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裡如一就是道
學佛如果沒有正確的見地,聽誰說都有道理,聽魔說更有道理。因為魔更巧言令色,別有用心的語言聽起來更悅耳動聽。相反,真正有用的話不一定是好話,不一定動聽。所以古人說「忠言逆耳」。可是好多人就喜歡聽好話。什麼時候你能超越耳根、眼根,也就有主張、有主見了。
東華寺就培養兩種人:一種是會說的,像FX那樣,會講經說法、普度眾生;一種是埋頭苦幹的,像CE、NM和JX,這種類型的人不會講話,但很實幹。成功的人都不是靠講,而是靠實幹。因為語言是虛的,講的話不落地,是起不了用的。只有付諸行動,落到實處,才能起用,才有真實的意義。
做事一定要有方案,制定的方案一定要能落實。如果你的方案具有60%的可實施性和可操作性,這個方案就算是成功的。一個實幹的人策劃的方案,可以實施80%到90%。而一個不是實幹的人策劃的方案,可能連60%都達不到。
一個成功的人和一個不成功的人所出的方案,成功率有很大的差別。現在社會上有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去聽成功學,而給這些企業家上課的講師並不是成功的企業家。為什麼有那麼多不是企業家的人給企業家開培訓班呢?為什麼成功的企業家又願意出高昂的培訓費去聽他們的課呢?為什麼會有這種似乎不符合邏輯的現象存在呢?
答:他們一個是善於表達,一個是善於做事。
師:成功的企業家會按培訓講師所說的去做嗎?
答:會(少數人答)。
師:成功的企業家去聽不是企業家的人講課,但絕不會按他們所說的去做。往往講課的人說東,成功的人便往西悟出了一番道理,找到了一道門。他們是聽課受到啟發才悟出一套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如果沒有這些課程,他們也悟不到那些方法。他們會聽講師所講的方案是否具有操作性,能否落地。
而那些講師從未在商場上實戰過,為什麼能給成功的企業家講課呢?佛門裡說:「依文解義,三世諸佛喊冤。」他們所講的正確嗎?具有實操性嗎?現在在中國的市場上,都是不成功的人給成功的人上課,為什麼他們的課會有那麼大的市場呢?
答:市場的需要。
答:被金錢誘惑。
答:他們講的課蠱惑人心。
師:蠱惑人心?你能蠱惑我,我也會去聽。
答:那些企業家很善於汲取外來的營養,補充自己的不足,他們會把聽到的結合自己的實際,很好地運用起來。
師:你沾了點邊。為什麼他會成功?因為他整天在「戰場」上操練。為什麼你沒有成功?因為你一直坐在教室裡「操練」。所以你在理論上圓融無礙,就像企業家在商場上實戰圓融無礙一樣。一個企業家一旦成功,他需要的不僅是資金和市場,更需要理論。因為他要把他的經驗以理論的方式進一步貫徹和落實到他的企業中,進一步完善他的思想理念。同時也為了給企業培養中層領導,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們,這時候沒有理論不行。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如果你沒有理論,就不能把經驗很好地傳遞給你的中層管理人員和下一代。在商場上,你的直覺會告訴你這樣做是對的。但是,要把你的經營方法、理念傳遞給你的第二代、第三代,培養後繼人才,沒有理論是不行的。所以很多成功的企業家願意花幾萬,甚至幾十萬去北大、清華等大學進修,或者上社會上一些成功學或高級管理課程,彌補他們理論上的不足。
出家人也是如此,儘管你掌握了用功方法,有了禪定功夫。但是,如果你沒有一套理論,或者在理論上不能自圓其說,你就不能準確地把你的方法表達出來,傳授給他人。理論和實踐任何時候都是有距離的。當然,能表達出來的都是有為法,真正的心法是表達不出來的。
作為出家人,我經常強調,一個是吃嘴巴這碗飯,一個是吃腿子這碗飯。只有吃這兩碗飯才受人尊重。為什麼古人那麼崇敬出家人呢?因為出家人知識廣博、多才多藝、充滿智慧,能指導世間人。世間人接觸到出家人,聽出家人講法往往很震撼、很受益。
可是現在的出家人,尤其是漢地的出家人,物質條件太好了,心都放在物質上了,所以不會放下身心去研究佛學,開發精神領域。而藏傳佛教的出家人很清貧、物質匱乏,他們的心只能轉向精神領域。一個人只有進入了精神世界,才可能不被物質所轉。
在我們做事的時候,體現了一個「用」字,這個「用」把我們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說得好不如做得好,關鍵時刻不是看我們怎麼說,而是看我們怎麼做。所以,佛教千強調萬強調,就是強調一個「用」字,落在一個「慧」字上,慧就是用,用就是慧。有時候我們的方案聽起來很圓滿,但是,如果按這個方案去實施,結果往往一塌糊塗,四不像。
學佛和做人一樣,要去做、去嘗試,光想是不會有結果的。不要怕做錯事,做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價和成本的。一個人貪生怕死,主宰不了自己的身心,想在精神領域有所開發,思想境界上有所提升,那是不可能的。你連自己的身體都支配不了,天氣一熱就不想做事,天氣一冷就躺在被窩裡不想動,你如何支配你的心靈?
