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與事與願違的區別在哪裡? 教育和尚-寂靜法師_新浪博客


積功累德第八。

積功累德第八,看字面就知道講的就是積功累德。如果我們不積功累德,大願就是空願。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的夢想能實現,心想事成;而有些人的夢想最後都成為了空想,事與願違。這區別就在於有功德和沒功德、有福報和沒福報。為什麼有福報的就可以實現夢想?為什麼有功德的就可以實現夢想?實際上整個宇宙中有個規律,叫交換規律,交換規律就是平衡規律。就像,他給你打工,你給他發工資,這就是交換,這就是平衡。整個宇宙都是交換,都是平衡。那宇宙為什麼要交換?因為如果不交換就不平衡了。不平衡的世界怎麼能存在呢?陰陽不平衡的身體又怎麼能不生病,怎麼能健康呢?所以宇宙必須是平衡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一下就能理解了心想事成與事與願違的區別。有兩個人走進了超市,兩個人都想要這個,要那個,想要一大堆東西。但是一個人滿載而歸出去了,另一個人卻空手而歸,他們的區別在哪裡?就是一個有錢,一個根本就沒有錢。沒有錢的人就只能看一看,只能想一想,但是這個想就叫空想。而那個有錢的人,他的夢想就可以實現了,因為他是交換。所以如果我們不給宇宙能量,宇宙就不給我們物質。我們沒有功德,我們外在就不會有成就。

極樂世界也是這樣,不能說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想像完了,不用積功累德,極樂世界就自己呈現了。那要是這樣的話,我們每個人就都靠想一想就成就了,也不需要佛了。所以我們今天的一切也全部是功德成就的,任何一點,包括家庭、孩子、事業、壽命、健康、影響、名聲等全部都是功德成就的。明白這個之後,我們就找到方向、找到根本了。過去我們用這個方法,用那個方法,方法用了一大堆,卻始終沒有成就,現在就明白了,當我們沒有積累功德,光找方法又有什麼用呢?

舉個例子,我們去鑽石油,但是地下都沒有油,就算我們使用很多先進的開採石油的設備,但是能鑽出油嗎?鑽出來的肯定全是泥水。就是這個道理,要想鑽取石油,首先要地下必須有油才能行。就像我們的銀行卡里面沒錢,我們要到哪個銀行才能取出錢來?當然前提是銀行卡里有錢,我們才能取出錢來,銀行卡沒有錢,到哪個銀行不是一樣取不出錢嗎?

曾經有人說,我在這裡工作不行,換一個單位後,覺得還不行,那就再換一個,不停地換單位。我就問他,拖拉機在中國賣多少錢?他說就萬把塊錢吧。我說,那把拖拉機拖到美國去,應該賣個幾百萬吧。他說那哪有可能呢?我說,狗屎在中國是臭的,拿到美國去就會變香,這可能嗎?這當然不可能。所以我們人也是一樣,難道通過不停地換地方,我們自己就會變得更好嗎?就像當我們卡里沒有錢的時候,不論去哪個銀行,換了多少個銀行都是取不出錢的。如果一個人命不好,那他到哪裡都命不好,不能說換個地方就會命好。

我讀《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很有收穫。要感恩佛的加持!我過去聽別人說極樂世界有六塵說法,極樂世界有宮殿隨身,但真的沒有說過這個世界會是這樣,但我發現這個世界一模一樣,這個世界還是六塵說法,這個世界依然宮殿隨身。什麼是宮殿?很簡單,命就是宮殿。我們可以看到命好的人到哪裡都好,命不好的人到哪都不好,這不就是宮殿隨身嗎?不但宮殿隨身,地獄一樣隨身。命不好的人到哪都是地獄,命好的人到哪裡都是天堂。這是跟命有關,而不是跟我們去到哪裡有關。而命就跟正報有關。我們不能說一朵花在中國會吸引蝴蝶,拿到美國去就不吸引蝴蝶了。只要是花,到哪裡都會招蝴蝶的,因為花到哪裡都是香的,都會散播花粉。所以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命運的根本在哪裡,根本在功德。

所以用心去體會,我們的心就是一個宮殿,我們的心靈世界就是一個宮殿。我們生活在哪裡?表面生活在物質世界,實際上生活在自己創造的精神世界。我們發現一個人如果精神世界美好,他到哪裡都會美好,就算一個人也會感到很美好。但是如果沒有精神世界,就算跟很多人在一起都會很煩惱,都會很苦。生活的美好與苦惱都是由精神世界決定的。精神世界就是一個宮殿,對我們來說,怎麼不是宮殿隨身呢?難道我們可以把別人的精神世界借過來用一下嗎?當然借不過來。

