
大開悟的明師所說的話無不是教理,所說所行都代表瞭如來佛,供養明師就是供養三世諸佛,輕慢明師也即輕慢三世諸佛,明師與三世諸佛的心是相通的。
得道的人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界的事物,也一樣活得很充實。他不僅能與自己為伴,也能與萬物為伴;他外在看上去是孤獨的,而內在實是與萬物同一體;他沒有任何慾望,從不努力奮鬥;他從不認為自己很重要,從不顯示自己;他能承受別人給他的是是非非,但心裡沒有任何是非;他看上去像個傻瓜,像個無用的人,像個軟骨頭;他沒有原則,沒有立場,你跟他合作一定會氣死,但他從不會氣你;他只能做聖人,這個聖人的頭銜還是別人給他的雅稱,實際上他什麼都不是,千萬別把他歸入某一類型,否則你會失望,切記、切記…… 佛菩薩無所不在,沒有來去之說。只是眾生沒有調好自己的“頻道”,接收不到信息,所以不能與佛菩薩溝通。而悟道的明師正是掌握了架設頻道的技巧,所以能幫助眾生。雖然眾生皆有佛性,但沒有明師的指導,終究不會悟道;一旦掌握了頻道的密碼與架設技巧,即刻就能與佛菩薩溝通。開悟的人倘若沒有感情,又如何了解眾生的感情,又如何幫助眾生呢?既然他們生在人間,就有人的特性,只是他們超越了人的特性,猶如蓮花生於水中,又卓然獨立於水面之上。
明師是最難當的。來到明師面前的每一個信徒都抱有自己的成見:我心中的明師應該是這樣或者那樣的,只有這樣才是我心中的明師,否則就不是明師。來者都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想像在塑造明師,從不給明師一點自由,本來是來向明師學習的,結果變成來教導明師!
如果你來到明師面前,不放棄以前所有的成見,你什麼也學不到。你能把自己交給明師多少,你就能從明師那裡得到多少。交並不意味著你交給明師什麼東西,而是要對明師信任和敞開。惟有把你所有的成見空掉,明師的力量才能進來。來到明師面前就是要學會“死亡”——讓過去所有的思想概念全部死掉。明師所能教你的,也就是如何讓頭腦——心意識死掉。惟有這個複雜的頭腦死掉以後,那個一塵未染的、亮晶晶的本來面目才會出現,否則就被你那復雜的頭腦給掩埋了。由於我們輪迴了太多世,頭腦裡收錄的生生世世的習氣太多,把那個亮晶晶的東西掩埋了。那個亮晶晶的東西縱然被埋得很深,她始終不會變質。一旦你把過去的概念粉碎,接受當下,她就出現了。
懷疑別人就是在收集別人的垃圾。過分信任別人就是給別人套枷鎖。一個得道的人早已超越了二分性,既不懷疑,也不信任,而是實話實說,以真實的面目表達一切。惟有模糊的頭腦才會執著停留在二分性上:懷疑與信任、罪過與功德、成功與失敗……一個超越的頭腦——心意識,就是一個清晰透明的頭腦,也即無分別的頭腦——透明的鏡子,萬事萬物在鏡子麵前都還原了他的本來面目。
凡是發生的都應該發生,但發生歸發生,頭腦不應該給發生的事物套上某種概念——是與非、善與惡、對與錯……對於已發生的事物,既不要分析也不要判斷,就以它本然的樣子接受它,它有自己的屬性,若加上人為的分析判斷,就失去了它的自然美。之所以給事物套上種種概念,是因為我們有動機有目的。面對腳下的泥土,誰會說它是好還是壞呢?那是因為我們對泥土沒有任何動機和目的啊!概念是人類慾望的投射,把慾望投射到事物上,它就變形了,被分類了。記住:聖人是一面鏡子,他沒有分別,沒有目的,沒有慾望投射,所以在鏡子麵前永遠能還給你本來面目。
一位開悟的明師猶如一朵鮮花,也是有時間因緣的,百年之內就會往生。然而他的加持力——能量場不會馬上消失。三界以內的明師的能量場,百年之內會消散;超越三界的明師的能量場,千年過後還不會消散,還有加持力。