有的人,尤其是學佛圈子裡的人,你說一句,他會回你十句,他整個心都用在怎麼反駁別人上。為什麼會這樣呢?內心脆弱。一個人的承受力不是體現在他對的時候,而是體現在他錯的時候。實際上對與錯都需要承受,人在成功的時候往往更容易昏了頭。但是,凡夫俗子都是被自我左右,有幾個能突破自我,跳出自我看問題呢?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否骯髒、是否混沌,慾望是否強烈,承受力是否強,你們說如何鑑別?
答:從他的氣色來看。
答:從眼神上看。
師:我看到一種現象,就是講課的人向聽眾提問,聽眾都不回答。這是對講師最大的不尊重。聽眾應該與講師互動,配合講師。為什麼聽眾不回答呢?因為好面子,怕自己講錯了丟面子。一個一事無成的人,一個普通的凡夫,他沒有什麼好安自己的心,所以就特別好面子。
而成功的人都不好面子,因為他們的面子被傷過很多次,丟了很多次。他們學會了務實不務虛,已經超越了面子,可以不顧面子。他們需要的是實惠,不會去維護這個虛而不實的面子,不會為了面子而活著。只有我們沒有成功的人,面子從來沒有被傷過的人,才那麼愛面子,那麼放不下面子。因為我們內在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維護,唯一能維護的只有面子。就像有錢人從不怕人說他窮,窮人最怕人說他窮一樣。
一個人想得到別人的尊重,想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必須有過人之處,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就是我剛才講的,要麼你會說,要麼你會做,而且你說的做的還要得到行家的認可。
一個人的力量用在說上,做的力量就會減弱;同樣,一個人的力量用在做上,說的力量也會減弱。就像我們的力量用在左手,右手的力量就會減弱;用在右手,左手的力量也會減弱一樣。如果你把力量平均分配給左右手,它們就各佔一半。我們必須學會隨時把兩隻手的力量用在一隻手上,也必須學會隨時把一隻手的力量分給兩隻手,而且做到瞬間分開,瞬間合一。
在這個世間,做任何事都與時間相關,一件事過了它特定的時間,再做就沒有意義了。成功都是在瞬間,而時間不會特別眷顧你,為你而停留。有的人活一世相當於常人活一百世,因為他一輩子所做的事,相當於常人一百輩子所做的事。多數人活著都如同行尸走肉。所以禪宗有一句話——拖死屍的是誰?為什麼要拖著一具死屍呢?你這具軀殼能起用,就不是死屍了;不能起用,就是死屍。工具就是如此,發揮了它的功用就有價值,否則就是一堆廢物。
你想得再多,說得再多,交給你的事情沒有做成,或者沒有做到位,你怎麼解釋都沒有意義。你把事情做成做到位了,什麼都不用說,一切盡在不言中。有一種人一出手就直指要害,一步到位,不需要第二步、第三步。
而有一種人生來就務虛不務實,一出手就與目標偏離。一個心力強大的人不會做一件事,他會全力以赴地去學習、研究、實踐,從不會到會到精通,最後做得非常好、非常成功。而一個心力薄弱的人不會做一件事,就自動放棄了。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哪有學不會的呢?我們學佛的人應該把「不會」變成一種動力。
宗教場所是社會各界人士、各個階層都會來的地方,是人流量最大、交流最頻繁、信息最豐富的地方。但是很多人以為宗教場所是信息最閉塞的地方,出家人什麼都不懂。
一個人管不住自己的口,就容易說是非,收集別人的業障。學佛的人應該把心用在學習和充實自己上。如果用心學習、用心修行,怎麼可能收集別人的業障呢?你的注意力都放在別人身上,不注意自己,怎麼會進步呢?