如果能借的話,佛早就送給我們了。其實佛早就送給我們了,而且送給我們的不是簡單的精神世界,他送給我們的是一個極樂世界。但我們卻難以得到,為什麼?因為我們跟他沒有連通,我們沒有這份德行居住在極樂世界裡邊,所以極樂世界對我們來說就不存在了,但當我們積功累德,有了這份德行之後,極樂世界就存在了。跟《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業力化身、業力化現是一個道理,這都是功德化現的。功德化現是正面的,業力化現是反面的。所以我們要看看佛是怎麼樣積功累德的,積功累德真的很重要。

「發斯弘誓願已」,佛發願完了之後,要怎麼做?「住真實慧。勇猛精進。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講的就是佛的心定在哪裡?就定在他自己的藍圖裡邊。我們現在說叫專注在自己的夢想中。「所修佛國。開廓廣大。超勝獨妙。建立常然。無衰無變。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就是說從來不起貪心,不起嗔心等等慾望想法。色聲香味觸都是什麼?就是眼睛看好看的,聲音聽好聽的,味道吃好吃的,香味聞好聞的,觸覺碰舒服的,而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不貪著這些東西。

「但樂憶唸過去諸佛所修善根」,這一句對我也有影響。意思就是意念諸佛的功德,意念他們所修的善根,意唸過去佛是如何修行的,意念他們所積累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意念是干什麼呢?意念就是無線上網下載,就是把諸佛功德下載過來,這也是一種修法。所以意佛唸佛,不光意唸佛的名號,也要意唸佛的功德、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光明,佛的願力,佛的美好。用心去體悟,當我們意念的時候我們就進入了佛的功德中,反過來說當我們意念的時候,佛的功德就會灌注到我們的生命中。這是一個道理,我們說上網,到底是我們上到網裡面,還是網進入到我們裡面,不是一樣的說法嗎?

「行寂靜行」,寂靜就是安住。「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不起貪瞋痴欲諸想」,就是指心恆常處於美好的狀態。「寂靜」又翻成涅槃,在靜定中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依真諦的門,就是方法,植眾德本,就是去積功累德。「不計眾苦。少欲知足」,不管自己受了什麼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白法,就是純淨之法,求白法幹什麼,「惠利群生」。專門去尋找種種方法為的是什麼呢?就是利益眾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意思就是沒有疲倦,沒有厭倦。曾經有人問過我,他說你這樣一天跑過來跑過去,一天說個不停累不累,現在就知道,累還是不累?人有了夢想,說不累是假的,說累是假的。沒有累與不累,他總是多一份力量。如果有一個人總是跟我們說些很無聊的話,就這樣說25天,那我們累還是不累?當然累死啦。但是我們在這裡聽25天活法,累還是不累?有人說腿有點痛,但是真的還是很歡喜,所以也不累。累和不累難以表達。

「於諸有情。常懷慈忍」,意思就是對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我最近還在思考,我覺得我的慈悲不夠,所以我們有缺陷,這就是真相。我們要認知到自己有缺陷,但是還要接受、包容自己的缺陷,然後努力去彌補自己的缺陷。我有時候也去關照自己的想法、說法、做法,當我認識到自己的慈悲不夠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改變了。然後現在我發現自己好像比以前慈悲多了一點,包容多了一點。我看到自己的慈悲多一點,包容多一點,寬恕多一點,就看到自己福報大了,就看到自己內在的財富了。所以真正的財富是我們內在而不是外在。

重要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內在的正報夠不夠。如果我們的正報夠了,其實一切都無所謂了。如果正報夠了,真正有德了,真正有道了,就是立刻到偏遠的山區,住在深山三五年的時間,那個地方也會形成一個新的小鎮。這並不是名的作用,而是功德的化現。有人說某某人有名,有名就可以這樣完成嗎?不是,是功德的化現。所以我們國家主席之所以成為主席,國家領導人之所以成為國家領導人,是因為他有那麼大的功德,才能夠領導一個國家,他有那麼大的願力和智慧,才能做國家領導人,所以我們對國家領導人那是要絕對的擁護,絕對的隨喜!