上師只是一根手指,你順著手指的方向就可以看見明月。但你千萬別摹仿上師,只需相信上師就能達到你的目標,摹仿上師則會讓你忘記自己內在的佛性。上層技藝不是通過摹仿可以得到的,只有膚淺的表象才可以摹仿到。內在的靈性惟有完全成為自己以後才會開花。摹仿則意味著把自己瓜分得七零八落,變成四不像。
不摹仿上師,並非不相信上師。實際上每一個開悟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沒有兩個開悟的人是採用同一個方法。在起步的時候,芸芸眾生可以採用同一個方法。越往內在深入,越產生分歧,越有自己獨特的方法。進入內在的核心點後,又是同一個方法——沒有方法。前幾步有方法給你修,最後的那一步則是無法為法,無門為門。整個過程是:有方法——沒有方法——又有方法——又有沒方法。
上師只有一個想法——他達成的,也希望你達成。而他使用的手法則是千奇百怪。但是,千萬不要認為上師奇怪,是你開悟的因緣適合這個奇怪的方法。只有在你覺得奇怪的情況下,這個奇怪的方法才有效。明白時,也即你開悟時,也即奇怪不奇怪時,也即無法時。
愛明師就是愛道,明師就是道的化身。雖然明師有肉身的存在,但他振動的頻率與道是一致的,接近他,你內在的振動也會改變。所以那麼多妖精都想吃唐僧肉是有它的道理的。明師的一根頭髮,乃至所用過的一切,都與明師有一樣的振動力。如果你很敏感,你的感受力很強,靠近明師,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振動力穿透了你,你也與明師有同樣的振動力。
成道的力量如同疾病也有傳染性,感冒會傳染,肝炎會傳染,成道的力量同樣會傳染。明師成了海洋,什麼都不需要,什麼都能容納,物質的、靈性的都能給,你敞開多少就能接收到多少,即便你不打開窗戶,陽光也同樣照耀你的房屋,春風仍然拂過你的窗前。母親只能給你物質,不能給你靈性;母親給你健康的身體,明師引導你靈性成長;母親給的是大樹,明師給的是花果;見明師一眼就能使你沉睡已久的靈性力量甦醒;經明師灌頂後,過去世的業障永遠消失,當下解脫,再造的新業由自己承擔。
是是非非無定論,也不能定論。人類總是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去判斷和評價一切。如果是先學了佛教的思想,就無法接受基督教的思想,反之,又無法接受佛教的思想,甚至互相攻擊對方為歪理邪說。每一種宗教都有自己特定的定義和固定的概念,凡是不符合自己的都視為外道。門戶之見,約定俗成,決定了彼此格格不入。
但是,對於一個大徹大悟的人來說,根本不存在正邪之分,一切言論皆是方便假說,無非是為了使眾生進入內在的核心。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果說明師狂妄自大的話,那麼今天的明師,哪一個也沒大過釋佛、耶穌。悉達多一出生便口出狂言:“天上天下惟我獨尊。”耶穌也說:“我和天父是同一體的,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明師並非自大,而是實話實說。真理就是真理,真理是不能用謙虛或自大來衡量的。真理必須依它本然的樣子被表達出來,必須依它本然的樣子存在。對於常人來說,謙虛和自大是同一種心態,都是“我執”的體現,是同一種能量的正負極。小智慧的人善搞“陰謀”,大智慧的人善搞“陽謀”,而開悟的聖人總是以他本然的樣子出現。陰謀陽謀與謙虛自大是同一種性質,都是“我執”的再現。當我執消失時,明師所說的一切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謙虛,而是把那個東西原原本本地表述出來。佛陀與耶穌都是實話實說者。
阿富前些世縱然做過觀音菩薩與六祖惠能,今世畢竟是阿富,和前世來世都沒有關係,只要把今世活好,把事情做好就行了,何必印證他是誰轉世呢?這個印證者又憑什麼印證他呢?