一個修行人不需要刻意維護自己的形象,你把事情做成了,你所做的事有價值、有意義,你的形象自然就高大了。
我經常告訴一些信徒,你要是想出家,你在社會上玩轉了、賺錢了、陞官了,再來出家,那才有意義。你在社會上摺騰了很多年,是個商人沒賺到錢,是個從政的沒當上官,最後你說你「看破、放下了」,我是不會相信的。你從來沒有擁有過,怎麼可能看破放下呢?
人與人之間的智商是沒有多大差別的。你們別以為我多閉了幾年關,多讀了幾年書,我的智商就比你們高。實際上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不停地做事、待人接物,我接觸的人和事比你們多一點,閱歷比你們深一點,所以我的知識比你們豐富一點,做事比你們老練一點。就像唱歌一樣,你經常唱,自然就唱得老練一些。你的嗓音再好,從來不唱,一開口就跑調了。你們說我說話的聲音很好聽,實際上我一開口唱歌就跑調。
古人有機會做事,都是帶著感恩的心態。可是現在學佛的人,事情一來就抱怨。就是為了自己的一日三餐,你也應該做事啊,何況我們還有信仰!可是出家人個個都自由散漫,都是想著自己的事。所以我說我們只是一個團夥,還不是一個團隊。知客師聽了還笑,難道我說錯了嗎?你給我解釋一下,團隊是什麼概念?團夥是什麼概念?各有各的想法和理論,各打各的小算盤,各懷鬼胎,這就是團夥。團隊是萬眾一心,無論多少人,都是一顆心、一個理念。
信教就是要先愛國,學佛就是要先做人,修道就是要先發心、就是要奉獻。東華寺就是靠這個家風、這個理念讓大家萬眾一心的。你來到東華寺,能接受東華家風,並按這三句話去做,我就把你頂在頭上;你接受不了東華家風,就不要待在東華寺破壞我們的和合。每個公司、每個寺廟、每個團體都有自己的文化,比如說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就是他們的靈魂,他們把「德」放在第一位。
一個人怎麼過都是一生,膽小怕事,貪生怕死,做事前怕狼後怕虎,死要面子,這樣活著是一輩子;老子天下第一,什麼來了都不怕,都大膽去迎接,放開手腳去幹,也是活一輩子,而且還活得很爽快。尤其我們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妻兒、財產、地位,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本身就沒有什麼可束縛的,還有什麼尊嚴、面子好顧慮呢?為什麼還不是一個解脫的人呢?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怕老虎?你們說一說。
答:老虎吃肉、吃人。
答:它眼裡沒有害怕的東西。
師:為什麼大家都不怕小綿羊呢?
答:因為它沒有氣魄。
師:為什麼我們也怕狗呢?
答:它咬人。
師:為什麼我們怕小毒蛇呢?
答:它有一種玩命的境界。
師:為什麼我們不怕雞,不怕小白兔,不怕蒼蠅、蚊子呢?