當我們看到真相了,就知道他背後的功德在支撐,當我們沒有看到真相,我們就會認為這些是巧合,是偶然。如果有人批評領導,那從佛法的角度認知,他這種做法很愚昧,這就是無福之人。我們怎麼能批評領導呢?這樣做不是損我們的德嗎?越是批評大福報的人,我們消的福報就越大,損的德就越多。所以為什麼說不能誹謗三寶?就是因為佛的功德無量無邊,只要去誹謗佛,那就把功德消完了,功德消完了我們要去哪裡呢?地下室。把能量消完了就只有住地下室。真的是這樣,能量消的越低,我們就降的越低,能量越多,就往上升揚。所以「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對螞蟻等動物要慈悲。

這個要理解,我們對任何的東西都要慈悲,哪怕對木魚也要慈悲。這個慈悲不光是「於諸有情。常懷慈忍」。有情,指的是有生命的,像樹木花草、動物、人這叫有請。在我的理解中,我們對無情也要慈悲,就是對桌子也要慈悲,對塑料袋也要慈悲,對碗要慈悲。把碗放到碗的地方,把書放到書的地方,把它們整理的很乾淨,這個也叫慈悲。慈悲有功德,慈悲有福報,慈悲消無量的災難。所以佛在經典告訴我們,一念慈悲心,無量福報。

圓滿成就第九。

圓滿成就第九,講的是阿彌陀佛心願達成了。就是指佛發願了,然後積功累德,最後心願達成。那佛積了多久的功德呢?無量劫。我們看看前面「積功累德第八」裡邊有:「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嗔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說無量劫的修行。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用無量劫,也就是無法描述的那麼長時間積功累德構成的,那我們也由此可以相信極樂世界有多麼殊勝、美好。佛去設計這個極樂世界用了多長時間呢?用了5劫的時間,這是經上寫的。5劫就是5乘以43億2千萬年,佛用了這麼多年去設計極樂世界。是什麼時候修好的?在我們現在有10劫的時間以前,就是43億2千萬乘以10,在那麼久以前極樂世界就完成並開始使用了。所以我們有福啊,如果我們生在10劫以前,沒極樂世界,沒有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現在要怎樣去到那麼美好的極樂世界呢?所以我們真好,生對了時間。

我們幸運在哪裡?就是因為有了阿彌陀佛,有了極樂世界,他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解脫方法。他開了一個學校,學校很高級,但是門檻卻很低,我們可以先進去沒有問題,但進去不是說就結束了,進去以後開始讀書,讀預科,然後再培養成極樂合格的人才,不合格就一直呆在蓮花裡面,蓮花不開就不能出來。這個設計太有智慧了。

我們能夠遇到淨土法門,遇到阿彌陀佛的願力真的不可思議。所以我建議大家念什麼都要加念四個字「乘佛本願」,就是乘阿彌陀佛的本願。《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地藏菩薩對佛說,「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既不能做如是變化」。地藏菩薩告訴我們,如果不是如來大慈悲的力量,他就不能夠變化。所以我才讚歎仁煥法師,他把「乘佛本願」這四個字講了出來,非常有力量!當我們懺悔時,光靠自己的力量怎麼行呢?就像我們洗衣服時,光靠自己雙手搓,那油污搓的乾淨嗎?肯定要放洗衣粉。如果洗衣粉也洗不乾淨,那就乘佛本願,就是把衣服交給洗衣店專業洗衣的人,那肯定就洗乾淨了,懺悔就是這樣才有力量!

早年我生病的時候,給師父打電話,就是我的剃度師,師父說,你要借力!我才知道「乘佛本願」借的就是佛力!過去,古人因為環境清靜,根性也好,一打坐自己可以進入解脫,完全依靠自己積功累德。現在,整個環境——自然的、人文的、精神的環境都有變化,所以這個時候只有依靠佛力!若不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我們很難解脫。

那怎麼做呢?聽起來很簡單。比如,我們在一樓吃飯,我們都是從門裡面進去?為什麼從門裡進去呢?因為門是開著的。如果把門鎖死,我們肯定會翻窗子跳出來。我們可以悟到什麼?三惡道是往下走,當然比走極樂世界方便,它自然就容易進去。但是極樂世界是往上走,極樂世界可沒有往三惡道走方便。所以要想回歸極樂世界,就只有把那些往下走的路全堵死了,即把六道全部堵死,只留一條道。就是現在就發願,我哪也不去,只去極樂世界,只求阿彌陀佛。我們所做的一切,無論是(像你們在家)工作、唸書,還是成家、生孩子,這些都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這都是一個生命的過程。而我們要把生命的目的、生命的終點定在一個地方,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他路都已經堵死完了,我們沒有地方可去。