聖人是從不發願的,發願的都是凡夫。今生髮願所求的,來世未必還喜歡。許多人抱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種種事,實際上都是因為他前世發了願,今世滿他的願,不是嗎?你可以看到身邊的許多人都在燒香求鬼,“給我這個通”“給我那個通”“給我這”“給我那”……今生不能滿你的願,來世一定滿你的願——鬼怪附體!
現在的一切,如疾病、災難等,都是過去遺留下來的,要想未來沒有,除非現在消除掉。未來的生活方式,完全由現在的你做決定,上帝從不會為任何人做決定。
只要你想保留你這個獨立的個體的光團,就會有輪迴。根據自身光團的質量,你可以處在不同的時空,比如天堂、人間、地獄。倘若把這個光團修到融入宇宙,你就再也不會有生有滅,而是不生不滅。
佛菩薩、羅漢、凡夫、鬼,都是不同的能量體,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整個宇宙就像一個乒乓球似的圓體,六道眾生猶如六種能量處於宇宙不同的時空角度上。本覺中的佛菩薩是無形無相的。來三界內度眾生,可有形有相,可無形無相。 輪迴都是自願的,因為太留戀紅塵嘛,明師也沒辦法帶你進入天堂。只有經過輪迴後你的願滿了,才會願意返回天堂。
所謂的業障就是自己以往的習氣太多留下的結果而已。願望太多也會留下業障。正因為業障未除盡,才會輪迴。沒有業障,就沒有理由返回人間。明師下凡也需要藉助眾生的業障才能留在人間。
輪迴是因為找不到解脫之門,還被無始以來的業習所包圍,所以才在這間屋子裡來來回回。一經明師指點,你就找到了大門,走出大門就解脫了,而且你自己也可以當明師。 只要有願望就必然有輪迴。輪迴與下凡有著本質的區別。輪迴是不能做主的,只能隨著業力的牽引而輪轉;下凡則可以做主,清醒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對於大開悟的人來說,輪迴與下凡是沒有區別的,都是藉助這一生命階段做人生遊戲。因為開悟的人,其思想觀念已經徹底轉變,他並不認為自己在做什麼,也不認為自己不做什麼,他不認為自己存在,也不認為自己不存在,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死亡只是自身這一光團,和宇宙這一大型整體的光團融為一體。所不能融入的,只有你的習氣。是習氣促使你輪迴。
無論你做什麼,上帝都允許。最後懲罰你的不是上帝,而是你自己。不信,你等著瞧,很快你自己就會懲罰自己。除非你開悟了,只有開悟的人才會真正愛自己,愛他人,愛種種事物,且不受因果的製約。
心態就像一個多功能的磁鐵,你想什麼就吸引什麼。甚至一個念頭就會形成願力,將來必結願果。眾生來此世間,一是還願,二是收穫前世的願果。
宇宙中的四大類,飛、潛、動、植,乃至石頭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佛性就是本來面目。石頭這一類生命的佛性很細微,最深沉,它們的佛性處於冬眠之中,幾乎像死亡似的,惟有處於三摩地中才能覺察到。石頭進化為飛、潛、動、植,進而進化為人,最後才能成佛。
祈禱佛與上帝,實際上也包括了祈禱自己,因為佛與上帝不是孤立的,而是與眾生同一體,整個宇宙都是一體的。一人修行,眾生皆受益;一人做壞事,整個宇宙都受影響。當一個個體死亡時,除了他的業力與習氣不能融入宇宙整體之外,其餘一切皆會自動融入。剩餘的業力將會尋找適合它的頻率,而這個頻率惟有塵世間才有,於是就產生了輪迴。
不了解命運的人,才會想改變命運;一旦了解了命運,也就不會再想改變啦!
摘自萬行上師著作《萬行上師閉關紀實》
轉錄來源: 一 论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