答:它們的力量不夠,對人構不成威脅,不會像小蜜蜂一樣,死也要蜇一下。
師:你們看過《封神演義》沒有?為什麼那些神仙、真人把怪獸當坐騎呢?因為這些怪獸成了他們的手腳,能保護他們。
你們的內心真的放下了,真的沒有爭鬥、沒有貪慾、沒有反抗嗎?我們一進養生堂,工作人員就對我們畢恭畢敬,你對大家是真的恭敬嗎?我會相信你的外表嗎?你拜萬行為師,就必須接受萬行的風格,就必須有他的風格。你接受不了萬行的風格,沒有他的風格,就不要拜他為師,尤其是你們剛出家的人。
東華寺就應該有我的風格、我的風采!你像熊包一樣懦弱無能,就不要在這裡待。我就奉行老虎、獅子的精神,無論修行還是做事,都要果敢,有氣勢、有魄力。我經常說寶劍出鞘就是要見血的。寶劍雖然殺人,但殺的都是壞人,是維護正道的。我們是傳教士,是佛的代言人,是維護因果的。如果你不維護因果,就失了天職。
我說一個實例,有人問我:「師父,我被一個人害得很慘,我應不應該報復他?」我說:「你應該報復他,應該通過法律的手段制裁他。」他說:「你是出家人,怎麼會這麼說呢?」我說:「世間的秩序和平衡是通過法律來維護的,你生活在世間,就要用世間的規則來處理問題。他無緣無故地害你,你也要讓他得到應有的懲罰,讓他明白害人是有因果的,是要付出代價的。我說過世間的規則也是道,這樣做你就沒有失去天道,沒有失去天職。如果你連因果都不維護,連道都不維護,那你還能做什麼?
同樣,別人幫助過你,對你有恩,你也必須報答,不報答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仇要報,有恩也必須報。否則,你就不是一個維護道的人。就像小偷偷了你的東西,你就要抓住他,把他送到公安局去,讓他得到應有的制裁和教育,以後他就不敢再偷東西了。否則,你所謂的「慈悲為懷」,放過他,他輕易地得了手,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從此他就會以此為業,從小偷變成大偷,結果你的「慈悲」就害了他!
即便你不通過法律的手段制裁他,從因果的角度看,當因緣和合時,他也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做任何事情都會有結果:行善得善果,行惡也必定會得惡果。如果你的心量再大一點,更慈悲一些,那麼你「報復」他最好的方式是想辦法去感化他,改變他,讓他明白因果的道理,知道因果真實不虛,有因必有果——今天我造了惡,來日必定會受到報應和懲罰。這樣,他自然就不敢再存害人之心,而且還會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從此棄惡揚善。這樣你就度化了一個人,做了一件大善事!我們的存在就是要教化眾生,讓眾生明白因果的道理,從而自覺地洗心革面,斷惡修善。
另外,你還應該有一種理念:今生他害你,有可能是前世你害了他,現在你只是在接受過去造惡的果報。如果你能這樣想,自然會豁然開朗,心地光明,沒有怨尤、嗔恨。所以還有一種辦法,你可以在靜坐中,通過觀想去擁抱他的靈魂,向他的靈魂懺悔。只要你能用真心持續地這樣做,你們之間的惡緣很快就會化解,轉變成善緣。當你用最真最善最美的佛性來對待他時,自然會感動他、感化他,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回饋你。」
問:我們主張維護因果,那麼我們如何超越因果呢?
師:我剛才所說的就是超越因果的,超越因果又不昧因果。
問:如果我用法律的方式報復他、制裁他,我的嗔恨心依然存在,那不是冤冤相報嗎?怎麼叫超越因果呢?
師:這就是境界。做任何事就是兩種境界:一個是遊戲的境界,一個是恐懼的境界。在玩遊戲的時候,你是無我的。因為你知道是遊戲,不會當真。而恐懼是帶著我執做事,這件事的因果就會延續下去。如果不帶著我執做事,因果是不會延續的。為什麼你能以遊戲的心態做事呢?這就是境界,就是內在的心力,就是定力。
不能以遊戲的心態做事,說明你沒有這樣的心力。不敢做老虎,你就做綿羊。所以綿羊就是綿羊,老虎就是老虎,寶馬就是寶馬,桑塔納就是桑塔納,它們的本質是不同的。綿羊的活法是對的,老虎的活法也是對的;桑塔納的價格是合理的,寶馬的價格也是合理的。所以,我是綿羊,就亮出我的風格;我是老虎,也要亮出我的風格,讓你們看清楚,我從不掩飾。我經常告訴大家我就是這個東西,不需要什麼包裝,你喜歡這個東西就撿回家,不喜歡就不要動它,不要去欣賞它。
一個人要麼提得起,要麼放得下。最可悲的是既提不起又放不下,猶豫來猶豫去,在中間搖擺不定。但是,往往猶豫的人能找到足夠的理由證明他的行為是對的。要麼你狗熊到底,孬種到底,你很真實,表裡如一,你也能受人尊重。因為大家都喜歡弱者,在弱者身邊能顯出你的強大和優勢,你會幹得更有勁。而在強者身邊只會顯出你的弱小,你會感到自卑,就像你們在萬行身邊感到自卑一樣。但是,如果你轉變心念,像萬行一樣努力十年二十年,你也會成為強者。我希望你們都有這樣的勇氣!