這個世界有個規律,就是我們的心、念就是一個程序,然後要再加上「乘佛本願」。本來我們看著那一個門,但是又走不出去,所以要佛來接一把,搭個梯子。所以,大家一定要發一個願,願今生我所有的一切,都要全部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只為回歸西方極樂世界,無可選擇。先在自己的心中把一切路堵死,哪裡也不去。所有生活中的目的,都不是最終的目的;所有生活中的目的都是一個過程,都是為了這個最終目的。

所以做老闆的,依然可以做老闆,經營生意,但經營的目的還是為了回歸西方極樂世界。可以學習唸書,但唸書的目的還是為了回歸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定位不能變,為什麼?就像我們現在用GPS定位,一旦定的位置確定了,還能改變嗎?定位一旦改變,我們就去不了終點了。如果GPS定位不改,那我們的路走錯了,GPS會怎麼做?GPS會發出提醒,重新幫我們找一條路!比如,前方500米請調頭。是不是這樣的?所以如果沒有定位終點,我們都不知道人生要開到哪裡去!所以,往生西方這個大願一發,這個定位一定,哪怕我們走錯路了都不害怕,哪怕我們曾經幹了壞事都有希望。真的是這樣的,如果沒有定位,做好事都沒用;沒有定位,道路暢通也沒有用!如果有了定位,道路堵了都有用,走錯路了都有用。因為GPS會告訴我們該怎麼走!真的很有意思,這個願力,我把它稱為願力神,願力很神奇。

我們為什麼這麼多人最終到這裡來進修?有人說我都不知道,我聽人家說的,所以我就來了。這個還不是真相,真相就是,我們過去生就有這個定位,所以今天才走到一起。那有人說,不是別人叫我來的嗎?那只是GPS,也就是願力神託了一個人幫忙。我為什麼碰到仁煥法師,碰到這些甚深智慧,我就知道,這哪裡是偶然呢?我還不認識仁煥法師的時候,我怎麼能說我想見仁煥法師?我當時就只是想,觀音菩薩,我想找個好老師,請菩薩成全我!所以我特別理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菩薩絕對是有求必應的。

當我們的這一念一發,信號就發到哪裡去了?就像我們把終點在GPS上一輸,也許我們的電腦運行很慢,但是它已經開始為我們搜索路線了,規劃我們要怎麼才能走到定位的終點。看看哪裡堵了,就選擇繞開。而我們的車子就只需要跟著GPS走。GPS說向左就向左,GPS說向右就向右。我們甚至都可以不管到底開到哪裡了,按照GPS,就能到達終點。所以我把夢想稱為夢想神,把願力稱為願力神。它很神奇,它會引領我們。佛法很不可思議,我們過去不知道!它會引領我們,「願」會引領我們。為什麼我今天會坐在這裡?就是願力神把我帶到這裡來的。或者說,是佛菩薩指引我走到這裡來的。世界很奧妙,不可思議。就像鮮花一樣,它為什麼這樣開?不可思議。花的葉子為什麼是綠的?不可思議。水為什麼會流動?不可思議。人為什麼是這樣的長相?不可思議。麥克為什麼會響?不可思議。世界的一切皆是不可思議。是什麼呈現呢?要麼就是業力化現,要麼就是功德化現。這兩種皆是不可思議。

皆願作佛第十。

佛講經的時候,「佛說阿彌陀佛為菩薩求得是願時,阿阇(dū)王子,與五百大長者,聞之皆大歡喜。各持一金華蓋。俱到佛前作禮。以華蓋上佛已」。講的是阿彌陀佛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發了如是的大願,聽者都很歡喜。華蓋就跟一把傘一樣,阿阇王子和五百大長者用這樣的方式供養佛。「卻坐一面聽經,心中願言,令我等作佛時,皆如阿彌陀佛」,我們在讀《無量壽經》,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就感覺,我們在唸佛的大願的時候,其實自己就跟著在發願。我們如果再主動一點,也發出這個願,我做佛的時候,希望我的國土也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莊嚴、殊勝。發這個願不要錢,但是這粒種子就形成了。很多人不明白,一念就是一粒種子,一粒種子形成了,相應的神就會來幫助我們。所以我提倡好多人家裡邊,在佛前放幾粒種子。就放自己喜歡的種子,放楠木的種子,放小草的種子,隨便放什麼種子。然後拜一拜,拜什麼?拜種子的神奇。這一念一發願,這一粒種子就進入到我們的阿賴耶識中。這粒種子,只要我們不悔它,它就永不壞。有些人發完願後就懺悔說,哎呀,發錯了,後悔了,只要我們不生這個心,願就永遠存在。然後這粒種子,就總有一天會發芽,會成真。所以明白佛法才有意思。