一個人無論到哪裡,無論做什麼,都要講道理,都要信因果。該你做的時候,你就毫不猶豫地去做;不該你做的時候,就堅決不做。是你的工作,與你有關,做錯了,你就坦然地去面對、去承擔,不要絞盡腦汁去解釋、去辯護。
你與其絞盡腦汁去解釋、去辯護,不如絞盡腦汁去解決問題、糾正錯誤,把事情做好。就像我經常說的一句話,你小裡小氣,用心省錢,不如用心去賺錢,終究是個用心。你勤勞一點,服務好一點,態度好一點,不就把錢賺回來了?
但是,人的理念是不同的。我的理念是與其用心省錢,不如用心賺錢。你在別人身上打主意,不如在自己身上打主意。小時候我老爹就告訴我:恨人必窮,恨己必富。你總是羨慕別人,總是怨恨別人,你肯定活得很陰暗、很痛苦。恨自己不中用,牙一咬,努力十年二十年,你就站起來了。
維護你的人、追隨你的人,你一定要用生命去保護他。跟你作對的人,一定要把他害你的心滅掉,讓他死了這條心。否則,今天你不予理會,任由他去,明天他的翅膀硬了,必然會壞你的事。因為他就是這樣的種。黃連就是苦的,甘蔗就是甜的,這是改變不了的。所以你把黃連和黃連放在一起,就發揮了它的作用;你把黃連放進甘蔗汁裡,就破壞了甘蔗汁的甘甜。
有些人對人生感到迷惘、茫然、失望,那是因為他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我一直很欣賞水泊梁山的英雄和三國演義裡的先鋒武將,特別奉行東北人的一句話——寧可干穿,也不干蔫。做事,要麼不做,要麼就敞開心胸,甩開膀子去幹。
從小到大我就出了兩次手。第一次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教室前面破了個洞,我正好坐在前面,風吹得我很不舒服,我就用水泥把它堵上了。我旁邊有個女生,一個男生就說:「你照顧女生,你是不是喜歡她啊!」他第一堂課就在說,第二堂下課的時候還在說。我一個直衝,一拳頭就打過去,把他的下巴打歪了。我以為他不會還手,沒有防備,結果他也一拳頭打過來,把我的牙打斷了一顆。但是,後來我和他成了很要好的同學,我跟他說:「你出手真重!我還真不是憐香惜玉想要照顧那個女生,只是自己被吹得難受。」
我一貫奉行忍耐忍讓,所以我最大的錯誤就是允許對方犯錯誤,一次、二次、三次,我都不會說,結果讓對方養成了愛犯錯誤的習慣。如果在對方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我就把它滅掉,就不會助長他的惡習。但是我忍了一次、兩次、三次,還是忍不過第四次、第五次,我還是會出手。但是這時候出手,他的壞習慣已經養成了。如果你的惡習第一次露頭的時候,我就把它滅掉,你可能就改變了。
第二次出手是在佛學院。當時有個同學,他沒出家之前是一個小混混。那時候我們吃飯也像現在這樣過堂,有人給我們打飯打菜。我是從農村去的,老實巴交,整天低著頭彎著腰,平時都不吭聲,也不敢抬頭看人。去了半個月,我也不敢正眼看這個同學。他說話就像打機關槍,吃飯就像老虎一樣。飯菜分給他,他「呼嚕、呼嚕」三下二下就吃完了,一看我才吃了一點,就把筷子伸到我的碗裡來扒飯扒菜。第一次扒,我沒有吭聲;第二次扒,我也沒有吭聲。我錯就錯在第一次沒有出手,讓他養成習慣了,所以他就一直這樣做。
那時候我剛十九歲,很喜歡武術,也學了點武功。有一天我實在忍無可忍,就把兩根筷子一甩,正好甩在他的兩隻眼睛上。他用手一捂,血就從指縫裡流了出來。當時我嚇壞了,筷子還在他的眼睛上,我趕緊把筷子拔下來,然後照樣吃飯不理他。對面坐著的法師看得清清楚楚,馬上放下碗筷把他抬到醫院。醫生給他的兩個眼角膜分別縫了兩針。
結果老法師懲罰我說:「萬行,你把他的眼睛搞壞了,你就負責每天到醫院去給他送飯!」我給他送了一個禮拜的飯後,他出院了,結果我們成了拜把子兄弟。他說:「他媽的,看你平時不說話,怎麼出手那麼狠!」
實際上,我是不會打架才打得那麼狠,如果會打架,就只會把他打痛,不會把他打傷。我從小就是被別人打的。儘管我會武術,但從來沒有出過手;一旦出手,真的會要人的命。真正的高手都是點到為止,不會跟人打架。但是一旦出手,可能就置人於死地。我這輩子就打了兩次架,打完之後都很後悔。
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做精做完美,因為你做的事就代表了你的素質、品質、形象和德行。這時候,要麼你把他打倒,要麼你就趴下讓他打。我奉行的就是這種理念。要麼他一出手,你就倒下,就像耶穌說的,你打我的左臉,我把右臉也轉過來讓你打;要麼他一出手,你就把他打趴下。就這兩種選擇。我最看不慣想打又不敢打的人,最不主張夾在中間做人,最討厭既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表面上彬彬有禮,處處顯示他的君子風度,內心卻齷齪、骯髒、陰暗。
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要活得表裡如一,沒有必要心口不一。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沒有必要委曲求全。你內在本來和諧統一的一股力量分成了兩股,你不得精神分裂症,不變成痴呆,會如何呢?為什麼有些人那麼健忘,有些人變成痴呆甚至神經病呢?因為他的六根跟六塵打架,身心不統一。
如果你是個真實的人、表裡如一的人,你可以在剎那間把你的力量合二為一,也可以剎那間讓它一分為二,你能支配自己的力量。但是,因為你前怕狼後怕虎,結果就成了一個四分五裂的人,沒有力量的人,不能支配自己的人。
為什麼你全身的力量不能集中在一個地方呢?因為你心裡有很多想法,你的力量分散了。如果你內在的力量沒有分散,是一股力量,你需要分的時候就能分,需要合的時候也能合。就像現在有些人老婆孩子都不要,想出家,或者想出家又怕做早晚課一樣。你連祖師都想當,方丈都想當,還怕早晚課?早晚課是我們佛教的基本業務,怎麼會難倒連佛都想成的你呢?
我雖然當方丈,但是作為方丈,在殿堂裡應該怎麼走、怎麼拜,拜到哪一句結束時起來,我都是向XX、DJ他們請教的。我的臉、我的身份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應該比你們尊貴一些,但是我從來沒有把它當個東西看。
你藝不如人,就要向人家請教。隔行如隔山,你不懂很正常,為什麼你不向內行人請教呢?MWW是建築方面的專家,儘管她有些觀點我不認可,但某些我不懂的方面,我還是一樣向她請教。向人請教不丟人,是一種美德。而且一請教,你就懂了。如果不請教,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懂。這不是件一本萬利的事嗎?
我經常跟大家說一句話:成功的人就是犯錯誤最多的人。儘管他不斷地犯錯誤,但他還是鍥而不捨、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從不言敗,絕不放棄,所以他成功了。成功的人、聰明能幹的人,都是勤奮好學、善於向他人請教、「丟人」最多的人,所以他成功了。初建東華寺的時候,我連圖紙都看不懂,那些符號代表什麼我也不明白,現在我都敢自己出圖紙了。這不是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丟人的結果嗎?
轉錄來源: 表里如一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