「佛即知之」,釋迦摩尼佛成佛了,他就有了神通——他心通。他心通就是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別人一絲一毫的念頭都會知道。有人說怎麼可能呢?非常簡單,用今天的網絡都能理解。我們操作電腦時,就有黑客知道我們全部的操作。我們的手機上了什麼網?打了什麼字?發了什麼短信?發了什麼微信?打了什麼電話?用時多少分鐘?說了些什麼內容?全部可以知道,全部都調的出來。今天已經是沒有秘密的時代了。佛和我們就在一個網絡裡邊,所以完全都知道我們的想法。

一個居士早年的時候跟我說,師父啊,我坐在公共汽車裡邊,好像都知道那些乘客的想法!為什麼呢?心清淨就有這個感應,心清淨的人就有洞察力,都知道我們在想什麼。這個蠻有意思,因為我們是同一顆心,所以我們相信,一個人清淨了之後他的感知力就會增強。為什麼台灣地震,福建都會有感覺呢?就是因為是同一個地球。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心有些能感知,而有些不能感知?它還是有個緣分的深淺。緣分越深的人,他越能瞭解;緣分越淺的人,瞭解的就要少一些。

「佛即知之。告諸比丘:是王子等,後當作佛」,原來阿阇王子,最後也會做佛。「彼於前世住菩薩道,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佛講出阿阇王子的因緣,他在前世就在修菩薩道。我相信我們聞得佛法、修行佛法的人,過去都住菩薩道,修菩薩行,不用懷疑。我怎麼知道呢?這個很簡單,我們看結的是什麼果子,就知道以前種的是什麼種子。如果過去沒有修過菩薩道,沒有修過菩薩行,今天怎麼會坐這兒呢?外面的世界有那麼多好玩的,我們一起坐這兒修行幹什麼?腿還那麼疼。

「無數劫來供養四百億佛」,就是無數劫以來,阿闍王子供養過四百億佛。所以就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供養佛,還每天供養。因為我們每一次供養佛都會被記錄下來。像今天網絡裡邊,每一個信息都會被記住一樣,我們現在的每個念頭、每個行為也都會被記錄。記錄在哪裡?就記錄在潛意識裡,潛意識就是個大倉庫。我們要想把那些記錄清除掉,我們就要再加一個念頭進去清除。所以如果我們過去經歷的不好,我們可以去把它改掉;我們過去做的錯事,我們可以去懺悔掉;我們過去做得好的,我們還可以回去想像,把它加強。真的是這樣,我們所念、所說、所做一絲一毫都會被記錄。為什麼?因為生命有這個系統,宇宙有這個規律,本來如是,沒有人安排,這是宇宙自己的規律,這是生命自己的規律。

所以佛法裡才說到一個規律,叫業果不亡。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所造的業會永遠存在,一絲一毫都會被記錄,歸於我們自己,就跟飛機的黑匣子一樣,如果飛機掉了,黑匣子就會把整個飛機的運行全部記錄下來。我們人死了以後,我們活著的時候干的所有的事情,我們內在的黑匣子也都會記住。這個黑匣子是什麼?就是潛意識,在佛法裡稱為阿賴耶識。全部儲存起來了,儲存起來幹什麼呢?以後繼續使用。比如,當我們手機丟了,拿個新手機後,然後把ID號一填,發現以前全部的信息都還存在。其他手機我不知道,我試過蘋果手機,甚至我連已經打了字,還沒有發的信息都在。我覺得太神了。所以我們的壽命結束了,內在黑匣子裡面的東西會繼續在一個新的生命裡重新開始。這就是我們生下來就不一樣的區別。然後,後天我們又做了些改變。

所以有一個人問我,我們的命運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我說,你家的錢那麼多,是你是前年掙的呢?還是今年掙的呢?當然是以前的錢和現在的錢加在一起的總和!所以我們的命運就是先天加後天的總和,先天不足,用後天來彌補。如果有人先天是窮命,後天,就要廣行供養,廣行佈施,然後生命就會一點點好起來了,就是這樣。所以,一個人的命是先天與後天的總和。

「迦葉佛時,彼等為我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釋牟尼佛是現佛,在過去佛,有一尊佛叫迦葉佛。迦葉佛那個時候,阿阇王子就是佛的弟子。「今供養我,復相值也」,就是他在那個時候做弟子,現在又做弟子,就跟那個平行世界一樣。「時諸比丘聞佛言者,莫不代之歡喜」,所有人聽了非常歡喜。

編輯:暖陽

轉錄來源: 心想事成与事与愿违的区别在哪里? - 教育和尚-寂静法师_新浪博客